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革命道路的开辟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
一
单元内容概述
二
单元教学主旨
三
单元教学逻辑
四
单元教学建议
目录
CONTENTS
(二)本单元的核心问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三)所涉及的教学关键问题
一、单元内容概述
(一)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中国近代史 1.4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如何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如何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6课
戊戌变法
1898年
1864年
19世纪60年代
1851年
1856-1860年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842年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4课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900-1901年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第四单元
新文化运动
第四单元
五四运动
第9课
辛亥革命
1911年
1915年
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年
第四单元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4-1935年
第五单元
国民革命运动、革命道路开辟、红军长征
第六七单元
抗战和解放战争
1931-1949年
1949年10月1日
八下第1课
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四单元
新文化运动
第四单元
五四运动
1915年
1919年
1921年
第四单元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4-1935年
第五单元
国民革命运动、革命道路开辟、红军长征
1864年
19世纪60年代
1851年
1856-1860年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领导
失败
第4课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地主阶级领导
失败
第6课
戊戌变法
1898年
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
失败
第9课
辛亥革命
1911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
失败
一、单元内容概述
知道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了解中共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知道南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爆发的空间位置;了解长征的路线和会师地点。
了解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国民革命、南昌起义等武装起义的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认识遵义会议和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毛泽东与朱德等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认识
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理解伟大建党精神;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
感悟长征精神
一、单元内容概述
(四)内容概述(新课标)
了解
革命活动
寻访
革命足迹
认识
革命人物
感悟
革命精神
学习主题
2.3认识和感悟五四精神、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等,继承革命传统,培养优良作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4通过学历史,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认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英勇牺牲的精神,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1能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以及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2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并运用这些史料知道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系带中国的历史任务。(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一、单元内容概述
了解知道
史实
阅读理解
史料
认识辨析
观点
继承传统
弘扬精神
(四)内容概述(新课标)
一、单元内容概述
再现历史情境
观察寻访场馆
开发乡土资源
运用各类史料
通过运用近代的文字资料、影像资料等再现历史的情境,如历史的场景、人物的活动等,使学生观察、感受近代历史的真实情况
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历史报刊、历史论著、历史照片、历史绘画、历史影片、历史实物等
要重视与近代历史相关的乡土资源和口述史资源的利用。
用好红色资源,如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
(四)内容概述(新课标)
杭州市历史与社会“云课堂”
一、单元内容概述
(四)内容概述——跨学科主题学习
主题一 学习内容 学业要求
了解 革命 活动 新文化运动: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能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以及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2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并运用这些史料知道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国民革命运动: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秋收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播下革命种子、铸就长征精神、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学习主题一:了解革命活动
1919
1934
1935
1936
1927
1928
1920
1923
1926
1931
1915
1917
1921
1922
1924
1929
五四运动
长征
遵义会议
井冈山会师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三大召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
《青年杂志》创办
中国第 一个共产党
早期组织成立
中共二大召开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古田会议
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
革命道路探索
国民革命运动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
中国共产党诞生
单元年代尺(1915年-1936年)
杭州市历史与社会“云课堂”
一、单元内容概述
(四)内容概述——跨学科主题学习
主题二 学习内容 学业要求
寻访 革命 足迹 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 五四运动:北京、上海 2.1能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以及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2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并运用这些史料知道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中共一大:上海、嘉兴南湖 中共二大:上海 中共三大:广州 南昌起义:南昌 秋收起义:湘赣边界 革命根据地建设:井冈山 古田会议:福建古田 长征:湘西瑞金、贵州遵义、甘肃会宁
学习主题二:寻访革命足迹
选自中国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P82
选自中国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P79
选自中国历史(统编版)
八年级上册P64
审图号GS(2019)1822号
读史明史
网上观展
联系综合
感悟体会
宏观·初览
怀古·鉴今
横向·纵向
细品·深读
网上云观展
学习主题二:寻访革命足迹(实地走访)
选自中国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P82
选自中国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P79
选自中国历史(统编版)
八年级上册P64
审图号GS(2019)1822号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革命纪念馆
浙江省淳安县东北中洲镇厦山村
1.学习项目:中国工农红军在我们家乡浙江有哪些革命足迹呢?
2.学习任务: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报告编写、故事讲演等活动,从身边的遗址遗迹 中发现历史,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提升社会责任感和热爱家乡的乡土情怀。
3.学习建议:通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革命纪念馆(淳安中洲)内图文介绍以及搜集相关的党史资料,并结合教材,对馆内的“启程、征战、重整、浴血、新生、人物春秋”六大板块进行故事宣讲。
学习主题二:寻访革命足迹
读史
寻访
分析
课本、史书
感悟
场馆、遗址
what when who
where why how
传统、精神
杭州市历史与社会“云课堂”
一、单元内容概述
(四)内容概述——跨学科主题学习
主题三 学习内容 学业要求
认识革命人物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 五四运动: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是先锋队、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2.2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并运用这些史料知道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4通过学历史,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认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英勇牺牲的精神,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地介绍。 参加中共一大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 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陈毅 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等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朱德、陈毅;方志敏、贺龙、刘志丹、彭德怀、邓小平、徐向前等; 遵义会议: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
杭州市历史与社会“云课堂”
一、单元内容概述
(四)内容概述——跨学科主题学习
主题四 学习内容 学业要求
感悟革命精神 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2.2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并运用这些史料知道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3认识和感悟五四精神、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等,继承革命传统,培养优良作风。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革命精神 八一精神: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勇于拼搏、不怕牺牲、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斗争精神 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了解
革命活动
寻访
革命足迹
认识
革命人物
感悟
革命精神
解读历史信息
分析历史问题
探究历史观点
三种关键能力
四个学习主题
五项核心素养
二、单元教学主旨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杭州市历史与社会“云课堂”
三、单元教学逻辑
三、单元教学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
跨学科主题学习
形成唯物史观,引导知史爱党,涵养家国情怀
立足时空,运用史料,认识历史
(一)思维导图
摘自《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第五篇: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
联系
“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第五篇
三、单元教学逻辑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背景
作用
导火线
代表人物
性质
影响
思想传播
历史意义
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奠定思想基础
提供阶级基础
建立组织基础
为五四运动起到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和干部上准备
两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建立标志
(二)单元导言解读
杭州市历史与社“云课堂”
三、单元教学逻辑
国民革命运动
革命道路开辟
工农红军长征
国共合作的兴起
国民革命的结果
国民革命的过程
奠定基础
揭示败因
两大武装起义
两次重要会议
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古田会议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长征路线
伟大转折
长征精神
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
认识到独立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二)单元导言解读
三、单元教学逻辑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了解
革命活动
寻访
革命足迹
感悟
革命精神
认识
革命人物
(二)单元导言解读
四、单元教学建议
学教
主题式课堂学习
了解革命活动
寻访革命足迹
认识革命人物
感悟革命精神
跨学科实践作业
大单元优化融合
“
“
跨学科实践作业
寻访党史场馆
动漫画年代尺
命题解题比赛
微历史剧表演
评价
共享项目化
学习成果
探究跨学科
主题学习
实践教学评
多元互动
分享动态手绘年代尺;梳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程;记录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过程。
【回溯历史印记】
史料分类,确定学习主题,分析关键问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感悟革命精神】
结合党史馆时收集的各类史料,分组命题解题和互学互评。
【赓续红色基因】
四、单元教学建议
四、单元教学建议
课例分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 学习目标:
(1)运用长征路线示意图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及会师地点,了解长征过程中的革命活动,提升时空观念。
(2)展示小组合作成果,通过故事讲演的形式介绍长征途中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人物,体会长征的艰难,理解长征胜利的原因与意义,培养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3)学以致用,以史鉴今,在理解长征精神内涵的同时,做长征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2. 教学重难点:
理解长征胜利的原因及意义,感悟长征精神内涵
四、单元教学建议
课例分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地图绘长征】:阅读教材81—83页,绘制红军长征的线路图,标注出重要的地点、地形区,并解说途中的历史信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选自中国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P82
四、单元教学建议
课例分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云观访长征】:通过博物馆参观,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实物、英雄人物事迹、影像资料片段、照片、或口述资料等推介给同学,写一段100-200字的推介词。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革命纪念馆(浙江·淳安)
浙江省博物馆(浙江·杭州)
红军长征追踪馆(浙江·南浔)
中国红军长征纪念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遵义会议纪念馆(贵州·遵义)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江西·瑞金)
四、单元教学建议
课例分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故事话长征】:结合所学,在查阅资史料的基础上创作长征微课本剧,演绎长征途中的英雄事迹,并进行互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