第三单元课件(共41张PPT):魏晋诗歌交流会-感志士之慨、隐士之情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件(共41张PPT):魏晋诗歌交流会-感志士之慨、隐士之情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0 13: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魏晋诗歌交流会
感志士之慨,隐士之情
第一课时
必修上第三单元微专题一
文学阅读与写作
专题导入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在魏晋诗歌交流会上,我们将通过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的阅读品赏,来体会宗白华先生对汉末魏晋精神的评价。
专题目标
1.能朗诵诗歌,读出韵律美;能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大意。
2.能结合诗人身世、写作背景及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并通过比较,理解魏晋诗人不同的精神追求。
3.能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进而体会建安诗歌和陶渊明田园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4.能将阅读感受与同学交流并择其要点记录下来。
任务一
结合诗歌的韵律、节奏,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活动过程
1.读准确字音。
2.注意节奏韵律。
3.读出感情。
活动过程
欣赏示范朗读,感受其节奏、重音的把握,体会其情感的表达。
活动过程
欣赏示范朗读,感受其节奏、重音的把握,体会其情感的表达。
任务二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
活动过程
疏通诗歌大意,首先要落实诗句中的词义,同学们可就老师展示诗句中标红的重点词进行解释,可分组计分。
活动过程
短歌行
东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活动过程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活动过程
短歌行
东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有多少日月。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越不平,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饮酒一醉方可解脱。
词句点拨:
活动过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服装)的学子哟,你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词句点拨:
活动过程
词句点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活动过程
词句点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山不满足其高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活动过程
归园田居(其一)
东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活动过程
词句点拨:
归园田居(其一)
东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zhuō
yuān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活动过程
词句点拨: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yìn
ài

yán
diān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叫。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任务三
把握诗歌内容
活动过程
诗歌的内容层次往往也是诗歌的情感层次。根据两首诗的诗意,给诗歌划分层次,概括其内容。
活动过程
第一节:“对酒当歌……唯有杜康”
第二节:“青青子衿……鼓瑟吹笙”
第三节:“明明如月……心念旧恩”
第四节:“月明星稀……天下归心”
人生苦短,借酒浇愁。
思念贤才,沉吟至今。
渴盼贤才,礼贤下士。
诚心纳士,显现雄心。
《短歌行》
活动过程
第一节:“少无适俗韵……一去三十年”
第二节:“羁鸟念旧情……鸡鸣桑树颠”
第三节:“户庭无杂尘……复得返自然”
何以归隐
归隐去处
归去如何
《归园田居(其一)》
任务四
感受两首诗歌的感情基调
活动过程
反复诵读诗歌,勾画诗中与诗人感情相关的词句,体会两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填写下表:
篇 目 关键字、词、句 诗眼 感情基调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活动过程
短歌行
东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忧思

沉吟

旧恩
诗眼——忧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感情基调:慷慨悲壮
点拨:
活动过程
点拨: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东晋·陶渊明




守拙
无尘杂
有余闲
樊笼里
诗眼——归
感情基调:平淡舒缓,
恬淡闲适。

活动小结
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诵读诗歌
疏通诗意
内容归纳
感受情感基调
《短歌行》
平淡舒缓,
恬淡闲适。
“忧”
慷慨悲壮
《归园田居》
(其一)
活动作业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录制一段音频,与同学交流分享,并上传到班级网盘“诵读吧”。
魏晋诗歌交流会
感志士之慨,隐士之情
第二课时
必修上第三单元微专题一
文学阅读与写作
活动导入
请同学上台朗诵表演《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用心感受表演者的情绪、情感,与同学们分享感受。
任务一
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体会诗歌情感。
活动过程
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及借助诗歌意象的诗歌鉴赏方法,对两首古诗进行理解探究,把握诗歌不同的情感,体察诗人不同的生命追求,与同学们分享交流。
时代背景
诗歌内容意象
诗人情感
生命追求
活动过程
时代背景 时代总特点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篇目
维度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东晋时期,四分五裂,官场黑暗,政治腐败。
乱世
点拨:
活动过程
短歌行 诗 句 情 感 生命追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感叹时光易逝,忧自己功业未建。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渲染愁情的浓烈。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引用典故,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引用诗句,表达诗人招纳贤者的热诚。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忧愁如月亮光一样永不停息。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想象贤才们纷纷前来,久别重逢,欢饮畅谈。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想象寻求明主的贤才们犹豫不决的样子。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并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对贤才的渴望和心怀天下的抱负。 求贤若渴的心情,统一天下的抱负。
点拨:
活动过程
《归园田居(其一)》 诗句 情感分析 人生追求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直接表达对归隐后闲适自然生活的喜爱。 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景,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朴素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表达了归隐后的精神的愉悦与安宁。
弃绝仕途,回归田园,恬淡安宁。
点拨:
比喻,表现自己摆脱官场的快慰。表达了自己“守拙”的人生选择。
表达平生志趣,表明对仕途生涯的厌恶。
活动过程
点拨:
两位诗人在乱世中的人生选择有什么不同?谈谈你对这两种选择的看法。
情感 创作动机 人生选择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求贤若渴的愿望,
统一天下的雄心抱负。
对仕途生涯的厌恶,
摆脱尘网的快慰,
山林田园生活的热爱。
招揽贤士,实现抱负。
离绝仕途,归隐田园。
入世
出世
任务二
赏析两首诗歌的表达特点
活动过程
请同学们根据助读资料中关于各类表达技巧的知识归纳,并结合下列表格的提示,对两首诗歌的表达技巧进行梳理,进而体会两首诗艺术风格的不同。
篇目 表达技巧 艺术风格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活动过程
要点点拨1:
《短歌行》 诗句 表达技巧 作用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使渴望贤才的情感表达委婉、含蓄、简洁、深刻。
两句皆引用《诗经》诗句,①句将女子对情人的相思变成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②句意在表达诗人期待贤者的热诚。
化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事,诗人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
用典
用典——引用
用典——化用
活动过程
点拨1:
《短歌行》 诗句 表达技巧 作用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②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①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虚心和诚心。
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唯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
诗作以消极地感叹时光易逝,忧自己功业未建开头,最后折转抒发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先抑后扬,大大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比喻
比兴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②感叹时光易逝
欲扬先抑
活动过程
《归园田居(其一)》 诗句 表达技巧 作用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有草屋,土地,榆柳,桃李,虽不富裕,但内心自由安乐。再写远景,远处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多么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景象。远近结合,衬托出了作者回归田园后,恬然自足、怡然自乐的愉悦心情。
“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以动衬静,写出了安静、舒适、和平、自由的田园生活景象。
远近结合
以动衬静
点拨:
《归园田居(其一)》 诗句 表达技巧 作用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作者将自己比作“羁鸟”“池鱼”,将田园生活比作“旧林”“故渊”,形象地表达作者身在官场,然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一幅朴素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
比喻、拟人
白描
点拨: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篇目 表达技巧 艺术风格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典雅,刚健
平淡舒缓,质朴自然。
用典、引用、化用、比喻、起兴、欲扬先抑
比喻、白描、远近结合、动静结合
点拨:
活动小结
志士之慨
隐士之情
联系背景,体会情感
联系内容,体会情感
表达技巧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诗句分析
情感体会
生命追求
不同艺术风格
活动作业
1.背诵《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2.两首诗歌中,你更喜欢哪首诗歌,请联系诗歌内容,写写你的理由。
专题小结
魏晋诗歌交流会
——感志士之慨、隐士之情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诵读诗歌
把握内容
联系背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联系具体诗句,体会情感
体会感情基调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表达技巧
关注诵读、内容与情感
深入理解内容,体会
不同情感,把握技巧,
体会诗人不同的生命追求。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