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牧场之国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膘”“哞”等10个生字,书写“骏”“驰”等15个汉字,积累描绘优美画面的短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感受荷兰牧场的迷人风光。
3.凭借语言文字感受荷兰牧场风光美,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欣赏文章的语言。
2.凭借语言文字感受荷兰牧场风光美,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开门见山,初识荷兰
一、审美体验,激趣导入
1.欣赏世界多国美丽风光的图片,教师简单解说,创设情境。
2.学生交流感受。
3.导入课题,了解荷兰。
学生交流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荷兰的知识。
图文简介荷兰,激发学生对这个国家和课文内容的兴趣。
荷兰:本称尼德兰王国,位于欧洲西偏北部,国土总面积四万多平方公里。因其荷兰省最为出名,多被世界称为“荷兰”。
4.简介作者:
卡雷尔·恰佩克(1890~1938)捷克作家,曾获得七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20年发表科幻剧本《万能机器人》,发明了“机器人”一词。
二、夯实基础,加强识记
1.学生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可以把有疑问的字词句在文中圈画出来,然后尝试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疑问。
2.检查读音,学生互相倾听、正音。
骏马 飞驰 公爵 寂静 镶嵌 丝绒 吆喝牲畜
仪态端庄 极目远眺 膘肥体壮 悠然自得 成群结队 辽阔无垠
3.指导写法。
学生互相提醒容易写错的生字,并且介绍自己识记这个字的经验方法。
重点指导“罐”的写法。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4.理解词义。
由学生提出他们圈画出的不易理解的词语,集体交流、理解。
重点理解:仪态端庄、极目远眺、镶嵌、辽阔无垠。
板块二:整体感知,走进荷兰
一、朗读课文,了解结构
1.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课文描绘了荷兰怎样的异域风情?引导学生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了解结构。
(1)默读课文:想想第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绘制思维导图,体会“总分”结构,齐读第一段。
(2)质疑:既然第2-5段写的都是荷兰的风景,可以调换次序吗?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这是按照“白天-黑夜”的时间顺序写的;初步感受“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咏四叹,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牛群吃草 家畜安闲
这就是真
正的荷兰
骏马飞驰 人畜和谐
二、再读课文,小结课堂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之后,再读课文,巩固认识。
2.教师小结:仪态端庄的牛犊、无比威严的老牛、膘肥体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绵羊……这一幕幕情景、一幅幅画面组成了荷兰美丽如画的田园风光。
第二课时
板块三:品读描写,感受画面
一、聚焦景物,想象画面
1.研读课文,把课文中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段标注出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感受,围绕相应语段,集体评议。
预设1:研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交流关于阅读这一语段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语段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发现其中的画面美。
引导发现牛儿的颜色和草原的绿色等色彩美;发现牛群吃草的专注,牛犊端庄的仪态,老牛的威严等画面美。
预设2:研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交流关于阅读这一语段的感受,教师引导发现其中的动态美。引导从草地、运河、骏马等体会动态美。
着重点拨:这是一群怎样的骏马?找到语段中的动态描写。(自由的骏马,从“成群”“膘肥体壮”“飞驰”“归它们所有”等可以看出)
交流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 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一句的理解。( 马儿是这辽阔草原的真正主人,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草原上任意驰骋,与草原和谐相处。)
④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感受牧场之国的自由之美。
预设3:研读第四自然段
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结合语句谈一谈感受。
从描写羊、猪、鸡的词句体会其中的“安闲”。
预设4:研读第五自然段
1.学生交流这一语段的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发现其中的和谐美,学习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①和谐的美体现在“严肃沉默”的奶牛,“没有响声”的铃铛,“默默无言”的挤奶的人,“舒缓平稳”的行船。
②找一找语段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词句。
③学习以动衬静:汽笛声、车船的来去反衬出草原的寂静。
2.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荷兰的和谐与安静。
3.小结:翠色欲流、辽阔无垠的草原,夜晚苍茫的天地万籁俱寂,环境充满了静谧之美;“沉思”的牛群,“悠然自得”的绵羊,“默默无言”的挤奶人,生灵洋溢着安详之美。“偶尔传来汽笛声”“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都是充满“动感”的;“膘肥体壮”的骏马“飞驰”、“打呼噜”的猪群生机勃勃;从“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可以想象白天富有“动感”。
板块四:抓住线索,体会情感
一、研读语句,体会情感。
1.设疑:作者为何反复写“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删掉可以吗?可以改成“这就是荷兰”或“这就是我们的荷兰”吗?
2.带着疑问阅读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提示:这句话分别出现在什么位置?当你读到这句话时感受到什么?站在作者角度,你反复写这句话,是想告诉读者什么?
3.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自由说说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结合具体画面,填空表达理解和感受。
看着遍布于草原的黑白两色的花牛,想到 ,忍不住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第二次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是因为遇见了 ;看到绵羊、猪群、小鸡、长毛山羊悠然自得,心中 ,禁不住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动物是悠然安闲的,人们挤奶、运奶是从容安静的,在这样的牧场之国里,感受到自由、生动和宁静。只有荷兰有这样的牧场吧! 真叫人忍不住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对牧场之国深深的喜爱与赞美。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是行文线索,将课文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是作者内心情感最真挚纯朴的表达。作者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牧场之国深深的喜爱与赞美,通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使读者脑海中的画面不断清晰、深刻。
二、总结课堂,拓展延伸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真正的荷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牧场之国,接受了美丽风光的浸润,也体会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两种表达方式,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表达魅力。
2.其实,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细腻的心,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也是这般和谐与美好;只要你有一双勤劳的手和一个爱思考的大脑,就能描绘出美好的生活图景。
课后,请同学们细心观察,选择某一个生活场景,积极思考,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将场景生动地描绘。
板书设计:
色彩美
牧场之国 画面美 比喻、拟人、动静结合
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