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023年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和生物圈专题卷
一、单选题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
A. 合作 B. 食物网 C. 捕食 D. 竞争
2.生物圈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仅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C. 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D.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如图画出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鹰和兔对牧草的生活都没有任何影响
B. 该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 一般情况下,草原上各种生物的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D. 牧草的生活受到阳光 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4.下列诗词中描述了生命现象的是
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C.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5.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无机物的生物成分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包括以上三项
6.以下诗句描述的各种自然景观中,生态环境较差的是(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能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是( )
A. B. C. D.
8.草原上存在草 鼠 蛇 鹰这样一条食物链,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蛇和鹰的生殖发育特点都为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但是鹰可以通过孵卵等行为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
B. 对鼠、蛇、鹰进行生物分类的依据就是生活环境的不同
C. 为了减轻虫害,草原上进行了大面积喷药,有毒物质在鹰体内积累最多
D. 草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鹭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鱖鱼用鳃呼吸
B. 桃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C. 相对于白鹭和鱖鱼,桃树的细胞结构没有线粒体
D. 白鹭、桃树、鳜鱼及西塞山前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0.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能歌善舞的机器人 B. 从小长大的钟乳石 C. 堆积的越来越高的珊瑚礁 D. 枯木上生长的蘑菇
11.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草 B. 图中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
C. 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二、实验探究题
12.百合是著名观赏花卉,可用鳞茎进行繁殖(如图)。鳞茎通常秋季种植,度过休眠期后于次年春季才能出苗。科研人员以某种百合为材料,研究解除鱗茎休眠的条件。
(1)选取若干完整无损伤、大小________的鳞茎,先进行消毒,杀灭鳞茎表面的________等微生物。
(2)将鳞茎分组,其中一组不做处理,其余各组置于不同条件下贮藏。随后将各组鳞茎种植相同时间,测定萌芽率,结果如表。
贮藏时间(天) 萌芽率(%) 贮藏温度( ) 25 30 35 40
0 0 0 20 40
5 0 60 100 80
10 0 80 80 60
①实验研究的是不同________及贮藏时间对解除鱗 茎休眠的影响。
②实验过程中应控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以________误差。
③不做处理的鳞茎播种后萌芽率为0,在本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
④据表分析,在________条件 下萌芽率最高,说明此为解除鳞茎休眠的最佳条件。
(3)此项研究在百合的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不包括 ________ (单选)。
a.缩短休眠时间 b.调节开花时间 c.改变百合品种
三、综合题
13.识图分析题:请仔细分析下面一组二图,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注:“[ ]”填字母或数字,“_____”填文字)
(1)上述A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__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的关系而形成食物链。生物③生长发育所需食物来源于生物[________]通过________ 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2)上述B图中的a、b、c分别代表A图食物链中的不同生物。其中,所含物质和能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有毒物质积累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由它们所形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_]。
14.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a~f代表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牧草、鼠、狼通过捕食关系联系在一起,构成一条________。细菌、蚯蚓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
(3)如果牧草吸收了有毒物质,图中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
(4)该草原曾发生过鼠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原状,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
15.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人体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肺部炎症,严重时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截止7月13日,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276万,死亡人数超56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人或其他生物的________内。
(2)小张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被紧急送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种措施属于________。
(3)人体最初感染该病毒时并未出现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人体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的吞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毒对抗,发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
(4)为防止疫情蔓延,很多国家正在加紧研发新冠肺炎疫苗。疫苗注射到人体后,可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叫________。
(5)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蔓延,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________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命运息息相关。各国之间只有密切配合,共同抗疫,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16.在一个以种植玉米为主,兼养猪、家禽和鱼的小型简单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间存在如甲图所示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参与玉米光合作用的水、二氧化碳和阳光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
(2)依照________的分类标准,可将图中四种生物分成两类。
(3)谚语“有收无收在于水”,说明了水分对农作物的重要性。假设农作物长期被水淹,会导致烂根。甚至死亡。对此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4)农田玉米中偶然出现了白化苗,这种现象是由________的改变引起的,白化玉米苗死亡的缘故是________。
(5)农技人员进行了不同株距对某品种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阻碍的试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果。请从光合作用的角度讲明其缘故。________。
17.红耳龟原产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为研究其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某地区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和食性进行了调查。请回答问题:
(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2)调查该地区龟鳖类的种群数量,结果如表,由此可知。目前该地区龟整类中占优势的是________。
种类 红耳龟 乌龟 中华花龟 中华鳖 蛇鳄龟
数目 148只 20只 8只 4只 1只
(3)研究者解剖了红耳龟和中华花龟(本地龟),统计它们胃内残余食物种类,发现红耳龟胃内有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贝类、鸟类、禾本科等食物,而中华花龟胃内仅有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三种食物。据此分析:
①依据食性,红耳龟与中华花龟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②红耳龟入侵后,由于当地物种中缺少________对其制约, 迅速繁殖。红耳龟的捕食行为还可能会引起本地的鱼类、贝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下降,严重时会使当地的________多样性降低,影响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
(4)为了防控红耳龟的生态入侵,请对当地民众或相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
答 案
一、单选题
1. C 2. B 3. A 4. B 5. D 6. A 7. D 8. B 9. A 10. D 11. B
二、实验探究题
12. (1)相近(一致,相似);细菌/细菌、真菌(2)贮藏温度;减少(小);对照;贮藏温度5℃,贮藏时间35天(3)C
三、综合题
13. (1)分解者;吃与被吃;①;光合(2)b;b;b→a→c
14. (1)光合作用(2)食物链;分解者(3)狼(4)自我调节能力
15. (1)活细胞(2)控制传染源(3)非特异性免疫(4)抗体(5)生物圈
16. (1)非生物成分(2)形态结构(3)及时排涝
(4)遗传物质;白化苗的体内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
(5)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
17. (1)消费者(2)红耳龟
(3)竞争;红耳龟和中华花龟均可以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为食;天敌;基因;自我调节
(4)开展关于红耳龟生态入侵的民众科普教育;监管放生行为
(
第
- 1 -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