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杜鹃 教学设计
作品分析
【曲式风格】
《顽皮的杜鹃》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歌中非常巧妙地运用“sol-5”、“mi- 3”两音作为小杜鹃“咕咕”叫声的音高,既吻合大自然中杜鹃鸟的真实叫声,又和本课要求掌握的音乐技能同步,充分体现了音乐和大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
【相关知识】
1、 童谣的特点:
(1)语言平白易懂。童谣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主要对象为婴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童谣自然要平白如话。
(2)声韵自然活泼。童谣和其它艺术形式不一样,它十分讲究节奏和韵脚。这是因为唯有强调音韵之美,强调音乐性,孩子才能琅琅上口的记诵。
(3)句式短小生动。
(4)是情意俏皮有趣。这就是说,童谣是针对孩子创作的口传文学,自然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语言要俏皮,富有意趣。
(5)是想象奇特幽默。幽默是人生的财富,富有幽默感自然是童谣的重要内容。
2.顿音记号
顿音记号就是一个小的倒黑三角形,在演奏或表演上要表现得短促而又轻巧有弹性。
二、演唱处理
1.在教唱《顽皮的杜鹃》这首歌之前,必须认识和掌握低音的“5 6 7”三个音,这是歌曲里出现最多的,也是唱好四个乐句最关键的音。
2.轻声学唱: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3.认识顿音记号:
说说你理解到的顿音的感觉就象什么?你能不能也找一找生活中顿音的感觉呢?
它的感觉听起来有弹性、跳跃感很强,还有一定的力度。
4.指导学生唱好有顿音的乐句
5.指导有感情的演唱(注意力度、换气等知识)
三、教学设计
【课题】《顽皮的杜鹃》
【课时目标】(重点★ 难点▲)
蕴含情感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及顽皮的小杜鹃形象。
2.感受“我与杜鹃”间的情趣、情感。体会热爱大自然,关心小动物的情感。
获取知识
1.知道歌曲出处,奥地利童谣。
2.★掌握顿音记号。
3.▲掌握弱起节奏。
提升能力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准确掌握跳音记号并用不同力度表现杜鹃叫声。
【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
1.听《顽皮的杜鹃》,律动表演。
师:愉快的音乐课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先来听段音乐,你可以随音乐自由的律动。师:在刚才的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生:杜鹃
今天,这只可爱的小杜鹃又飞到我们的教室里来了,还给我们带来动听的歌曲呢?
(音乐主题创境生活化:用生活化的语言回顾复习,学生在了解杜鹃的基础上,从音乐中感受杜鹃叫声,初步感受音乐特点。)
二、学习歌曲
1.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认识这只小杜鹃。这次他是从哪个国家飞来的?(奥地利)
2.为什么说他顽皮呢?让我们来仔细感受,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播放视频)
(音乐主题创境生活化: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感受音乐色彩,关注歌词内容,展开生活联想。)
3.师:听一听,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动你的身体,听到杜鹃鸟的歌唱声就来拍手伴奏,好不好?(播放范唱)
4.师:现在让我们也变成一只只可爱的杜鹃鸟,飞到美丽的大森林。
5.师:杜鹃鸟在每个乐句的最后叫了几声?
生:两声 。
师:一起唱一唱,它的歌唱声有高低变化吗?
6.你能用动作表示这种高低变化吗?
(边唱边表现)(播放范唱)
8.师:小杜鹃的叫声是由哪两个高低不同的音组成的呢?“ 5 3”。来,跟着老师来唱一遍。
9.师:小杜鹃的歌唱声加了什么符号?
生:黑三角。
师:这个符号就叫跳音记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么 表现呢?跳跃的还是连贯的?
生:跳跃的
师:那就要求我们在演唱时做到轻巧,跳跃的。就象一个轻巧小乒乓球,落到地上很快弹跳起来。在唱跳音的时候腰部要需要弹跳,有点力量,大家一起试一试。(跟琴)
(音乐知识比拟生活化: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用跳跃的声音模仿杜鹃叫声,表现顽皮的杜鹃形象,掌握顿音记号,让学生轻松的理解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10.师:现在就让我们走在草地上,去寻找这只可爱的杜鹃鸟吧,一起把歌曲试着来唱一唱。
11.师:这只调皮的小杜鹃一会儿在树丛,一会儿飞到小河边,他在和我们干什么?生:顽皮(捉迷藏)
12、完整演唱歌曲。
三、小结,结束教学
师:这只顽皮的杜鹃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快乐!我们得好好的感谢他,就让我们用最动听的歌声表达吧。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