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阜阳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2023高一下·蚌埠月考)下图表示两个纯种豌豆的杂交过程,实验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1的基因型是YyRr
B.F2共有9种基因型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5/8
D.F2中绿色皱粒是纯合子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YYrr×yyRR,F1的基因型是YyRr,A正确;
B、YyRr自交产生的F2共有3×3=9种基因型,B正确;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即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占3/4×1/4+1/4×3/4= 3/8,C错误;
D、绿色皱粒是隐性个体,为纯合子,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用纯合黄色皱粒(YYrr)豌豆和纯合绿色圆粒(yyRR)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黄色圆粒为YyRr,F1黄色圆粒自交,得到F2,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
2.(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一对相对性状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杂交
B.F1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紫花、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C.该图中紫花、白花的显隐性只能由P和F1确定,不能由F1和F2确定
D.F2的紫花豌豆中纯合子比例为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豌豆为闭花授粉植物,应在开花前对母本去雄,A错误;
B、F1表现为紫花,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紫花、白花现象,这一现象称为性状分离,B正确;
C、该图中紫花、白花的显隐性可以由P和F1确定,也能由F1和F2确定,C错误;
D、F2的紫花豌豆中纯合子与杂合子比例为1:2,因此F2的紫花豌豆中纯合子比例为1/3,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F1表现为紫花,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紫花、白花现象,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
3.(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用甲、乙两个桶及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桶中都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一种颜色代表来自父方或母方
B.此实验需要重复多次进行,预期得到的结果为AA∶Aa∶aa=2∶1∶1
C.甲、乙两桶中的小球数量可以不相等,但每桶中的A与a小球数量一定相等
D.从甲、乙两桶中各抓取一个小球进行组合,该过程代表雌雄配子的形成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A、该实验中,甲、乙两桶中都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一种颜色表示一种配子,两桶分别代表来自母方或来自父方,A错误;
B、此实验需要重复多次进行,根据分离定律可知,预期得到的结果为AA∶Aa∶aa=1∶2∶1,B错误;
C、甲、乙两桶中的小球数量可以不相等,但每桶中的A与a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C正确;
D、从甲、乙两桶中各抓取一个小球进行组合,该过程代表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4.(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是利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了解释和验证,得出了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在F2中共出现3种重组类型
B.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将亲本和子一代豌豆的母本在开花前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处理
C.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D.子二代植株所结种子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约为9∶3∶3∶1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重组类型是与亲本比较,不是与F1进行比较,在F2中出现了2种亲本没有的性状组合,重组类型为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A错误;
B、子一代豌豆自交得到子二代,所以子一代母本无须去雄,B错误;
C、单独分析子叶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结果可知每对性状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C正确;
D、子一代植株所结种子即为子二代,其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约为9∶3∶3∶1,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5.(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孟德尔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所有遗传现象
C.F1自交产生的F2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F1同时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D.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若在性状表现上符合要求,则可直接用于扩大栽培
【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自由组合;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控制的性状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A错误;
B、孟德尔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所有遗传现象,如细胞质中基因的遗传,B错误;
C、F2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说明F1中同时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C正确;
D、一般来说,直接用于扩大栽培的个体除性状表现要符合要求之外,还要能够稳定遗传,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孟德尔定律的适用范围: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即杂种自交后代中有显性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6.(2016高一下·仙桃期末)两个杂合子交配,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这两个杂合子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AA×aa→一种表现型,Bb×Bb→2种表现型,因此AABb×aaBb→2种表现型,A错误;
B、aa×Aa→2种表现型,Bb×bb→2种表现型,因此aaBb×Aabb→4种表现型,B错误;
C、AA×Aa→1种表现型,Bb×BB→1种表现型,因此AABb×AaBB→1种表现型,C正确;
D、Aa×Aa→2种表现型,Bb×Bb→2种表现型,因此AaBb×AaBb→4种表现型,D错误.
故选:C.
【分析】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同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时可以先将自由组合问题分解成几个分离定律问题,通过分析分离定律问题,然后组合解答.
7.(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灰身大翅脉雄果蝇与某雌果蝇杂交,后代果蝇中灰身大翅脉占3/8、灰身小翅脉占3/8、黑身大翅脉占1/8、黑身小翅脉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A.BbEe(雄)×Bbee(雌) B.BbEe(雄)×BbEE(雌)
C.Bbee(雄)×BbEe(雌) D.BbEe(雄)×bbee(雌)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灰身大翅脉雄果蝇(B_E_)与某雌果蝇杂交,后代中灰身∶黑身=3∶1,说明两亲本的相关基因型均为Bb;后代中大翅脉∶小翅脉=1∶1,可知两亲本的相关基因型分别为Ee、ee,则两亲本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Ee,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ee,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8.(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某种名贵花卉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是紫花植株,F1自交,F2中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4/9
C.F2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D.F2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9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假设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a和B、b,已知子一代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杂合子占8/9,B错误;
C、F2中红花植株(AAbb、Aabb或aaBB、aaBb)自交,后代不会出现A_B_,因此不会出现紫花植株,C正确;
D、F2中红花植株(1/3AAbb、 2/3Aabb或1/3aaBB、2/3aaBb)自由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aa_ _或_ _bb)所占的比例为2/3×2/3×1/4=1/9,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假设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a和B、b,已知子一代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9.(2021高一上·金华期末)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性状形成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自交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A.紫色:红色:白色=9:3:4 B.紫色:红色:白色=9:4:3
C.紫色:白色=15:1 D.紫色:红色=15:1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其基因型AaBb,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表现性及其比例为紫色:红色:白色=9:3:4,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分析题图,白花的基因型为aa_ _,红花的基因型为A_ bb,紫花的基因型为A_ _B_ 。
10.(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已知果蝇的黑身(b)和灰身(B)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让F1中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2,将F2的灰身果蝇全部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是( )
A.1 B.3/4 C.5/6 D.8/9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自交的雌雄果蝇中都有1/3BB、2/3Bb,则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都有2/3B、1/3b,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自由交配的子代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2/3×2/3):(2×2/3×1/3)(1/3×1/3)=4:4:1,所以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8:1,灰身占8/9,D正确。
【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相对于黑身为显性性状(用B、b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F1的基因型为Bb.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Bb)杂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a:aa=1:2:1,去除其中的黑身果蝇(bb),则剩余果蝇中BB占1/3 、Bb占2/3 。
二、多选题
11.(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萝卜的花有白、红、紫三种颜色,该性状由遗传因子R、r控制。下表为三组不同类型植株之间的杂交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亲本 子代性状表现及数量
一 紫花×白花 紫花428,白花415
二 紫花×红花 紫花413,红花406
三 紫花×紫花 红花198,紫花396,白花202
A.白花、紫花、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rr,Rr、RR
B.白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白花,红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红花
C.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所得的子代中,既不开红花也不开白花
D.可用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或红花植株杂交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答案】B,C,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该对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有三种,说明R对r为不完全显性。由组别三可知,紫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但根据三组杂交实验的结果不能判断出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rr、RR,还是RR、rr,A错误;
B、C、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均为纯合子,二者分别自交,其子代都不会出现性状分离,二者杂交,则其子代都开紫花,B、C正确;
D、因为RR、Rr的性状表现不同,所以,无论是Rr×rr,还是Rr×RR,子代都会出现1∶1的测交分离比,即都可用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判断性状显隐性的方法:①根据概念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一代如果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子代表现出的亲本的性状是显性性状;②根据自交后代判断,杂合子进行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3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12.(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科研人员通过杂交试验研究某种矮脚鸡矮脚性状的遗 传方式,获得如下 结果。相关推断合理的是( )
组合 矮脚♀×高脚♂ 高脚♀×矮脚♂ 高脚♀×高脚♂ 矮脚♀×矮脚♂
F1 矮脚 28 43 0 186
高脚 26 48 60 94
A.矮脚为隐性性状
B.高脚为显性性状
C.亲子代中矮脚鸡均为杂合子
D.矮脚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B、第四组中,矮脚♀×矮脚♂→后代出现高脚,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矮脚相对于高脚为显性性状,A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亲子代中矮脚鸡均为杂合子,C正确;
D、矮脚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表格:第四组中,矮脚♀×矮脚♂→后代出现高脚,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矮脚相对于高脚为显性性状。
13.(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某种动物的体色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分别由遗传因子A1、A2、A3控制。已知黄色对白色、黑色为显性,白色对黑色为显性,白色遗传因子在胚胎发育时期纯合致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该动物体色有关的遗传因子组成有5种
B.两个白色个体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3
C.黄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的后代中有白色个体,说明亲本黄色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1A2
D.不存在两种动物交配,后代出现三种体色可能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A1、A2、A3中两个遗传因子构成的遗传因子组成共有6种,三种纯合子A1A1、A2A2、A3A3,三种杂合子A1A2、A1A3、A2A3,但由于A2A2致死,因此,与该动物体色有关的遗传因子组成一共只有5种,A正确;
B、由题意可知,白色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只能为A2A3,所以两个白色个体交配,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2A2∶A2A3∶A3A3=1∶2∶1,由于A2A2致死,故后代中白色个体A2A3占2/3,B正确;
C、黄色个体(A1_)与黑色个体(A3A3)杂交的后代中有白色个体(A2A3),说明亲本黄色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1A2,C正确;
D、遗传因子组成为A1A3的个体与遗传因子组成为A2A3的个体杂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有A1A2、A1A3、A2A3、A3A3,毛色分别为黄色、黄色、白色、黑色,共三种体色,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4.(2019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 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 F1 自交后,F2 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 1:2:1,如果将 F2 中的所有粉红 色的牵牛花和白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后代中红色花所占比例为( )
A.1/2 B.1/4 C.1/6 D.1/9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假设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粉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F2中白色、粉红色牵牛花的比例(aa:Aa)为1:2,即a的基因频率为1/3aa+1/2×2/3Aa=2/3,A的基因频率为1/3,子代中aa占2/3×2/3=4/9,Aa占2×2/3×1/3=4/9,AA占1/3×1/3=1/9,即后代中红色花(AA)所占比例为1/9.故答案为:D。
【分析】据题意可以看出该遗传为不完全显性遗传,又由于F2中出现1:2:1的比例,因此可确定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此解题即可。
15.(2019高二下·嘉兴期末)糖原沉积病Ⅰ型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糖原沉积病Ⅰ型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若这个儿子与一个糖原沉积病Ⅰ型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糖原沉积病Ⅰ型女儿的可能性是( )
A.1/12 B.1/8 C.1/6 D.1/3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题中已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女儿和一个正常儿子,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正常儿子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若与一个携带者的女性结婚,生出患病女儿的可能性为2/3×1/4×1/2=1/12。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用到的遗传病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不可能为隐性纯合子,所以正常儿子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
16.(2020·湖南模拟)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且完全显性。现有甲、乙、丙、丁4株紫罗兰,若它们的性状和杂交情况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过程无变异发生),则表中的10株紫罗兰中,能确定基因型的有( )
杂交组合 子代的数量及性状
甲(重瓣)×乙(单瓣) 2株单瓣紫罗兰(多次重复结果相同)
甲(重瓣)×丙(单瓣) 2株重瓣紫罗兰
丙(单瓣)×丁(单瓣) 1株单瓣紫罗兰和1株重瓣紫罗兰
A.6株 B.7株 C.8株 D.9株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丙和丁杂交组合可知,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因此可推出丙、丁为显性杂合子,其杂交子代重瓣紫罗兰为隐性纯合子,但其子代单瓣紫罗兰是不确定的,可能为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甲、乙分别为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它们的子代单瓣紫罗兰均为显性杂合子;由甲、丙杂交组合的子代均为隐性纯合子可知,丙为杂合子,所以可以确定基因型的紫罗兰有9株,1株紫罗兰基因型未知,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1、测交法:将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分离比,应为1:1。
2、自交法:将杂种子一代进行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表现型分离比应为3:1。
3、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交配时,产生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
亲本交配类型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性状分离比
AA × AA 均为AA 一种性状
AA × Aa AA : Aa = 1 : 1 一种性状
Aa × Aa AA : Aa :aa = 1 : 2 : 1 3:1
Aa × aa Aa × aa = 1 : 1 1:1
aa × aa 均为aa 一种性状
17.(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小鼠的体色受复等位基因A1(黄色)、A2(黑色)和A3(灰色)控制,且A1纯合时胚胎致死。现有两只黄色小鼠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灰色=2∶1,取F1的灰色小鼠雌雄交配,F2中既有灰色小鼠,又有黑色小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1>A3>A2
B.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1A3×A1A3
C.F2的表型及比例为灰色∶黑色=3∶1
D.黄色小鼠与灰色小鼠杂交,后代可能有三种体色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据题分析可知,两只黄色小鼠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灰色=2∶1,因此黄色对灰色为显性;F1中灰色小鼠雌雄交配,F2中出现了黑色小鼠,因此灰色对黑色为显性,即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1>A3>A2,A正确;
B、由题可推测,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1A2×A1A3,B错误;
C、F1中灰色小鼠的基因型为A2A3,雌雄交配产生的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2A2:A2A3:A3A3=1:2:1,表型及比例为黑色:灰色=1:3,C正确;
D、基因型为A1A2的黄色小鼠与基因型为A2A3的灰色小鼠杂交,后代中三种体色均会出现,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分析题意可知,两只黄色小鼠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灰色=2∶1,因此黄色对灰色为显性;F1中灰色小鼠雌雄交配,F2中出现了黑色小鼠,因此灰色对黑色为显性,即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1>A3>A2
18.(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5∶1
B.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灰身果蝇进行交配,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8∶1
C.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3∶1
D.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果蝇杂交,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8∶5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已知F2代基因型为1/4BB、1/2Bb、1/4bb,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bb除去,让灰身果蝇(1BB、2Bb)自由交配,F3代黑身的比例为2/3×2/3×1/4=1/9,即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1,A错误;
B、根据分析已知F2代基因型为1/4BB、1/2Bb、1/4bb,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bb除去,让灰身果蝇(1BB、2Bb)自交,F3代黑身的比例为2/3×1/4=1/6,所以灰身:黑身=5:1,B错误;
C、根据分析已知F2代基因型为1/4BB、1/2Bb、1/4bb,若F2代中黑身果蝇不除去,则F2代基因型为1BB、2Bb、1bb,B配子的概率=b配子的概率=1/2,所以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后代黑身的比例为1/2×1/2=1/4,则灰身:黑身=3:1,C正确;
D、根据分析已知F2代基因型为1/4BB、1/2Bb、1/4bb,若F2代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自交,则F3中灰身:黑身=(1/4+1/2×3/4):(1/4+1/2×1/4)=5:3,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代基因型为Bb,再自交产生F2代基因型为1BB、2Bb、1bb。
19.(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基因型为AaBBcc、AabbCc的两株豌豆杂交,若三对等位基因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则其后代的表型比例接近( )
A.9∶3∶3∶1 B.3∶3∶1∶1 C.1∶2∶1 D.3∶1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单独考虑每对等位基因,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3∶1;基因型为BB、bb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型均为显性;基因型为cc、Cc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1,因此基因型为AaBBcc、AabbCc的两株豌豆杂交,其后代的表型比例为(3∶1)×1×(1∶1)=3∶3∶1∶1,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20.(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雕鹗的羽毛绿色与黄色、条纹和无纹分别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显性基因纯合会出现致死现象。绿色条纹与黄色无纹雕鹗交配,F1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雕鹗的比例为1:1,F1绿色无纹雕鹗相互交配后,F2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据此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对黄色是显性,无纹对条纹是显性,绿色基因纯合致死
B.F1绿色无纹个体相互交配,后代有3种基因型的个体致死
C.F2黄色无纹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黄色条纹个体的比例为1/8
D.F2某绿色无纹个体和黄色条纹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可能不是1︰1︰1︰1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上述分析可知,绿色对于黄色是显性,无纹对条纹是显性,且根据F2中绿色:黄色=2:1,可说明绿色基因纯合致死,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AaBb,绿色显性纯合致死,则F2中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共3种,B正确;
C、让F2中黄色无纹个体(1aaBB、2aaBb)随机交配,则后代出现黄色条纹个体(aabb)的概率为2/3×2/3×1/4=1/9,C错误;
D、由于绿色显性纯合致死,所以F2中绿色无纹个体存在两种基因型AaBb和AaBB, 其中AaBb和黄色条纹个体(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和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1:1:1:1;AaBB和黄色条纹个体(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和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1:1,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分析题意:F1绿色无纹雕鹗相互交配后,后代出现黄色和有纹,说明绿色是显性性状,用A、a代表绿色与黄色基因,用B、b代表有纹与无纹基因。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且绿色显性纯合致死,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双杂合子(AaBb),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基因型是aaBb。
三、综合题
21.(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油菜(两性植物)是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中白花、黄花由基因W/w控制;WW表现为白花,Ww表现为乳白花,ww表现为黄花。黄花、金黄花受基因A/a、B/b控制,W基因会抑制A/a、B/b基因的表达,即只有w基因时,A/a、B/b基因才能表达,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才能开金黄花。现有3个品系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甲品系:白花WWAABB,乙品系:黄花wwAABB,丙品系:金黄花wwaabb。回答下列问题。
(1)油菜花色的遗传遵循 定律。
(2)甲品系和乙品系杂交后代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3)乙品系和丙品系杂交后代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甲品系和丙品系杂交后代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乳白花:黄花:金黄花= 。
(5)请利用现有个体设计实验对三对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测结果。实验思路: 。预测结果: 。
【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
(2)白花:乳白花:黄花=1:2:1
(3)黄花:金黄花=15:1
(4)16:32:15:1
(5)选择与丙品系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油菜花色种类及比例;子代油菜花色种类及比例为乳白花:黄花:金黄花=4:3:1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由题意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可知,油菜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甲品系和乙品系杂交后代F1的基因型为WwAABB,表现为乳白花,F1自交,F2的基因型比例为WW:Ww:ww=1:2:1,因此表现型比例为白花:乳白花:黄花=1:2:1。
(3)乙品系和丙品系杂交后代F’1的基因型为 wwAaBb,表现为黄花,F’1自交,F’2的基因型比例为 A_B_:A_bb:aaB_:aabb=9:3:3:1,由于aabb才能表现为金黄花,因此表现型比例为黄花:金黄花=15:1。
(4)甲品系和丙品系杂交后代 F’’1的基因型为WwAaBb,表现为黄花,F’’1自交,F’’2的表现型比例为白花:乳白花:黄花:金黄花=16:32:15:1,该比例为(1白花:2乳白花:1黄花)×(15黄花:1金黄花)获得。
(5)题干已知ww时才能表现出A/a、B/b控制的性状,该推断可通过WwAaBb与wwaabb的测交实验能进行验证,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WwAaBb、WwAabb、WwaaBb、Wwaabb、wwAaBb、wwAabb、wwaaBb、wwaabb,根据推测其表现型依次为乳白花、乳白花、乳白花、乳白花、黄花、黄花、黄花、金黄花,即若测交比例为乳白花:黄花:金黄花=4:3:1,则可验证上述推测。
【分析】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2.(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如图是孟德尔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所做的遗传分析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是因为豌豆是严格的 、 植物,在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纯种。
(2)图中Fl自交,F2中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为 ,F2中的表现类型及比例为 。
(3)在用亲本做上述的杂交实验时,首先要对亲本进行 ,此项操作需要在 时进行,再进行套袋处理,然后进行 ,再进行套袋处理,以防止自体或其他植株的花粉受粉,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2)性状分离;紫花∶白花=3∶1
(3)母本去雄;花粉未成熟;人工授粉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是因为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纯种。
(2)图中Fl自交,F2中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F1的基因型为Aa,Aa自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故F2中的表现类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3∶1。
(3)在用亲本做上述的杂交实验时,由于豌豆是闭花传粉植物,所以首先要在花粉未成熟时对母本去雄,并进行套袋处理,然后进行人工授粉,再进行套袋处理,以防止自体或其他植株的花粉受粉,影响实验结果。
【分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2、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
(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
(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四、实验题
23.(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在某种安哥拉兔中,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 (♂)长毛×短毛(♀)
F1 雄兔 全为长毛
雌兔 全为短毛
实验二 F1雌雄个体交配
F2 雄兔 长毛∶短毛=3∶1
雌兔 长毛∶短毛=1∶3
(1)实验结果表明: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 。
(2)F2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
(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 ,请预期后者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答案】(1)HLHS;HLHS
(2)HLHS∶HSHS=2∶1
(3)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长毛(雌)×短毛(雄)的子代中,雄兔全为长毛,说明雄兔中,长毛为显性性状;雌兔全为短毛,说明雌兔中,短毛为显性性状;又F1雌、雄个体交配,子代雄兔中长毛:短毛=3:1,雌兔中长毛:短毛=1:3,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F1雌雄个体交配,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说明F1雌雄个体都是杂合体,所以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都为HLHS。
(2)由于雌兔中,短毛为显性性状,而F2雌兔中,长毛:短毛=1:3,所以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HLHS:HSHS=2:1。
(3)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短毛为隐性性状,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如果让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则测交后代中,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24.(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A、B两棵植株进行如图所示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粒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授粉后,雌花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实验二:植株B的花粉粒被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授粉。
实验三:植株A的花粉粒被转移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上进行授粉。
上述三种实验所获得玉米粒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实验 紫红色玉米粒 黄色玉米粒
一 587 196
二 0 823
三 412 386
(1)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其理由是 。
(2)用G代表显性遗传因子,g代表隐性遗传因子,则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实验一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3)实验一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答案】(1)黄色;由实验一可知,植株A自交后,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红∶黄=3∶1
(2)Gg;gg;Gg、GG
(3)2/3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由实验一可知,植物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红色:黄色≈3:1,所以可判断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黄色。
(2)根据实验一为植株A自交,结果为紫红色:黄色≈3:1,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那么植株A的基因型为Gg,实验二植株B自交子代全是黄色,则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实验一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2/3Gg、1/3GG。
(3)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一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2、从杂交实验示意图可以看出,实验一为植株A自交,结果为紫红色:黄色=3:1,可确定紫红色为显性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实验二为植株B自交,结果为黄色玉米粒,可确定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实验三中植株A和植株B杂交,得到后代紫红色:黄色=1:1,为测交实验,可进一步确定上述遗传因子组成的推断是正确的。
五、综合题
25.(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某种蝴蝶紫翅(B)对黄翅(b)为显性,绿眼(R)对白眼(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的亲代个体杂交,F1均为紫翅绿眼,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共1 335只,其中紫翅1 022只,黄翅313只,绿眼1 033只,白眼302只。请回答:
(1)由此判断亲代基因型为 ,F2中紫翅白眼个体所占比例为 。
(2)F2中重组类型是 。
(3)现欲确定F2中一只黄翅绿眼雄性蝴蝶的基因型,最好采取 的方法,请简述实验思路与结果结论:
实验思路 。
预测实验结果结论:
① 。
② 。
【答案】(1)BBrr、bbRR;3/16
(2)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
(3)测交;让该黄翅绿眼雄性蝴蝶与多只黄翅白眼雌性蝴蝶交配,观察并记录后代表现型;若后代个体均为黄翅绿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若后代个体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比例为1∶1(或后代出现黄翅白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
【知识点】交配类型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1紫翅绿眼的基因型为BbRr,所以亲代基因型为BBrr、bbRR,F2中紫翅白眼(B-rr)个体所占比例为3/4×1/4=3/16。
(2)F2中有四种表现型,分别为紫翅绿眼、紫翅白眼、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其中重组类型是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
(3)F2中黄翅绿眼的基因型为bbRR、bbRr。现欲确定F2中一只黄翅绿眼雄性蝴蝶的基因型,最好采取测交的方法,即让该黄翅绿眼雄性蝴蝶与多只黄翅白眼雌性蝴蝶交配,观察并记录后代表现型。若后代个体均为黄翅绿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若后代个体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比例为1∶1(或后代出现黄翅白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蝴蝶紫翅(B)对黄翅(b)为显性,绿眼(R)对白眼(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的亲代个体杂交,F1均为紫翅绿眼,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其中紫翅:黄翅=1022 :313=3:1,绿眼:白眼=1033:302=3:1,说明F1紫翅绿眼的基因型为BbRr。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阜阳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2023高一下·蚌埠月考)下图表示两个纯种豌豆的杂交过程,实验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1的基因型是YyRr
B.F2共有9种基因型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5/8
D.F2中绿色皱粒是纯合子
2.(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一对相对性状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杂交
B.F1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紫花、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C.该图中紫花、白花的显隐性只能由P和F1确定,不能由F1和F2确定
D.F2的紫花豌豆中纯合子比例为
3.(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用甲、乙两个桶及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桶中都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一种颜色代表来自父方或母方
B.此实验需要重复多次进行,预期得到的结果为AA∶Aa∶aa=2∶1∶1
C.甲、乙两桶中的小球数量可以不相等,但每桶中的A与a小球数量一定相等
D.从甲、乙两桶中各抓取一个小球进行组合,该过程代表雌雄配子的形成
4.(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是利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了解释和验证,得出了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在F2中共出现3种重组类型
B.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将亲本和子一代豌豆的母本在开花前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处理
C.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D.子二代植株所结种子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约为9∶3∶3∶1
5.(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孟德尔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所有遗传现象
C.F1自交产生的F2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F1同时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D.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若在性状表现上符合要求,则可直接用于扩大栽培
6.(2016高一下·仙桃期末)两个杂合子交配,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这两个杂合子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7.(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灰身大翅脉雄果蝇与某雌果蝇杂交,后代果蝇中灰身大翅脉占3/8、灰身小翅脉占3/8、黑身大翅脉占1/8、黑身小翅脉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A.BbEe(雄)×Bbee(雌) B.BbEe(雄)×BbEE(雌)
C.Bbee(雄)×BbEe(雌) D.BbEe(雄)×bbee(雌)
8.(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某种名贵花卉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是紫花植株,F1自交,F2中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4/9
C.F2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D.F2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9
9.(2021高一上·金华期末)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性状形成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自交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A.紫色:红色:白色=9:3:4 B.紫色:红色:白色=9:4:3
C.紫色:白色=15:1 D.紫色:红色=15:1
10.(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已知果蝇的黑身(b)和灰身(B)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让F1中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2,将F2的灰身果蝇全部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是( )
A.1 B.3/4 C.5/6 D.8/9
二、多选题
11.(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萝卜的花有白、红、紫三种颜色,该性状由遗传因子R、r控制。下表为三组不同类型植株之间的杂交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亲本 子代性状表现及数量
一 紫花×白花 紫花428,白花415
二 紫花×红花 紫花413,红花406
三 紫花×紫花 红花198,紫花396,白花202
A.白花、紫花、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rr,Rr、RR
B.白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白花,红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红花
C.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所得的子代中,既不开红花也不开白花
D.可用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或红花植株杂交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12.(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科研人员通过杂交试验研究某种矮脚鸡矮脚性状的遗 传方式,获得如下 结果。相关推断合理的是( )
组合 矮脚♀×高脚♂ 高脚♀×矮脚♂ 高脚♀×高脚♂ 矮脚♀×矮脚♂
F1 矮脚 28 43 0 186
高脚 26 48 60 94
A.矮脚为隐性性状
B.高脚为显性性状
C.亲子代中矮脚鸡均为杂合子
D.矮脚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13.(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某种动物的体色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分别由遗传因子A1、A2、A3控制。已知黄色对白色、黑色为显性,白色对黑色为显性,白色遗传因子在胚胎发育时期纯合致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该动物体色有关的遗传因子组成有5种
B.两个白色个体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3
C.黄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的后代中有白色个体,说明亲本黄色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1A2
D.不存在两种动物交配,后代出现三种体色可能
14.(2019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 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 F1 自交后,F2 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 1:2:1,如果将 F2 中的所有粉红 色的牵牛花和白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后代中红色花所占比例为( )
A.1/2 B.1/4 C.1/6 D.1/9
15.(2019高二下·嘉兴期末)糖原沉积病Ⅰ型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糖原沉积病Ⅰ型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若这个儿子与一个糖原沉积病Ⅰ型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糖原沉积病Ⅰ型女儿的可能性是( )
A.1/12 B.1/8 C.1/6 D.1/3
16.(2020·湖南模拟)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且完全显性。现有甲、乙、丙、丁4株紫罗兰,若它们的性状和杂交情况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过程无变异发生),则表中的10株紫罗兰中,能确定基因型的有( )
杂交组合 子代的数量及性状
甲(重瓣)×乙(单瓣) 2株单瓣紫罗兰(多次重复结果相同)
甲(重瓣)×丙(单瓣) 2株重瓣紫罗兰
丙(单瓣)×丁(单瓣) 1株单瓣紫罗兰和1株重瓣紫罗兰
A.6株 B.7株 C.8株 D.9株
17.(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小鼠的体色受复等位基因A1(黄色)、A2(黑色)和A3(灰色)控制,且A1纯合时胚胎致死。现有两只黄色小鼠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灰色=2∶1,取F1的灰色小鼠雌雄交配,F2中既有灰色小鼠,又有黑色小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1>A3>A2
B.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1A3×A1A3
C.F2的表型及比例为灰色∶黑色=3∶1
D.黄色小鼠与灰色小鼠杂交,后代可能有三种体色
18.(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5∶1
B.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灰身果蝇进行交配,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8∶1
C.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3∶1
D.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果蝇杂交,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8∶5
19.(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基因型为AaBBcc、AabbCc的两株豌豆杂交,若三对等位基因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则其后代的表型比例接近( )
A.9∶3∶3∶1 B.3∶3∶1∶1 C.1∶2∶1 D.3∶1
20.(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雕鹗的羽毛绿色与黄色、条纹和无纹分别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显性基因纯合会出现致死现象。绿色条纹与黄色无纹雕鹗交配,F1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雕鹗的比例为1:1,F1绿色无纹雕鹗相互交配后,F2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据此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对黄色是显性,无纹对条纹是显性,绿色基因纯合致死
B.F1绿色无纹个体相互交配,后代有3种基因型的个体致死
C.F2黄色无纹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黄色条纹个体的比例为1/8
D.F2某绿色无纹个体和黄色条纹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可能不是1︰1︰1︰1
三、综合题
21.(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油菜(两性植物)是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中白花、黄花由基因W/w控制;WW表现为白花,Ww表现为乳白花,ww表现为黄花。黄花、金黄花受基因A/a、B/b控制,W基因会抑制A/a、B/b基因的表达,即只有w基因时,A/a、B/b基因才能表达,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才能开金黄花。现有3个品系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甲品系:白花WWAABB,乙品系:黄花wwAABB,丙品系:金黄花wwaabb。回答下列问题。
(1)油菜花色的遗传遵循 定律。
(2)甲品系和乙品系杂交后代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3)乙品系和丙品系杂交后代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甲品系和丙品系杂交后代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乳白花:黄花:金黄花= 。
(5)请利用现有个体设计实验对三对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测结果。实验思路: 。预测结果: 。
22.(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如图是孟德尔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所做的遗传分析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是因为豌豆是严格的 、 植物,在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纯种。
(2)图中Fl自交,F2中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为 ,F2中的表现类型及比例为 。
(3)在用亲本做上述的杂交实验时,首先要对亲本进行 ,此项操作需要在 时进行,再进行套袋处理,然后进行 ,再进行套袋处理,以防止自体或其他植株的花粉受粉,影响实验结果。
四、实验题
23.(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在某种安哥拉兔中,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 (♂)长毛×短毛(♀)
F1 雄兔 全为长毛
雌兔 全为短毛
实验二 F1雌雄个体交配
F2 雄兔 长毛∶短毛=3∶1
雌兔 长毛∶短毛=1∶3
(1)实验结果表明: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 。
(2)F2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
(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 ,请预期后者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24.(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A、B两棵植株进行如图所示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粒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授粉后,雌花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实验二:植株B的花粉粒被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授粉。
实验三:植株A的花粉粒被转移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上进行授粉。
上述三种实验所获得玉米粒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实验 紫红色玉米粒 黄色玉米粒
一 587 196
二 0 823
三 412 386
(1)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其理由是 。
(2)用G代表显性遗传因子,g代表隐性遗传因子,则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实验一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3)实验一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五、综合题
25.(2023高一下·阜阳月考)某种蝴蝶紫翅(B)对黄翅(b)为显性,绿眼(R)对白眼(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的亲代个体杂交,F1均为紫翅绿眼,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共1 335只,其中紫翅1 022只,黄翅313只,绿眼1 033只,白眼302只。请回答:
(1)由此判断亲代基因型为 ,F2中紫翅白眼个体所占比例为 。
(2)F2中重组类型是 。
(3)现欲确定F2中一只黄翅绿眼雄性蝴蝶的基因型,最好采取 的方法,请简述实验思路与结果结论:
实验思路 。
预测实验结果结论:
① 。
②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YYrr×yyRR,F1的基因型是YyRr,A正确;
B、YyRr自交产生的F2共有3×3=9种基因型,B正确;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即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占3/4×1/4+1/4×3/4= 3/8,C错误;
D、绿色皱粒是隐性个体,为纯合子,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用纯合黄色皱粒(YYrr)豌豆和纯合绿色圆粒(yyRR)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黄色圆粒为YyRr,F1黄色圆粒自交,得到F2,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
2.【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豌豆为闭花授粉植物,应在开花前对母本去雄,A错误;
B、F1表现为紫花,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紫花、白花现象,这一现象称为性状分离,B正确;
C、该图中紫花、白花的显隐性可以由P和F1确定,也能由F1和F2确定,C错误;
D、F2的紫花豌豆中纯合子与杂合子比例为1:2,因此F2的紫花豌豆中纯合子比例为1/3,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F1表现为紫花,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紫花、白花现象,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
3.【答案】C
【知识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A、该实验中,甲、乙两桶中都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一种颜色表示一种配子,两桶分别代表来自母方或来自父方,A错误;
B、此实验需要重复多次进行,根据分离定律可知,预期得到的结果为AA∶Aa∶aa=1∶2∶1,B错误;
C、甲、乙两桶中的小球数量可以不相等,但每桶中的A与a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C正确;
D、从甲、乙两桶中各抓取一个小球进行组合,该过程代表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4.【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重组类型是与亲本比较,不是与F1进行比较,在F2中出现了2种亲本没有的性状组合,重组类型为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A错误;
B、子一代豌豆自交得到子二代,所以子一代母本无须去雄,B错误;
C、单独分析子叶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结果可知每对性状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C正确;
D、子一代植株所结种子即为子二代,其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约为9∶3∶3∶1,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5.【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自由组合;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控制的性状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A错误;
B、孟德尔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所有遗传现象,如细胞质中基因的遗传,B错误;
C、F2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说明F1中同时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C正确;
D、一般来说,直接用于扩大栽培的个体除性状表现要符合要求之外,还要能够稳定遗传,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孟德尔定律的适用范围: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即杂种自交后代中有显性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6.【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AA×aa→一种表现型,Bb×Bb→2种表现型,因此AABb×aaBb→2种表现型,A错误;
B、aa×Aa→2种表现型,Bb×bb→2种表现型,因此aaBb×Aabb→4种表现型,B错误;
C、AA×Aa→1种表现型,Bb×BB→1种表现型,因此AABb×AaBB→1种表现型,C正确;
D、Aa×Aa→2种表现型,Bb×Bb→2种表现型,因此AaBb×AaBb→4种表现型,D错误.
故选:C.
【分析】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同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时可以先将自由组合问题分解成几个分离定律问题,通过分析分离定律问题,然后组合解答.
7.【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灰身大翅脉雄果蝇(B_E_)与某雌果蝇杂交,后代中灰身∶黑身=3∶1,说明两亲本的相关基因型均为Bb;后代中大翅脉∶小翅脉=1∶1,可知两亲本的相关基因型分别为Ee、ee,则两亲本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Ee,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ee,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8.【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假设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a和B、b,已知子一代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杂合子占8/9,B错误;
C、F2中红花植株(AAbb、Aabb或aaBB、aaBb)自交,后代不会出现A_B_,因此不会出现紫花植株,C正确;
D、F2中红花植株(1/3AAbb、 2/3Aabb或1/3aaBB、2/3aaBb)自由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aa_ _或_ _bb)所占的比例为2/3×2/3×1/4=1/9,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假设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a和B、b,已知子一代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9.【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其基因型AaBb,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表现性及其比例为紫色:红色:白色=9:3:4,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分析题图,白花的基因型为aa_ _,红花的基因型为A_ bb,紫花的基因型为A_ _B_ 。
10.【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自交的雌雄果蝇中都有1/3BB、2/3Bb,则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都有2/3B、1/3b,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自由交配的子代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2/3×2/3):(2×2/3×1/3)(1/3×1/3)=4:4:1,所以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8:1,灰身占8/9,D正确。
【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相对于黑身为显性性状(用B、b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F1的基因型为Bb.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Bb)杂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a:aa=1:2:1,去除其中的黑身果蝇(bb),则剩余果蝇中BB占1/3 、Bb占2/3 。
11.【答案】B,C,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该对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有三种,说明R对r为不完全显性。由组别三可知,紫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但根据三组杂交实验的结果不能判断出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rr、RR,还是RR、rr,A错误;
B、C、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均为纯合子,二者分别自交,其子代都不会出现性状分离,二者杂交,则其子代都开紫花,B、C正确;
D、因为RR、Rr的性状表现不同,所以,无论是Rr×rr,还是Rr×RR,子代都会出现1∶1的测交分离比,即都可用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判断性状显隐性的方法:①根据概念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一代如果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子代表现出的亲本的性状是显性性状;②根据自交后代判断,杂合子进行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3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12.【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B、第四组中,矮脚♀×矮脚♂→后代出现高脚,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矮脚相对于高脚为显性性状,A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亲子代中矮脚鸡均为杂合子,C正确;
D、矮脚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表格:第四组中,矮脚♀×矮脚♂→后代出现高脚,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矮脚相对于高脚为显性性状。
13.【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A1、A2、A3中两个遗传因子构成的遗传因子组成共有6种,三种纯合子A1A1、A2A2、A3A3,三种杂合子A1A2、A1A3、A2A3,但由于A2A2致死,因此,与该动物体色有关的遗传因子组成一共只有5种,A正确;
B、由题意可知,白色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只能为A2A3,所以两个白色个体交配,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2A2∶A2A3∶A3A3=1∶2∶1,由于A2A2致死,故后代中白色个体A2A3占2/3,B正确;
C、黄色个体(A1_)与黑色个体(A3A3)杂交的后代中有白色个体(A2A3),说明亲本黄色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1A2,C正确;
D、遗传因子组成为A1A3的个体与遗传因子组成为A2A3的个体杂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有A1A2、A1A3、A2A3、A3A3,毛色分别为黄色、黄色、白色、黑色,共三种体色,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4.【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假设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粉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F2中白色、粉红色牵牛花的比例(aa:Aa)为1:2,即a的基因频率为1/3aa+1/2×2/3Aa=2/3,A的基因频率为1/3,子代中aa占2/3×2/3=4/9,Aa占2×2/3×1/3=4/9,AA占1/3×1/3=1/9,即后代中红色花(AA)所占比例为1/9.故答案为:D。
【分析】据题意可以看出该遗传为不完全显性遗传,又由于F2中出现1:2:1的比例,因此可确定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此解题即可。
15.【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题中已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女儿和一个正常儿子,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正常儿子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若与一个携带者的女性结婚,生出患病女儿的可能性为2/3×1/4×1/2=1/12。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用到的遗传病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不可能为隐性纯合子,所以正常儿子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
16.【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丙和丁杂交组合可知,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因此可推出丙、丁为显性杂合子,其杂交子代重瓣紫罗兰为隐性纯合子,但其子代单瓣紫罗兰是不确定的,可能为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甲、乙分别为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它们的子代单瓣紫罗兰均为显性杂合子;由甲、丙杂交组合的子代均为隐性纯合子可知,丙为杂合子,所以可以确定基因型的紫罗兰有9株,1株紫罗兰基因型未知,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1、测交法:将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分离比,应为1:1。
2、自交法:将杂种子一代进行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表现型分离比应为3:1。
3、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交配时,产生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
亲本交配类型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性状分离比
AA × AA 均为AA 一种性状
AA × Aa AA : Aa = 1 : 1 一种性状
Aa × Aa AA : Aa :aa = 1 : 2 : 1 3:1
Aa × aa Aa × aa = 1 : 1 1:1
aa × aa 均为aa 一种性状
17.【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据题分析可知,两只黄色小鼠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灰色=2∶1,因此黄色对灰色为显性;F1中灰色小鼠雌雄交配,F2中出现了黑色小鼠,因此灰色对黑色为显性,即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1>A3>A2,A正确;
B、由题可推测,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1A2×A1A3,B错误;
C、F1中灰色小鼠的基因型为A2A3,雌雄交配产生的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2A2:A2A3:A3A3=1:2:1,表型及比例为黑色:灰色=1:3,C正确;
D、基因型为A1A2的黄色小鼠与基因型为A2A3的灰色小鼠杂交,后代中三种体色均会出现,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分析题意可知,两只黄色小鼠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灰色=2∶1,因此黄色对灰色为显性;F1中灰色小鼠雌雄交配,F2中出现了黑色小鼠,因此灰色对黑色为显性,即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1>A3>A2
18.【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已知F2代基因型为1/4BB、1/2Bb、1/4bb,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bb除去,让灰身果蝇(1BB、2Bb)自由交配,F3代黑身的比例为2/3×2/3×1/4=1/9,即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1,A错误;
B、根据分析已知F2代基因型为1/4BB、1/2Bb、1/4bb,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bb除去,让灰身果蝇(1BB、2Bb)自交,F3代黑身的比例为2/3×1/4=1/6,所以灰身:黑身=5:1,B错误;
C、根据分析已知F2代基因型为1/4BB、1/2Bb、1/4bb,若F2代中黑身果蝇不除去,则F2代基因型为1BB、2Bb、1bb,B配子的概率=b配子的概率=1/2,所以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后代黑身的比例为1/2×1/2=1/4,则灰身:黑身=3:1,C正确;
D、根据分析已知F2代基因型为1/4BB、1/2Bb、1/4bb,若F2代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自交,则F3中灰身:黑身=(1/4+1/2×3/4):(1/4+1/2×1/4)=5:3,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代基因型为Bb,再自交产生F2代基因型为1BB、2Bb、1bb。
19.【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单独考虑每对等位基因,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3∶1;基因型为BB、bb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型均为显性;基因型为cc、Cc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1,因此基因型为AaBBcc、AabbCc的两株豌豆杂交,其后代的表型比例为(3∶1)×1×(1∶1)=3∶3∶1∶1,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20.【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上述分析可知,绿色对于黄色是显性,无纹对条纹是显性,且根据F2中绿色:黄色=2:1,可说明绿色基因纯合致死,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AaBb,绿色显性纯合致死,则F2中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共3种,B正确;
C、让F2中黄色无纹个体(1aaBB、2aaBb)随机交配,则后代出现黄色条纹个体(aabb)的概率为2/3×2/3×1/4=1/9,C错误;
D、由于绿色显性纯合致死,所以F2中绿色无纹个体存在两种基因型AaBb和AaBB, 其中AaBb和黄色条纹个体(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和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1:1:1:1;AaBB和黄色条纹个体(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和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1:1,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分析题意:F1绿色无纹雕鹗相互交配后,后代出现黄色和有纹,说明绿色是显性性状,用A、a代表绿色与黄色基因,用B、b代表有纹与无纹基因。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且绿色显性纯合致死,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双杂合子(AaBb),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基因型是aaBb。
21.【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
(2)白花:乳白花:黄花=1:2:1
(3)黄花:金黄花=15:1
(4)16:32:15:1
(5)选择与丙品系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油菜花色种类及比例;子代油菜花色种类及比例为乳白花:黄花:金黄花=4:3:1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由题意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可知,油菜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甲品系和乙品系杂交后代F1的基因型为WwAABB,表现为乳白花,F1自交,F2的基因型比例为WW:Ww:ww=1:2:1,因此表现型比例为白花:乳白花:黄花=1:2:1。
(3)乙品系和丙品系杂交后代F’1的基因型为 wwAaBb,表现为黄花,F’1自交,F’2的基因型比例为 A_B_:A_bb:aaB_:aabb=9:3:3:1,由于aabb才能表现为金黄花,因此表现型比例为黄花:金黄花=15:1。
(4)甲品系和丙品系杂交后代 F’’1的基因型为WwAaBb,表现为黄花,F’’1自交,F’’2的表现型比例为白花:乳白花:黄花:金黄花=16:32:15:1,该比例为(1白花:2乳白花:1黄花)×(15黄花:1金黄花)获得。
(5)题干已知ww时才能表现出A/a、B/b控制的性状,该推断可通过WwAaBb与wwaabb的测交实验能进行验证,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WwAaBb、WwAabb、WwaaBb、Wwaabb、wwAaBb、wwAabb、wwaaBb、wwaabb,根据推测其表现型依次为乳白花、乳白花、乳白花、乳白花、黄花、黄花、黄花、金黄花,即若测交比例为乳白花:黄花:金黄花=4:3:1,则可验证上述推测。
【分析】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2.【答案】(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2)性状分离;紫花∶白花=3∶1
(3)母本去雄;花粉未成熟;人工授粉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是因为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纯种。
(2)图中Fl自交,F2中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F1的基因型为Aa,Aa自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故F2中的表现类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3∶1。
(3)在用亲本做上述的杂交实验时,由于豌豆是闭花传粉植物,所以首先要在花粉未成熟时对母本去雄,并进行套袋处理,然后进行人工授粉,再进行套袋处理,以防止自体或其他植株的花粉受粉,影响实验结果。
【分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2、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
(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
(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3.【答案】(1)HLHS;HLHS
(2)HLHS∶HSHS=2∶1
(3)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长毛(雌)×短毛(雄)的子代中,雄兔全为长毛,说明雄兔中,长毛为显性性状;雌兔全为短毛,说明雌兔中,短毛为显性性状;又F1雌、雄个体交配,子代雄兔中长毛:短毛=3:1,雌兔中长毛:短毛=1:3,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F1雌雄个体交配,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说明F1雌雄个体都是杂合体,所以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都为HLHS。
(2)由于雌兔中,短毛为显性性状,而F2雌兔中,长毛:短毛=1:3,所以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HLHS:HSHS=2:1。
(3)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短毛为隐性性状,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如果让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则测交后代中,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24.【答案】(1)黄色;由实验一可知,植株A自交后,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红∶黄=3∶1
(2)Gg;gg;Gg、GG
(3)2/3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由实验一可知,植物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红色:黄色≈3:1,所以可判断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黄色。
(2)根据实验一为植株A自交,结果为紫红色:黄色≈3:1,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那么植株A的基因型为Gg,实验二植株B自交子代全是黄色,则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实验一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2/3Gg、1/3GG。
(3)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一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2、从杂交实验示意图可以看出,实验一为植株A自交,结果为紫红色:黄色=3:1,可确定紫红色为显性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实验二为植株B自交,结果为黄色玉米粒,可确定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实验三中植株A和植株B杂交,得到后代紫红色:黄色=1:1,为测交实验,可进一步确定上述遗传因子组成的推断是正确的。
25.【答案】(1)BBrr、bbRR;3/16
(2)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
(3)测交;让该黄翅绿眼雄性蝴蝶与多只黄翅白眼雌性蝴蝶交配,观察并记录后代表现型;若后代个体均为黄翅绿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若后代个体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比例为1∶1(或后代出现黄翅白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
【知识点】交配类型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1紫翅绿眼的基因型为BbRr,所以亲代基因型为BBrr、bbRR,F2中紫翅白眼(B-rr)个体所占比例为3/4×1/4=3/16。
(2)F2中有四种表现型,分别为紫翅绿眼、紫翅白眼、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其中重组类型是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
(3)F2中黄翅绿眼的基因型为bbRR、bbRr。现欲确定F2中一只黄翅绿眼雄性蝴蝶的基因型,最好采取测交的方法,即让该黄翅绿眼雄性蝴蝶与多只黄翅白眼雌性蝴蝶交配,观察并记录后代表现型。若后代个体均为黄翅绿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若后代个体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比例为1∶1(或后代出现黄翅白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蝴蝶紫翅(B)对黄翅(b)为显性,绿眼(R)对白眼(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的亲代个体杂交,F1均为紫翅绿眼,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其中紫翅:黄翅=1022 :313=3:1,绿眼:白眼=1033:302=3:1,说明F1紫翅绿眼的基因型为BbRr。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