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选择题
1.从1953年到1964年,苏联集体农庄的拖拉机由74万台增至154万台,谷物收割机从32万台增至51万台,卡车从42万辆增至95万辆,国家对农庄的长期贷款数额从5.8亿卢布增至12.5亿卢布。这表明苏联( )
A.农业全面实现了机械化 B.农业成为经济改革的核心
C.政府认识到农业的落后 D.着眼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
2.如图为赫鲁晓夫执政时期(1953—1964年)的农业宣传画——喂进去的是玉米,出来的是牛肉罐头。这可以反映出当时( )
A.农业改革的内容 B.农庄经济效益的提高
C.经济改革的成效 D.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整
3.1956年,赫鲁晓夫指出,“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这就是我们党的总路线 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据此可知,这一路线( )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符合人民切身利益
C.利于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D.未能突破苏联模式
4.1965年苏联每个居民拥有的物质财富相当于美国居民的36.3%,其中食品相当于美国居民的58.5%,非粮食商品相当于美国居民的18.5%。这说明苏联( )
A.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 D.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
5.1969年,苏联颁布的《集体农庄示范章程》明确规定:“集体农庄庄员家庭可以拥有一头带有一岁以下仔牛的奶牛,一头两岁以下的小牛,一头带有三个月以下仔猪的母猪或两头育肥肉猪,十只绵羊和山羊以及蜂群、家禽和家兔。”这一规定( )
A.体现了农村经济政策的灵活性 B.逐步形成了个体经济的主体地位
C.明显冲击了农村集体农庄经济 D.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停滞
6.下表所示为1961~1975年苏联部分农产品增产情况(单位:百万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
时期 1961 ~ 1965 1966 ~ 1970 1971 ~ 1975
粮食 12 17.2 20
土豆 24.4 28.4 24.8
蔬菜 3.7 4 4.2
肉类(净重) 1.5 1.9 2.2
牛奶 14.1 17.6 18.2
A.农业问题得到解决 B.经济改革取得成效
C.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D.经济重心转向农业
7.有学者指出,“勃列日涅夫年代是苏联走向衰亡的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时期”“它为以后苏联的解体准备了条件”。该学者这样评论是由于勃列日涅夫改革( )
A.导致了苏联经济衰退 B.加剧了国民经济的失衡
C.改变了原有经济体制 D.背离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8.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勃列日涅夫:“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
A.实行议会制、多党制 B.废除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C.批判个人崇拜的现象 D.利用经济杠杆管理工业
9.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这主要表明苏联( )
A.经济改革成就显著 B.原经济模式还没有改变
C.军事实力超过美国 D.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10.读下表1966-1980年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增长率(%)。据此判断( )
时间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6—1970 3.9 2.4 7.9
1971—1975 2.5 2.2 6.7
1976—1980 1.7 1.8 5.5
A.改革重点改为农业 B.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C.国民经济持续下降 D.苏联模式弊端日渐暴露
11.196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家乡担任第一书记时期,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结果,农民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益大增,使得该区粮食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30—50%。这一举措(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C.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 D.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
12.1980年,苏联规定,将国家下达企业的计划指标由20多项减为9项,企业的利润留成由6%提高到17%,企业有权自行出售产品,企业经理获得确定本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权力等。上述规定旨在( )
A.强化政府干预经济 B.局部恢复资本主义
C.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D.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13.在1985年4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苏共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集中财力和物力,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购买西方技术,实现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据此可知,该战略( )
A.重视国民消费行业的发展 B.旨在改变苏联的传统经济模式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D.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4.“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有些国家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危机严重,最终导致东欧剧变。”上述材料说明( )
A.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B.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C.改革对于解决东欧国家的社会危机没有任何作用
D.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是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
15.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的《行动纲领》指出:“共产主义、平均主义是有害的,因为它袒护懒汉和责任心不强的人而损害勤劳和舍己为公的人,袒护非熟练工人而损害熟练工人。”这说明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
A.力图完善国家福利制度 B.尝试改革原有僵化的经济体制
C.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 D.努力摆脱苏联强权政治的控制
16.1990年6月,在联邦德国同苏联领导人会晤中,联邦德国领导人果断决定大幅度限制本国的武装力量,答应苏联推动北约改变战略和结构,并向苏联提供120亿马克的无偿援助和总计100亿马克的无息和低息贷款。联邦德国此举旨在( )
A.消弭苏联的战略威慑 B.尽快实现国家统一
C.增强德国国际影响力 D.推动欧盟向东扩展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顶住了压力,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斯大林,破除个人迷信,成为苏联第一个改革者,在苏联历史上留下了不能抹杀的深深印痕。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改革持积极态度,力图通过改革扭转经济下滑趋势。但从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开始,保守、僵化与停止改革的趋势日益明显。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材料二 戈尔巴乔夫改革比中国改革起步晚,当时中国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戈尔巴乔夫并没有吸取中国的经验,仍受制于传统社会主义理念,其出发点是反对私有制,反对市场经济,仍在完善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1987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仍视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并没有超出当年改革的范畴,用国家订货代替国家计划,实质未变。
——摘编自左凤荣《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主要原因的思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影响;分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最终陷入困境的共同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严重缺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18.阅读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材料二 俄罗斯专家格 阿 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18年执政生涯的评价:到这个时期,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逐渐泯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1990年,戈尔巴乔夫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戈尔巴乔夫总统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于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了原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每个共和国都成为主权国家。
(1)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的基本态度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归纳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相似的局限性?
(3)据材料三,戈尔巴乔夫犯了哪些严重错误?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针对赫鲁晓夫后期严重农业问题,在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前,勃列日涅夫先抓农业改革: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制度,凡农庄农场超过固定收购计划后交售国家的农产品,国家提价50%收购;同时稳定零售价格;1965—1979年,农产品收购7次提价,某些农产品收购价格超过零售价格,出现倒挂,财政补贴不断增加;完全经济核算制农场,可把大部分利润留为自己支配,不上缴预算,有利于社会稳定。1964年,苏联通过《集体农庄成员优抚金和补助金法》,实行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规定:集体农庄设立养老金、残废优抚金、丧失赡养人员优抚金以及女庄员妊娠生育补助金,化抚金和补助金,1/3由农庄、2/3由国家支付,不得从庄员收入中扣除。1973—1982年,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一直占27%左右,如果把与农业相关的化肥、农药、农机、混合饲料等计算在内,农业投资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30%以上,在当时世界大国中居首位。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八五计划(1966—1970年)被认为是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五年计划,但犹豫不决和保守主义不允许改革者计划彻底实施。
——摘编自《勃列日涅夫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的内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1953-1964年,苏联集体农庄的各种机型和国家长期贷款数额均大幅度提高,说明苏联政府已经认识到农业的落后,C项正确;农业全面实现了机械化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农业成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农业经营规模,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宣传画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农业领域的种植玉米运动,A项正确;宣传画主要以政治宣传功能为主,体现不出农庄经济效益的提高及经济改革的成效问题,排除BC项;材料中宣传画没有涉及到经济体制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 ,仍在坚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路线,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坚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路线,与农业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看出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路线符合人民利益,排除B项;坚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路线,不利于轻工业与农业的发展,不利于国民经济比例协调,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居民在“非粮食商品”方面的财富只有美国的18.5%,这说明了苏联轻工业领域的严重滞后,D项正确;主要涉及苏联农业发展滞后,不是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展示工业方面的信息,无法对比工农业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农业集体化成效低,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集体农庄庄员家庭可以拥有一头带有一岁以下仔牛的奶牛……”结合时间1969年可知,这一时期的集体农庄改革允许庄员家庭有自己的畜牧养殖,体现出政策的灵活性,A项正确;这一时期苏联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农村改革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1961~1975年苏联部分农产品都有所增长,这一时期正是苏联的经济改革时期,因此说明苏联的经济改革取得成效,B项正确;“得到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表格信息没有反映农民的收入问题,排除C项;苏联的经济重心一直保持在工业方面,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进一步注重发展重工业,使苏联国民经济更加失衡和畸形发展,从而加剧了苏联内部的矛盾,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C、D两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特别是重工业、军事工业,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作用,即利用经济杠杆管理工业故,D项正确;A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排除A项;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排除B项;赫鲁晓夫时期批判个人崇拜,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并结合所学,二战结束后,苏联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改革也没能突破这一体制。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依然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B项正确;结合所学,苏联70年代的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70年代苏联依然大力发展军事,但材料没有对比信息,并不能说明苏联军事实力超过美国,排除C项;材料中苏联的做法确实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但是材料只涉及到了措施本身,没有涉及到措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D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966—1980年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增长率在不断下降,联系所学可知,这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渐暴露的结果,故答案为D项;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的重点是工业,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排除B项;增长率下降,并不能说明国民经济持续下降,排除C项。
11.【答案】C
【解析】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提高了农民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益大增,说明这一举措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促进了农业发展,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与推动政治民主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农业措施,无法体现“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企业有权自行出售产品,企业经理获得确定本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权力”可知,苏联政府减少了对企业的干预,国有企业从国家那里获得了更多自主权,C项正确;材料中的许多做法是减少了政府干预,排除A项;苏联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局部恢复资本主义,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而且苏联此时仍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此时的苏共依然是着重于重工业的发展,这就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畸形,所以该战略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C项正确;该战略是注重重工业发展,而非重视国民消费行业的发展,也就没有改变苏联传统经济模式,与“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无关,排除ABD。故选C项,
14.【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的内容可知,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发展本国经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逐渐僵化,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最终导致东欧剧变,D项符合题意;东欧剧变是苏联模式的失败,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的重大挫折,而不是在全世界的失败,A项说法错误;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B项说法错误;“改革对于解决东欧国家的社会危机没有任何作用”这种说法太绝对,C项不符合题意。
15.【答案】B
【解析】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认为共产主义和平均主义是有害的,因为它袒护懒汉和责任心不强的人而损害勤劳和舍己为公的人,袒护非熟练工人而损害熟练工人,即挫伤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由此可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意图改革原有的僵化体制,B项正确;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是要改革僵化的经济体制,而非完善国家福利制度,更不是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也无法说明努力摆阔苏联强权政治的控制,排除ACD项。故选B项。
16.【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联邦德国领导人果断决定大幅度限制本国的武装力量,答应苏联推动北约改变战略和结构,并向苏联提供120亿马克的无偿援助和总计100亿马克的无息和低息贷款”可知,联邦德国在国际事务中注重拉拢苏联。依据材料时间“1990年6月”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东欧剧变时期,德国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国家统一进程,B项正确;“消弭苏联的战略威慑”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增强德国国际影响力”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项;欧盟产生是在1993年,1990年时欧美还没有产生,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 影响: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原因: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2) 缺陷:排斥私有制;排斥市场经济;固守计划经济体制。进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形势和面貌发生根本改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活力大大增强。
(3)因素:是否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是否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
【解析】(1)影响:根据材料一中“赫鲁晓夫顶住了压力,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斯大林,破除个人迷信,成为苏联第一个改革者”,结合所学知识,从苏联和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发展进程分析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最终陷入困境的共同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2)缺陷:根据材料二中“(戈尔巴乔夫改革)出发点是反对私有制,反对市场经济,仍在完善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可知,排斥私有制,排斥市场经济,固守计划经济体制。进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主要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形势和面貌发生根本改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活力大大增强。
(3)因素: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改革需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更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
18.【答案】(1)意义: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态度:否定态度,认为勃列日涅夫在走回头路。局限:虽然都开展了改革,但是都未能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回到了斯大林模式的老路上去了。
(3)错误:放弃社会主义思想;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放弃统一的国家、主权。
【解析】(1)根据材料一“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得出意义: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第一小问态度,根据材料二“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得出态度:否定态度,认为勃列日涅夫在走回头路。第二小问局限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者改革都未能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回到了斯大林模式的老路上去了。
(3)根据材料三“戈尔巴乔夫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说明放弃社会主义思想;根据材料“1990年,戈尔巴乔夫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说明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根据材料“戈尔巴乔夫总统提出……每个共和国都成为主权国家”说明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放弃统一的国家、主权。
19.【答案】(1)内容: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制度;稳定和提高零售农产品收购价格;完全经济核算制农场自主权;实行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2)原因:赫鲁晓夫后期严重农业问题。
影响:加大农业投资,推动了苏联农业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社会稳定;其统治初期改革和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推动了苏联八五计划的成功和苏联国力的迅速增长,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增加了财政负担;但改革不彻底。
【解析】(1)内容:根据材料中“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制度”可知,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制度;根据“凡农庄农场超过固定收购计划后交售国家的农产品,国家提价50%收购;同时稳定零售价格”可知,稳定和提高零售农产品收购价格;根据“完全经济核算制农场,可把大部分利润留为自己支配,不上缴预算”可知,完全经济核算制农场自主权;根据“实行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可知,实行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2)原因:根据材料中“针对赫鲁晓夫后期严重农业问题,在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前,勃列日涅夫先抓农业改革”可知,赫鲁晓夫后期严重农业问题。影响:根据“如果把与农业相关的化肥、农药、农机、混合饲料等计算在内,农业投资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30%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大农业投资,推动了苏联农业的发展;根据“实行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社会稳定;根据“八五计划(1966—1970年)被认为是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五年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统治初期改革和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推动了苏联八五计划的成功和苏联国力的迅速增长,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根据“农业投资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30%以上,在当时世界大国中居首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增加了财政负担;根据“犹豫不决和保守主义不允许改革者计划彻底实施”可知,改革不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