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真且美,形散神聚
——《陈情表》《项脊轩志》抒发情志的语言鉴赏
【设计背景】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以“至情至性”为人文主题。要求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体察古人的情感和生命思考,感受古文之美,获得情感浸润和审美体验,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单元目标】
1.阅读古代散文佳作,体会古人的情感、思想和人生感悟,把握文章承载的文化观念,从中受到陶冶,汲取智慧,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深入研读单元选文,在反复诵读涵泳的基础上,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理解作者抒发情怀、表达思想的个性化手法,赏析文章的章法和细节;学习自主选择角度欣赏古代散文作品。
3.结合体验与思考,进行对比与联系,集中研习古代散文;全面、深入地认识古代散文的体裁特点、艺术手法和多样风格,并尝试接触、运用相关的研究方法。
4.在研习单元选文的过程中,理解古人是怎样"修辞立其诚"的;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封书信,做到说真话,述真知,抒真情。
一、单元整体设计
依据上述设计背景和单元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本专题教学设计以“心生言立,言立文明”为大主题,通过3个主要课段、9个课时的学习,以制作单元课文导读卡、信件撰写习作、制作班级评点集册、召开班级研讨会四个子任务驱动学生从各个角度深入学习和体悟本单元作品。具体单元设计如下:
主题 课时 学习任务
学习预备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家生平及创作背景,制作单元课文导读卡。
至深至纯的温煦亲情(3课时)
以情感人,以礼服人 第1课时 学习《陈情表》,熟悉文章内容,理清文章以孝道贯穿全文的思路,理解作者与祖母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亦喜亦悲,可叹可泣 第2课时 熟读《项脊轩志》,把握全文以“喜”“悲”统摄全篇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既真且美,形散神聚 第3课时 鉴赏《陈情表》与《项脊轩志》语言的细节之美和章法之妙;学以致用,完成推荐词的写作任务。
至真至理的生命感悟(3课时)
俯仰一世,感于斯文 第4课时 从《兰亭集序》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理解王羲之富于哲理性的思考,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提点
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第5课时 了解《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守志归隐的思想;分析文章所呈现的人生境界,感受文本骈偶押韵的语言特点。
追求不朽,美化生命 第6课时 结合《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用评点的方式比较王羲之和陶渊明在人生境界、山水观念和创作目的等方面的不同,形成班级评点集册。
至明至智的事物之道(3课时)
顺应天性,为时而著 第7课时 学习《种树郭橐驼传》,熟悉文本内容,思考郭橐驼所说的“顺天之木”与“植木之性”之间的关系;体会欧阳修“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态度。
究根寻底,以小见大 第8课时 阅读文本,了解《石钟山记》的内容;鉴赏文本将情趣和理趣融于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的写作技巧。
擅结善思的学习精神 第9课时 总结本单元课文中体现出的中国人文精神,并针对这些文化观念带当今社会的价值进行思考讨论。
二、课时说明
本堂课为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下的第3节课。教师旨在通过创设“写一则推荐词”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学习《陈情表》和《项脊轩志》语言的细节之美和章法之妙,并学以致用,在写作中运用本课学习到的鉴赏视角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1.诵读《陈情表》和《项脊轩志》,体会李密与归有光在文章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2.鉴赏《陈情表》和《项脊轩志》语言的细节之美和章法之妙。
3.能够运用本课学习的鉴赏角度进行写作,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陈情表》和《项脊轩志》中的真挚情感,鉴赏《陈情表》和《项脊轩志》语言的细节之美和章法之妙。
2.教学难点:鉴赏《陈情表》和《项脊轩志》语言的细节之美。
五、教学准备
1.提供有关李密、归有光的作家生平的相关材料。
2.学生在大单元教学第一、二课时已经梳理了文章结构,熟悉了文章内容。
六、研习过程
(一)课堂学习情境
浙江省江山中学“小荷”杂志社拟出一期散文专刊,现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最美散文”,很多同学推荐了《陈情表》和《项脊轩志》,请你为其中一篇文章写一则推荐词。
(评价标准:创设情境,使语文课堂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学习活动的开展做铺垫)
(二)学习任务一 品情感之真
1.活动内容:《陈情表》是李密写给皇帝的奏章,《项脊轩志》是一篇回忆性的记事散文。两篇文章都情谊深重,感人肺腑。自由诵读《陈情表》《项脊轩志》,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品析作者浓浓的深情,完成下列表格。
2.活动形式:完成表格
你喜欢的句子 作者的情感
《陈情表》
《项脊轩志》
3.示例:
你喜欢的句子 作者的情感
《陈情表》 …… 相依为命的苦情、亲情; 对皇帝的忠敬感激之情; 处境狼狈的忧惧之情
《项脊轩志》 …… 对祖母、母亲、妻子三辈人的怀念; 对家族没落,物是人非的感慨
读李密的《陈情表》,我读到了面对“夙婴疾病”的祖母,李密日夜侍奉汤药,“未曾废离”所体现的拳拳亲情。
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我读到了归有光面对物是人非的项脊轩时,所生发的对妻子真挚情感和深切怀念,以及今昔对比的沧桑感叹。
(板书:情感 → 真)
(评价标准:明确李密和归有光在《陈情表》和《项脊轩志》中所表达的情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一)
(三)学习任务二 嚼语言之美
1.活动内容:同样是表达浓烈真挚的情感,《陈情表》与《项脊轩志》在语言细节上是怎样体现的,请从下列表格中的五个方面加以赏析。
2.活动形式:生8分钟小组合作,深入研读分析文本,完成下列表格,并定好小组发言人在班级上分享小组交流成果。
自称 动词 副词 形容词 句子(式)
《陈情表》
表达效果
《项脊轩志》
表达效果
3.明确
自称 动词 副词 形容词 句子(式)
《陈情表》 臣 察、举、拜、除…… 夙…… 狼狈…… ……
表达效果 面对君主 层次分明 国恩之重;… 因为“夙”遭 更见其苦;… 进退两难 形象生动;… ……
《项脊轩志》 余 持…… 兀…… 珊珊…… ……
表达效果 面对内心 恭敬慎重 期望之殷;… 沉浸其中 茫然无知;… 形象生动 富有诗意;… ……
(板书:语言 → 美)
(评价标准:鉴赏《陈情表》《项脊轩志》的语言细节之美,把握鉴赏的“抓手”——炼词析句,完成课堂学习目标二的第一点)
(四)学习任务三 探章法之妙
1.活动内容:语言之美不仅仅局限于词句,也可以上升至篇章。有人认为《陈情表》以一“孝”字贯穿全篇,《项脊轩志》“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两篇文章都做到了人们常说的“形散而神不散”,请结合文章具体谈谈你的理解。
2.活动形式:生自行思考后,举手交流,要求结合文章具体来谈。
(板书:章法 → 妙)
(评价标准:学以致用,完成课堂学习目标二的第二点)
学习任务四 旧稿新用
活动内容:请将导学案中从“情感、语言、章法”三个角度写出的鉴赏文字修成
“最美散文”的推荐语。
2.活动形式:生自行修改后,稿成举手示意;教师启用展台,学生上台展示。
(评价标准:学以致用,完成课堂学习目标二的第三点)
(六)作业布置
生活中总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景有些情就活在你的记忆里,请你借鉴《陈情表》和《项脊轩恚》中的某些语言表达形式,写一段话,不少于300字。
(评价标准:学有所得,得有所见,形成课堂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既真且美,形散神聚
情感 → 真
语言 → 美
章法 → 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