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2

文档属性

名称 散文诗两首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6 11:1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散文诗两首》----《荷叶 母亲》
课标与教材:
课标:新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散文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1教育网
教材分析:《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它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21cnjy.com
《荷叶 母亲》是一首母爱的颂歌。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蔚籍和力量;无私的母爱,将永远保护我们,伴我们一生。2·1·c·n·j·y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 并体味诗歌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散文诗重点在朗读,我们这两个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学生在朗读方面虽然有了一点进步,也知道了一些朗读方法,但是在实际朗读中却还是不能准确把握情感、节奏以及抑扬顿挫,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应该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来源:21cnj*y.co*m】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和探究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创新支点的设计: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与媒体:诵读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评价:通过有感情的朗诵比赛,让学生体味作品情感,培养语感收获成功的喜悦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3、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一朵金色花,表达了孩子对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至真至纯的爱,一只小小的纸船又寄托了一个游子对母亲多么深沉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荷叶母亲》。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嗅 匿   
(2)词语: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至爱:最爱。  
(3)学生介绍冰心及创作背景。 (冰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背景:冰心在1923年初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得了金钥匙——“斐托斐”名誉学位的奖赏,并接受了燕京女大的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赴美留学。 1923年8月17日 ,冰心离开融乐和美的家庭,乘船赴美。离乡背井的生活使冰心万分苦恼。《荷叶母亲》是在太平洋舟中写成的。诗的构思是将怀念母亲的至情寄托于童心复归的天真行为之中:她叠成许多小小的纸船,抛到海里。冰心在去国的三年中由于远离母亲,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中,所以她这三年中为母爱放歌,占了她这一时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  
三、朗读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  
2、朗读指导。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3、学生齐读、自由读。  
4、整体感知  
荷叶 母亲   莲花   送莲(眼前)               写 景  
赏莲(回忆)              
荷叶   雨打红莲 荷叶护莲 (眼前)   ①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②雷雨越下越大时的红莲  
③被荷叶覆盖时的红莲  
母亲   由景入情,深情赞美母亲           抒 情  
(1)文中写了莲花、荷叶、母亲,说说文章最主要要赞美的是哪一个呢?  
明确:母亲  
(2)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   
小结: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 感悟诗歌   
1.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2.合作学习  
①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提问学生,教师点拨)  
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  www.21-cn-jy.com
②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   
一个人如果有初次离开母亲远走他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情体验,就能深切地理解这首小诗的感情。一直在母亲身边,习以为常,感受钝化了。一旦远走,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想念妈妈的滋味,最是难受。有这样的体验,就能理解她的“悲哀”,理解她的眼泪。  
③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联想,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这一想象新奇大胆,充分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   21·世纪*教育网
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充分的讨论,对于不理解的地方,组内,组之间,以至全班进行交流,教师从旁参与,重在指导与进行鼓励性评价。   
④为什么4—6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  
(提问学生,教师点拨)  
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运呢?  www-2-1-cnjy-com
“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我”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红莲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这红莲(暗示母亲像荷叶)。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花本无情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  
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⑤文章本是写母亲,但又写了荷叶。试说说写了荷叶和不写荷叶对表现母亲形象的影响。  
明确:写了荷叶,把母亲的形象置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让母亲的美好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⑥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21·cn·jy·com
五、再读诗歌   
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抒怀的方法,感情抒发得既生动又具体,既含蓄又深沉。诗歌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的思念相协调。请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诵读这首诗歌。   2-1-c-n-j-y
六、课堂小结  
《荷叶母亲》是来自远离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园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灿烂的金色花,轻盈的纸船承载着浓浓的亲情。同学们,沐浴在母爱中的我们,该选择什么来寄托朴实纯真的母爱呢?    21*cnjy*com
学生齐背《金色花》《荷叶母亲》。  
七、作业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板书设计:
金色花
泰戈尔

孩子——————————妈妈
金色花
(调皮、可爱、孝顺) (爱孩子)
荷叶 母亲
冰心
三看红莲:雨前红莲、雨打红莲、 叶覆红莲
三种情绪: 烦闷、 不适意、 不宁心绪散尽
八、课后达标:(晚自习做)
1、背诵默写这两首散文诗(必做)
2、阅读《繁星春水》或冰心的其它作品(选作)
(说明:初一学生正在进行读书漂流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班级已经阅读完《繁星春水》,有的班级正在阅读,有的班级还没有阅读,所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布置。)
九、早读:背诵默写课后附录诗词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