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册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册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1 09:3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鸦片战争的真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炮口下的震撼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1.认识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及存在的局限性。
课程标准
一·天国幻梦:太平天国运动
二·强国迷梦:洋务运动
三·帝国碎梦:边疆危机和甲午战争
目 录:

天国幻梦
——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浮雕
因为以金田起义为开端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在鸦片战争十年后爆发,代表了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2页
阅读导言,思考:
为什么金田起义会被雕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材料: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国内的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各阶级之间,尤其是官民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各级官府……只知变本加厉的敲诈、勒索,把战费与赔款的负担转嫁到广大纳税者,尤其是贫苦农民头上,致使他们的生活陷入绝望的境地。 ——《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1800-1850年间,中国的气候异常……全国涝灾、雹灾和雪灾比以往100年明显增多…其间广西南宁地区农业失收更为严重,至少有10个坏年景。
——葛全胜、王维强《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在多次科举考试落第后极端失望,吸收了在广州得到的基督教布道书的思想,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2页
吸收基督教思想,提出“拜上帝”主张
广西自然灾害尤为严重
外因:外来侵略;内因:阶级矛盾尖锐
1.背景
一、天国幻梦——太平天国运动
问题:结合教材102页第一段正文,分析材料,思考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爆发?贫苦农民为何团结在洪秀全身边?为什么率先在广西起义?
金田起义
1851
永安建制
1851
定都天京
185
天京变乱
1856
后期防御战
天京陷落
1864
北伐
西征
东征
全盛时期
分封诸王
天王(洪秀全)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一、天国幻梦——太平天国运动
2.历程
问题:轰轰烈烈十余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为何走向失败?
凡分田照人口,
不论男妇。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也。
空想性:绝对平均
政治:以法治国
经济:发展工商业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外交:主张平等交流
进步性: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局限性: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
革命性: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未实施
未实施
两个纲领
1853年
1859年
一、天国幻梦——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
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洪秀全《天父诗·其三七八》
材料:(太平天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太平天国战史》序
3.失败原因
天京城血流成河
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历史的局限性(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切实可行的施政纲领……)
②外部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材料: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一、天国幻梦——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1872-1875年间,总督除1人为满人外,其余7人全为汉人。1876-1883年间,8处总督全为汉员。1861-1890年的30年间,清廷任命了44个总督,其中34人为汉人。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材料: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不予承认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②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湘淮系官僚崛起,中央权力下移);
材料:财权和兵权渐渐地落到了地方督抚手中,朝廷的权力也慢慢只剩下了任官命将一项。 ——茅海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4.影响
问题:结合教材104页,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一定程度上抵抗了外来侵略;
一、天国幻梦——太平天国运动
②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材料: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大联合中,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和由它派生出来的李鸿章的淮军,日益处于显要的地位。……“办洋务”的热潮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兴起了。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衬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影响
一、天国幻梦——太平天国运动
发轫于太平天国运动的
汉族官僚,
统治阶级内部的革新势力
他们,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去向何方?
已演变成一股
地方势力、

强国迷梦
——洋务运动
二、强国迷梦——洋务运动
时间
背景
目的
指导思想
领导机构
代表人物
成就
自主学习: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内忧外患
挽救清王朝统治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总理衙门
奕 、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教育、海军建设
“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19世纪60-70年代 “自强”
——官办军事工业
19世纪70-90年代 “求富”
——官督商办民用企业
发展新式教育,派遣留学生
成就
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教材105页“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洋务运动是“同治中兴”还是“回光返照”?
筹划海防,创办新式海军
二、强国迷梦——洋务运动
是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修修补补,失败是必然的。
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教材105页“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早期现代化的尝试”?2.洋务运动是同治中兴还是回光返照?
影响
二、强国迷梦——洋务运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新式海军
新式教育
外交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战斗力,促进国防现代化;
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建立总理衙门负责外交,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变。
进步性:
局限性:

帝国碎梦
——边疆危机与甲午战争
1.西北边疆:
①1864年新疆内乱,英国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俄国占领伊犁地区
②1875年左宗棠出兵新疆
③1878年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④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
2.西南和东南:
①1883年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
②1884年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进攻台湾,刘铭传领导军民多次击退
③1885年冯子材镇南关大捷,签订《越南条约》
④1885年台湾建省
3.东部沿海:
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
边疆危机
三、帝国碎梦——边疆危机和甲午战争
(二)甲午战争
3
战争结果
4
战争影响
合作探究:
1
2
战争背景
主要战役
1.背景
材料:日本早就想占领中国的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因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通过明治维新壮大了国力的日本,趁机出兵朝鲜,且在牙山口外丰岛偷袭清朝运兵船。
——《中外历史纲要》上 105页
背景: (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壮大日本国力,实行对外扩张政策
(2)直接原因:朝鲜农民起义
问题:根据教材,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背景是什么?
三、帝国碎梦——边疆危机和甲午战争
(二)甲午战争
2.过程
丰岛
1894.7.25
1894.9.15
黄海海战
旅顺
威海卫
1894.9.17
1894.11
1895.2.2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平壤
三、帝国碎梦——边疆危机和甲午战争
(二)甲午战争
根据教材105页最后一段和106页的地图,自主梳理甲午战争的过程。
爆发:丰岛海战(1894.9)
平壤战役(1894.9)
黄海海战(1894.9)
辽东战役:制造旅顺大屠杀(1894.11)
威海卫战役(1894.9)
条款 影响
让步 承认朝鲜独立
割地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 赔款2亿两白银
开埠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设厂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3.结果、影响
国际地位降低,宗藩体系进一步解体
思考:结合教材106页、107页,逐条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有何影响?
三、帝国碎梦——边疆危机和甲午战争
(二)甲午战争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索取 “赎辽费” 3000万两。
影响——瓜分狂潮
瓜分中国的方式:
(1)政治上: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2)经济上:资本输出:①借款;②抢夺铁路修筑权;③开采矿山;④建立工厂。
3.结果、影响
条款 影响
让步 承认朝鲜独立
割地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 赔款2亿两白银
开埠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设厂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思考:结合教材106页、107页,逐条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有何影响?
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破坏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激化阶级矛盾,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国际地位降低,宗藩体系进一步解体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帝国碎梦——边疆危机和甲午战争
(二)甲午战争
日本占了台湾,俄国占了旅顺,英国占了威海卫,法国占了广州湾,德国占了胶州湾,把我们十八省都画在那各国的势力圈内,丝毫也不准我们自由。中国的官府好像他的奴隶一般,中国的百姓,好像他的牛马一样。
——陈天华《猛回头》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已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
民族意识觉醒,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三、帝国碎梦——边疆危机和甲午战争
(二)甲午战争
3.结果、影响
国变
两次鸦片战争
边疆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应变
封建地主阶级的应变
(地主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的应变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呼唤新的领导阶级,呼唤新的变革方式
天国有心驱阎罗,
洋技无力解沉疴。
利炮坚船裂疆海,
半殖半封待共和!
小结
当堂测试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廷授曾国藩钦差大臣、两江总督,统辖江南四省军务,奉旨在湖南、安徽编练地方武装,称为湘军、淮军。湘淮军变通旧制,实行兵为将有,逐渐取代八旗、绿营兵的地位,一批湘淮军将领担任了地方督抚。这说明( )A.政府选官制度进行调整
B.清廷权力结构发生变化C.晚清统治基础严重动摇
D.满汉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B
当堂测试
2.中国具有近代意味的第一个应世方略,包含了向西方学习军事工业,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人才以及培养本国技术人才的设想,它实现了从“经世致用”思潮到“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历史飞跃,并为以后中国引入西方思想作了观念上的铺垫。据此可知,这一应世方略( )
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B.进行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表达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D.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爱国倾向
B
当堂测试
3.甲午战前,由中国人执笔的《申报》对日本进行全面报道,对于中日实力对比非常乐观,“日人乌足以螳臂相当哉”。战后,《申报》感慨道:“夺我藩属,荡我边疆,振动我人民”,不少文章主张中国效法日本变革。由此可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 )
A.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激起国民盲目崇外心理
D.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
当堂测试
4.1881年到1894年,清政府共修建铁路300多公里。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前夕,中国新增铁路全长9200公里,其中由列强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300余公里,占90%以上,中国自办的铁路只有850公里。这表明( )
A.顽固势力阻挠铁路修建
B.工业革命急需商品倾销
C.甲午战后政府更加腐败
D.列强侵华加大资本输出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