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诫子书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诫子书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1 17:0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古代第一贤相
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作为一代历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就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被称为“古代第一贤相”。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及道德文章,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为后世楷模。
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歇后语、诗句?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5 诫 子 书
诸葛亮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学。淫慢则不能厉精,险燥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振奋 浮躁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
振奋 浮躁
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守/穷庐,将复/何及!
fú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
振奋 浮躁
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务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fú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
振奋 浮躁
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务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为何而悲?
fú
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嫌其大器早成,难以担当重任。重器,比喻能任大事的人)
——《三国志》
其年(建兴十二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三国志》
《诫子书》写于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北伐征途上。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
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
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精简版)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
泊明志, 宁静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
也,学以广才,志以成学。慢不励精,
躁不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精简版)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
泊明志, 宁静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
也,学以广才,志以成学。慢不励精,
躁不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
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
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精简版)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
泊明志, 宁静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
也,学以广才,志以成学。慢不励精,
躁不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
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
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精简版)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
泊明志, 宁静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
也,学以广才,志以成学。慢不励精,
躁不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助词,用于句首,引出下文议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
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
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 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何谓君子?
——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品德高尚的人。
作者提出对儿子的要求,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话提出来,而要从评述“君子”做法提出呢?
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嫌其大器早成,难以担当重任。重器,比喻能任大事的人)
——《三国志》
其年(建兴十二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三国志》
《诫子书》写于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北伐征途上。
原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精简版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学以广才,志以成学。
双重否定句:非 无以 。
仿写: 非 磨练 无以 取胜 。
原文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精简版
慢不励精,躁不治性。
淫:放纵
慢: 懈怠
——程度更深
险:轻薄
躁:浮躁
——侧重言行举止
——侧重心态心境
改写:非 无以 励精。
非 无以 治性。
自律、勤奋、戒淫慢
端庄、稳重、戒险躁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厉精,险燥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厉精,险燥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静以修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须静也,……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思考人会有哪些杂念,会受到哪些干扰?然后说一说“静与修身”,“静与明志,致远”,“静与学” 的关系。
● 静以修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须静也,……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思考人会有哪些杂念,会受到哪些干扰?然后说一说“静与修身”,“静与明志,致远”,“静与学” 的关系。
——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要求人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静是学习的前提,它是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作为。求学的过程也必然是孤独寂寞之旅……
——做到静,自然要摒除名利的束缚和干扰,这就是“淡泊”。只有做到“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向坚定、明确(明志),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致远)。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厉精,险燥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厉精,险燥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请理一理“学” “静”“才”“志”的关系。
静心 学 成才
立志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请理一理“学” “静”“才”“志”的关系。
静心 学 成才
立志
作者告诫儿子学习要心境清静,心无旁骛,还要志存高远,才能勤学成才。
◆古今异义
夫君子之行( )
夫君子之行(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古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今义:丈夫
古义:操守、品德 今义:行为,行动
古义: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今义:指环境安静
非学无以广才( )
险躁则不能治性( )
年与时驰( )
古义:增长 今义:广泛;宽广
险,古义:轻薄 今义:危险,惊险
治,古义:修养 今义:治理
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 今义:奔驰,奔跑
◆一词多义


意与日去( )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静以修身( )
歌以咏志( )
可以为师矣( )
消失
离开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介词,用
凭借
◆词类活用
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无以成学(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成
形容词做名词,远大的目标
◆文言句式
倒装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宾语前置,即“以静修身,以俭养德”)
作业:
在通往成才的道路上,你需要巩固哪些优势,又要克服哪些缺陷,请结合自身,写一段《诫子书》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