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课标与教材:
课标:新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散文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1cnjy.com
教材分析:《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它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2-1-c-n-j-y
《荷叶 母亲》是一首母爱的颂歌。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蔚籍和力量;无私的母爱,将永远保护我们,伴我们一生。【来源:21cnj*y.co*m】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 并体味诗歌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散文诗重点在朗读,我们这两个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学生在朗读方面虽然有了一点进步,也知道了一些朗读方法,但是在实际朗读中却还是不能准确把握情感、节奏以及抑扬顿挫,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应该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和探究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创新支点的设计: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与媒体:诵读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评价:通过有感情的朗诵比赛,让学生体味作品情感,培养语感收获成功的喜悦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3、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母爱是人类永恒讴歌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赞美母爱的一首小诗《金色花》。(学案上课不出现)? 21·世纪*教育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语:
(1)匿笑(nì):偷偷地笑。
(2)沐浴(mù):洗澡;,又比喻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
(3)祷告(dǎo):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4)妄弃:轻率地丢弃。
(5)叠成(dié):一层加一层地折叠起来。
(6)倘若(tǎng):连词,表示假设。
(7)惊讶:惊异。
(8)无端:没有来由。
(9)至爱:最亲爱的人。
2、介绍泰戈尔: (可由学生完成)
泰戈尔(1861一1941 ( http: / / www.21cnjy.com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用孟加拉文写作,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1教育网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www.21-cn-jy.com
三、朗读课文比赛
朗读诗歌,须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金色花》轻松活泼,应读出儿童特有的调皮。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诗歌诵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如《金色花》可稍快一些。在同一首诗歌当中,语速并非一成不变。诗歌情感有发展,语速随之有变化。如《金色花》中妈妈责怪的语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语速宜稍快一些。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音长音短。诗歌诵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短,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字词句的轻重及音长音短,要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来判断。 www-2-1-cnjy-com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 ( http: / / www.21cnjy.com )顿。诗歌诵读,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自然鲜明,诗歌才富有韵律美。“一般说来,顿号后的停顿最短,逗号后的停顿长一点,分号和冒号后的停顿再长一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的停顿再长一些。”对于标点符号处的停顿,我们容易判断,那么无标点符号的地方,又如何停顿呢?我们要明白的是,诗歌有其特定的节拍,现代诗一般是两个音节一拍或三个音节一拍,如“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有时也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断定。 【出处:21教育名师】
例: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
(3)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我对妈妈的爱)
(4)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我为妈妈做事,心里很喜悦)
(5)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天真,悄悄的)
(6)当你黄昏时拿出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撒娇,快乐) 【版权所有:21教育】
(7)“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8)“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
朗读,是诗歌的灵魂。那接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请大家用舒缓、温馨、深情的语调自由诵读这首诗,体会诗文中孩子和妈妈的说话语气,感受母子间亲密的爱意,一会儿请同学来诵读自己最感兴趣的诗句。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教师范读,学生放声朗读。
4.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四、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金色花》,整体感知诗意。
2、学生谈读诗的整体感受,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1)把学生分为六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谈读诗的整体感受。
(2)各组选代表全班交流,概说诗意。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 ( http: / / www.21cnjy.com )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3、教师选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幽意。 2·1·c·n·j·y
4、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1)诗中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
(诗中的金色花是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21*cnjy*com
“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妈妈 我
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
(4)“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5)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21·cn·jy·com
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自然又惊又喜,嗔怪孩子。嗔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感情。 21*cnjy*com
(6)泰戈尔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呢?
①在中国,我们一般用花儿来比喻什么?儿童?成人?老人?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
②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怎样的感情?喜爱、憎恶?赞美、贬抑?
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借以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③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五、倾情诵读,回报亲情
正是因为妈妈无私的爱,才会引发“我”奇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妈妈,诗文要表现的就是这浓浓的亲情。相信大家明白了这点后,一定能将诗文朗读得更好。好,接下来,请大家倾注心中所有的感情,一起来朗诵这首诗。
(学生齐诵诗文)
知识拓展:调查问卷(出示几个小问题)
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母亲节的时候,你给妈妈送过礼物吗?
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如果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你也突然具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诗中小男孩的神力,可以变成自己想变的任何一样东西,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感谢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意呢?
(学生自由发言)
假如我我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假如我变成了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假如我变成了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我要把你吻了又吻。
六、课文小结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 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 他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七、布置作业
1、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情是本文的独特手法。请同学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现对父母的爱。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背诵《金色花》
八、课后达标:(晚自习做)
1、背诵默写这两首散文诗(必做)
2、阅读《繁星春水》或冰心的其它作品(选作)
(说明:初一学生正在进行读书漂流活动,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班级已经阅读完《繁星春水》,有的班级正在阅读,有的班级还没有阅读,所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布置。)
九、早读:背诵默写课后附录诗词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