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1 17:48: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略读的方法快速阅读课文。理解文中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3、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学习过程:
一、导语设计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他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 这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走近他眼中的叶圣陶。
【知识链接】
1.走近作家作品
张中行:(1909-2006.2.24),原名张璿,字仲衡。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吹牛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2.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 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3、背景链接。(多媒体呈现,学生齐读) 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二、进入文本,初度课文:
1.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牵涉( ) 丁卯( ) 繁碎( ) 拖延( ) 简明 ( ) 扼要( ) 规矩( ) 鞠躬( ) 搀合( ) 执笔( ) 冗长( ) 惟德是辅( ) 半儒半释( ) (2)解释词语: 诲人不倦: 颠沛流离: 不即不离: 晦涩: 著作等身: 高文典册: (3)句子解释: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自读课文,把阅读的感想或疑问写在下面。
【略读·初识先生】 1、叶圣陶先生具有怎样的品格?找出作者张中行评价叶老的语句。 要求:以默读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勾画。 将时间控制在4分钟之内。
待人厚 修改文章 送客 复信 律己严 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叶圣陶先生有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2.(学生活动二:品读体会) 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并说明其作用。(生:自读→勾画→交流→齐读) ①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 ②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③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简洁有力,深显功力。
三.【细读·景仰先生】
1.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细读,找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语句,与同学交流,指出其表达效果。((生:自读→勾画→交流→完善)
(1)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 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 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叶老走了,鞭炮声所代表的乐景反衬出“我”的悲哀之情,这就是“双层的悲哀”。
(2)“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 ★作者并没有说这是他个人的看法,而是“前辈”说的。前辈指的是年辈长、资历深的人。一个“总”,一个“最”, 这两个词,一个是时间副词,说明这种判断的恒常,一个是程度副词,说明在人们心目中叶圣陶先生德高望重是数第一的,这是作者以及前辈们对叶圣陶先生在“德”这个方面无可取代地位的一种最高肯定。
(3)“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凡是”用了极其肯定的语气,涵盖了所有与叶圣陶先生有过交往的人。“有些交往”包括了交往深以及交往并不深的人,还包括交往时间长和并不长的人。然而这些人“无不”“深受感动”。这句话不仅突出叶老“待人厚”是所有人的共同认识,而且表现了作者对叶老的尊重和爱戴,对叶老人格魅力的肯定和赞叹。
(4)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这里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叶老尽管患病在床,他仍依旧“举手打拱”,说着“谢谢”,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宽厚待人,虚怀若谷。
2、本文语言呈现出两种不同风格,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生:自读→勾画→交流) 一方面,行文平易,如用了一些明白如话的句子,如平常的口语,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内涵深厚,如引用了一些名句,增强了文章的厚度。
3、精读第二段,完成下列各题。 (学生活动三:精读品析—齐读→酝酿→交流→完善) (1)齐读,让学生找出此段中叶圣陶先生的过人之处。 明确:关键词:儒 关键句: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躬行君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2)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品质? 明确:对比
(3)这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结构上起统领3-8段;内容上起概写叶圣陶先生过人之处的品德。
4.细读课文3--8段,从哪些字、词、句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叶圣陶。
要求:边读边勾画,在空白处做上批注,写下感想。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展示。
四、【升华·明确手法】 1、知识链接:以小见大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手法。 这个“小题材”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件,小细节。而“大主题”则是指作品中体现的大情感,大道理,大品格……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他鞠躬, 口说谢谢”,这样一些琐碎之事,可见其待人之宽厚。 又如: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老引导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可见叶老对待学问严谨的程度。 ★这是因小见大的写法,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小事,表现了人物的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拓展阅读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思考:作者记叙了怎样的“小事”,展现了叶圣陶怎样的不凡品格。
我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那时刘延陵兄介绍我到吴淞炮台湾中国公学教书,到了那边,他就和我说:叶圣陶也在这儿。我们都念过圣陶的小说,所以他这样告我,我好奇地问道:怎样一个人?出乎我的意外,他回答我:一位老先生哩。但是延陵和我去访问圣陶的时候,我觉得他的年纪并不老,只那朴实的服色和沉默的风度与我们平日所想象的苏州少年文人叶圣陶不甚符合罢了。 记得见面的那一天是一个阴天。我见了生人照例说不出话,圣陶似乎也如此。我们只谈了几句关于作品的泛泛的意见,便告辞了。延陵告诉我每星明六圣陶总回甪直①去,他很爱他的家。不久,中国公学突然起了风潮②。我向延陵说起一个强硬的办法;实在是一个笨而无聊的办法!我说只怕叶圣陶未必赞成。但是出乎我的意外,他居然赞成了!后来细想他许是有意优容我们吧,这真是老大哥的态度呢。我们的办法天然是失败了,风朝延宕下去,于是大家都住到上海来。我和圣陶差不多天天见面,这样经过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实在是我的很好的日子。 我看出圣陶始终是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他的和易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矫揉造作而成。他对于世间妥协的精神是极厌恨的,在这一月中,我看见他发过一次怒;始终我只看见他发过这一次怒,那便是对于风潮妥协者的蔑视。注释:①甪直(lùzhí):中国水乡文化古镇,该镇位于苏州城东南。
②风潮:叶圣陶、朱自清、刘延陵、吴有训等八位新教员对学校进行整顿和改革的主张,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他们煽动学生闹事,排斥几位新教员。
——《我所见的叶圣陶》

大约半年之后,我写完了《中国文法要略》的上卷,送给圣陶先生审阅,那时候他已经把家搬进城里了。后来开明书店设立成都编译所,就设在圣陶先生家里。圣陶先生一直在主持《中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后来又跟宋云彬先生合编《国文杂志》,他邀我给这两个刊物写稿子。我的《文言虚字》、《笔记文选读》、《中国人学英文》以及《石榴树》(即《我叫阿拉木》)的译文,或全部,或部分,都是在这两种刊物上发表的。因为送稿子到圣陶先生那里去,也就常常留下来,一边说着话,一边看圣陶先生看稿子。圣陶先生看稿子真是当得起“一丝不苟”四个字,不但是改正作者的笔误,理顺作者的语句,甚至连作者标点不清楚的也用墨笔描清楚。从此我自己写文稿或者编辑别人的文稿的时候也都竭力学习圣陶先生,但是我知道我赶不上圣陶先生。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彼此不通音问。我听说周总理设法保护文教界的一些老先生,估计圣陶先生会在内,也就放心了。我自己则由隔离反省而集中学习,而下干校,又和二十多位同志于1971年初提前放回北京,仿佛做了一场希奇古怪的大梦。这时候虽然仍然受驻机关的军宣队、工宣队管束,已经基本上可以自由行动,于是有一天我就去访问圣陶先生。大概这个时候圣陶先生那里还是很少有客人来吧,看见我非常高兴。寒暄几句之后,他睁大眼睛问我—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你是什么罪名 ”我说:“反动学术权威加走资派,双料打倒对象。”圣陶先生叹了口气,半晌不说话。后来互相交换熟人的消息,圣陶先生扳着指头算了会儿说:“我认识的人里边,死了的和下落不明的,十七个。”
圣陶先生和王伯祥先生是幼而同学,长而共事,交情很深。伯祥先生那时候身体不好,在家里很寂寞,圣陶先生常常去看望他,有时候乘公共汽车,有时候步行。二位老人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因此,我也过些时候就去看看圣陶先生,尽管没有多少话要说。
——《怀念圣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