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搭配中的学问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搭配中的学问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21 19:5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数学好玩第二课时 P76-77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实践活动’部分的重要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是研究在两类不同的对象之间进行搭配的问题,属于排列与组合问题中比较简单的组合类型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教材呈现了三个生动有趣的现实素材,分层次、有步骤地展开学习,在观察、操作、想象、实验等活动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并解决有关搭配的现实问题,积累有关搭配的活动经验。本节课虽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但是却与前后学习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题实践活动搭配服装主要是探索如何按一定顺序思考,找到所有搭配方法,并用简洁的方式表示出来。
【教学思考】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注意思维的有序性。在主题情境的活动中,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的搭配方法,学生会利用原有的分类的经验进行思考,只要一顶帽子搭配一条裤子就是一种方法,教材中机灵狗的困惑可能也是学生的困惑,引出淘气和笑笑有两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即:一个帽子跟不同的裤子搭配;一条裤子与不同的帽子搭配,初步感受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的搭配方法,培养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问题。二要注意画图策略的应用。在学生没有图片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怎么把想的过程下来,把几种搭配的方法表示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学生可能用文字、图形,还可可用数字或字母表示等,这些方法中重点讨论图形连线和字母连线的方法,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亲历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有序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能使用连线等方法进行有序搭配。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中,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获得问题解决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使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出各种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出各种搭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小丑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有一位小客人将与大家一起来探究《搭配中的学问》,他就是——小丑。马戏团邀请小丑参加一个表演,给小丑准备了以下服装。
问题1:说一说服装的种类与具体数量。
板书:将服装粘贴在黑板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一)展示不同搭法,初感有序搭配
问题2:小丑要从这些服装里面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你认为可以怎么搭配?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搭配的方法有很多很多种。
问题3:你们能猜猜看,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
大家意见不统一,我们呀,通过摆图形亲自来撘一搭,看看究竟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活动一:摆图形搭一搭
活动要求:两人合作,一位同学摆图片,一位同学数学方法,共同探究出搭配的不同方法。
活动二:学生展示搭的过程
方法1:“先定帽子,再搭裤子”,用帽子分别与三条裤子分别搭配。
先请搭配无序的同学展示,再请搭配有序的同学展示。(目的:让学生体会有序搭配的好处。)
追问:谁看懂了他的方法?(请2-3为学生解释)
板书:先定帽子,再搭裤子。
小结:他是先确定了帽子,用帽子分别与3条裤子去搭配,蓝色帽子搭3条裤子,绿色帽子搭3条裤子,所以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问题4:搭配中除了可以先定帽子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方法2:“先定裤子,再搭帽子”,用裤子分别与二顶帽子分别搭配。
追问:谁看懂了他的方法?(请2-3为学生解释)
小结:看来搭配中,我们可以先定帽子,也可以先定裤子,只要做到有序搭配,便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二)记录搭配过程,感受符号简洁美
用图形摆一摆撘一搭,帮助我们找出搭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一共有6中不同的搭配方法。
问题5:如果没有这些图片,能不能把你搭配的过程记录下来,并让别人看得懂呢?
活动三:学生展示记录的方法
方法1:画图
方法2:图形
方法3:文字
每种方法,请1-2位学生解释记录的方法。
问题6:比较以上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三)解决路线问题,体会生活中的搭配
课上到现在,对于搭配中的学问,你们可否学会了不少?其实呀,生活还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搭配问题,比如这题:
问题7: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记录下搭配的过程。
活动四:学生展示记录的方法
方法1:用线简单画出
方法2:搭配的图示(字母或者数字)
追问:这条是哪一条?
能不能用个符号来表示这条路?
这三条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问题8:观察比较小丑搭裤子与路线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两个问题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用2种事物与3种事物进行搭配,先选定其中一种,分别与另外三种事物进行搭配。
三、练习提升,回顾新知
除了路线可以搭配,每天吃饭的饭菜问题中也有搭配的问题等着同学们去发现解决呢?小丑说三(1)班太能干了,想请你们去吃个饭,快来看看他们马戏团的餐厅吧。
问题9:今天餐厅准备了哪些饭菜?
问题10:厨师叔叔给大家准备了盒饭,一份盒饭含一种主食和一种炒菜。什么意思?(请1-2位同学解释题意)
问题1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呢?记录下搭配的过程。
学生展示记录的方法。
问题12:关于搭配中的学问,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小丑表演挑衣服、走路线等情境,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感兴趣,能够集中注意力,这样整节课的过程比较自然,学生也能层层深入知识的学习。
课中让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搭配方法时,我没有挑好典型的学生的展示,一开始就是挑有序搭配的学生。学生第二次上来搭配时出现混乱的情况,我应该抓住时机,追问学生是哪里乱,怎么就混乱了?这样学生对有序的印象会更深刻些。
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够,教师评价大都以简单的“好”或“说得真好”来评价,而缺少更多具体方面的评价,比如“你的思路真清晰”,“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等。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数学课程理念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他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