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程标准:了解“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
1.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2.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3.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农村耕地(%) 50%以上 14%
1、直接原因:
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
一、土改背景
老解放区
已完成土改
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中国共产党党史》
2、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二、土地改革概况
1.时间:
2.法律依据:
1950年—1952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发动群众:土地改革工作团深入群众发动农民参加土地改革。
没收、分配土地:将地主在乡村中的权威彻底打倒,通过分配地主家产给贫苦农民,实现了农民“翻身”。
划分阶级:根据当时中国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
复查总结:由人民政府颁发土地证,整顿与加强政权和民兵组织,引导农民发展生产。
2
4
1
3
批斗地主
烧地契
思考: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
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改革阻力。
看图学史
土地所有制的转变:
从“地主私有” 到“农民私有”。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看图学史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农民分到土地
看图学史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产品分配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
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练一练:
1. 此图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
2. 进行这一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 农民拔除地界碑的依据是什么?
4. 这一运动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概况
1.地区:
2.法律依据:
3.内容:
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5.完成:
1952年底
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4.开始土改时间:
1950年冬
土地所有制的转变:
从“地主私有” 到“农民私有”
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
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
驱散乌云见太阳,革命道路多宽广
驱散乌云见太阳,革命道路多宽广
毛主席呀红太阳,
救星就是共产党翻身农奴把歌唱,
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翻身农奴把歌唱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1. 土地所有制度:
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
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
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2.农民地位: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1949年与1951年粮食产量对比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毛泽东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抗美援朝战争
土地改革运动
二者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展,有什么关系?
1、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
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2、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二大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时间
1950—1952年底
法律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意义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建立人民政府 1949
统一大陆,民族团结1951
保家卫国 1950.10-1953.7
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愿望 (1950-1952)
建国初期的任务
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新中国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