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反问)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面是文物组同学在网上参观敦煌文物之后,对自己喜爱的一件展品所作的描述赏评,其中修辞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伎乐图》是敦煌壁画中的代表性杰作,画中的天宫乐伎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翩翩飞舞,当她使出“反弹琵琶”的绝技时,天国为之惊羡,时间不再流逝。
B.莫高窟第45窟的大势至菩萨塑像是理想和艺术创作的完美结晶,俊美中蕴含着女性的妩媚,目光低垂,神情专注,仿佛正在侧耳聆听朝拜者的倾诉,实在是精妙绝伦。
C.敦煌佛爷庙唐墓出土的“胡人牵驼图”花砖在敦煌画像砖中最为著名,砖上浮雕构图细腻,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生动地刻画出西域商人风尘仆仆奔波于丝路的情景。
D.敦煌竹简内容包罗万象,除了有对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情况的记录,还有对《九九口诀》这本数学古籍的记载,谁能否认这些竹简在敦煌文物中没有独特价值?
2.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排比 )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比喻、对偶)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设问)
D.“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象征)
3.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山雀是顽皮的,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 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 ……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它们跳跃像一群精灵轻移。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手法,用 “撒野”、“呼朋唤友”、“吵闹”,形象地写出了山雀顽山雀们的皮可爱的特点。
B.选段将山雀们的歌声比喻成“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的,把人“全身淋透”的“音乐雨”,生动地写出了雨势大而急促的特点。
C.选段中运用“它们……像……”的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们轻捷、活跃、美好的生活情态。
D.选段最后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山雀们因为生长在“这片深山广林”才能快乐自由地歌唱。
4.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姹紫嫣红的花朵,微微露出点粉色。
C.何大学问家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这个局面,穷门小户怎能支撑得住?
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
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比喻)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拟人)
D.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排比)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B.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C.多乎哉?不多也。
D.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
7.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反复、拟人)
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排比)
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
8.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枫树真善于交际呀!沙沙沙沙地总是低声唠叨个没完没了。《绿山墙的安妮》
A.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林海音《城南旧事》)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C.威尼斯的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马克 吐温《威尼斯的小艇》)
D.一捆捆的稿纸从屋角的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9.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
B.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C.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D.点滴的创造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
10.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C.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
D.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1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傅雷对儿子的生活,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C.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
D.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12.请选出下面各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词这种新体诗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晚唐五代趋于繁荣,极盛于宋代,又称“曲子词” “长短句”“诗余”等。词有词牌名,规定词的格式,词还有题目,规定词的内容。
B.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论点,要有支持论点的论据,运用论据证明论点还有自己的过程和方法。论点,论据,论证,就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针对有人散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抗日前途悲观言论,为批驳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
D.“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这句话运用了夸张、比喻修辞。
13.下列问句中,属于反问句的是( )
A.君将哀而生之乎? B.若毒之乎?
C.复若赋,则何如? D.又安敢毒邪?
14.下列句子只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柳枝在风中摇来摇去,轻轻地抚摩着行人的脸。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难道这一点小小的困难就能将我吓倒吗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以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阳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1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但是每个问题都表明他渴望理解这个世界。
B.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C.聪明的、好奇的孩子是国家和世界的财富。
D.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17.下面句中的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18.下列各句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①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②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么能研究,文明又怎么能进步呢?
③正像鲁迅指出的:“这毫不动弹,却也就是一个大错。”
④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A.比喻 反问 引用 比喻 B.比喻 反问 比喻 排比
C.比喻 反问 引用 排比 D.对偶 反问 引用 排比
19.选出非反问语气的一句( )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死国可乎?
C.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0.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理解:这句话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繁花似锦、五彩缤纷的景象。
B.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理解: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天气非常炎热的特点。
C.田野间传来各种虫鸣,有的若大提琴,有的像竖琴,有的似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理解:这句话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声音的多样以及感觉的美妙。
D.面对“小悦悦”事件,难道我们不应该在道德和良心上好好拷问自己吗?理解:这句话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我们应该在道德和良心上拷问自己。
21.选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 )
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
A.反复 B.夸张 C.夸张 反复 D.反问
22.选出下列句子修辞判断无误的一项( )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A.比喻、反问 B.排比、反问 C.设问、反语 D.反问、夸张
2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
②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③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④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A.设问 夸张 对偶 比喻 B.反问 引用 夸张 双关
C.设问 引用 对偶 对比 D.反问 夸张 拟人 对比
24.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对偶、夸张的修辞,描绘了一幅江流浩淼,山色迷蒙的优美画面)
B.眼前的山,已经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拟人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山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C.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尊严对于生命的重要)
D.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设问的修辞,批评了“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二、综合题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有容乃大,和谐至远。琴瑟和鸣,载歌载舞,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朝晖夕阴,这是自然的和谐;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这是社会的和谐。艺术、自然、社会不正是因为相依相wēi,才呈出五彩斑lán的和谐吗?
25.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载( )歌载舞 相依相wēi( ) 五彩斑lán( )
26.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27.“朝晖夕阴”中“晖”的意思是 。“国泰民安”中“泰”的意思是 。
28.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排比、 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艺术、自然、社会和谐的画卷,表达了对和谐的 之情。
29.(燕京八景之景观艺术)
同学们前往北海公园实地考察了八景之一——太液秋风。游览结束后,一位同学撰写了一段文字来描绘这里的风光。
北海船如天上坐——太液秋风
燕京八景之一——太液秋风,位于北海公园内。太液池亦名西华潭,水中有亭叫“水云榭(甲)它四面环水(乙)八面来风,视野开阔。①这里云光映水,小亭如出水之莲,碧带环绕,颇有洞庭水国的风韵。天高云淡时,乘舟登台,大好秋光尽收眼底。②北望琼岛,一片浓绿之上,白塔正襟危坐,静观秋风微动池水。南面是瀛台,殿堂行人依稀可见,东岸万善殿和千圣殿是近景,与西岸的紫光阁遥遥相对。③微风徐来,芳荷片片摇曳;夕阳晚照,蒲苇丛丛生姿。金波荡漾,游鱼徜徉。入夜,“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天上的圆月与水中的圆月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此时万籁俱寂,灯火闪烁,游人仿佛伫立于天水之间。④身处此景,怎能不让人兴起“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之叹?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2)对文段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进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水云榭比作莲花和碧带,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云榭洞庭水国的风韵之美。
B.第②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正襟危坐”“静观”写出了白塔高高耸立于琼岛之上的情态,生动可感。
C.第③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太液池上的动感与生机,画面优美,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D.第④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入夜时分太液池上月影灯火呼应的美妙意境,引发了游人的无尽赞叹。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摘引自① 代② (人名)所写的《岳阳楼记》一文。
答 案
1.D 2.B 3.B 4.B 5.D 6.C 7.D 8.D 9.C 10.A 11.B
12.D 13.D 14.A 15.B 16.A 17.A 18.C 19.B 20.A 21.C 22.A
23.B 24.D 25.zài;偎;斓 26.和谐至远;和谐致远 27.日光;平安;安宁
28.反问;赞美
29.(1)C (2)A (3)宋;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