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图形分类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图形分类 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22 08:0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学生的生长”看得见
——以 《图形分类》教学为例
一、教材的知识体系:
1.单元地位
形特征面积计算
本单元的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板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将带领学生实现从形到特征的突破,从而为后续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奠定基础。
2. 本课的地位:
本单元涉及三角形、四边形等多种图形特征的认识,如何能有条理地去认识这些图形,教材安排了3次分类活动,两次探索活动,
(
探索活动二
) (
分类活动一
) (
分类活动二
) (
探索活动一
) (
分类活动三
)
分类的方法能把这些图形联系起来,使之系统化;直观操作便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图形的特征。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安排了一次对已学图形的分类活动和借助小棒探索三角形稳定性的操作活动,这两个活动都蕴藏着“生长的契机”。老师如何抓住契机,在起始课中以学定教,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生长,能积累一定的分类方法、记录方法、操作探索经验,将对本单元后续两次分类活动和探索活动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分类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一年级开始,他们就拥有了一定的分类经验,但在已有基础上,这节课的图形分类他们能分到什么程度?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所认知吗?我开展了学情前测,以此来探寻学生知识的起点。
1.分类的前测:
【结果分析】学生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但都局限于用某一种分类标准分类,没有继续往下分。能借助符号记录分类结果。
2.三角形稳定性的前测:
问题:埃及的金字塔上有三角形,伸缩门上有四边形,你觉得它们为什么要做成不同的形状?
【结果分析】“牢固”、“不容易倒”、“容易伸缩”这些都是学生对三角形和四边形特征的一些模糊的感觉,这些感觉来源于生活中对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物理角度的感受,没有学生从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属性去理解。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认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穷尽原则对已学图形进行分类,并有条理地记录分类结果。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2.数学思考:在说一说、分一分、做一做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概括、归纳的能力。
3.问题解决:获得分类、记录的一般方法,能借助操作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流程: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次分类,唤醒经验
二次分类,形成系统
操作探究,理解本质
接轨生活,学以致用
一次分类,唤醒经验
直接出示图形图片,
问题1:这些图形你都认识吗?
问题2:你能给这些图形分分类吗?
1.学生用学习单1完成独立探究。
2.展示分类结果,并阐述分类标准。
3.对比不同分类结果。
4.小结并设疑:同学们用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刚才的图形分成了不同的两类。刚才的分类结果还能不能继续往下分呢?
【设计意图】基于学情前测,学生对一次分类是可以轻松完成的,按一个标准分
好的分类结果中蕴含着二次分类的生长点,也蕴含着学生思维提升的生长点。
二、二次分类,形成系统
所以,我先追问能不能继续往下分?让学生来说一说,并在板书上记录下其中一
条。(板书的引领是为了给学生接下来记录全过程做个示范,因为我预计学生说分类能说,但记录下来有难度。)
1.提出二次分类的要求:请你继续往下分,分到不能分为止。并想办法把你的
分类过程和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
2.学生在学习单上二次分类,老师巡视,寻找可供讨论的学生记录方案。
3.交流并小结。
学生展示讲解 预计学生方案 教师板书 对比分析 小结
按有角没角往下分的 无板书
按立体和平面图形往下分的 ① 按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请观察同学和老师的记录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都按不同的分类标准一级一级记录下来。 有的给同一类图形外面画了个圈,形成集合。 有把原图形画下来记录的,也有用序号记录的。


追问:虽然记录方式不同,但刚才分类时,这几位同学都是按怎样的标准一级一级分类的?(从图形中抽象出分类结果,板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逐层递进的分类深化了学生对图形类别特征的认识,观察对比不同的记录方式又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的提升。学生在这一课中积累了穷尽原则的分类经验和用层级式记录分类过程的方法,既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也为后续三角形分类和四边形分类时,学生寻找更多分类方法和记录方法,埋下了生长的种子。
三、操作探究,理解本质
探究也分为两个层次
一究:用学具做出三角形和四边形拉一拉,感受三角形拉不动,四边形拉得动的物理属性。
上一环节我们是分类分到三角形和四边形结束的,这个环节可以顺势而问:你在
生活中见过做成三角形或四边形的物体吗?
1.出示自行车和伸缩门的图片,提出问题:你觉得它们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形状?
预计学生会出现前测中那样的猜测,师追问:也就是说自行车和伸缩门分别是根据三角形和四边形不同的特征来设计的,你们觉得三角形会有什么特征?
用学具做出三角形和四边形拉动验证猜测。
小结:三角形拉不动,不容易变形,我们就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能拉动说明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二究:用不同材料拼三角形和四边形,寻找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属性。
提出问题:为什么三角形和四边形具有截然不同的特性?
学生用学习材料动手操作、探究。
材料:四人小组成员用不同的长度的吸管围成三角形和四边形
四边形: 5、5、7、7 三角形:4、5、7
4、4、8、8 6、6、6
5、5、10、10 4、7、10
15、15、20、20 8、8、5
(
2
号学习单
三条边确定,你能拼出(
)种三角形。
四条边确定,你能拼出(
)种四边形。
和小组伙伴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
反馈对比:四条边确定,能拼出无数个四边形,三条边确定,只能拼出一个三角形。
小结:三角形三边确定,形状固定,所以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四边确定,形状不固定,所以具有不稳定性。
【设计意图】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是本课的重点,但引导学生从数学本质层面去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是这一环节的难点,两次探究活动可以带领学生从物理属性走向对本质属性的探寻,从而突出两种图形不同的结构特征。
四、接轨生活,学以致用
问题一: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用到三角形和四边形这种特性吗?
问题二:
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数学从生活中来,终究要回到生活中去,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数学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五、课堂回眸
纵观本节课,我努力寻找学生学习的生长点,创设丰富的活动承载学生的生长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有“发现”,有“提升”,让生长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