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023年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面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绿色植物通过过程2就可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 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
C. 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D. 过程1表示光合作用,过程2表示呼吸作用
2.水分进出绿色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
A. 气孔、导管、根毛 B. 导管、气孔、根毛 C. 气孔、根毛、导管 D. 根毛、导管、气孔
3.在进行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其目的是( )
A. 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 B. 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C. 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 D. 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4.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A. 适量的水分、适宜的肥料、足够的空气 B.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C.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阳光、足够的空气 D. 土壤的覆盖、适量的水分、合适的温度
5.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⑤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 ②④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
C. ③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
D. ⑥为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它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6.2015年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她的团队从绿色开花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良好疗效。黄花蒿属于( )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7.某同学观察发现,海带没有根 茎 叶的分化 据此可认为海带属于(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8.荔枝是深圳常见的水果(如图)。荔枝花的以下结构中,能发育形成荔枝种子的是( )
A. 花药 B. 胚珠 C. 花丝 D. 子房壁
9.园艺博览会上,我们会看到一棵菊花植株上开着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花,这是( )
A. 不同光照处理的结果 B. 自花传粉的结果 C. 转基因培养的结果 D. 嫁接的结果
10.“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酒精的颜色( )
A. 变成蓝色 B. 变成绿色 C. 变成黄白色 D. 没有变化
11.以下关于苔藓植物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无根、茎、叶的分化 B. 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无输导组织
C. 有根、茎、叶的分化 D. 有茎和叶的分化,也有输导组织
12.以下有关种子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
A. 花生和菜豆种子中都没有胚乳 B. 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C. 蕨的种子微小,又叫孢子 D. 种子植物的繁育也不一定要靠种子完成
二、填空题
13.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________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14.在种子的结构中,________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15.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三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________实验装置,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__作用,下午,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____作用。傍晚,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给植物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一亮就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____作用。
(2)若要证明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选取实验装置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对照。
17.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为使实验结果更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对装置中的所有叶片进行________处理一昼夜,再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然后将叶片摘下放入酒精隔水加热,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 ________(填字母)瓶中的叶片会全部变蓝。
(2)本实验能探究__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探究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需从A、B、C、D四组装置中选择________(填字母)两组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3)D瓶上方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动,是因为D瓶中的叶片进行________(填生理作用)导致的结果。
18.某同学设计了探究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经过反复实验,观察到下列现象 请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1)在密闭的甲 乙装置中分别放入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并光照一段时间 甲装置中的小白鼠很快死去,原因是小白鼠的________作用导致玻璃罩内缺氧;乙装置中的小白鼠能正常活着,原因是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更新了玻璃罩内的气体
(2)一段时间后,密闭的丙装置原本干燥的玻璃内壁出现了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
(3)丁装置中的绿色植物经过黑暗处理一昼夜后,再用黑纸将叶片的A处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然后光照3~4小时,取该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并漂洗,发现变蓝的部位是________(填“A”或“B”),其主要原因是叶片该部位产生了________(填产物)
四、综合题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完成对接。科学家将用“天舟一号”搭载的水稻、拟南芥等植物种子在“天宫二号”开展实验。这是我国首次在太空开展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
实验是以蛭石为土壤,铺在一个透气不透水的太空生长盒里,再放入种子。太空生长盒根据指令,把营养液注入盒内,并控制光照、温度等,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1)实验中生长盒内注入的营养液,是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水分和________。
(2)太空生长盒中长大的水稻若要结出种子,还必须经过开花、________、受精和结果的过程,才能完成“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
(3)带到太空的种子,在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种子内的________很容易发生改变。这种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____。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宇航员每天摄入量最多的是________类食物。
20.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先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需要生活在氧气较多的环境中)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黑暗的环境里,然后用极细光束来照耀水绵。在显微镜下发觉,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耀到的部分邻近。他再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好氧细菌与水绵相比,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
(2)从恩吉尔曼的实验中,你能得出如何样的结论?________。
(3)好氧细菌的生活需要水绵产生的氧气,请写出好氧细菌利用氧气的反应式:________。
(4)假如将该装片较长时刻地放在黑暗处,那么水绵和细菌的生活状况是________。
答 案
一、单选题
1. A 2. D 3. D 4. B 5. A 6. D 7. A 8. B 9. D 10. B 11. B 12. C
二、填空题
13. 分生 14. 胚 15. 花蕊
三、实验探究题
16. (1)A;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A;C
17. (1)暗;C(2)水分、光照、二氧化碳;C和D(3)呼吸作用
18. (1)呼吸;光合(2)蒸腾(3)B;淀粉
四、综合题
19. (1)无机盐(2)传粉(3)遗传物质;可遗传的变异;谷类、薯
20. (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葡萄糖+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4)生长缓慢或死亡
(
第
- 1 -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