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3 17:2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中华文明
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一 文明的起源
回忆
从生产力角度看,远古人类分为哪几个时期?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代表遗址有哪些?
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旧石器时代特点有哪些?
打制石器;渔猎采集;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
思考:早期人类分布基本特点是什么?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分布广泛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石刮削器(打制石器)
群居生活
元谋人遗址发掘出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
学会用火
_________把人和猿区分开
制造和使用工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石器时代代表遗址有哪些?
辽河:红山
黄河:仰韶、大汶口、龙山
长江:河姆渡、良渚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阅读,回答问题
新石器时代的特点有哪些?
磨制石器;制作使用陶器;出现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稳定
新石器时代代表遗址有哪些?
辽河:红山
黄河:仰韶、大汶口、龙山
长江:河姆渡、良渚
水稻遗存主要发现于河姆渡遗址的第四层中,尤其第四层的上部堆积最为丰富。
河姆渡遗址
猪纹陶钵
阅读,回答问题
新石器时代的特点有哪些?
磨制石器;制作使用陶器;出现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稳定
新石器时代代表遗址有哪些?
辽河:红山
黄河:仰韶、大汶口、龙山
长江:河姆渡、良渚
思考:新时期时代遗址分布反映原始文化的什么特点?有什么影响?
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分布广泛,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材料:
·《楚辞·天问》:“女岐无合,夫焉取 九子 ”对女岐无夫而有众多的后代表示难以理解;
·《三皇本纪》:“华胥履大迹于雷泽生伏羲”;
·《穆天子传》《山海经》等书中常见有西王母居于昆仑;
……
上述材料反映了远古时代的什么情况?
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情况的反映
阅读教材,回答母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特点?
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共享成果;
材料:
燧人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伏羲氏: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教人渔猎。
神农氏: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
猜猜他们处在哪个时代

材料:
大汶口人的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也有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等。另外还发现部分折头葬、折肢葬等较为特殊的葬式。中晚期以后发现有木质葬具,在有的成人墓的随葬品和儿童瓮棺的葬具中还使用了带有各种陶文的大口尊(陶制,盛酒礼器)。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
大汶口的葬式反映了大汶口时期的什么新现象?原因是什么?
它标志着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材料:
由于人口增加,氏族之间开始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战争。因为男人长期从事渔猎活动,体力更强了。况且战争是危险的事,就只能交给地位相对低下的男人去进行了。但这恰恰让男人掌握了权力。因为男人征战,于是他们掌握了军事权。一般来说,古代掌握军权的人被称为"王"。
阅读教材,回答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特点?
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
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大部落和部落联盟);
私有制已经产生;
阶级分化明显(出现贵族);
通过战争争夺财富和权力
阅读教材,说说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私有制出现
贫富 分化
阶级
出现
部落战争:
争夺财富和权力
上层:统治者
下层:被统治者
阶级矛盾
国家机器
政府
军队
监狱
法律
……
早期国家
生产关系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
——列宁
小结
国家诞生的两大基础条件?
出现阶级分化:
出现公共权力:
私有制产生
军事的需求
墓葬规模和居住规格
内部阶级分化和外部战争
二 从部落的国家: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三皇
黄帝
颛顼
帝尧
帝喾
帝舜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古史时期,万邦时代
军事民主制时期
1. 夏朝(BC2070-BC1600,大禹-桀)
(1)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3)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对夏部落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
(4)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5)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6)夏历《夏小正》
阅读教材,说说夏朝的基本概况
夏代末期的帝王有孔甲、胤甲、履癸(桀),都用天干为名,说明当时 用天干作为序数已经普遍。
总结
启继位的不同表述,反映了什么?
从禅让制过渡到世袭制,并非一帆风顺,可能伴随着激烈的斗争。
三 商和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发展与鼎盛
2. 商朝(BC1600-BC1016)
1.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甲骨文、青铜器(作用?)
2.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3.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原因?)
4.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阅读教材,说说夏朝的基本概况
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
3.西周(BC1016-BC77,武王-平王)
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度
你知道西周有哪些重要的制度吗?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封邦建国
分封
对象
分封的目的
(1)分封制和宗法制
(2)井田制
材料:
·《诗经·小雅》:“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阅读材料,说说井田制的特点
·土地国有,受封者实际占有;
·奴隶和平民集体耕种;
·不得买卖。
1.地位∶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2.农业∶
A.生产工具∶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B.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3.手工业∶青铜铸造
阅读教材,说说商和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
在一个奴隶制社会里面,应当是奴隶制生产关系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或者说由奴隶的生产构成社会经济的基础,而我国夏、商、西周三代都不是这种情况……把商代与周代社会中的主要生产者众人和庶人都说成是奴隶,这完全是违背历史真实的……之所以产生“中国奴隶社会”的说法,多是出自以西欧社会发展模式来剪裁中国历史的指导思想。
——《中国大通史 夏商西周卷》
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吗?
长江流域的文明为何淹没在历史长河?
课外延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