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一)

文档属性

名称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8-07 15:1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观点:植物体由“土壤汁”构成,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解开大树成长之谜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五年后柳树增重 76.7 kg
土壤减少 0.57 kg水分是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推论: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到相反的结果,所以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2)1771,普利斯特利(3)1779年荷兰的科学家英格豪斯甲乙丙(3)1779年荷兰的科学家英格豪斯结论: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知道绿叶吸收的是CO2 ,放出的是O2。
1804 年瑞士的索绪尔通过定量研究进一步证实CO2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未考虑问题 ——这一过程中,光能哪里去了? 1845,梅耶根据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储存起来。未考虑问题——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于
什么物质中呢?(4)1864年,(德)萨克斯的实验结论:碘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制造淀粉。暗处理酒精脱色进行对照 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为什么部分遮光、部分曝光?为什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5)1880年,恩格尔曼的实验没有空气黑暗 极 细 光 束 完 全 光 照结论: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场所,并产生氧气。问题:光合作用释放的O2到底来自CO2还是H2O?1、需要标记什么元素?问题思考:(6)美国鲁宾和卡门实验(同位素标记法)18O 2、怎样设计分组对照实验?
3、如何作出假设? 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都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 这种化合物跟通常的化合物一样参与所有化学反应,却带有“放射性标记”,用仪器可以探测出来.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例:
放射性元素→非放射性元素
14C → 12C
18O → 16O预测1:若第一组为O2,第二组为18O2,
预测2:若第一组为18O2 ,第二组为O2 ,
预测3:若两组既有18O2、也有O2,第一组第二组绿色植物
(如小球 藻)全部来自H2O全部来自CO2来自H2O和 CO2结论: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第一组第二组实验结果:美国卡尔文 用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C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总结:场所:条件:原料:产物:1、光合作用总反应式:2、光合作用的定义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水氧气二氧化碳(CO2) 、水( H2O)糖类 (CH2O)、 氧气(O2)叶绿体光能练习:如图某植物经过暗处理后,其上的叶片再由光照射一段时间,然后脱色并用碘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变蓝,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⑤光合作用合成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C课后练习预习光合作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