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课件(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课件(19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20 19:4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概述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类对环境的索取与排放
对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容纳、分解和清除等作用
但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水体污染:
成因:污染物进入江河湖海等水体,并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降低水的利用价值,造成水污染。
水体污染源分类:
按照人类活动方式分类: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按照污染物空间分布状态: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课堂活动:
按污染物的不同,水污染一般分为三中类型,即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判断下列材料各属于哪种类型的水污染,并填入下表。
相关资料 污染类型
2010年4月,墨西哥湾一个石油钻井平台爆炸,造成石油泄漏,使得附近海鸟身上,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或者岩石上“坐以待毙” ;鲸、海龟、虾、蟹以及各种鱼类被毒死或者因窒息而亡。
2000年6月,渤海湾南部海面约有1亿个海蜇尸体浮出水面,造成海蜇死亡的原因是渤海湾南部海域爆发的赤潮,赤潮是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1993年,澳大利亚流行的一种脑膜炎,后经过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虫在温水大量繁殖,造成水源污染并引发了这次脑膜炎的流星。
化学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赤潮
水华
水体富营养化
大气污染:
成因: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大量粉尘和废气进入大气层,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若超过一定标准并持续一段时间,就会造成大气污染。
污染物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
固体废弃物污染:
成因: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大量固体废物因难以利用而被抛弃。这些废弃物因为处置不当,有害成分通过水、空气、土壤等途径污染环境。
污染物主要来源:建筑垃圾、工矿企业废渣和生活垃圾;
生态破坏
土地退化:
概念:土地退化是指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土地生产力衰减。
主要类型: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
自然原因:
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起起伏大
降水: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土质:第四纪沉积物,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崩解
人为原因:
陡坡开荒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工矿企业建设
历史上营造宫殿、战争
生物多样性减少:
成因:自然资源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破坏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环境,进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
据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五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种。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人类活动
和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概述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概念
分类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土地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课后小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