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作文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玩转作文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1 15:2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2021·新 I卷 体育之强弱
2021·新II卷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
2021· 甲卷 可为与有为
2021· 乙卷 修身、矫思、立义
2021·北京卷 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
2021·上海卷 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
2021·浙江卷 取与舍
2022·新 I卷 围棋之本手、妙手、俗手
2022·新Ⅱ卷 选择、创造、未来
2022·甲 卷 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
2022· 乙卷 跨越,再跨越
辨析关系
概念之间的关系:
(1)彼此依存。 (2)主要与次要。(3)取与舍。
(4)条件与结果。(5)整体与部分。(6)原因与结果。
(7)量变与质变。 (8)现象与本质。(9)共性与个性

转作文
——写作前思维训练
辨析概念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们对“玩”有各种不同的阐释和态度。“玩”字最早出现于《书·旅獒》的“玩物丧志”,意指迷恋于所喜好的事物而丧失进取向上的志气。韩愈也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意为学业由于玩乐而容易荒废。清朝的王豫则直接说:“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但是鲁迅先生对于“玩”相当看重,认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常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龙应台则把“玩”看作是天地间学问的根本:“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他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玩”有怎样的理解,请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辨析概念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玉,元声。本义是指玩弄玉石。
《说文》:"玩,弄也。"引申之又可指供赏玩之物。如古玩、珍玩。《国语·楚语下》:"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韦昭注:"玩,玩弄之物。"秦代文字中"玩"字又可作"貦",从"贝(贝)"表义。
辨析概念
思考路径
02
不止步于材料的表面含义,而是通过追问等方式刨根问底,挖掘隐藏在材料内的社会、问题、价值导向等。
因果溯源:回归本质,升华主旨
01
由点及面,将有共同特点的现象加以归类
多维联系:抓住共性,由此及彼
由虚入实,将材料关键词与具体的事例相结合
由浅入深,将材料进一步升华,使立意深刻
我们
怎样
构思?
思考路径
我们怎样表达?
路 径 句 式
联系 由点及面 由虚入实 由浅入深 由正及反 “……如此,……亦如此”“不止……,……亦是”“……是……”“没有……何来……”“惟有……才能……”“倘无……,如何……”“不仅……,而且……”“……是……,也是……,更是……”
溯源 不止步于材料的表面含义,而是通过追问等方式刨根问底,挖掘隐藏在材料内的社会、问题、价值导向等。 “追根溯源/究其根源,其背后是……”“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和效率的时代,很多人都……/……现象屡见不鲜”“然而……终究是……而非……”“……讨论的是……,更折射出人们对于……的关注和深思。”“揆诸当下,……”
寻径 观照现实,提供解法,提升社会责任感。 “慨叹不如躬行,何不……”“在这新时代里,……应当……”“……终不是……,惟有……,才能……”“若……,必……”
请从“联想”“溯源”“寻径”中任选一个版块,写一个片段,使文章紧扣材料,立意更深刻。
施文
路 径 句 式
联想 由点及面,将有共同特点的现象加以归类; 由虚入实,将材料关键词与具体的事例相结合; 由浅入深,将材料进一步升华,使立意深刻。 “……如此,……亦如此”“不止……,……亦是”“……是……”“没有……何来……”“惟有……才能……”“倘无……,如何……”“不仅……,而且……”“……是……,也是……,更是……”
溯源 不止步于材料的表面含义,而是通过追问等方式刨根问底,挖掘隐藏在材料内的社会、问题、价值导向等。 “追根溯源/究其根源,其背后是……”“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和效率的时代,很多人都……/……现象屡见不鲜”“然而……终究是……而非……”“……讨论的是……,更折射出人们对于……的关注和深思。”“揆诸当下,……”
寻径 观照现实,提供解法,提升社会责任感。 “慨叹不如躬行,何不……”“在这新时代里,……应当……”“……终不是……,惟有……,才能……”“若……,必……”
例1:君不见杨振宁求学时在西南联大焚膏继晷,积厚成器,最终让杨-米尔斯理论名扬国际;君不见黄旭华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极大地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君不见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其貌不扬、沉默内敛,经过潜心研究,创新性地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检测方法……这些在人生棋局下出妙手的人,哪个不是有着扎实本手功夫的 正因为他们日复一日地潜心学习、提升自我,方能开拓创新、名扬天下。如若他们忽略了本手功夫,最终怕是要泯然众人了。
例2:李世石与柯洁的败绩,可以不提。但一个农人,倘不谙知四时变化节律,如何得“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快乐?一名匠人,倘不稳掌量、切、砍、削的尺度,如何见炜炜煌煌之木作?所以庖丁见全牛无数,三年方有小成;孔子学琴于师襄,选择十日不进。他们不是在蹉跎时光,而是在固本。合乎其理,庖丁眼中目无全牛;悟及其本,孔子习得琴志。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古人诚不欺我也!
例3:我们痛心地发现: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和效率的急功近利的时代,很多人在想办法投机取巧,跨步而行。一些“豆腐渣工程”的负责人,置人民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一些追求赚快钱的网红店,给消费者带来无尽的希望;一些售卖 “三无”食品的商家,让人们买东西时心惊胆战。然而这些投机取巧的行为终究是俗手,而非妙手。在受到道德的审判和法律的制裁后,他们建立的“万丈高楼”终会轰然倒塌。围棋如此,为人亦如此。当我们热衷于追求妙手,忽略了本手的积淀,最终繁华褪去,只能留下“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无限感伤。
例4:“源不深而求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也。追求妙手而忘根本,可谓俗思;忽视本手而欲求成,可谓俗心;心无全局只顾当下,可谓俗行。思俗,心俗,行俗,人怎不俗?棋道如此,人事亦如此。眼高于顶,脚底悬空,此举与夏虫何差?与蜩与学鸠何异?慨叹不如躬行,何不“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倘如此,则“发必中”矣!
近年,国外一些环保分子为“唤醒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堵公路、毁名画、泼油漆在莫奈名画《干草堆》上泼土豆泥的抗议者说:“我们让莫奈成为舞台,让公众成为观众。如果需要给一幅画画上土豆泥或番茄汤,才能让世界记住化石燃料正在杀死我们所有人,那么我们就给一幅画画上土豆泥!”——某网站选文
极端的正义即是不正义。——西塞罗
练习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与思考?结合个人的阅读与生活体验,写一篇论述性文章。
在面对这样恶性的事件感到愤怒之余,我们不禁深思:是什么让人变得这样极端和狂热?现代西方的自由思想在一系列舆论、特异观点的“撺火”下逐渐变得不受控制。可作为礼仪之邦的华夏也常听说因为“爱国”“正义”去损害他人财物、恶语攻讦他人,甚至持刀伤人。我想请教一下这些“正义之士”们:内心有没有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感?有没有发现自己不受控行为的可怖之处?行所谓“正义之事”是替天行道还是混淆了自己阴暗欲望和光明正义之后的心理安慰?什么是爱国?理当是像于敏、钟南山、故宫文物修理师这样的大国工匠,是革命烈士那样以身献国的志勇之士,以及在无数个平凡岗位默默坚守、闪闪发光的小人物。什么是正义?是不屈的文天祥、清高不染的屈原贾生,是深陷抑郁泥淖却依旧向法西斯高喊“永不后退”的丘吉尔,是真正怀揣正义之心清醒而理智、客观又温和的每一个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