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
——雨果
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然盲目,只有在悲剧重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情境导入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目的、导火线、过程和结果。
2.知道《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以及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材料: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
中国市场打开,对华贸易将迅速增长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人的预想是什么?
新课讲授
1.战争背景
一
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1.战争背景
阅读材料思考,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的预想达到了么?为什么?
材料一: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材料二:妨碍对华出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那个依靠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 ——马克思
①英国人想要扩大中国市场的目的没有达到
②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中国 3.6亿 人均0.75便士
洪都拉斯 14 600人 人均934.5便士
4.导火线(借口):
3.发动国家: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5.时间:
1856—1860年
英法联军主凶,美俄帮凶
然而英国人认为......
我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我们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修约
英法美等
大清王朝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担心危机统治
拒绝
修约失败
借口发动战争!
(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
2.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
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西林教案”)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不会发生。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不过是他们的借口而已。
第一阶段
1856年——1858年
炮轰广州
攻陷广州
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签订《天津条约》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
6.战争过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广州
澳门(萄占)
九龙司
香港(英占)
琼州
淡水
台湾
厦门
福州
定海
上海
镇江
南京
九江
汉口
烟台
北京
营口
黄 海
东
海
黄
河
运
河
长
江
汕头
天津
宁波
汉口
营口
烟台
镇江
南京
九江
琼州
淡水
台湾
广
宁
福
厦
上
汕头
新增加的通商口岸有何特点:
天津
随后,清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数量上——多
范围上——广
地域上——深
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二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
咸丰帝逃往
承德避暑山庄
第二阶段
1859年-1860年
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
圆明园
清代皇家园林
历时150多年扩建
面积5200余亩
方壶胜境
鸿慈永诂
海晏堂
远瀛观、大水法
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又纵火烧毁。
圆明园
被纵火焚烧三天三夜
被掠夺文物超过150万件
材料一:《泰晤士报》写道:“进入皇帝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
材料二:一个英国军官抢到一座金塔,价值2.2万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的珠宝价值80万法郎......抢劫整整持续了3天,最后他们从南北两面放火,焚烧了这座150年才建成,举世无双、无法复制的皇家园林。
是列强侵华的暴行,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历史证明,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
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
把祖国建设得空前强大,实现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
1860年《北京条约》(清政府与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
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外国势力进一步扩张
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拓展延伸
总理衙门的设置
1861年,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
2000年
佳士得和苏富比在香港拍卖牛首、猴首和虎首铜像,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以高价将文物购回。
2003年
爱国企业家何鸿燊捐款人民币600多万元将猪首铜像从美国收藏家购回。
2013年
2019年
法国皮诺家族正式将鼠首铜像捐赠给中国
何鸿燊将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马克思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有一个国家“不需要花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
俄国
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割占了哪些地区,共割占多少领土?
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
《北京条约》
《改订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
《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瑷珲条约》
平方公里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
赔款 2100万银元 大幅增加
通商 口岸 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5处 增开汉口、南京、
天津等11处
其他 协定关税等 商船和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公使进驻北京等
战争影响
2、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1、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4、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课堂小结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主凶
英法
帮凶
美俄
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
俄国趁
火打劫
第一阶段: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
割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
共150多万平方千米
《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随堂练习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要扩大中国市场 B.“修约”交涉失败
C.使公使进驻北京 D.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A
2.《天津条约》的内容不包括 (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开天津为商埠
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 D.给英、法赔款
B
3.有些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的伤痛,看见下图就会联想到是哪次列强侵华的见证(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B
4.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 )
A.英法联军 B.俄美联军 C.八国联军 D.英美联军
5.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
A.美国 B. 德国 C. 沙俄 D.日本
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意思是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及主权,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与压迫的社会。近代中国逐步丧失了七大主权: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外交主权铁路主权、领海主权和矿产主权。这一情况主要说明近代中国( )
A.最终完全沦为殖民地 B.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C.清王朝成为傀儡 D.中国各项主权都丧失殆尽
C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