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反复)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反复)专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1 16:1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反复)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用了反复、对比的修辞。
B.《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一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D.杜甫在《月夜忆舍弟》的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因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悲伤。更让人伤感的是,马上迎来大寒和小寒两个节气,家书无法寄达。
2.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4.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而在那个阶段的人类社会,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
B.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枝笔。
C.伏尔泰直接面对这种轻薄无聊而又凄惨忧郁的社会,独自一人。
D.要制止人类再流血。够了!够了!暴君们。
5.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来了!
春天,从解冻的冰河中涌来,从大雁的叫声中飞来,从小草的萌发中醒来。
春天来了!
在这播种的季节里,快播吧!播下一颗颗绿色的心,播下一个个金色的希望。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像春笋一样冒尖,像山花一样烂漫。我们,从这里出发,走向夏的繁茂,秋得成熟……
A.选段中用“醒来”一词赋予小草以人德行为,生动地描写出春天草木萌发、万象更新的景象
B.选段中运用“从…来”的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时大地上五彩缤纷的景象
C.选段中把“我们”比喻成“春笋”“山花”,集中地表达了“我们”对美好春天的期盼之情
D.选段中反复运用感叹句“春天来了”,强烈地抒发了当春天到来时人们按捺不住的欣喜之情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黄山在影片和山水画中是静静的,仿佛天上仙境,好像总在什么辽远而悬空的地方;可是身历其境,你可以看到这里其实是生气蓬勃的,万物在这儿生长发展,是最现实而活跃的童话诞生的地方。
从每一条小径走进去,阳光仅在树叶的空隙中投射过来星星点点的光彩,两旁的小花小草却都挤到路边来了;每一棵嫩芽和幼苗都在生长,无处不在使你注意:生命!生命!生命!
在这些植物的大家庭里,我认为还是叶子耐看而富有生气,它们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纤巧,有的壮丽,有的是花是叶巧不能辨;叶子兼有红黄紫绿各种不同颜色,就是通称的绿叶,颜色也有深浅,万绿丛中一层层地深或一层层地浅,深的葱葱郁郁,油绿欲滴,浅的仿佛玻璃似的透明,深浅相同,正构成林中幻丽的世界。
A.选段中用“挤”一词赋予小花小草以人的行为,生动地表现出小花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B.选段中反复运用感叹句“生命!”,突出了黄山无处不在的生命力。
C.选段中运用“有的……”的排比句式,写出了植物的叶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特点。
D.选段中把植物的“叶子”比喻成“玻璃”,突出了“叶子”的绿色深浅不一的特点。
7.“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啊?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对于以上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没有眼泪,只有愤怒。
B.作者运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要凭借雷、电、风的力量,把宇宙毁灭。
C.作者运用借代、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表明只有“雷霆”“闪电”“风暴”才是“我”和“宇宙”的意志。
D.作者运用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永不妥协、战斗到底的意志。
8.下列句中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反复)
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比喻)
C.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夸张)
D.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拟人)
9.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②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③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④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A.比喻 比喻 反复 拟人 B.比喻 拟人 反复 拟人
C.拟人 拟人 拟人 比喻 D.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
10.(2021·新疆质检)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②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③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④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A.比喻 比喻 反复 拟人 B.比喻 拟人 反复 拟人
C.拟人 拟人 拟人 比喻 D.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
1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②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③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④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A.比喻 比喻 反复 拟人 B.比喻 拟人 反复 拟人
C.拟人 拟人 拟人 比喻 D.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
12.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分析:作者反复使用“咆哮吧”,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
B.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 分析:作者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污秽”“自私自利”,玩“阴谋”的社会的憎恶,以及对光明、纯洁、无私的社会的追求。
C.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分析: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风、雷、电的热情歌颂。
D.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分析:作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自由的强烈追求。
1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
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1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
B.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C.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D.听老师讲赤壁之战的故事,我徜徉在想象之中,仿佛自己正看见火烧赤壁、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景象。
1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海燕像黑色的闪电。
②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③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④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A.比喻 比喻 反复 拟人 B.比喻 拟人 反复 拟人
C.拟人 拟人 拟人 比喻 D.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
16.下面对各句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分析:作者反复使用“咆哮吧”,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
B.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分析:作者运用排比、拟人、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
C.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 (分析:作者使用排比兼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污秽、自私自利、充满阴谋的社会的憎恶,对光明、纯洁、无私的社会的追求)
D.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分析:作者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自由的热烈追求)
二、填空题
17.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②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③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④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18.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②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③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④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19.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②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③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   
④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⑤“谁愿意……谁愿意……”   
20.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   
②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   
③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④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21.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   
②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③谁愿意……谁愿意……   
22.判断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②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③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   
④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23.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咱们过了江,世界就是咱们的了,咱们一共要过来五万人,那几个南兵有什么可怕的?   
②打不得!打不得!你们是兄弟啊!你们是兄弟啊!你们是兄弟啊!    
③就连刽子手的钢刀,都赶不上你这刻毒的心肠一半的锋利。    
④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道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   
三、语言表达
2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25.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如何?
①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②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③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④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2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①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②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27.下面这段文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体分析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四、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
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上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28.文中的海鸥、海鸭、企鹅有什么表现?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9.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的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乌云?
30.“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1.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②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32.“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话使用反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D 2.B 3.C 4.C 5.D 6.D 7.D 8.C 9.B 10.B 11.B
12.D 13.C 14.D 15.B 16.D
17.呼告 拟人 排比;排比 比喻;呼告 比喻;反复 反问
18.比喻、拟人;反复、拟人;拟人;拟人
19.比喻;拟人;比喻;通感;反复
20.比喻;夸张;比喻;反复
21.比喻;通感;反复
22.引用;夸张;反问;借代
23.反问;反复;夸张;比喻
24.(1)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呼唤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
(2)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出屈原对光明的狂热呼喊,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25.①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比喻精准、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②拟人。连用“抱”“甩”两个动词,加上“恶狠狠”这一状态词,赋予狂风以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气焰。③反复。“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语气肯定,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者对革命具有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④拟人。“抓住”“熄灭”赋予大海以人的动作,突出了大海的巨大声势和强大力量。
26.①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强烈地表达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呼唤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②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表达出屈原对光明的狂热呼喊,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27.反复。其表达效果:极其鲜明地刻画了掌柜自私冷漠的卑劣嘴脸,同时也暗示孔乙己穷得再也过不下去了。孔乙己长久没有来,掌柜只是在中秋结账时才想起他来,想起他只是因为他还欠十九个钱。
28.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这样写是为了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地“号叫”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
29.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
30.拟人。以“歌唱”“冲向”“迎接”等词语,赋予波浪以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它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31.①“抱”“甩”“恶狠狠”分别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突出了狂风势力的猖獗。__
②“抓住”“熄灭”以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
32.运用反复,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33.表达了作者急切要求惩治腐恶的义愤,渴盼经受革命风暴战斗洗礼的愿望,召唤革命者奋起斗争、搏击风暴、挣脱桎梏、赢得解放的豪情,肯定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将取得胜利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