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课件(23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20 19:4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目标导引
1.运用资料,说明环境及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分类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2.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综合思维)
3.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生态破坏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危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与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自然资源,从而引起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并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1.环境:当以人类为中心时,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环境问题概述
环境问题概述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环境问题按成因分类
(1)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
(2)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
3.次生环境问题的分类
(1)资源枯竭。
(2)环境污染: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3)生态破坏: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失衡或自然资源枯竭。
环境问题概述
4.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
思考感悟
下列环境问题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①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 ②不适当的灌溉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 ③地震引发的水质恶化 ④森林乱砍滥伐、草原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 ⑤滥捕滥杀动物造成动物数量和种群减少
答案:①③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它们是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②④⑤属于次生环境问题,它们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1.水污染
(2)水污染源的分类
①按照人类活动方式,水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②按照污染物空间分布状态,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a.点污染源:如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矿山废水造成的水污染。
b.面污染源: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或不正确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水污染。
(1)水污染的成因:当污染物进入江河湖海等水体,并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降低水的利用价值,造成水污染。
环境污染
2.大气污染
来 源 主要污染物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大量粉尘、废气
煤炭燃烧 二氧化硫、烟尘
汽车尾气、石油化工 烯烃、二氧化氮、链烷
环境污染
3.固体废物污染
(1)固体废物的来源:生产与消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2)固体废物的危害
①固体废物倘若处置不当,其有害成分通过水、空气、土壤等途径污染环境,进而危害人类健康。
②固体废物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置,也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环境污染
4.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举例
(1)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导向,节约使用各类自然资源。
(2)工业企业布局适度集中,以利于污染集中治理。
(3)加强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借助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把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
1.土地退化
(1)概念: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土地生产力衰减。
(2)类型: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
(3)水土流失的后果
①直接后果:破坏土地资源。
②间接后果:长远来看,在流域源头和上游,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可能导致下游湖、河、水库的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生态破坏
2.生物多样性减少
(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强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2)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危害:会减弱生态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并威胁到系统的稳定性。
(3)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都会破坏野生物种生存繁衍的环境,进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
思考感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答案: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
我国环境保护概况
我国环境保护概况
1.环境保护的两大领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2.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从污染防治开始的。
3.生态保护的特点:与污染防治相比,生态保护的范围要更宽泛,影响更广,任务更为艰巨,需要的时间更长,花费的资金也更多。
课后练习
结合甲、乙两幅图,完成1~2题。
1.两图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为(  )
A.资源短缺 B.生态破坏
C.环境污染 D.全球环境变化
C
课后练习
结合甲、乙两幅图,完成1~2题。
2.该类环境问题的形成主要与人类(  )
A.排放废弃物有关 B.获取自然资源有关
C.农业生产活动有关 D.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
A
课后练习
读材料,完成3题。
①全家老少齐上阵/更招呼左邻右舍/雪亮的尖锄粗暴挺进/而青草被蹂躏/土地在呻吟/那滴滴汗融进血痕/风干后/卷起飘飘沙粒/那一双双眼却毫不在意。
②但水源不足,是这地方唯一令人望而生畏的缺陷。
③山下良田苦不多,耕来山顶做旋螺。
3.材料描述的人类行为,可能造成荒漠化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A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