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前前后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前前后后》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4-08-06 15:3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
《前前后后》教案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年 级 :三年级
授课时间 :2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前前后后》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册第四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这两个学习领域。该篇课文共有8幅插图,其中有四幅为具有明显透视关系的照片和历史名画。另外四幅为学生表现前前后后关系的作品。再有“知识窗”为学生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前后关系提出了两点建议。该篇课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用绘画或拼贴等形式,表现前后的关系。实际上本片课文是学生学习美术中的透视知识的窗口,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同时为今后学习透视知识埋下伏笔。但刻板的讲解又会显得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因尽量采取多种方式,注重运用启发式来解决本篇课文的重难点。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一般都是8到9岁,这一时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童是对空间位置关系表象认知的第一个加速期。该阶段的学生注意由不集中不稳定向集中、持久的方面发展,从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度,大脑的发育已能接受一定的智力训练。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热爱生活,用美术的形式来记录生活。
教学重点: 概括“近大远小”的现象并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教学难点: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前后的关系(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2同一物体通过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四、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记号笔、每位学生两张彩色纸、拼摆小图形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我要把三()班同学可爱的样子给拍下了。
过渡语:看似简单的前前后后(点题板书),其中有许多的奥秘呢!让我们一起去发现。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发现:
播放一组具有很明显透视现象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天空的热气球,穿过树林的铁轨,兵马俑,海面上的小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观察图片,发现图中前面后面有什么变化?教师引导前面的事物离我们近,后面的离我们则远,近的东西看起来大,远的则相反!21·cn·jy·com
小结(板书):近大远小
2、回忆生活:
回想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前前后后的关系,你能说说吗?
过渡语:在知道“近大远小”这一规律以后,同学们想一想在画面上表现前前后后的关系又有哪些好办法呢?
3表现前后关系的方法:
教师在黑板展示一条近大远小的马路风景,在马路的两侧教师各准备了三棵不同大小的树(用卡纸剪的)让两名学生栽在马路边。21cnjy.com
要求:体现前后关系。
小结方法一(板书):同一物体,从前向后,逐渐缩小。
过渡语:除了这种将物体逐渐缩小尺寸来表现前后关系,我们还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呢?
教师各准备了两辆一样大小的汽车(卡纸剪的)学生来参与将其粘贴在黑板的马路上。要求:体现前后关系
小结方法二(板书):遮挡关系。
4、摆一摆:
师:知道了表现前前后后的方法,请同学们试着用小图形拼摆出前后的感觉。
5、师示范添画背景。
(三)艺术实践
1 教师再播放一组幻灯片(作品欣赏)
引导学生探究小作者们是通过表现生活中的哪些景象来表达前前后后关系的。他们都用上了我们所学的哪些方法?www.21-cn-jy.com
2 如果是你你打算表现什么事物来体现前前后后?
3 艺术实践要求:用绘画的方式创作一幅表现前后关系的作品。
具体要求:构图饱满,生活中的场景。
教师指导
1 及时发现从构图、造型、线条运用上表现较好的作品,给予鼓励。
2 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纠正个别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
1 组织学生作品展示。
2 引导学生依据评价要点进行评价:画面是否表现了物体的前后关系,构图是否合理。
总结:谈谈收获。收获还不小,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也能用这种方法去观察生活中的景象,看看还有什么有趣的发现。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