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二轮专题 运动和力 专题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科学二轮专题 运动和力 专题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22 16:5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和力专题练习
2023年浙江省中考专题复习
、选择题
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关于它们运动的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
①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
②由于兔子自认为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③科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的快慢的;
④科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的快慢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
发挥我们的想象,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
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
用大小为50 N的力沿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右上方拉物体,使之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图中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C.D.
在学校开展的“乒乓球”比赛活动中,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乒乓球在空中曲线飞行 B.乒乓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C.乒乓球被球拍打瘪了 D.乒乓球被对手反击回来
一重为10N的台灯静止在水平书桌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台灯受到的支持力和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台灯受到的重力和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台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下列有关力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人推车前进时,人同时也受到车对人的推力
B.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塑料瓶会变瘪,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脚踢足球使球飞起来,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如图所示是炮弹的运行轨迹,当其运动到最高点时,若外力突然消失,则炮弹将(  )
A.处于静止状态 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C.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按原来的轨迹运动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位摄影师用相机记下了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 背上飞行的场景,如图所示,关于图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黄鼠狼受到的支持力和啄木鸟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相对于啄木鸟是运动的
C.黄鼠狼对啄木鸟的压力和啄木鸟对黄鼠狼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啄木鸟带着黄鼠狼向下加速俯冲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西瓜,如图所示,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西瓜的重力与西瓜对桌面的压力
B.西瓜的重力与西瓜对地球的吸引力
C.西瓜的重力与桌面对西瓜的支持力
D.西瓜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西瓜的支持力
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木块乙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  )
A.甲为零,乙受向右的15N的力
B.甲和乙都受向右15N的力
C.甲和乙都受向左15N的力
D.甲和乙都是15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
、填空题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运动员使跳板产生   ,从而借助于跳板弹起时产生的    起跳。
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1)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   的。
(2)当向右拉木板时,以木板为参照物,牙刷向左运动,说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相反。
在商场里,有如图甲所示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小柯乘坐垂直电梯上升时却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图乙记录了他乘坐两种电梯的s-t图象。在t2-t3时间内,他乘坐自动扶电梯时受到的支持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他所受的重力,乘坐   能更快地到达二楼。
划船时,浆往后划,船就会向前运动,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的.以船为参照物,岸上的树木是   的.
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   产生的,导盲杖手柄上有很多花纹是为了   。
、实验题
如图甲,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
(1)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    ,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    运动.下列用到类似科学推理方法的实验还有    (选填序号)
①用真空罩和闹钟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②用细铁屑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平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如图乙,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A在相同木板上被撞得越远,说明小车的动能越    .实验表明:当    一定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有关.若木块A两次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f1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明和小亮同学利用橡皮筋、硬纸板、带指针的挂钩、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方案一:让橡皮筋在竖直方向自由下垂,当指针稳定时,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0”刻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拉力分别显示为1 N、2 N、3 N、4 N时,在指针所指位置分别标注对应的刻度;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拉力F/N 0 1 2 3 4
橡皮筋伸长△L/cm 0 1.2 3.4 6.1 9.9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L-F图像。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提出了标注刻度的方案二:标注“0”刻度的方法与方案一相同,然后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使拉力示数为4 N,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4 N的刻度,在0刻度线与4N刻度线之间分成4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的刻度。如果让你利用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时,你会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并说明理由。
、解答题
在校田径运动会上,小明和小王在100米决赛中分别以12.4秒和13.8秒的成绩获得冠军和亚军,他们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根据以上数据你能判断在前50米中谁跑在前面吗
如图 1 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块重 600N 的长方体木块,小林用水平推力 F 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 F 和木块前进的速度 v 的大小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 2 甲、乙所示。求:
(1)木块在 5~6 秒内,处于   (填“加速”、“减速”或“静止”)状态。此时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N。
(2)请在图2丙中,画出 0~6s 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
运动和力专题练习答案解析
2023年浙江省中考专题复习
、选择题
A
【解析】根据对速度的理解和认识判断即可。
【解答】①根据公式可知,当时间相同时,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故①正确;
②根据公式可知,当路程相同时,时间越短,则速度越大,故②正确;
③④在科学中,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所以采用“观众”的方法,故③正确,④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③。
故选A.
C
【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所以选C。
没有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就不会因为地球的吸引下落,所以ABD三个情景是可能的。本题考查的是重力。
B
【解析】根据题目描述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与图片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作用在物体右侧的边缘上,方向与水平面成60°向右,大小为50N,如下图所示: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C
【解析】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运动方向改变;速度大小改变。
【解答】乒乓球在空中曲线飞行,即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乒乓球在地上越滚越慢,即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乒乓球被对手反击回来,即运动方向改变,这三项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故A.B、D不合题意;
乒乓球被球拍打瘪了,即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故C不合题意。
故选C。
A
【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
解:A.台灯受到的支持力和台灯对桌面的压力,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因此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
B、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符合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台灯受到的重力和台灯对桌面的压力,二力方向相同,因此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台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符合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B
【解析】A.人推车前进时,人同时也受到车对人的推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两个物体互相接触还要发生形变,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用手捏塑料瓶会变瘪,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脚踢足球使球飞起来,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
B
【解析】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解答即可。
当炮弹运动到最高点时,若外力突然消失,则炮弹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为炮弹在最高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水平方向的向左运动的速度不变,因此这时炮弹会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B。
C
【解析】(1)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共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平衡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
(2)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它就是静止的;否则,它就是运动的;
(3)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和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
A.黄鼠狼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黄鼠狼身上,而啄木鸟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啄木鸟身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相对于啄木鸟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它是静止的,故B错误;
C.黄鼠狼对啄木鸟的压力和啄木鸟对黄鼠狼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两个物体上,因此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C正确;
D.啄木鸟带着黄鼠狼向下加速俯冲时,速度在不断变大,因此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C
【解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A.西瓜的重力作用在西瓜上,西瓜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A不合题意;
B.西瓜的重力作用在西瓜上,西瓜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B不合题意;
C.西瓜的重力作用在西瓜上,桌面对西瓜的支持力作用在西瓜上,且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为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西瓜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西瓜的支持力作用在西瓜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D
【解析】(1)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平衡的方法是先确定研究对象,其次分析受力情况,若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则受力平衡,若不满足,则不平衡.(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需要分别把木块甲和木块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解:(1)由题干中木块乙向右端匀速运动可以得知,木块乙处于平衡状态,故受平衡力的作用,其中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甲对其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判断,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5牛,方向水平向左.(2)如图所示,木块甲静止,木块甲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甲受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受细绳对其向左的拉力与乙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大小为15N.
故选D.
、填空题
弹性形变;弹力
【解析】【解答】跳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帮助运动员起跳。
通过本题实例仔细体会弹力的产生过程及作用效果,加深对弹力的了解。本题考查的是弹力。
(1)右
(2)相对运动的方向
【解析】摩擦力的性质是阻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1)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有一个阻碍牙刷运动的力,这个力是摩擦力,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右的。
(2)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木板为参照物,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动,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右的,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垂直电梯;等于;垂直电梯
【解析】(1)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2)根据乙图确定t2-t3时间内自动扶梯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支持力和重力的大小。将两种电梯到达二楼的时间进行比较,哪种时间短,那么它就能更快的到达二楼。
(1)小柯乘坐垂直电梯上升时,他相对垂直电梯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他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垂直电梯;
(2)根据乙图可知,在t2-t3时间内,自动扶梯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小柯处于平衡状态,即电梯对他的支持力等于他的重力。当时间到达t4时,垂直电梯已经到达二楼,而自动扶梯只到达了约一般的高度,可见,乘坐垂直电梯能更快的到达二楼。
相互;运动
【解析】【解答】解:
当船桨向后划水时,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船向前运动说明船也受到了水对它向前的力,这个是船前进的动力,由此体现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以船为参照物,岸上的树木与船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所以岸上的树木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相互;运动.
(1)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依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振动;增大摩擦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当压力不变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导盲杖手柄上有很多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实验题
(1)距离;匀速直线;①
(2)大;质量;速度;等于
【解析】(1)图甲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一实验中用到了科学推理的实验方法.选项中用到类似科学推理方法的实验还有①用真空罩和闹钟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②用细铁屑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是利用了转换法;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平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利用了转换法.
(2)图乙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A在相同木板上被撞得越远,说明小车的动能越大.
实验表明: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若木块A两次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两次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则摩擦力相同,即f1等于f2.
故答案为:(1)距离;匀速直线;①;(2)大;质量;速度;等于.
(1)在图甲的实验中,通过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可进一步推理得出水平面绝对光滑时,小车的运动状态;这里用到了科学推理的方法.
(2)在图乙的实验中,小车的动能通过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反映出来,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摩擦力与物体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的速度、距离等无关.
(1)解:如答图所示:
(2)选择方案一。理由:方案二中,由于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得就越长,但橡皮筋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不成正比,故应选择方案一
【解析】(1)分析方格纸上横轴和纵轴表示的物理量,然后再将各组数据描点,最后连接起来即可;
(2)根据图像可知,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的变化图像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即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因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不是均匀的,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方格纸上横轴表示拉力,纵轴表示橡皮筋的伸长量,根据表格中的每组数据,在对应位置描点,最后将相邻的点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2)我会选择方案一,理由是:方案二中,由于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得就越长,但橡皮筋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不成正比。
、解答题
小明速度:v1=s/t=100m/12.4s=8.1m/s;小王的速度:v2=s/t=100m/13.8s=7.2m/s∵前五十米中没有具体时间∴无法判断
【解析】主要考察学生对平均速度的计算及运动快慢比较等知识的理解。
【解答】小明速度:v1=s/t=100m/12.4s=8.1m/s;小王的速度:v2=s/t=100m/13.8s=7.2m/s,前五十米中没有具体时间所以无法判断。
(1)减速;200
(2)
【解析】(1)根据乙图判断5~6s内木块的运动状态。木块在3~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甲图判断这时它受到的推力,然后根据二力平衡计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2)根据乙图可知,在0~1s内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判断摩擦力的大小;从1~3s时木块作加速运动,3~5s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5~6s木块做减速运动,这段时间内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据此解答。
(1)根据乙图判断,5~6s内木块的速度越来越小,因此它做减速运动。木块在3~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据甲图可知,3~5s内推力为200N,所以木块受到摩擦力200N;
(2)根据乙图可知,在0~1s内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知,这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推力,即100N;从1~3s时木块作加速运动,3~5s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5~6s木块做减速运动,这段时间内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即200N。作图如下: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