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2 10:1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中的字音、字形、词语释义等语言现象。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分析作者围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论述了哪些具体内容,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3.审美鉴赏与创造
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历程,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体会毛泽东这一宣告的深刻含义,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毛泽东及其作品,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背景知识。
学习方式:小组竞争、合作探究
一、课前预习题
1、熟读课文,明确文体
2、查资料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
3、字词通关,了解词意
援助、复辟、松懈、繁荣昌盛、永垂不朽
二、课堂练习题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大家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于文章的文体是否已做到了然于胸?
明确:开幕词
引导学生共同了解开幕词的定义、特点、种类和结构
明确:标题、时间、正文(开头、主体、结尾)
(二)、讨论交流一:开幕词的脉络整理。
1. 这是一篇毛主席在会议上的讲话,那么它涉及到了哪些内容?再次浏览全文,以小组竞争的方式,回答思考题:(1)讨论并梳理作者讲了哪些内容 (2)毛泽东在讲话中认为,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当前还面临哪些迫切任务
2. 学生发言后教师明确:
3.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对于内容更为熟悉。
(三)、讨论交流二:关键词句揣摩。
【关键词】1. 找出文中有一定表达效果的词,小组共同探讨,并做分析
分享交流
明确:(典型)
“任何”“一切”“完全”“从来”“必须”“决无”等词语,从逻辑上讲,都属“全称”词语,即包含了一切情况;从语气上讲,则有坚定无疑的感觉。反映了毛主席广阔的胸怀、对时局的清醒认识。这也是他的文章和讲话总给人一种大气磅礴之感的重要原因。
【关键句】1.找出文中富有深意的句子,小组共同探讨,并做分析。
2.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3.根据学生的发言明确:(典型句子)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当家作主了,在政治上真正有地位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地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了!
除了含有深意的句子,本文还运用了大量判断句式和表强调的句式,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大量判断句的使用和强调性的句式,主要有“是……的”“之所以……,是因为……”“只要……就……”句式,给人一种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意味。
(四)、讨论交流三:文章感情感知。
1.作为开幕词,只有将真挚的情感融入所讲的事件,才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2.在把握关键词句的基础上,我们对文章一定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你觉得,毛主席在讲话时怀着的是怎样的情绪?(喜悦、骄傲、也有坚定的态度......)
3.有了基本情绪的把握,需要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证据,同时明确作者的情感。
4. 教师明确: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起来了。”——改变历史的骄傲、自豪之情。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目的。”——不予争辩的蔑视与坚定的自信。
.......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本文揭示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阐述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凸显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意义。在对未来的展望中,指明了全国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未来努力的方向。观点鲜明,态度坚决,充满着无比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处处洋溢着中国人民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
(五)、讨论交流四:开幕词语言特点把握。
1.文章内容把握已完成,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感受了毛主席的豪情自信,这也是形成文章语言特点的最主要的原因。请明确文章语言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1.条理清晰、逻辑严谨;2.语言准确、情理交融
3. 关注第二点,结合内容巩固。
明确:语言通俗易懂且准确;充满感彩的语句
(六)、活动延伸。
1.启发感情:试写小诗
以本篇课文为据,尝试用小诗的形式写下你所理解的情感。
2.毛主席有不少诗句,同样饱含豪情,随着音乐诵读: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三、课后练习题
1.给加线字注音。(4分)
企图( ) 侮辱( ) 复辟( ) 松懈( )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新疆 永垂不朽 绝无妥协 B.侵略 民族振兴 张皇失措
C.警惕 复辟阴谋 义愤填膺 D.侮辱 繁荣昌盛 艰苦奋斗
3.下列成语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行尸走肉: 比喻庸碌无能,没有理想,无所作为的人。
B.背水一战: 比喻和对方决一死战。
C.霸王别姬: 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D.不孚众望: 指能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
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恰当的是( )(2分)
A.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
B.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C.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D.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5.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3分)
6.分析“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一句在句式上的效果?(2分)
7.赏析文章最后一部分的语言特点。(3分)
8.你将在学校的运动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请以开幕词的形式书写下你的演讲稿(80字左右)(6分)
四、阶段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①  ,归根到底要靠劳动创造。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②  ,才能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汇聚强大正能量。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光荣的劳动史。  ③  ,我们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动全社会热爱劳动、投身劳动、爱岗敬业,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请分条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并使之形成一组整句。每句不超过14个字。(5分)
请你用自己的话给“劳动精神”下一个定义?(3分)
【片段写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劳动精神始终没有缺席过,请你结合“劳动精神”,简要阐述其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字数50左右。(6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分)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100年前,有一群青年,他们乘着小小的“红船”,劈波斩浪,抒发人生壮怀……
100年后,有一群青年,他们驾驶时代的“巨轮”,凯歌前行,挥洒青春豪情……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时空可以穿梭,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请你在两种身份中任选一种,给对方写一封邀请函,请他们到自己身边来做客,彼此了解,彼此激励,共谱青年与祖国、青春与时代之华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200字。
教学反思
对于学生而言,此题材的课文相对引起不了太大的兴趣,所以在内容整理的部分选择小组竞争的方式,在竞争中获得学习的求知欲望。
对于教师而言,文章侧重点应放在关键词句的把握和开幕词语言特点上,课堂学生对于语言特点的把握有一定难度,可以设置与其他文体篇目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