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短文两篇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短文两篇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1 17:09:2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短 文 两 篇
  【教学目标】
1.掌握“馨、鸿儒、调、亵玩、鲜、之”等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2.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古代名贤的高尚品格和情操。
学习《陋室铭》
课前预习课文,完成作业本p78。
一、【导入】猜一猜,他是谁?
唐朝有一位文人,为人正直,得罪了权贵,被贬到安徽和州。和州的知县仗势欺人,想给这文人一个下马威。于是让他一年内搬了三次家,正直的文人从不低头谄媚,于是越住越差,最后知县安排了一间破房子给他,里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文人依旧没有屈服,还提笔为破房子写了篇文章,这篇文章让这个破房子成为中国古代最出名的房子之一。
(刘禹锡与《陋室铭》的故事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來表心迹, 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二、解题,了解“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读出停顿和语气节奏,为学生进入情境创设氛围。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画出疑难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
(1)齐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确,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2)自由小声读,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疏通文意,并勾画出重点词句,提出疑难字词句。
(3)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相互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全班解决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并翻译课文,教师适当点拨。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从中看出他怎样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归纳,完成作业本p79任务一表格。
环境 清幽宁静
交往 高雅脱俗 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情趣 恬淡闲适
2.作者写自己“陋室”的同时,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小组交流,明确:
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想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文中还有一处类比,你注意到了吗?(开头两句)写陋室,为何先写山写水?(运用比喻、类比,引出文章的中心)】
3.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深意?
讨论明确:
用“何陋之有”反问,言外之意是“不陋”,与文章开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4.本文哪句话提挈全文,点明主旨?
讨论明确: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
托物言志。借“陋室”表达一种安贫乐道的情怀。
五、赏读课文,读出韵味。
六、拓展延伸
.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也可以给刘禹锡的陋室送一块匾额,起名时要说说根据。
示例:
(1)雅称——清心斋 因为刘禹锡虽遭贬谪,身居陋室,但心境清明,交往高雅,情趣脱俗,不为名利所累。
(2)匾额——室陋德馨 因为居室虽简陋,但居室主人品德高尚,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七、小结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文辞蕴藉、语言精辟,我们不但感受到作者坦荡乐观、洁身自好的文人情怀,而且品味到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的确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附板书设计:
学习《爱莲说》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了刘禹锡的《陋室铭》,接下来我们又要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两篇文章虽然相距几百年,但后人却常常很自然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他们像一对孪生姐妹,以其特有的光彩步入文学艺术殿堂。两篇文章不仅呈现的主题相似,而且都托物言志,运用陪笔。在结构的安排上,两篇文章又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了解作者及“说”。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说”是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喜爱莲花的问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读出停顿和语气节奏,为学生进入情境创设氛围。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画出疑难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
(1)齐读、轮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确,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2)自由小声读,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疏解文意,并勾画出重点词句,提出疑难字词句。
(3)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相互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全班解决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并翻译课文,教师适当点拨。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试将赞美莲的句子找出来,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莲的,赋予了莲什么品格,完成作业本p80任务三表格。
  2.作者托物言志,借赞美莲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明确:
课文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紧扣与君子气质相似之处着墨,借莲的美好形象,喻君子表里如一、行为端正、不阿谀谄媚的品德,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以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
3.作者写莲的同时,还写了菊与牡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
作者用菊花的傲然凌霜从正面来衬托莲的洁身自好,用牡丹的绚丽浓艳从反面来衬托莲的质朴、自然。通过不同角度的衬托,从而突出莲花的高洁,烘托了文章的主题。
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五、课堂完成作业本p80任务四和“课后拓展”。
六、小结
这篇短文托物言志,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附板书设计: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