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2 18: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虽有嘉肴
还记得“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吗?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
五经:
虽有嘉肴
——《礼记 学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zuǎn的)。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资料链接
解读课题
嘉:形容词。形声。
《说文解字》:嘉,美也。从壴(zhù),从加,加亦声。“加”意为“用呐喊声助力”。“壴”为“鼓”省。本义:呐喊声伴随鼓声。
引申义:齐心协力,结局完美。《尔雅》:嘉,善也。
虽有嘉肴
虽有 嘉 肴
肴:名词。
从乂(yì),从有,有亦声。“有”为“以手持肉”之形,意为“生鲜肉食”。“乂”即“又(右手)”。本义:做熟的鱼肉和猪牛羊肉。
《说文解字》:肴,啖也。 《广雅》:肴,肉也。
虽有嘉肴:虽然有美味的肉食。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
教( jiāo )学相长( zhǎng )
兑命(yuè)曰 弗(fú)食
学(xiào)学(xué)半
明确字音读课文
虽有嘉肴(yáo),弗(fú)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jiāo)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故曰:教(jiāo)学相长(zhǎng)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xué)半”,其此之谓乎!
明确字音读课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味美。
最好的道理。
初读感知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
困惑。
自我反思。
自我勉励。强,勉励。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初读感知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即《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表示揣测,大概、或许。
初读感知
译文: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然后就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初读感知
顺着句子读课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 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顺着句子读课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 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个判断句
“也”字,有舒缓语气作用
读出
谆谆教导的语气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 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改变课文的文字排版颜色之后,你有什么新发现?
采用对偶句,
造成铺排效果,
增强文章的气势。
顺着句子读课文
顺着句子读课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 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是故:因此
故曰:所以 说
课文的体裁是什么?
课文70个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文中的句子直接回答( )
议论文
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C.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D.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E.教学相长也。
F.学学半。
E
明确课文体裁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 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中心论点
探究课文说理艺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如何理解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和现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在同一个主体的身上,学与教互相促进。
现代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对老师有所启发。比如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激发教师的思维,使他对问题认识更深入;学生提出的某个疑问,可能也正是教师自己理解上的难点;等等。
合作探究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①学习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②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合作探究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 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探究课文说理艺术
——中心论点
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 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探究课文说理艺术
——引用论证,补充说理。
——中心论点
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课文最后引用《兑命》的话有什么作用?
通过引用《兑命》中的话来讲道理,证明论点,阐述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教的重要性,这样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精读品析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宾语前置,倒装句
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
此:这,这个道理。
谓:说,说的。
之:倒装句标志,不译。
乎:句末语气词。
其此之谓乎
何陋之有?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前一个学,同“敩”xiào ,教导。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教学相长”与“学学半”有何异同?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
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
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阐述教和学的关系,即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主要是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
合作探究
两者关系
前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后者是论据,是用来补充强调中心论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
合作探究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嘉肴”写起
运用类比的论证方法,将“嘉肴”“至道”进行类比,由吃饭引申到学习,再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论证浅显易懂,由浅入深,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精读品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 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类比论证。从嘉肴到至道,由浅入深说理,进一步引出下文对教与学的论证。
探究课文说理艺术
——中心论点
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引用论证,补充说理。




类比论证
引出话题
逐层论证
层层推理
引用论证
作为结尾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学学半,此之谓
中心论点




课文脉络梳理
类比论证
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明确感情朗读课文
读出 惋惜遗憾语气,指出 学习的重要性。
读出 沉重语气。
自我反思、自我勉励
读出 振奋的语气。
读出 语重心长的语气。
读出 欣喜的语气。
1
2
3
4
5
请自由练读课文,在文中标注那些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观点或情感的语句。说说诵读它们时应注意的地方。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重读“虽”“弗”“不知”,读出分句内部的层次感(转折、假设),两个结句要读出惋惜、遗憾之情。]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重读“不足”“困”,语速渐缓,表现出一种沉重感。)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重读“自反”“自强”,语调略微上扬,读出一种重获力量的振奋感。)
精读品析
故曰:教学相长也。(全文的中心,是层层推导得出的结论,重读“也”,拖长音读,读得语重心长。)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其此之谓乎”读出一种欣喜的感觉。)
把每句背后蕴含的情感串联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情味。我们要从看似枯燥无味的文字中品味出古代学子求学的心路历程。
精读品析
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请你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第一组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第二组
类比论证,导出议题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情境
品味语言
第三组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
运用对偶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说理的效果。
品味语言
文本特色
逻辑严密
条理清晰
多用对偶
增强气势
课堂小结
当堂小测(1)
解释下列红色的字词。
1.虽有嘉肴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4.不知其善也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6.教然后知困
7.然后能自反也
8.然后能自强也
1.( )A.年号 B.美味的
2.( )A.味美 B.拜访 3.( )A.到了 B.最好的
4.( )A.好处 B.善良
5.( )A.这 B.因此
6.( )A.困惑 B.困乏
7.( )A.自我返回
B.自我反思
8.( )A.勉强 B.勉励
B
A
B
A
B
A
B
B
一、一词多义

1.学学半( )
A.学习
B.同“敩”,教导
2.学学半( )

3.其此之谓乎( )
A.表推测语气,大概
B.代词,它的
4.不知其旨也( )
学会文言字词分类归纳
B
A
B
A
学会文言字词分类归纳
二、通假字
学学半:
三、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2.不能知其旨也
3.教然后知困
4.教学相长也
5.教学相长也
古:道理。 今:道路。
古:味美。 今:意义。
古:困惑。 今:困难。
古:教和学。 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四、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
2.不知其善也
——名词作形容词,味美。
——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古:促进。 今:增长。
前一个学,同“敩”,教导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作品(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师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
【注解】道:指儒家之道,道理。 是故:因此。
君:名词作动词,统治。 念:想着。 典:主。
拓展练习
C
此段选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