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1)第3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章末知识整合

文档属性

名称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1)第3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章末知识整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8-05 07:1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必修1(粤教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重点、难点:1.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胡克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2.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专题一 受力分析的方法
1.准确把握三种不同性质力的产生条件,并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找施力物体,防止添力.
3.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同时存在,不要重复出现.
4.摩擦力产生条件之一是接触面有弹力,没有弹力不会有摩擦力.
 
例1 (双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沿竖直墙向下匀速运动,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因素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物体受重力、弹力F、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竖直墙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F
C.物体受到竖直墙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
D.墙壁对物体的弹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
解析:物体受到重力、竖直墙的弹力、竖直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摩擦力和F四个力的作用,A错;根据平衡条件,竖直墙的弹力N=F,f=mg,另滑动摩擦力f=μN =μF ,所以B对,C错;墙壁对物体的弹力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对.
答案:BD
变式练习
1.(双选)一质量为m的物块能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匀速下滑.现同时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  )
A.施加F后,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仍沿斜面匀速下滑
C.沿斜面减速下滑
D.沿斜面加速下滑
解析:物体在未加F前受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合外力为零,加上F后,可看作增加了重力,增大了对斜面的压力,也增大了摩擦力,仍可处于平衡状态.选AB.
答案:AB
专题二 摩擦力的方向判定
1.摩擦力方向判定的依据: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摩擦力方向判定的方法:
(1)运动状态分析法:适用于长时间保持相对静止或某方向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一般可从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判断静摩擦力.
如置于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若无相对滑动,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皮带带动下加速运动,则肯定受向前的静摩擦力;若匀速运动,则肯定不受静摩擦力;若减速运动,则肯定受向后的静摩擦力.
(2)假设法与反证法:适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比较复杂,不易判断的物理情景.具体做法是:假设接触面光滑无摩擦,看物体是否会出现相对滑动,若有,则断言原来有相对滑动趋势,说明原来有静摩擦力.或假设有静摩擦力,看其是否可能保持原运动状态,若不能保持,则说明原来没有相对滑动趋势,无静摩擦力.
例2 (双选)某人骑一普通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正用脚蹬车匀速前进.两轮皆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轮受静摩擦力,方向向后
B.前轮受静摩擦力,方向向前
C.后轮受静摩擦力,方向向后
D.后轮受静摩擦力,方向向前
解析:本题采用假设法:对后轮,假设地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滑,后轮不受静摩擦力,由于后轮是主动轮,人用脚蹬车时,后轮一定要转动打滑,与地面接触的点必向后滑动,但有向后的滑动趋势.实际情况后轮并不打滑,说明后轮一定受地面施给的向前的摩擦力,以保持后轮不打滑,此力正是自行车的动力.
对前轮,也可假设前轮光滑,前轮不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静摩擦力.由于前轮是被动轮,人用脚蹬车时,整个车要向前运动,前轮若不受地面施给的静摩擦力,则前轮会向前滑动而不转动.而实际情况前轮是转动的,但有向前的滑动趋势,这正说明前轮受有向后的静摩擦力.正确答案应是A、D.
答案:AD
小结:静摩擦力的判断是受力分析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点,假设法是判断静摩擦力存在与否的重要方法.用假设法时,首先假定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判断物体受力的情况是否符合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从而可判定摩擦力的存在.
变式练习
2.如下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 ( http: / / www.21cnjy.com )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解析:以Q为研究对象,在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方向上受绳向左的拉力F1和P给Q向右的摩擦力Ff1=μFN1=μmg如图(甲)所示,P匀速运动,Q也匀速运动,F1=Ff1,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Q给P向左的摩擦力Ff1′=μmg.
以P为研究对象,如图(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力F,绳向左的拉力F2,地面给P向左的动摩擦力Ff2=μFN2=2μmg和Q给P向左的摩擦力Ff1′=μmg.由于两段绳是跨过定滑轮与物块相连,故F2=F1,又因为P匀速运动,所以F=F2+Ff2+Ff1′=4μmg.选项A正确.
答案:A
专题三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1.平衡状态、平衡力.
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这几个力互相叫做平衡力(或其中一个力叫其余几个力的平衡力).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合外力为零,即:F=0或Fx=0;Fy=0.
(2)共点力平衡的几何条件.
物体受两个共点力作用平衡,这两个力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平衡,则三个力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线必相交于同一点,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后,应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或者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等方法求解之.
3.三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
正交分解法:Fx=0;Fy=0.
例3 一个底面粗糙,质量为M的劈放在粗 ( http: / / www.21cnjy.com )糙水平面上,劈的斜面光滑且与水平面夹角为30°,现用一端固定的轻绳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与斜面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
(1)当劈静止时绳子中拉力大小为多少?
(2)若地面对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劈的支持力的μ倍,为使整个系统静止,μ值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解析: (1)以水平方向为x轴,建立坐标系,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Fcos 60°=FNsin 30°,
FNcos 30°+Fsin 60°=mg,
解得:F=mg.
(2)以劈和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FN1+Fcos 30°=2mg;
Fsin 30°=Fμ;Fμ=μFN1;
解得:μ≥.
答案:(1)mg (2)μ≥
小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是合外力为零.
1.若问题中只涉及三个力,可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力的合成法”,即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另一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或运用“力分解法”,把两个力作为某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找出该力两个分力的方向,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2.三力以上时采用正交分解法较方便.
变式练习
3.如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的物块ABC,∠ABC=α,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现物块静止不动,则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
解析:物块ABC受到重力、墙的支持力、摩擦力及推力四个力作用而平衡,由平衡条件可得出静摩擦力大小为f=mg+Fsin α.
答案:mg+Fsin 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