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月相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4月相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22 14:2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月相
、选择题
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说明天气条件的不同产生了月相变化
C.月相是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的表现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
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  )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②地球是一个球体;③月球绕地球运动;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小科在学习了“月相”一节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月相,据此推测当天的农历日期是(  )
A.初一、初二 B.初七、初八 C.十五、十六 D.二十二、二十三
我国传统佳节“春节”和“七夕节”的月相分别是(  )
A.满月、上弦月 B.满月、新月
C.新月、上弦月 D.新月、满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5日(农历正月二十二)在北京召开。则会议召开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如图是丰子恺所作的一幅漫画,题为“杨柳岸晓风残月”。根据图中的月相判断,哪一幅是原作(  )
A.B.C.D.
下表是今年 6月份的日历表。在 6月15日的夜晚,如果天气晴朗,天空中将出现的月相为下图中的(  )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6月1日 初十 2 十一 3 十二 4 十三 5 十四 6 十五
7 十六 8 十七 9 十八 10 十九 11 二十 12 廿一 13 廿二
14 廿三 15 廿四 16 廿五 17 廿六 18 廿七 19 廿八 20 廿九
21 初一 22 初二 23 初三 24 初四 25 初五 26 初六 27 初七
28 初八 29 初九 30 初十        
A. B. C. D.
2003年10月1日是农历九月初六,从2003年10月1日起整个月的月相可能出现两次的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满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农历四月三十)在北京召开。则会议召开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能观察到上弦月的是(  )
A. B.
C. D.
、填空题
月球绕地球一周,也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约为     天,称为     月。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     、    、    ,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的月份是根据     确定的。
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
(1)A表示   月,发生在农历   ;B表示   月,发生在农历   。
(2)月相为A.B时,日地月三者   ;为C、D时,日地月三者   。
(3)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   天,称为朔望月。
2020年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于6月26日至27日进行,恰逢端D午假期。
(1)6月27日当晚(农历五月初七)的月相为   。(填月相名称)
(2)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备食物,其表面包有竹叶。竹子常通过地下茎上长出的竹笋,形成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中的   生殖
(3)整个端午假期,地球运行位置最接近如图位置中的   。(填字母)
、解答题
在观察月相时我们发现,月面虽有圆缺变化,但月面面貌却没有变化,月球的一面始终朝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即背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你做一做模拟实验:把一枚1元的硬币平放在桌子上代表地球,再在桌子上放一枚1角的硬币代表月球。在模拟月球绕地球运动时,使一角硬币的1字顶端始终朝着1元硬币(如图)。那么:
(1)1角硬币环绕1元硬币转一圈时,1角硬币自己转了多少圈?
(2)从地球上看月球,人们能看出月球在自己转动吗?
(3)由此可见,月球自己转动一圈的时间与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圈的时间是怎样的
4.4月相答案解析
、选择题
D
【解析】(1)月 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亮实际是月亮被太阳照亮部分反射了太阳光;
(2)月相是指月亮的各种圆缺形态。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 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 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故答案为:D
C
【解析】月相,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 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 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故答案为:C
C
【解析】图中的月相是满月,每月十五、十六是满月,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C
【解析】我国传统佳节“春节”和“七夕节”的月相分别是新月、上弦月,因为春节接近初一,每个月的初一月相为新月,每个月的初七为上弦月,七夕节为初七,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D
【解析】月相是月球形态的圆缺变化,是地、月、日三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形成的。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变化一个周期。
2021年3月5日(农历正月二十二)为下弦月。
故选D。
A
【解析】“杨柳岸晓风残月”意思是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而残月蛾眉月是在月末的黎明,出现在东方天空,月面朝东,呈C状,故图A符合峨眉月的特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A
【解析】月相与农历的关系如下图:
由日历表可知, 6月15日是农历二十四, 接近农历二十三,所以如果天气晴朗,天空中将出现的月相与农历二十三接近,为下弦月。选项中A是下弦月,B是满月,C是上弦月,D是新月,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B
【解析】月相,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结合农历月和阳历月的长度解答。
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的变化。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娥眉月,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上弦月,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满月,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农历月末出现残月。从六月初八到七月初八,可能出现两次的是上弦月。
故答案为:B
A
【解析】农历中的日期部分实际是阴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历法。在一个农历月中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圆缺形态的变化称月相,农历初一新月,农历初七、八上弦月,农历十五、六满月,农历廿二、三下弦月。
由题意可知, 2020年5月22日(农历四月三十) ,农历三十与下一个月的初一接近,所以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新月,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C
【解析】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
月球绕地球公转,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为新月,整天都看不到月亮,故D是新月;
由于月球绕地球逆时针旋转,七天后运动到地球上方,则为上弦月,故C正确;
月球运行到地球在日月之间时,为满月,故A错误;
月球运行到地球下方时,为下弦月,故B错误
故答案为:C
、填空题
29.53;朔望;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朔望月
【解析】本题考查了月相的变化及其相关的知识。
1.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 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个月 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重阳 和中秋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2.
如图为一个月相周期的形成示意图。从新月开始按箭头方向,然后是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又回到新月,为一个月相周期。
月球绕地球一周,也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约为29.53 天,称为 朔望 月。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 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的月份是根据 朔望月 确定的。
故答案为:29.53 ;朔望;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朔望月。
(1)下弦;二十二或二十三;上弦;初七或初八
(2)垂直;同一直线
(3)29.53
【解析】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另一个原因是月球不发光、不透明。月球环绕地球旋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变化。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食),而是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周期为29.53天左右,月相变化由,新月-峨眉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
(1)根据分析,可以看出A表示下弦月,发生在农历二十二或二十三;B表示上弦月,发生在农历初七或初八;
(2)根据分析,月相为AB时,是上弦月和下弦月,日地月三地位置垂直;当月相为C新月,D满月时,日地月三地位于一条直线上;
(3)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3天。
故答案为:(1)下弦,二十二或二十三,上弦,初七或初八;(2)垂直,同一直线;(3)29.53。
(1)上弦月
(2)营养
(3)D
【解析】(1)每月初七为上弦月。
(2)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
(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或秋分。
(1)每月农历初七初八为上弦月。
(2)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
(3)6月26日至27日进行与夏至日6月22日的日子比较相近,而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即D位置。故整个端午假期,地球运行位置最接近如图位置中的D。
故答案为:(1)上弦月(2)营养(3)D
、解答题
(1)1圈
(2)不能
(3)相同的
【解析】对“当一角硬币的1字顶端始终朝着1元硬币转动“的实验结果的分析,并结合该模拟实验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相似点进行推测。
(1)在转动过程中,使一角硬币的1字顶端始终朝着1元硬币,这实际上说明一角硬币转动的角速度和与它绕1元硬币转动的角速度是一样的,所以绕1元硬币转一圈时,1角硬币自己也转了1圈。
(2)由于月球的一面始终朝着地球,所以从地球上看月球,人们能看不出月球在自己转动。
(3)从上面的模拟实验中可以知当一角硬币的1字顶端始终朝着1元硬币转动时,1角硬币绕1元硬币转一圈时自己也转了1圈,由此可推测出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圈的时,月球自己也转动了一圈,它们的时间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1)1圈;(2)不能;(3)相同的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