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语运用辨析(例句见“研究”P11)
(一)错误类型:
1望文生义 2用错对象、不合语境(注意对象、范围、场合等,是否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轻重失当)
3意思用反(矛盾) 4色彩失当(褒贬、语体、谦敬) 5重复啰嗦
(二)例句分析
A.审视成语的意义与句所表达的意义是否一致,不能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自相矛盾。
例1:我们俩分别将近三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萍水相逢”是指“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与句意不一致。)
例2: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一见如故”是指“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与“常常”相矛盾。)
B.审视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述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例1: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巧夺天工”是指“人工胜过自然”,其适用对象是人造的东西.)
例2: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天伦之乐”是指“形容父子、兄、夫妻等合家团圆的欢乐”,而不能形容师生团聚。)
(如:“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建筑物多;“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形容书籍多;“相敬如宾”形容夫妻;“凤毛麟角”指的是罕见珍贵的人才或事物;“一挥而就”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妄自菲薄”指过分轻视自己)
C.审视成语的感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
例1: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是贬义词。)
例2、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此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D.审视是否有谦词误用。
例1:如果你有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鼎力相助”是用于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时说的话,如“感谢你的鼎力相助”。)
例2: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篷荜生辉” 指“某事物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如“抛砖引玉”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洗耳恭听” 指专心地听别人讲,这两个词只能用在自己身上;“不吝赐教”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不能用于自己。)
E.审视成语语义是否包含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意义。
例1: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
例2: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末能去黄浦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与陶先生和张老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耿耿于怀”就是“一直未能忘记”的意思)
二、病句辨析(见“研究”P21)
(一)成分残缺或赘余(重复啰嗦)
1.缺少主语
例:通过今年食盐抢购事件,使我们看到了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科普常识有待提高。(通过/经过/随着/在……中/向”……“使/让/被” ——介词开头的,可能少主语,删去任意一个)
2.缺谓语
例: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全面了解。(在“全面了解”前面加“有了”)
3.缺少宾语
例:昨日,记者从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在“防治”后加上“计划”)
4.程度副词滥用(“过于溺爱”)
5.数量词和约数词滥用(“超过三千字以上”)
6.文言词汇滥用(“值得可喜可贺”)
(二)不合逻辑
1.前后矛盾
例: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余”和“左右”去掉其中一个)
2.否定不当
例: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巡查整治力度。(“防止/避免/杜绝/禁止”......“不”应去掉“不”)
3.不合事理
例: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4.分类不当
例:他给贫困山区学校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和图书等学习用品。
5.逻辑语序不当
例: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管理、认识、把握”改为“认识、把握、管理”)
(三)搭配不当
1.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能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去掉“是否”,注意“前一后二”和“前二后一”,注意“是否”、“能否”、“成败”等词)
2.主宾搭配不当
例: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把“的劳动”去掉,记住看到判断词“是”不放过,可能出现主宾搭配不当)
3.动宾搭配不当
4.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朗问题。(“只有”和“才”搭配,“只要”和“就”搭配)
(四)语序不当(构成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位置和顺序混乱,使得语句不通顺)
1.并列词语语序不当(属于“逻辑语序不当”)(如:讨论并听取了XX的报告)
2.定语位置不当
例: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社会的关注。
3.状语位置不当
例: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长期”要放在“受到”的前面)
4.关联词位置不当
例:(1)不但他学习好,而且品德好。(2)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前后两个分句,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若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2.存在歧义
例: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六)结构混乱(也叫“句式杂糅”)
例: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句式杂糅, “关键的问题是知识”或“关键是知识在起作用”)
得 分 秘 笈
其实,有些病句具有特殊的标志,掌握了这些标志就能帮助我们快速辨析句子出了什么毛病。下面就是一些病句的特殊标志:
1.句中有并列词或并列短语时,要检查这几个概念是否相互包容或能否与前后相关成分搭配。
例:(1)我们要重视对火箭的研究,导弹、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这些航天器都是用火箭发射升空的。(“导弹”不属航天器。)
(2)我们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一切出版物”包含“报纸”、“杂志”,不能并列)
(3)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消防车”不能与谓语“放弃”搭配)
2.以介词开头的句子,要检查句子是否缺主语。
例:(1)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提高了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删去“通过”,“这次学习”作整个句字的主语。)
(2)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删去“经过”,“老主任”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3.注意句中有表示两面的词,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要检查人一面或两面的搭配问题。
例:(1)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企业,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后面“能否”两面对前面一面。)
(2)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前面“好坏”是两面,后面也应在“生产”前加“能否”,形成两面)
4.句子有关联词的,要检查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或关联词是否配套使用,或分句间语意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
例(1)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本句“他”应移到“如果”后)
(2)只要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有些关联词必须配套使用。如,“只有……才……”就不能用作“只有……就……”。)
(3)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不是条件关系,应将“不管”改为“尽管”)
5.句子含有“否定”词,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
例: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弄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意思。本句应去掉“不”。)
6.句子中有介词“与”“和”“对”“对于”时,要考虑主客位置是否倒置。
例: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应该是“今年”和“去年”比较)
7.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
规律:谓语是“是”等词时,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为活动。
例:今年全市招收的均衡生数量,是近三年以来最少的一年。(删“一年”)
8.句子里有代词,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例: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这方面”指代不明)
9.句子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可考虑语序是否不当或是否产生歧义。
例: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女儿吉瑞芝给我们作了一个生动的报告会。(“优秀共产党员”应移到“女儿”后)
10.句子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考虑是否搭配。
例: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500多个”不能修饰集体概念的名词“岁月”,改为“日子”)
11.句子有“关于”、“对于”、“对”,考虑是否混淆了三个词的用法。
例:3月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大事都作了详细报道。(“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有些用“对”的句子不能改用“对于”;“关于”,表示关涉,有提示性质。本句的“关于”就应该为“对于”。)
12.句子中有谦辞和敬辞时,要考虑是否用错对象。
例: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笑纳”指自己送的东西请别人收下。)
13.句子中有数量词或数量词加名词“的”、“和”、“或”,要检查是否搭配不当或语序失当或歧义。
例: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工人献计献策的积极性。(有歧义,“两个工人”或“两个合理化建议”。)
秦王派出两个秦国的大将带兵攻打魏国。
三、语段排列辨析方法集萃(见“研究”P25)
1.一读,辨文体法:记叙文语段的语序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过程为顺序;议论文语段的语序常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为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说明文语段往往把说明对象或说明话题放在前面,把事物特征及其形成等内容放在后面。
2.找“老大”(首句)法:总起句、总领句等。
3.二读,找关键词(抓标志)法:理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时间转换标志的词,如“以前”、“现在”、“将来”等;注意空间转换标志的词,如“上”、“下”、“左”、“右”等;注意有逻辑转换标志的词,如“首先”、“其次”、“最后”等。另外注意每个句子的头尾相关联的词语,前后衔接。
4.排除法:第一,选项排除法(选项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压倒一边型”“势均力敌型”“群魔乱舞型”)。第二,看到代词不放过,往前寻找其所指代的内容所在的句子,进而确定语序,排除错误选项。第三,借助关联词确定语序,排除错误选项。第四,其它方法。
5.分组法:先把内容相关的句子分组各自排序,再拼接组合,检验答案。
6.三读,带入法:把已初步排好的语段通读一遍,分析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连贯符合文意,是否满足语境要求等。或按选中的选项带入句子朗读,检验是否正确。
四、句子的变换与选用、仿用题辨析(见“研究”P27)
(一)句式变换的原则
1.变换句式一般是在同义句式中进行,变换后不改变愿意。
2.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注意语言的通顺、生动、合理,防止顾此失彼。
(二)句子感情强烈程度:反问句>双重否定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
(三)句式变换的种类
1.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反问+否定=肯定,反问+肯定=否定)。
2.主动句与被动句互换(“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3.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双重否定表肯定,三重否定表否定)。
4.祈使句与疑问句变换
5.长句与短句变换
6.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7.选用恰当句式:看话题是否统一;看句式是否一致;看前后是否勾连;看是否合乎事理;看主语是否保持一致。
例1: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云雀猛地从香樟树上飞起,____,往朝霞万里的高空飞旋。
A.仿佛利箭般离弦 B.如同猛虎般出山 C.像陀螺样打转转 D.好似炮弹样出膛
例2: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做树一样的人,__A______,_________。
A.不一定枝繁叶茂 但务必挺拔秀颀 B.不一定很高大巍峨 但定要庄重挺立
C.不一定波澜壮阔 但会清澈明净 D.不一定光芒四射 但必须温和待人
例3: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贪污2500万,挪用200万元的国际航空公司财务处副科长杨宁钻到地下室,偷偷躲了起来,____,从地下室拽了出来,送到了该去的地方。
A.公安人员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公安人员给找到了
C.使公安人员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公安人员毕竟发现了他
8、缩句
9、扩句
(四)注意事项
1.限制性词语不能删,删去句子意思发生明显改变。
2.句子成分不能变化:如作状语变成了作定语,句子意思发生明显改变。
3.起强调作用的关联词前后内容不能调换位置。
4.强调句子中的某个部分,就把该部分调到句首或句尾,并用逗号隔开。
五、诗词鉴赏题辨析(见“研究”P29——P36)
(一)考点主要是:内容理解与分析,情感主旨、画面描述、品味词句、语言特色、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二)所选诗词的特点:1、体裁:以唐宋时期的律诗和词为主。2、丰富多样,但以即景抒情为主。
(三)得分秘笈
解题步骤:
1.翻译:从题目、作者,到诗句、注释、八个选项,全部利用起来,帮助理解、翻译诗歌内容。
2.看选项之间,或选项内部有没有自相矛盾。
3.看有没有故以说错、说反话,例如从以下几方面:内容、体裁、表达方式、情感、主题、感情基调、语言风格、修辞、时间(季节)、地点、远近、上下、动静、虚实、正反衬托、白描工笔、正侧面描写、五觉、哀乐……
解题策略:
1.对内容、主旨以及感情基调表述错误。
应对策略:第一,应抓住物象(意象)体味诗歌的整体情感,对关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中心主旨的把握,不要只关注答题点的选项,导致脱离文本的跳读,断章取义。最终理解偏差。第二,找诗眼,它常常是感情总基调。第三,找典故,分析典故背后的深层用意。
2.对词语的孤立理解,产生望文生义的错误。
应对策略:第一,对于词语理解,要分析诗歌蕴涵的感情,要注意结合主旨和整首诗的意境来分析,不能孤立地猜测。第二,对于题干一定要读明白,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点。第三,强化三读----读题目,读作者,读注释,全面理解诗歌。
3.对修辞方法和写作手法的赏析错误。
应对策略:第一,答题的时候,凡是有修辞的地方都要关注,慢读细读,找到切实的根据,才能放过,缺乏依据的说法,就是错项。第二,要抓名句,名句抓炼字,炼字抓修辞,这是诗词鉴赏的关键法宝。第三,考修辞选项也是考对内容的理解,所以切不可脱离诗句,只看选项,以他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理解。
附1:诗词基本常识(见八上期末所印发的资料)
附2:江西古代诗人(见八上期末所印发的资料)
附3:唐宋部分著名诗人简介(见八上期末所印发的资料)
附4:诗词的语言风格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用白描的手法,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于平淡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境。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委婉、隽永含蓄。委婉的风格的诗歌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是通过象征、双关等手法,描写与本意无关的事物,通过对比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的本意是表达作者对天各一方朋友(妻子)的问候与挂念,但没有直接写,而是间接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清新明丽、清新淡雅、清新活泼。这种风格的诗歌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如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词用语新颖别致,景致清新明丽,不落俗套。
4.生动形象。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运用多种词格,新鲜活泼。
5.绚丽飘逸。诗歌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婉约细腻。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密,如抽丝剥茧,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双关等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有讽刺意义,以增强诗歌的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
8.雄浑豪放、气势雄健。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有的气势浩瀚,雄伟壮丽;有的想象丰富,境界辽阔;有的气魄宏大,气势壮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则高远壮丽,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沉郁悲慨。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关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难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
附5:诗歌常见意象
附6:诗歌常用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描写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象征、白描/工笔、对比、烘托、渲染、衬托、联想与想象、以乐衬哀、以哀衬乐、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五觉”……
B、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反复、用典、设问、反问、反语、互文等
六、文言文复习资料(见“研究”P37——P48)
文言文在试卷中个占分12分,考查的知识点是:
1.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选择题。(选择题)(2分)
2.理解字词在句中的意思(词语解释)。(3分)
3.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语句翻译)。(4分)。
4.对文段的感悟启示(阅读文段后有什么启迪或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5.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文意,简要说说xx是个怎样的人)。(3分)
(一)句子节奏的划分
关键是要在通读全文后正确翻译出该句子,再注意句子是划一处还是两处,再按照划分节奏原则判断。
A、只划一处的停顿原则。
①主谓之间应停顿。例1:元方/入门不顾。例2:中轩敞者/为舱
②连词之间应停顿。例:濯清涟/而不妖;人不知/而不愠;
③句子无主语,谓宾之间应停顿。例:见/渔人
④状中之间(时间词后)应停顿。例:时/邕才学显著。例2:暮/而果大亡其财
谓语中心语与后置的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并列短语之间要停顿。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例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句首发语词>句首连词>时间词
句首发语词:夫、若夫、盖、其、惟、至于等。
例1:今夫/不受/之天 ; 例2:盖/大苏/泛赤壁云;例3:至于/夏水/襄陵
句首连词:故、是故、是以、虽、然则、至若、于是、无论、若、遂等。
例1:故/外户/而不闭,例2:虽/人有百手 例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句首时间词:俄而、既而、已而、未几、少顷、少时、是时、时等。
例1:俄而/雪骤;例2:既而/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B.不能停顿两原则。
①.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 ②.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二)词语解释(两个原则)
A考察内容:①重点实词 ②古今异义 ③一词多义 ④通假字 ⑤词类活用
B方法:
1.课内迁移法,推断词义。解题时根据这些知识,推断词语的含义。如“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中“尝”字的含义,借助已学过的课文《伤仲永》语句“未尝识书具”,推断词语为“曾经”。
2.语境推断法,辨析词义。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语境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3.组词推断法,连贯语意。(组词法)
4.平时积累:多读文言文版本的书籍,熟记常用的文言字词。
(三)语句翻译
1.基本原则:信、达、雅。
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无语病,符合汉代汉语的语法和用语习惯,做到字通句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力求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2. 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⑴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⑵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好处是文意连贯,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3. 具体方法:留、删、补、换(选)、调、变(意)。或: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意译法。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专用名词,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在翻译时应将无意思的“之”删掉。“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选),就是选择、替换。一词多义时,要选择最准确的翻译,如“故”在古汉语中,有旧的东西、所以、原来、故意、原因等义项。在“故渔者歌曰:”(《三峡》)中,就要翻译成“所以”;另外还要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意),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4.语句翻译步骤:
第一步:落实关键词语,正确解释词语意思。例:“故人不独亲其亲”关键的词语有“故”、“亲”、“亲”,意思分别是“所以”、“以…为亲”、“亲人”。
第二步: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做到不漏译。 例:“便要还家”“要”的前面分别省略了主语“村中人”、“要”后宾语“渔人”,翻译时要补上。
第三步:看语句顺序。语句顺序若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若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就要调换顺序。
第四步:忠实原文,准确无误,通畅顺达,富于表现力。(字字落实,信达雅)
(四)感悟启示
(1)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
(2)要从作品本身出发,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
(3)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4)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五)对人物评价的词语
分析人物形象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分析人物语言,“言为心声”,从人物自身的语言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2)分析人物动作、行为、神态,特点往往表现在细节上。
(3)注意侧面描写(烘托),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容易引起旁人的反应(议论、评论),写旁人的反应和看法,就叫侧面描写。
(4)关注作者的情感,通过作者对人物描写、人物主次关系、事件叙述、详略的安排来看作者的思想感情,看作者的感情是爱是憎,看写作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
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四字词语居多):
褒义词: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大公无私、正义凛然、虚怀若谷、正直无私、豁达大度、忠心耿耿、忠贞不渝、不拘小节、严于律己、奉公守法、安平乐道、随遇而安、嫉恶如仇、淡泊名利、两袖清风、足智多谋、大义灭亲、老成持重、博才多学、神通广大、一丝不苟、深谋远虑、胆大心细、豪放不羁、有勇有谋、忠心报国、廉洁奉公、为民请命、处事洒脱、情趣高雅、热爱读书、率真坦诚、率性自然。
贬义词:高傲自大、自以为是、鼠目寸光、目中无人、外强中干、刚愎自用、孤芳自赏、老奸巨猾、骄傲自满。
七、记叙文相关知识点及阅读答题方法和模式。(见“研究”P61——P76)
记叙文阅读方法:用心读懂全文,整体把握内容→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锁定答题区域→答题扣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拎取关键词句梳理、概括→尽量要点齐全(看分值,一般一点一分)、用词准确(尽量用文本中的词句)、表达完整、语言简洁、分条分点。(即:全面、准确、完整、简洁、分条分点)
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2.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A.人物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XX描写+对象+特征)
B.侧面描写: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3.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⑴顺叙作用:按时间发展,使叙述的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
⑵倒叙作用作用:强调、制造悬念、情节富于变化,更能引人入胜,避免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
⑶插叙作用:①补充内容,丰富情节;②照应上文,为下文铺垫;③交代背景,丰满人物形象;④突出中心。
插叙了……内容,交代背景(揭示了人物……的思想产生的原因);或与……形成对比,突出(丰满)人物形象或中心;或交待时间、缘由,照应上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记叙人称及作用
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与读者没有距离;便于直抒胸臆,增添文章的真实感。
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最贴近读者,使读者感到特别亲切,但用得不多。
第三人称:能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束缚,叙述角度灵活、自如,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5.记叙线索(可分为明线和暗线,一般暗线是感情线索)
⑴以人或物为线索(题目),如《我的第一本书》;
⑵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文中变化的词语有时很鲜明);
⑶以事件为线索(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
⑷以时空为线索,如《藤野先生》;
⑸以见闻为线索,如《孔乙己》。
技巧:注意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如文章的标题、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议论抒情的语句、所见所闻所感……
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征……;联系文章中心)或一语双关。
作用:A.点明写作对象,突出人物形象。B.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C.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寄托某种情感,突出文章的主题。 D.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E.蕴含……,含蓄新颖,耐人寻味;运用……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生动形象。
7.语段作用(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开头作用:
A.开门见山:a.开篇点题;b.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d.总领全文(概括了文章具体内容)
B.环境描写:a.交代背景;b.渲染气氛;c.衬托人物的心情;d.推动情节发展。
②.中间段作用:A、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B、为下文作铺垫。
③.结尾作用:A、(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升华情感。B、含蓄隽永,发人深省,引人深思。C、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8.分析人物形象
A、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B、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C、通过对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细节)语句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D、可分析侧面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
9.概括事件:时地+人(主人公)+事(起因+经过+结果)(散文的主人公是谁,就将谁放在前面说;最简概括就是“什么人什么事”)
总结中心: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事(物、景),揭示了……的道理,歌颂(或鞭挞)了……的品质(现象),表现了……之情。
10.详略作用:详写……,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1.修辞句或描写句有什么作用:(赏析题多见,注意选择赏析的句子)
基本格式:修辞手法+内容+效果(表意效果和语言效果)+情感或主旨
比喻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拟人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拟人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的特点。
排比句: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有力地写出了……的特点,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表达酣畅淋漓,使……感情更加强烈。
对偶句: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使语句形式整齐、优美,音韵和谐 ,铿锵悦耳。
描写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刻画了、描绘出)……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哲理句(议论抒情句):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升华感情,揭示了……的哲理,有……教育。
12.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照应、铺垫、象征,欲扬先抑,借物抒情,以小见大。
基本格式:手法+内容+效果(表意效果和语言效果)+情感或主旨
对比:通过……与……什么对比,鲜明地突出了……的形象。
衬托:用……衬托……,鲜明地突出了……的形象。
照应:……与……相互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欲扬先抑: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形成鲜明对比。
13.语言风格(语言表达特点):
有的生动形象,优美清新;有的朴实真挚,通俗易懂;有的幽默诙谐,富有趣味,有的语言犀利,讽剌性强;有的深遂含蓄,哲理性强;有的大气磅礴,气势如虹。
14.环境描写作用:
基本格式:手法+内容+效果(表意效果和语言效果)+情感或主旨
①渲染……气氛:衬托(烘托)……的心情。
②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③衬托人物的……形象、性格或心情。
④推动情节发展或暗示人物命运走向(结局)。
⑤突出或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⑥交待地域风光,或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和场景、环境特点。暗示时代背景。
15.重点词语的品析:
①词的含义:具体分析该词的意思,判断用修辞否,若用,按赏析题回答。②没用修辞, 一般揣测这个词的施事者的性格、原因、感情等。
②某词是否换成另外一词:一般不能换,要结合语境分析原因,词的表达效果如何好,而换后不能达到这一效果。
③前后两词是否矛盾:一般不矛盾,两个词语从不同角度而言针对不同内容。
16.与中心(或主要人物)无关内容作用(可否删去)
①归纳这部分内容;
②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③运用……写作手法(衬托、反衬、对比)突出了主要人物的……特点(性格)…
17.赏析句子的方法
基本格式:手法+内容+效果(表意效果和语言效果)+情感或主旨
⑴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⑵从用词的角度赏析
一般可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拟声词、成语等入手(动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形容词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所要描写对象的状态;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事物的特点;叠词则增添语言的音韵美。特别要注意词语感彩发生变化的词语,如贬义褒用、褒义贬用。)
⑶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
从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表达方式赏析(基本格式:运用.......表达方式+表现事物的特点或观点或情感等)
⑷从人物描写的方法赏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细节描写;还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等)
⑸从环境描写的方法赏析。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往往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还会采用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等。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故事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人物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化作品的主题等)
⑹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衬托、铺垫、伏笔、设置悬念、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虚实结合、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先贬再颂扬或先颂扬再贬,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受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点面结合等。
⑺从句式的角度赏析
句式类型有:感叹句、疑问句(包括反问句、设问句)、祈使句、陈述句(包括肯定句、一般否定句、双重否定句)、长句和短句、骈句(或叫整句,包括排比句和对偶句等)、和散句。感叹句情感强烈,疑问句发人深思,长句层层修饰、表意严密,短句节奏鲜明、简洁有力,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18.理解句子含义。
答题思路: 句子的含义(抓关键词, 化含蓄为直白 )﹢表达的感情( 把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再说一遍) (偷梁换柱法)
⑴修辞句(比喻):明确本体和喻体,把本体和喻体代入句中,用自己比较通俗的语言复述句子的意思。
⑵富含哲理的句子: 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然后解释并代入原句,用自己的话复述句意。(所谓有哲理,就是指那些有关珍惜生命,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道理等的感悟。)
如果句子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要抓住中心词,挖掘出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也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这个角度体会。
⑶言外之意句: 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弦外之音,写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八、说明文相关知识点及阅读答题方法和模式。(见“研究”P77——P784)
1.说明文的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兼用叙述、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用以介绍事物、解说事理,给人以科学知识为目的。阅读说明文要抓住文章的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2.说明文的分类
从内容上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重在介绍事物的特征,而事理说明文则重在揭示事物的本质。
从语言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3.明确说明对象。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4.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 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5.说明的方法及作用。
A.举例子。作用:通过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某事物的某特征,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B.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说明了某事物的某特征,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C.列数字。作用:用某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某事物的某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作比较。作用:通过…和…的比较,突出地说明了某事物的某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E.下定义。作用:用简洁科学的语言,准确地说明了某事物的某本质特征(或揭示了某科学道理)。
F.打比方。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某事物的某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G.画图表。作用:条理清晰地直接说明了某事物的某特征。
H.作诠释。对某事物的某特征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有区别。作用: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
J.摹状貌。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某事物的某特征,使说明更形象具体,通俗易懂。
K、引资料。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引出说明对象或增强说明的趣味性,文章的可读性。
回答格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突出地/具体有力地/…… )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6.说明的顺序
①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②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外—内、上—下、前—后、远—近。
③逻辑顺序: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主一次、原因一结果、现象一本质、特征一用途、一般一个别、概括一具体、整体一局部
7.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某事物的……特征/事理,
题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实际不符合。且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题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或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8.说明文的结构。
A.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
B.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C.并列式:平行式结构,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D.连贯式: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
9.说明文开头的作用。
四看:A、看是否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看是否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增强文学色彩,吸引读者(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看是否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D、看是否介绍说明对象的特征。
10.说明文结尾的作用。
要点:A、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B、表明希望,提出号召。C、想象远大前景。
11.描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从内容和语言的两个角度分析)
要点:描写了……内容,突出了……;语言上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2.说明文中引用古诗、传说、俗语、故事等的作用。
要点: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读来耐人寻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
13.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四看”:A、看是否揭示了说明对象及其特征。B、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C、看是否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看是否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