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文本备考策略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信息类文本备考策略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1 15:5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文本阅读
主观题
信息类
话题缘起
《四省高考调研会议纪要》
考查方向(浙江卷)
◎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
◎文中信息筛选和整合。
◎文章中心的归纳概括及思路梳理。
◎文章观点或者中心意思的梳理,是必考题。一般以三种形式出现:
1、直接引用文中的某句话或某观点,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2015.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
2、对文章整体或者部分的内容进行脉络梳理和整合。
2022.概括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4分)
2021.上文所说的“叙述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有哪些表现?(4分)
2020.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图像阅读的不同特点。(4分)
201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4分)
2018.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2017.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2016.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
2013.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3、选择文中的两种不同观点,或者选择与作者观点看似矛盾的看法,两者进行分析比较。
2014、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
【2022新高考II卷】4.请根据材料 ,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4分)
【2022新高考II卷】5.评价 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分)
【2021新高考II卷】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信息筛选类 较异同类 分析原因类 建议策略类
信息筛选整合
不变与变
“非连” 回归
【2022新高考I卷】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 现象加以分析。(4分)
【2021新高考I卷】
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2021新高考Ⅱ卷】
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中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外” 联“内”
【2021八省联考(1月23日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4.材料 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2021新高考I卷】
4.请简要分析材料 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2021新高考II卷】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2020新高考I卷】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2020新高考I卷】
5.请简要梳理材料 的行文脉络。(6分)
【2020新高考II卷】
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2023教育部命题四省联考】
5.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4 分)
基础知识与能力
论点(句子作用等)、论证思路、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等,
下定义、结构、科普文的特点、新闻要素、说明方法等。
精准审题
适切表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P49):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
思维的精准:
1.精准审题。明确指向,形成清晰的思维路径。
2.适切表达。回扣关键,达成分角度的逻辑表述。
《中国高考报告(2023)》:试题命制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
【例题解析】
材料二:人们把批评家写小说称为“跨界”奇观,这其实包含着某种担忧一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其实,这种“跨界”的接受差异中隐含着一种“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知。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对批评家写小说的关注,除了包含着对批评家能不能写小说、能不能写出好小说的质疑,也隐含着读者对当代文学的不满足,他们实际上是期待批评家能够写出好小说的。随着新媒体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越来越高,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评论家李云雷说:“评论家写小说,可以让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种独特的文体——‘批评家小说’。”他在无意中回应了读者对批评家写小说的这种期待。
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包括生产、传播和消费三个环节。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批评家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这些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作家路遥在准备写《平凡的世界》时,曾列了古今中外近百部长篇小说的阅读计划,后来完成了十之八九,其实他就是想获得或强化这种文学史视野。对批评家来说,这种视野在写作之前基本上已经获得了。当然,有些人担心批评家写小说可能会存在“掉书袋”和炫技现象。虽然钱钟书的《围城》也被有些人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书袋”现象,但是这并未影响普通读者
的阅读与喜爱。张柠的《三城记》也涉及了很多文学理论,但都像盐入水中一样,化入了文学形象当中,不仅没有给普通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反而增加了小说韵味。可见,批评家深厚的理论素养有利于批评家在写小说的时候自觉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
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也要坦率地承认批评家写小说在传播环节的优势。因为批评家自身对文学的鉴赏能力是得到认可的,而且他们在文学界有一定的资源,所以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不过,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不会有任何先天优势。出版家韩敬群说得好:“批评家写小说没有豁免权,读者不会对他们高看一眼或者低看一眼,无论怎样,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从根本上来说,批评家的合法性来源于他是普通读者的代表,一旦他脱离了这种合法性,他的批评也将失去有效性。批评家的身份主要是在一个相对专业的文学圈子里为人所知,相关的文学从业者对批评家身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庞大的普通读者群体很少知道他们,且没有必要知道。批评家写出来的作品最终还是要脱离批评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朴素形式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中接受检验。
批评家的小说能否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不是由哪一个人说了算的。批评界应该以平常心给这些作品以平常待遇,既无须违心溢美,也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要相信,那些优秀作品必将会在时间的放大器中发酵出无尽的生命力,嵌入文学史的星空。
(摘编自朱永富《批评家写小说,还是要让作品说话》)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答案:论证思路上,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论述。论证方式上,采用并列式的论证方式,分别从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角度对批评家写小说进行了分析论述。论证手法上,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
解析:本题中,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就要从论证思路、论证结构、论证手法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说明。从论证思路上来说,材料二采用的是“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述,首先提出问题“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继后从“文学生产角度”“文学传播和消费角度”进行问题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批评界应该以平常心给这些作品以平常待遇,既无须违心溢美,也不能视而不见”。从论证结构来说,材料二采用了并列式论证,分别从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角度对批评家写小说进行了分析论述,论述了批评家在文学生产、传播环节具有优势,在文学消费环节则不具有优势的状况。从论证手法上来说,材料二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举例论证“钱钟书的《围城》、张柠的《三城记》”;引用论证“出版家韩敬群说得好…”;比喻论证“但都像盐入水中一样”等。
这一现象:中国古代某名言成为国际关系公认准则
【2022新高考Ⅰ卷】
材料一: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他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中的“恕道”,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2分)
②它超越了国界,与时俱进,具有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2分)
【2022新高考Ⅰ卷】
材料一: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材料一第一段,“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材料一第二段,“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为这句话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2022新高考I卷】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1)材料一二融合分析
(2)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选择题侧重)+ 解决问题(主观题侧重)动词引领
对古典:挖掘与阐发+扬长避短
对西方:拿来主义
对当代:古今协同
5.
①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古典)
②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文论;(西方)
③寻求古典诗论与当下审美需求的契合,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当代)
④发挥古典诗论在诗歌阐释上的长处,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论的审美意义和当代价值。(古典)
材料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摘自《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2023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
4.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我国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量的49.3%。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一做法的理解。(4分)
4.①选入的古诗文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艺创造力。
②将大量的古诗文选入教材,更有助于学生接受古代文学作品的积极影响,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每点2分,共4分)
材料一:
《旧唐书》记载,代宗皇帝读王维诗,“旰朝之后,乙夜将观”,并以“诗名冠代”“天下文宗”的美营评价王维。盛唐时期,上层社会对王维的诗推崇备至,王公大臣、王子公主都不讳言是他的忠实“粉丝”。清人李因培提出,王维在当时就被号为“诗圣”;清人赵殿成说:“唐时诗家称正宗者,必推王右丞。”但中唐以后,王维诗的至尊地位被李杜所取代。这是因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似乎有这样一个基本规律:越是社会不安定时期,诗歌的济用精神就越会被强化。从时代上找原因的话,那就是因为盛世不再,盛世趣味不再。
那么,在盛唐的上升期,王维为何深受追捧呢?他的诗写盛唐气象,写盛世感受,写出了唐人的自由意志和诗意生存状态;他的诗写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和谐。王维是盛世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他笔下的诗句多有一种“万物备我”的盛世满足,是盛唐社会河清海晏风貌的艺术反映。
王维诗是盛世物质文明的精神结晶,充满静气、清气、和气与灵气。越是处于高度物质文明的社会之中,就越需要高品质的文艺鉴赏活动以求得精神生活的平衡。有人说,文学是“无用之学”。这种无用不是真的无用,而是不能太工具化、太功利性。反言之,越是工具化的文学,其实离文学就越远。诗之无用之用,即在满足精神需求之用途。闻一多认为,像王维的这类诗,具有非功利性、非工具性的无用性,最适合“调理性情,静赏自然”的颐养。
(摘自王志清《为什么说“盛世读王维”》)
名校交流卷1
材料二:
中华民族创造伟大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跨越困境、不断前行的过程。要想认识中华民族坚实厚重的历史,了解她的崇高与苦难,完全可以从了解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入手。诗歌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描写和反映,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若想了解盛唐的富庶繁华,最直观的记载莫过于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柳永写下《望海潮·东南形胜》这样的名篇,见证了北宋的都市繁华。究其根本,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词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中国诗史历来以中华历史作为它的基石,文史相通,密不可分。诗词所提供的历史信息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习知识与审美活动融合统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它又是当时人们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历史细节上更富于真实性,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也会有用这种语言撰写的诗歌。从一定意义上说,诗歌将本民族的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居多,一字一音,字音中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个组成部分。围绕这一特性,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多篇幅相对短小的抒情诗,语言极为精练传神。例如,五言绝句仅二十个字,词中还有字数更少的《十六字令》,七言律诗也不过五十六个字。古典诗词以抒写内心情思为基本维度,以塑造鲜明意境为主要旨归,普遍讲求用韵、对仗、平仄的规则。这充分彰显了汉语自身的意蕴之美和声韵之美,达到了“笔落惊风雨”“篇终接混茫”的高超艺术境界。汉语的民族特色使中国古典诗词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例如,西方诗歌就无法做到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具备的精工对仗。汉字的稳定形体,更是让古典诗词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今天的中小学生都可以背诵,并依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味,并不存在巨大的文字障碍。
随着汉字、历史典籍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古代东亚形成了汉文化圈,古典诗词在整个汉文化圈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许多文士都酷爱诗词,并且进行创作,这些作品现在被统称为域外汉诗。例如,唐代诗人张志和曾撰有《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很快就传入日本。当时日本天皇称赞不已,和亲王大臣们一起加以追和,据说这是日本填词的开端。白居易对古代日本民众影响很大,白诗的浅近易懂和清丽忧伤非常符合他们的审美趣味,日本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就受到了白居易《长恨歌》的巨大影响。在古代朝鲜官方正史《高丽史》的《乐志》中,收录了多首柳永的词,足见当时柳永词作的广泛传播。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了古典诗歌的非凡成就与重大价值,值得我们骄傲自豪。事实上,“五四”以后的新诗也无法彻底割断与传统诗词的关联,诸多名篇如朱湘的《采莲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都是极好的例证。
(摘自张巍《弘扬古典诗词的当代价值》)
4.材料一是如何论证“盛世读王维”的?请结合材料一作简要分析。(4分)

5.古典诗词的当代价值是什么?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5.
①有助于深入了解民族厚重历史,了解民族的崇高与苦难。
②有助于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培养审美能力,使学习知识与审美活动统一,增强文化的归属感。
③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材料一:王志清《为什么说“盛世读王维”》
材料二:张巍《弘扬古典诗词的当代价值》
4.材料一是如何论证“盛世读王维”的?请结合材料一作简要分析。(4分)

5.古典诗词的当代价值是什么?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名校交流卷1
系统关联
整书阅读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
材料一:杨安政、韦爱萍《红楼诗社——曹雪芹理想的社会模式》
材料二:侯莉《诗社在<红楼梦>中的三重哲学意味》
材料三: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艺术。(4分)

5.材料二认为读者可以从红楼诗社中感受到人物悲剧的阴翳与无奈,同时也可以看到人物的光华与生命色彩,请结合材料三中探春或黛玉的别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探春——蕉下客 黛玉——潇湘妃子
①论证结构及思路: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总论点,大观园诗社的特点寄寓了曹雪芹对理想社会结构模式的思考,后从平等的态度、民主的原则、公平的价值尺度入手分析,最后总结点明诗社的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诗社的和谐气氛,即诗社是曹雪芹的理想社会。
②论证方法:材料一多采用举例论证,选取《红楼梦》中的典型例子,有理有据,加强论证的力度。
③论证语言:准确连贯又鲜明生动。
人物悲剧的阴翳与无奈:别号隐匿了人物的悲剧命运。如“蕉中鹿”常用以比喻世事真假错杂变幻无定,暗示了探春的幸福如梦幻泡影,最后孤身远嫁他乡;又如“潇湘妃子”暗示了黛玉以泪洗面、泪尽而亡的悲剧命运。
人物的光华与生命色彩:二人在取别号时,引经据典(如“蕉下客”脱胎于“蕉叶覆鹿”的典故,“潇湘妃子”脱胎于“娥皇女英洒泪成斑”的典故),别致有趣,展示其博闻和文才。
【山西省高三年级期末调研】
材料一:上官文坤《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材料二:詹丹《要立足于历史语境和艺术策略来评价贾宝玉》
4.“作者有意要在贾宝玉等人的身上尝试一种年龄错位的笔法”,这种笔法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孙绍振认为《林黛玉进贾府》“妙在情感互动的错位”。请以“宝黛初会”这一情节中的具体内容,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4分)
4.(4分)
(1)该笔法有利于拉开人物心理距离,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2分)
(2)该笔法为贾宝玉等人找到了一片生存空间,让他们的心灵在儿童的躯壳内逾越常规地发展,进而表现作者对情感理想性的吁求。(2分)
5.(4分)
示例一:众人的评价让宝玉在黛玉的心中留下不良印象,然而两人一见如故,这样的错位让黛玉受到强烈冲击,对宝玉的情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示例二:宝玉摔玉,本是出于对黛玉的高度认可,却让黛玉生发“因我之过”的忧伤,这样的错位拉开二人的心理距离,也让二人的情感之路更加曲折动人。
【济南市2022高三模拟】
5.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桥上亭的拟名先是“翼然”,后改拟为“泻玉”,最后改拟为“沁芳”。请结合材料观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5. (1)“翼然”有“不中”的缺点,不如“泻玉”更切合实际;(2)“泻玉”粗陋不雅,犯在违制;(3)“沁芳”既切景又没有太“实”,做到了“蕴藉含蓄”,体现出了“雅”的真意。
材料一:李溪《以意造园,复以园造意:从<红楼梦>第十七回看文人园林》
材料二:袁圆《从<红楼梦>大观园看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
材料三: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
【山西省2023高三联考】
材料一:节选自刘来双《论中国古代法律之特性——伦理道德性》
材料二:节选自刘田田《“礼”、“法”合一的现代诠释》)
5.《水浒传》52回中有以下记载:李逵在柴进的庄园打死了殷天锡,柴进一面要求李逵快快走人,一面安慰放心不下的李逵:“我自有誓书铁券护身,你便快走。”柴进之言反映了宋代法律怎样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评价。
5.(4分)
①反映了宋代法律重“礼治”,充满了伦理身份上的不平等精神这一特征;
②作为后周皇族后裔,柴进手握太祖皇帝御赐誓书铁券这一免死金牌,而李逵作为一介平民,只能杀人偿命;
③这种伦理身份上的不平等属于古代礼治中的糟粕;
④在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今天,应予剔除。
(每点1分,共4分。言之成理,意思答对,可酌情给分。)
《乡土中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