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第3课时(教案+练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秋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第3课时(教案+练习+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21 18:09:03

文档简介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学期 秋季
课题 解决问题(第3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梳理分数乘法的基本题型,巩固分数乘法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沟通分数乘法相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 3.通过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
课前学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看图列算式,并说明你的理由。 【学习任务二】
看图列式,并解答。
【学习任务三】 改变图中的条件或问题,变成两步实际问题。 【学习任务四】 根据以下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每年大约有16亿吨的泥沙流入黄河,其中的泥沙沉积在河道中,其余被带到入海口。 问题: ?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六年级占全校人数的

全校共有960人
第1册

带果多
3的个
六年级占全校人数的}
六(1)班占全年级人数的

全校共有960人
“1”
苹果:
比苹果多
30个
梨:
个课后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学期 秋季
课题 解决问题(第3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题目
数学书第15页第2题。 数学书第15页第5题。 数学书第15页第6题。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学习方法和经验等内容。
课后练习答案
数学书第15页第2题。 解题思路:根据“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和“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先求出海狮的寿命,再根据“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求出海豹的寿命;也可以先求出海豹的寿命是海象寿命的几分之几,再求出海豹的寿命;还可以画线段图进行分析。 方法一:(年) 方法二:(年) 答:海豹的寿命大约是20年。 数学书第15页第5题。 解题思路:可以先求出鸭比鸡长的孵化期,再加上鸡的孵化期就是鸭的孵化期;也可以先求出鸭的孵化期是鸡的几分之几,再求出鸭的孵化期;还可以画线段图进行分析。 方法一:(天) 方法二:(天) 答:鸭的孵化期是28天。 数学书第15页第6题。 解题思路:可以先求出普通列车比磁悬浮列车慢的速度,再用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减去慢的速度,就是普通列车的速度;也可以先求出普通列车的速度是磁悬浮列车的几分之几,再求出普通列车的速度;还可以画线段图进行分析。 方法一:(千米/时) 方法二:(千米/时) 答:普通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千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学习方法和经验等内容。 答案(略)。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学期 秋季
课题 解决问题(第3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8月
教学目标
1.梳理分数乘法的基本题型,巩固分数乘法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沟通分数乘法相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 3.通过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巩固分数乘法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量和率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交流引入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了许多跟分数乘法有关的实际问题。那么,关于分数乘法都有哪些基本题型?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接下来我们就在解决问题中去体会。 二、探究感悟 题组练习,沟通题型间的联系 在基本题型中,初步梳理方法。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线段图,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列出算式,并说明理由吗? 学生汇报想法。 生1:求六年级有多少人,也就是求960人的是多少人,列式960× 生2: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30×。 师:让我们再来对比观察这两幅线段图,你能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生:虽然两幅线段图一个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另一个体现了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们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在变与不变中,加深方法认识。 (1)这幅线段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1:问题变了,已知条件没有变,列式是 960-960×。 生2:单位“1”没变,列式是960×(1-)。 师:真善于观察和比较,不仅关注到线段图中的变与不变,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问题变化前后的联系。 (2)继续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又增加了一个条件,问题变了。 生1: 960× 生2:960×() 师:这两位同学的方法都用到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同学们,在解决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生1:找准单位“1”。 生2:知道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在稍复杂题型中,融会贯通。 师:如何将线段图稍加变化,改变成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实际问题? 生1: 方法1:30+30× 方法2:30×(1+) 生2: 方法1:30-30× 方法2:30×(1-) 师:对比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生:这两道题都是两个量相比较,而且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不同的是一位同学求的是“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另一位同学求的是“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小结:是呀,在对比中观察,不仅能发现不变的本质,还能洞察到变了的细节。对比中观察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方法。 经历完整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过程 学生自主提问并解答。 出示条件: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每年大约有16亿吨的泥沙流入黄河,其中1/4的泥沙沉积在河道中,其余被带到入海口。 学生提问: 生1:有多少亿吨泥沙沉积在河道中? 生2:有多少亿吨泥沙被带到入海口? 生3:沉积在河道中的泥沙多还是被带到入海口的泥沙多?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第1个问题的解题方法是:16×。 第2个问题的3种解题方法是: 生1:16-16× 生2:16×(1-) 生3:16÷4×3 第3个问题的两种思路: 方法1:观察线段图,直接判断。 方法2:>。 师:线段图不仅能帮助我们梳理信息,还能帮助我们解读算式背后的道理,丰富我们的解题策略。 三、总结梳理 今天的练习课即将结束了,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收获和体会。 生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能够解决许多关于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 生2:分析问题时要找准谁是单位“1”,还要知道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生3:遇到困难时别忘了将关键句补充完整或者画线段图,这些方法都能帮助我们进行分析。 四、布置作业 数学书第15页第2题。 数学书第15页第5题。 数学书第15页第6题。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学习方法和经验等内容。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