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多维分析 深度说理
一、柳玭pín及柳氏家族
柳玭出身于唐朝后期高官世家。其祖父柳公绰是著名书法柳公权的哥哥,曾两登贤良方正科。当过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处事郑重,所取士人,成名者甚多”。柳公绰的儿子柳仲郢,字谕蒙。元和进士。当过剑南东川节度使、兵部侍郎和刑部尚书。长孙柳璧当过谏议大夫。
柳璧的弟弟柳玭,以明经为秘书省正字,由书判拔萃科转为左补阙。历官昭义节度副使、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岭南节度副使、起居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御史大夫、泸州刺史等官职。为官清廉忠正,昭宗在位时曾欲以为相,但为宦官所谗而止。
柳家虽世代为官,门第显赫,但世世代代治家很严,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名声。被后人誉称为“柳氏家法”。据《旧唐书》记载:“初公绰理家甚严,子弟光禀诫训,言家法者,世称‘柳氏’。”柳公绰兄弟小时候,学业未成,为丹州刺史的曾祖父便不许他们吃肉。柳公绰在外地任节度使时,他的儿子柳仲郢去看望,被要求远远地下马,步行进入衙门,见到幕僚夫役都必须无一例外地行晚辈之礼。柳公绰的夫人,曾在人将苦参、黄连、熊胆碾成粉沫和成药丸,让儿子在晚间读书时,放在嘴里咀嚼,以驱除睡意,助其勤学。《幼学琼林》中说:“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贤。”赞扬的就是这件事。
二、柳玭为什么要写《诫子弟书》
唐代后期,社会风气很不好,许多权贵子弟不务正业,整天是斗鸡赛马、花天酒地、钩心斗角、仗势欺人。有的家庭,先辈为官正直,不畏强暴,很有骨气;可子孙却是胡作非为,别无其他本领。有的家庭,父辈待人谦逊和顺,家风很好;可到子孙辈,却是为非作歹,家风衰败。
看到这些情况,柳玭感到很有必要加强家庭教育,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可不要依仗门第高贵而骄奢淫逸,胡作非为,要继承、发扬柳家的优良传统家风,把自己造就成品德高尚的人。
因此,他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总结柳家世代家庭教育的经验,针对出身门第高贵人家的子弟的思想行为特点,专为自己的子弟撰写了这篇著名的《诫子弟书》。
当然,柳玭撰写这篇《诫子弟书》,其出发点还是要维护本阶级的世袭地位。但对名门子弟思想特点和当时社会心态的分析还是很实际且深刻的,恐怕当时那些有见地的名门子弟也不得不心服口服。尤其是作为一个封建官僚,能如此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弟,实为难能可贵。因此,该文历来被有识之士引以为名门子弟的座右铭。
《诫子弟书》谆谆告诫出身门第高贵的子弟如何做人、为官,在当时很有现实意义,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也不无借鉴意义。
三、《诫子弟书》的主要内容
(一)出身门第高贵者尤需严于律己
在封建社会,出身于门第高贵、有权有势家庭的子弟,往往依仗家庭的社会地位而忘乎所以,有恃无恐,为所欲为。针对这种情况,在家书的一开头,柳玭就指出:“夫门第高者,可畏不可恃。”这是说,出身门第高贵的人,应该言行谨慎,严于律己,时刻警惕自己,不可依仗出身高贵而有恃无恐、为所欲为。
为什么要警惕自己呢?因为这样的人社会地位高,社会影响大,在立身处世、言论行动中,哪怕有一件事违背先贤的遗训,其危害要比别人大得多。
为什么不可依赖自己的门第高贵呢?因为出身门第高贵的人,自己往往容易骄傲自大,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而且,家族兴旺发达,本来就有人嫉妒,巴不得你出差错。出身名门,社会地位显赫,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人们自然对你要求也高,责之也切。即或是你有真实的本领和美好的德行,别人都未必相信;假如你确实有缺点和毛病,人们自然就会争先恐后地指控你。因此,凡是承袭世家门第的人,修养自己不能不恳切,要求自己不能不严格,做学问不能不非常坚实。
三、《诫子弟书》的主要内容
(一)出身门第高贵者尤需严于律己
柳玭指出,人生在世,自己没有真实的本领,却要求别人重用;自己没有美好的德行,却企望别人钟爱。倘若别人不重用、不钟爱,就怨天尤人说:“我是生不逢时呀,当今不需要贤者啊!”这种人,正像懒惰的农夫,自己不勤劳,马马虎虎地种庄家,禾苗长得不好,他不责怪、反省自己,却反而埋怨老天爷不下雨滋润禾苗。像这样的人,虽然不想忍饥挨饿,但是,那怎么能逃避得了呢?
三、《诫子弟书》的主要内容
(二)出身门第高贵者如何为人做官
1、立身做人之道
2、为官执政之道
柳玭首先指出:“莅官则洁己省事,而后可以言守法,守法而后可以养人。”这是教导子弟说,做官要洁身自好,亲自省察公事。惟其如此,才能算得上忠于职守;只有忠于职守,才能服人,有威信。这是做官最起码的要求。
其次,为官要廉正清明,不可滥用职权。他说:“直不近祸,廉不沽名。廉禄虽微,不可易黎氓之膏血;榎楚虽用,不可恣褊狭之胸襟。”
这是说,应该使自己正直而不去接近那些肇事闯祸的人,廉洁自守而不沽名钓誉。做官虽然食廪俸禄有限,但不可任意搜刮黎民百姓的血汗;做官虽然有权使用公堂上的刑具,但不能胸襟狭窄,依仗手中的权力发泄私愤。他警告说,“忧患”和“幸福”不是同时来到的,“廉洁”和“豪富”也是不相容的。弄不好,所谓的“幸福”会引出忧患来,豪富不廉洁也会导致灾祸。
三、《诫子弟书》的主要内容
(三)出身门第高贵者要戒除五种陋习
柳玭从历代名门子弟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教训中,告诫子弟说:“夫坏名灾己,辱先丧家。”说一个人有过失,不但毁坏了自己的名声,使自身遭灾;而且还会辱没祖先,败坏门风,使家族衰落,其危害极大。
他明确指出,名门子弟要特别注意克服五种陋习:
一是一心追求安逸,不甘于过清贫淡泊的生活。为了求得功名利碌,不择手段,一意孤行,从不考虑、顾忌别人怎么议论。
二是不懂得、不喜欢古代圣贤的教导。对先贤的经籍,懵懵懂懂无所知,也不觉得是耻辱;却喜欢妄论当世时事,以自我解嘲。自己不读书学习,知识少得可怜,孤陋寡闻,却嫉妒别人有学问。
三是厌恶超过自己的人,喜欢巴结自己的人。只会热衷于嬉戏和空谈,就是不肯下功夫钻研古代圣贤之道。别人做了好事就嫉妒,别人有了过失就到处张扬,整个身心都被偏颇邪恶的思想和习惯浸泡了。虽然,他们也标榜自己讲究“仁义道德”,家中同样妻妾俱在,但对他们来说都是徒有虚名,照样在外干偷鸡摸狗、伤风败俗的事,这同地位低贱的人有什么两样呢?
三、《诫子弟书》的主要内容
(三)出身门第高贵者要戒除五种陋习
四是游手好闲,嗜酒贪杯。以饮酒享乐为高贵雅致,视忠于职守、勤快做事的人,为粗俗下流。怠惰成性,连自己也觉得积习难改,自甘下流。
五是一心想谋求高官,百般讨好权贵显要。这样的人,即使通过不正当手段捞到一官半职,也要受到众人的怨怒和猜忌,很少有不垮台的。
柳玭说:“兹五不是,甚于痤疽。痤疽则砭石可廖,五失则巫医莫及。”这是说,以上这五种陋习比身上的毒疮还厉害。毒疮尚可以用药物治疗,而这五种陋习一旦染上,则巫师和医师都是无能为力的。
他告诫说,关于提醒官宦子弟戒除这五种陋习的先贤的典籍,虽然一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但近世社会上因有上述陋习而跌跤失足的教训却屡屡出现,出身门第高贵的子弟可一定要引以为戒啊!
【答案】
【14题详解】
【15题详解】
【16题详解】
【17题详解】
【18题详解】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 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段一】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的过往梦。
千禧之年,我有幸来到这世上,一睹耀眼的太阳和那璀璨的新世界。过往的梦里,有过大地摇撼的悲伤,有过众志成城的感动,有过举国欢庆的喜悦,有过健儿夺金的自豪。这场梦延续至今,我要向你炫耀越发强盛的中国国力,向你展现中国发展中的骄人成绩:辽宁舰、C919大型客机、高铁、共享单车、快捷支付我怀揣着希望而生,过往之梦中,国家已越发美好。
“我劝天公重抖擞”,你的未来梦。
现在,在我写这封信时,你还是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正充满好奇,
无忧无虑地看着这世界,而当你看这封信时,你已长大成人,站在了十八岁的节点上,已经清楚自己肩上的重担。我虽然不能预知未来,但我坚持相信“少年强则国强”。2035年的你们,便是风华正茂的青少年,便是天公不拘一格降下的人才。未来之梦必然充满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创造性。因此,拿起你们的笔杆,动起你们的双手,转动你们的大脑,你们的未来梦,需要靠你们去探求,需要你们用鲜花与星光去点缀! …… …… ……
——《追梦路上,我们同行 》
【语段二】
亲爱的小弟,你要心怀感恩。我们都赶上了好时代,我出生的时候刚跨入新千年。18年来,我已经亲身感受到这个伟大的时代给每一个人带来的改变。从温饱到小康、从讲究吃住到注重保健、从在村庄出生到去大城市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可以说,新世纪这18年,中国真是旧貌换新颜,你经历的18年变化更大。日行万里不再是神话,高峡出平湖早已成美丽画卷。跨过小康迈进现代化的中国人,打个背包便可去周游世界,讲普通话的外国人主动当翻译,异域风情温暖着你的青少年时代。但是,亲爱的小弟,请你不要忘了辉煌背后的苦难。就像我们生活的这18年,见证了全世界为北京奥运喝彩的壮观,也听见过汶川地震时人们悲伤的哭泣。每一个辉煌时代的背后,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合力奋斗、奉献牺牲。哥哥希望你在享受现代化幸福生活与世界尊敬的目光时,不要忘了那些为此默默奋斗的前辈们,是他们支撑起了现代化的中国。
请你,牢记他们的功勋,并为此心怀感恩。
亲爱的小弟,你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每一个时代最幸福的人是奋斗者。奋斗可以改变自身处境。虽然你身处中国现代化的美好新时代,但如果不奋斗,你便无法优化自己的环境,也无法享受到更多的社会发展成果;当然,更无法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相信这样的常识,你会懂得。你还要知道,奋斗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让他人变得更加快乐,从而提升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人人奋斗便可造福全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又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一个个体在奋斗奉献的同时,也会获得积极而正面的评价,从而收获快乐、提升价值与境界。大哥真诚地期待你用奋斗点亮青春与梦想。
——《享受幸福生活 不忘责任担当》
这场梦延续至今,我要向你炫耀越发强盛的中国国力,向你展现中国发展中的骄人成绩:辽宁舰、C919大型客机、高铁、共享单车、快捷支付,我怀揣着希望而生,过往之梦中,国家已越发美好。
从温饱到小康、从讲究吃住到注重保健、从在村庄出生到去大城市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可以说,新世纪这18年中国真的是旧貌换新颜。你经历的18年变化更大:日行万里不再是神话,高峡出平湖早已成美丽画卷;跨过小康迈进现代化的中国人,打个背包便可去周游世界,讲普通话的外国人主动当翻译,异域风情温暖着你的青少年时代。
对比分析:
表达标签化,失之空泛
发展表现具体,表达详实
未来之梦必然充满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创造性。因此,拿起你们的笔杆,动起你们的双手,转动你们的大脑,你们的未来梦,需要靠你们去探求,需要你们用鲜花与星光去点缀!
虽然你身处中国现代化的美好新时代,但如果不奋斗,你便无法优化自己的环境,也无法享受到更多的社会发展成果;当然,更无法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你还要知道,奋斗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让他人变得更加快乐,从而提升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人人奋斗便可造福全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又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一个个体在奋斗奉献的同时,也会获得积极而正面的评价,从而收获快乐、提升价值与境界。
表达抽象,说理空洞
内容具体,议论深入
◇议论文是以说理为核心的文体,它作用于人的思想与理性,重在阐释道理,说服读者。
◇说理是议论文的核心,分析与论证是说理的核心。
——余党绪《说理与思辨》
高质量的议论文写作应追求说理的深度。
深度说理技法指导:多维分析法
一、何为多维分析法?
【语段回顾】
如果不奋斗,你便无法优化自己的环境,也无法享受到更多的社会发展成果;当然,更无法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你还要知道,奋斗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让他人变得更加快乐,从而提升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人人奋斗便可造福全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又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一个个体在奋斗奉献的同时,也会获得积极而正面的评价,从而收获快乐、提升价值与境界。
一、何为多维分析法?
多角度、多层次地
对事理展开分析。
【语段回顾】
如果不奋斗,你便无法优化自己的环境,也无法享受到更多的社会发展成果;当然,更无法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你还要知道,奋斗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让他人变得更加快乐,从而提升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人人奋斗便可造福全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又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一个个体在奋斗奉献的同时,也会获得积极而正面的评价,从而收获快乐、提升价值与境界。
对比思维,多角度分析思维,辩证思维
文题呈现:
2015年9月,在一家号称“世界那么大,俺想去瞧瞧”的“俺瞧瞧”网站上可以看到全国景区直播、全国雾霾监测、城市实时路况,一些店铺、酒吧、街道的实时监控等,为此引发网友的众多争议。特别是不少市民发现自己被直播了,认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直播存在一定隐患。
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此表明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样文示例】
【样文示例】
直播监控生隐患
号称“世界那么大,俺想去瞧瞧”的“俺瞧瞧”网站上发布了全国景区直播,全国雾霾监测,城市实时路况实时监控等等。兴许该网站的出发点只是为了维护公共环境和为网友带来便利,但这样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全天候的网络直播实在会令人感到不适。
实时直播是对市民生活的打扰,是对其隐私权的侵犯,对不知情市民来说更是一种无礼窥探。试问谁能够忍受长时间生活在摄像头下,一举一动都出现在千千万万网民的眼中?人人都有隐私权,“俺瞧瞧”网站此举无疑侵犯了市民的隐私权,让他们在公共场合中的隐私荡然无存。
况且这样的网络实时直播,部分市民事先并不知情,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变相窥视。这种实时直播恐怕在为一些市民提供便利前就已给另一些市民带来困扰。
再者,实时直播不是相当于为不法犯罪分子搭建了一个免费平台,让他们有机可乘了吗?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然而弊端也不断涌现,将互联网融入市民生活仍需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利用直播实时监控公共环境的前提是将法治意识和规范渗透在互联网行为之中。否则再完美的网站也只会沦为犯罪分子的工具,给广大市民带来隐患。因此,“俺瞧瞧”网站的直播引起网友和部分市民的争论甚至质疑,也在情理之中。
况且,这已经涉及道德观的问题。被直播本该征得当事人的同意,而对于被直播一事,不少市民竟是毫不知情。如果该网站在其采集直播的摄像头处贴出告示,让市民了解、注意,也许会缓和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隐患。
对于实时直播,我并不否认它有给市民生活带来便利的一面,但是更大的隐患还需要解决。如果这些隐患未被消除,那么它将会成为一个公共道德问题,甚至是一个法律问题,这是我们所不乐见的。
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但也没有人会愿意将一切摊在别人面前,任人检阅。
【思维脉络】
直播监控生隐患
1.引材料、表态度:全方位监控、全天候直播
令人不适。
2-4 多角度分析:市民角度、犯罪分子角度、
公共道德角度
5.辩证分析:带来便利的同时存在更大隐患
6. 结语,重申隐忧
二、多维分析的基本路径
(一)多角度切入
正面(积极)、反面(消极);
自我、他人;个人、群体、社会、国家;
外在(表层)、内在(深层、本质);
历史、文化、制度 …… …… ……
(二)多层次推进
范围逐步扩大;理由逐层深入;
逻辑由次到主、由轻到重、由表及里等。
重要提示:
用好关联词,过渡语,层次推进语。
(行文脉络)
文题呈现:
当前,几乎所有社交媒体平台都是正能量满满的 “点赞”派。在界面设计上,这些平台将点赞功能放在最为明显的位置,而不赞同、愤怒、不满等负面情绪的表达, 在功能设计中被刻意淡化,乃至彻底消失。有人说,设计点赞功能提供了一种积极表态的方式,让我们拓展了社交的空间,在互动中找到存在感;也有人说,只有点赞功能会掩盖真实的表达,代替深入的交流,反而使我们迷失于自我的世界。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就此写一篇议论文。
【习作片段】
点赞虽好,不要贪多
…… …… ……
点赞在社交网络中的地位不动如山。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够完美表达出丰富的正面情感,甚至能一次性完成一次社交。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客户自然是喜欢愉快的东西,一个键快速传递认同感与赞赏,何乐而不为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点赞能最大程度地简化社交的基本需求及自我满足的认同需求,当然是喜闻乐见的。至于点赞的缺陷——潜藏内容过少,情绪单一化,也由评论、unlike甚至举报等二线功能很好的中和了。
…… …… ……
【习作片段】
点赞虽好,不要贪多
…… …… ……
点赞在社交网络中的地位不动如山。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够完美表达出丰富的正面情感,甚至能一次性完成一次社交。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客户自然是喜欢愉快的东西,一个键快速传递认同感与赞赏,何乐而不为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点赞能最大程度地简化社交的基本需求及自我满足的认同需求,当然是喜闻乐见的。至于点赞的缺陷——潜藏内容过少,情绪单一化,也由评论、unlike甚至举报等二线功能很好的中和了。
…… …… ……
【习作片段】
点赞虽好,不要贪多
…… …… ……
点赞在社交网络中的地位不动如山。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够完美表达出丰富的正面情感,甚至能一次性完成一次社交。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客户自然是喜欢愉快的东西,一个键快速传递认同感与赞赏,何乐而不为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点赞能最大程度地简化社交的基本需求及自我满足的认同需求,当然是喜闻乐见的。至于点赞的缺陷——潜藏内容过少,情绪单一化,也由评论、unlike甚至举报等二线功能很好的中和了。
…… …… ……
【习作片段】
【下水片段】
当所有社交媒体平台充斥着正能量满满的点赞之声时,于被赞者而言,固然能感受到被关注的温暖以及被赞美的荣耀,从而获得无穷鼓舞与动力。然而,一个人真正需要的只是被肯定和赞美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长期被点赞所陶醉的人,会不会如同战国时期被赞美包围的齐威王一般,飘飘然于膨胀的虚荣,认识不到真实的自己,以致“王之蔽甚矣”?
或许你会说,不是还有评论吗?确实有评论,可是放眼朋友圈,“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熙熙攘攘、你来我往的社交空间里,还有多少诚意为你评论的人?
于点赞者而言,被设置于显眼位置的点赞功能看似提供了积极的表态方式,方便了互动往来,却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情感的阻滞。有多少朋友在指尖的轻击中渐渐沦为“点赞之交”?又有多少点赞不过是源于情面的敷衍,和流于盲目的从众?这样的点赞既与深度交流无关,也与理性判断无关。试问,如此点赞意义何在?
再往深处想,问题的源头实不在于点赞涉及的双方。因为,仅供点赞恰是社交平台的刻意设计。伏尔泰有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想, 这句话理应成为每一个社交平台的醒世恒言:唯有敢于接纳异见,方能长远发展,行走无疆。这反映在平台页面上,便可以是提供更直观的负面情绪表达渠道。
于社交平台而言,坦然面对负面表态,既是对自己的真诚,也是对网友的尊重,更有助于促成自由民主的网络社交风气。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堂,一个简单的表态渠道,其作用也断不可小觑。
或许有人会担心过多的负面表达将影响正能量的传播,可是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缺乏更便捷直观、自由通畅的负面情绪表达渠道,才导致了评论里无节制、无底线的语言暴力。这何尝不是对正能量的伤害?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只有真实表达的渠道通畅了,才能构建起一个真正自由、平等、健康的网络社交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