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茉莉花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湘教版,小学《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一课。 具体内容如下: 江苏民歌《茉莉花》,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使歌曲流畅而又有江南语言的节奏特点,而短促的第三句和抢先切入的第四句表达了人们对茉莉花急切的爱恋之情。音乐充满了诗情画意,生动刻画了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有感染力。深邃细腻、新颖亲切。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茉莉花》。 2.通过对茉莉花的学习简单了解江苏民歌风格。 3.在与老师的节奏互动中,掌握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茉莉花》。 教学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1.学生是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修养与歌唱技巧。 2.学生当前仍停留在单纯的演唱上面,对歌曲感情的表达缺乏 3.学生年龄的问题,音色还未完全定型,气息方面的运用较少。 4.大部分学生拥有唱歌经历,对于音乐都很喜欢,这很利于课程的开展。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以最快的速度想一下括号里面该填什么内容 春天( )采蜜忙 夏天( )不停叫 秋天( )变黄了 冬天( )满天飘 请你们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来回答。 春 天 |(蜜 .蜂)| 采 蜜 | 忙 夏 天 |(知 .了)| 不 停 | 叫 秋 天 |(树 .叶)| 变 黄 | 了 冬 天 |(雪 .花)| 满 天 | 飘 节奏学习 1. 感受。师:老师想请一位把我们刚刚读过的句子的节奏拍打出来,谁来试试。(请一位学生拍打),请你带着其他的同学拍打一遍。(X X | X .X | X X |X --||)下面加大难度,再请一位同学边读边拍打出第一句。 2.对比。师:这两位同学拍了以后,老师也想来拍一下,你们听听,谁拍得更有趣。师拍 X X | X X | X X | X -- || 3.学习。师:你们来看看,有趣的地方在这(标红特殊音型),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个有趣的音符,它的名字就叫附点四分音符。 X .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附点,带有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附点音符的作用是将原音符的时值延长一半。 4.延伸。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这个歌谱,找一找里面带有附点四分音符的句子。 茉 莉 | 花 .呀 | 茉 莉 | 花 -- || 边读边打出来。下面请听老师来唱一唱这句的旋律。相信大家都听过这首《茉莉花》,它是我们江苏地区非常有名的一首民歌,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学习一下这首歌 学唱歌曲 1.师:先来听一遍,边听边欣赏一下这美丽的茉莉花。听完后,谁来告诉老师,这首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选择题)(亲切抒情)。对,大多数的江苏民歌都是亲切抒情的。 2.跟着老师的钢琴旋律,老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先唱谱,第二遍把歌词带进去。 3.特别指出重复的句子。(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老师先范唱,让学生发现不同的地方,指出唱重复句的时候要有强弱对比,先弱后强。 4.美丽的茉莉花要是配上优美的歌声会更加迷人的,带学生回忆歌曲风格,强调唱的时候把心中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老师范唱,学生模范。 歌曲表现 分组轮流来唱,每组设计一下歌曲的表现方法(力度和动作),然后代表上台表演,最后全班一起来演唱一遍。 五、课堂小结 多么美的茉莉花,你们的歌声也同样美,婉转亲切抒情江苏的民歌还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都可以用这美的歌声去演唱。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第一课 茉莉花 X . 附点四分音符 歌曲风格:亲切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