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析志怪
——由《聊斋志异》的“狼”走向多视角阅读
【核心概念】
1.多视角阅读:以课文为出发点,从多重身份、多个视角开展阅读活动,如读者视角、角色视角、作者视角、编者视角、文化视角等,真正体现“文章不厌百回读”。
2.微项目:“微项目”概念是指对项目内容设置、时间安排、过程协调等进行小而精的设计,使之适合日常课堂教学的需要。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者视角,梳理故事的脉络,感受故事的一波三折和惊险离奇;
2.利用角色视角,聚焦故事中的形象,分析屠户和狼的形象特点;
3.立足作者视角,明晰作者的情感倾向,体会文本主旨,感悟《聊斋志异》的“志异”内涵。
4.学习多视角阅读的方法,加深阅读感悟,培养有品质的思维。
【教学重点】
立足作者视角,体会文本主旨,感悟“志异”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多视角阅读的方法,加深阅读感悟,培养有品质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化导入(微项目驱动)
假如有关部门要成立蒲松龄名人纪念馆,部分展厅需要介绍他的《聊斋志异》这本书,你能帮忙写一段解说词吗?
二、多视角阅读(微项目过程)
(一)子项目一:读者视角知其事
1.文中描述的狼与人的斗争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最终结局也出人意料。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2.请根据以上思维导图,复述本文讲述的故事,并准备在课堂上讲给大家听。
3.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请用“这是一个________的故事”来回答。
(二)子项目二:角色视角品形象
小组合作,请从“屠户”“狼”这两个视角任选其一,用第一人称来分析这个故事。
1.我是一个屠夫……
2.我是一头狼……
提示:请先聚焦文中的一两句话,制作思维导图,再分析故事。
1.赏情节:从动作、神态描写等角度描述这个情节;
2.补心理:选择留白处,补白出人/狼的心理描写;
3.谈反思:谈谈人/狼在故事结局时的所思所想。
(三)子项目三:作者视角悟志怪
1.寻找《狼三则》中集中体现作者思想倾向的评价性语句,并谈谈为什么作者会批判狼的行为,而赞扬屠户的行为。
2.补充作者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分析作者“志异”的目的。
三、解说词设计(微项目成果)
蒲松龄名人纪念馆展厅《聊斋志异》介绍,我们可以为解说词写两三句话: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志怪小说集。
作者通过叙述……
塑造……的形象
表达……的情感
让人感受到……
(未完待续)
四、大阅读展望(微项目作业)
1.课后,继续用多视角阅读的方法,阅读《梦狼》《毛大福》两文,你会对《聊斋志异》的“狼”有新的认识和体会,之后,继续完善《聊斋志异》解说词。
2.多视角阅读其他文章和书籍,实现“大阅读”,更好地认识自我、与世界,思考社会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