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试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太阳和月球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科学试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太阳和月球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5 10:21:1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科学试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太阳和月球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在太阳活动期间出现在太阳色球上最显著的现象是 (  )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的大气从外向内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
【解答】A.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错误;
B.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正确;
C.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错误;
D.日珥出现在色球层,但是最显著的现象是耀斑,错误;
故答案为:B.
2.按照我们观察的结果,太阳大气层离我们最近的是 (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珥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向内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解答】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向内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所以离我们最近的是日冕层;
故答案为:C.
3.下列有关太阳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肉眼可见的太阳层次为光球层,因此它是太阳外部层次唯一发出可见光的层次
B.由于耀斑和日珥都可能导致色球层增温,所以色球层是温度最高的层次
C.因为极光是太阳大气中带电粒子流高速碰撞地球高层大气所产生的,所以只有太阳活动极大年时,地球两极地区才能看见极光
D.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温度较低的斑块,有时人们用肉眼就可看到太阳光球层上的黑子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考查太阳大气层。太阳的外部大气层从外到内一次是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我们肉眼看到的是光球层。
【解答】A.日食期间也可以看到日珥。
B.太阳的外部大气层从外到内一次是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光球层是温度最高的层次。错误。
C. 地球上的极光是由于来自磁层和太阳风的带电高能粒子被地磁场导引带进地球大气层,并与高层大气(热层)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 太阳每11年左右有一个非常活动期,发出大量高能粒子进入宇宙空间。此时出现的极光最为瑰丽壮观 。错误
D.太阳黑子:太阳表面的黑斑点,发生在大气层的光球层,如图中B层。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正确
故选D
4.(2021七下·丽水期末)在月球上,航天员可完成的活动是(  )
A.放风筝 B.扔石块 C.打雪仗 D.听雷声
【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空气,月球上昼夜温差大,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上有环形山。
【解答】A、空气流动形成风,可以放风筝,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无法放风筝,A不符合题意;
B、月球上可以扔石块,B符合题意;
C、月球上没有雪,因此不能打雪仗,C不符合题意;
D、声音需要在空气中传播,而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不能听雷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太阳风暴指的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的剧烈爆发活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里到外可以将太阳大气层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B.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
C.太阳活动只对地球上的通信有影响
D.太阳活动强时,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在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 太阳的大气从里到外可以将太阳大气层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日冕层;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解答】A. 从里到外可以将太阳大气层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面层,错误;
B.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正确;
C. 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的通信有影响,对气候、太阳辐射等多方面都有影响,错误;
D. 太阳活动强时,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在北极附近出现极光现象,错误;
故答案为:B.
6.下列现象可能由于太阳活动的影响所形成的是 (  )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气温的升高
D.山体滑坡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带来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解答】A.无太阳活动会对线电短波通讯收到影响,有线电话不会突然中断,错误;
B.会产生磁暴现象,是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正确;
C.气温升高与是由于太阳活动所致,错误;
D.山体滑坡不是太阳活动所致,错误;
故答案为:B.
7.(2022七下·温州期末)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图①处的太阳活动叫做(  )
A.日珥 B.耀斑 C.太阳风 D.太阳黑子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
光斑:太阳光球边缘出现的明亮组织,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谱斑。光斑一般环绕着黑子,与黑子有密切的关系。
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
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
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造成短波通讯中断。
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
日冕: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其内部分别为光球层和色球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
【解答】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
故选A。
8.(2022七下·滨江期末)如图是我国卫星风云三号E星首次拍摄的太阳高清图,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B.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
C.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
D.早晨人们透过地球大气层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虚像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在茫茫太空中,由成千上万,乃至几十万几百万颗恒星聚集而成的球状星团,构成了银河系的骨架。它们的中心就是银河系的中心。
【解答】 A:太阳不是银河系的中心,它处于银河系的边缘,错误。
B: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正确。
C: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正确。
D:早晨人们透过地球大气层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虚像,正确。
故选A。
9.(2022七下·杭州期末)我们刚刚学习了太阳与月球的知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B.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C.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類繁撞击月球的产物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和月球的概况分析解答。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阳,它强大的引力控制着大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的运动。
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质量则接近7.342×1022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 。月球的表面布满了可能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
【解答】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A正确。
B: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B错误。
C: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C正确。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正确。
故选B。
10.科学家预测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则“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减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太阳黑子产生的带电离子,可以破坏地球高空的电离层,使大气发生异常,还会干扰地球磁场,从而使电讯中断。
【解答】白太阳”现象出现时,说明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此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将会变弱,所以①②说法错误,③④说法正确。
故选D。
11.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内部进行着氢核聚变
B.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等
C.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太阳系中能量的转化,根据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分析解答。
【解答】A.中太阳内部进行的是氢核的聚变;
B.中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并不相等,距离太阳近的,直径较大的获得的太阳较多,距离太阳远的直径较小的获得的太阳能较小;
C.中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太阳的自转有关;
D.太阳黑子是一些发光的温度较低的区域,并不是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故选A。
12.下列有关太阳和月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比月球体积大很多,且日地距离比月地距离大
B.太阳内部较外部的温度高
C.看月球照片时,较亮部分是平原或低地
D.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往往是陨星撞击月球形成的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对月球和太阳的认识,结合课本知识解答即可。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其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解答】A.太阳比月球体积大很多,且日地距离比月地距离大;A正确。
B.太阳内部较外部的温度高;B正确。
C.看月球照片时,较亮部分是山脉和高原,而黑暗部分则是平原和低地;C错误。
D.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往往是陨星撞击月球形成的。D正确。
故选C。
13.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若科学家未来在月球表面实验站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
①弱重力②超高温
③低辐射④高真空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月球的概况。
【解答】月球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所以重力比地球弱的多,①正确。
月球没有空气,没有水所以月球上高度接近真空,④正确。
月球是围绕地球转的,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的质体只有地球的1/6,不能吸附大气,是真空状态,形成高辐射、弱重力的环境。
故选D。
14.(2022七下·兰溪月考)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因为(  )
A.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没有产生振动
B.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振动微小,导致声音太小
C.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真空不能传声
D.以上原因均不是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有振动产生,但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因为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故选C。
15.读图,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890年黑子相对数为波谷时,降水量为波峰50mm
B.年平均降水量从多到少,呈现出约11年的周期规律
C.黑子相对数与年平均降水量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
D.1905年黑子相对数为波峰时,降水量为波谷200 mm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得出太阳黑子运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答】A.1890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波谷是,降水量为波峰300mm,错误;
B.年平均降水量从多到少,呈现出约5.5年的周期规律,错误;
C.黑子相对数与平均降水量呈现负相关,错误;
D.1905年黑子相对数为波峰时,降水量为波谷200mm,正确。
故选D
16.根据以前对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观察记载,1987年.是太阳活动谷年,1990年是太阳活动峰年。请你预测2020年后遇到的第一个峰年是(  )
A.2025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 年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在一个活动周期开始的4年左右时间里,黑子不断产生,越来越多,活动逐渐加剧。在黑子数达到极大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在随后的7年左右时间里,黑子活动逐渐减弱,黑子也越来越少,黑子数极小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解答】1990年时太阳活动峰年,因为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故2020年遇到的第一个峰年为2023年。
故答案为:B
17.(2021七下·长兴期末)“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球的展示,体现了很高的科技含量。为了能让红旗在月球表面长时间保存,科研队员在设计时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的是(  )
A.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环形山 B.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
C.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 D.月球表面有紫外线
【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红旗处于昼夜温差极大环境,月球上红旗不能隔离很强电磁辐射和紫外线,月球上的非生物因素能对红旗造成损害。
【解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有紫外线这些都是破坏红旗保存完好的因素,而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的环形山不会对红旗保存造成影响,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8.(2021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是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发回的月面照片,下列与月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较暗部分是海洋或湖泊
B.陨石撞击月面会形成环形山,同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
C.月球上的昼夜温差比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大
D.如果你乘坐“嫦娥N号”登上月球,你的质量会是地球上的1/6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月面表面有环形山,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传播。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A、图中较暗的地方是平原和盆地,A不符合题意;
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因此声音不能在月球上传播,B不符合题意;
C、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因此月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C符合题意;
D、质量不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质量是不变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2021七下·拱墅期末)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月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
B.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由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C.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称为月陆
D.月球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月球上有凹凸不平的环形山。
【解答】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小行星落到月球上时,不能燃烧这些陨石,导致月球表面上撞出很大的洞,于是形成了环形山了,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称为月陆,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太阳光是直接到达月球表面的,反射回的光线没有大气层的阻挡直接回到宇宙中去,不会进入我们的眼睛,因此人看不见,自然就成黑色了,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020七下·乐清期末)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下列四幅月面景观图中不是由于没有空气引起的是(  )
A.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
B.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较小
C.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
D.月球表面听不到声音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层,月表处于超高真空状态,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有许多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的环形山,月球上没有水。
【解答】A、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失去大气层的保护,陨石等容易撞击月球表面造成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A不符合题意;
B、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较小与月球的大气层并无直接关系,B符合题意;
C、大气层能够调节气温,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很大,C不符合题意;
D、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而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此月球表面听不到声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21.(2022七下·仙居期末)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
(1)甲图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A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是    。
(2)乙图是嫦娥四号拍摄的月球背面照片,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月坑,即   。
【答案】(1)日珥
(2)环形山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
光斑:太阳光球边缘出现的明亮组织,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谱斑。光斑一般环绕着黑子,与黑子有密切的关系。
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
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
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造成短波通讯中断。
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
日冕: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其内部分别为光球层和色球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
(2)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更多。
【解答】(1)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照片中A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是日珥。
(2)随处可见的月坑,即环形山。
22.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12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数的峰值会在   年出现。
(2)图乙为当地野生山菇年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   趋势。
【答案】(1)大(或快);2023
(2)上升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考查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特别是太阳黑子的变化。
【解答】(1) 读甲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大。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为11年,故峰值到下一个峰值也是11年,所以答案为2023年。
(2)读图乙可知, 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23.(2020七下·长兴月考) 2009年7月22日,浙江省出现了300年一遇(下一次日全食得等到2309年6月9日)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时间超过6分钟,如图为中国最佳观测点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
(1)图中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填字母,下同)。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对流层
(2)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极光
(3)下列现象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
A.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B.昼夜交替现象
C.扰乱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 D.产生“磁暴”现象
【答案】(1)A
(2)B
(3)B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平时我们看到的是光球层,日晚层在日全食时可见;
2、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光斑、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扰乱地球磁场,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极光;会有一些自然灾害与此有关。如洪涝、干旱、地震等。
【解答】(1)被 遮挡住发黑的部分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光球层,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的表现是突然增亮,应该是耀斑活动,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由分析可知太阳活动包括:扰乱地球磁场,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极光;会有一些自然灾害与此有关。A、C、D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B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所以B选项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1)A (2)B (3)B
24.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是   和   ,其中   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万千米,月球本身   (填“发光”或“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光照亮的月面。
【答案】太阳;月球;月球;不发光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和月球的概括回答。
【解答】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绕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重要来源,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所以太阳和月球是地球最重要的近邻。
光源是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月球本身不发光,发射太阳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太阳照到月球表面,然后被月球反射到地球上,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感知到光线的存在。
故答案为:太阳、月球、月球、不发光。
25.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阳大气层中,亮度最大的是   (填字母,下同)层,厚度最大的是   层。
(2)发生在A层中的   和B层中的   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答案】(1)A;C
(2)太阳黑子;耀斑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由于光球层的可见光部分最多所以最亮。厚度根据“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得到;
(2)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与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黑子和耀斑被当作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解答】(1)在太阳大气层中,亮度最大的是光球层,所以填A。厚度最大的从图中可知是C,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所以是日冕层;
(2)光球层中有太阳黑子,色球中有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故答案为:(1)A、C;(2)太阳黑子、耀斑
26.在“嫦娥一号”成功撞击月球后,“嫦娥二号”也已成功发射升空,并正在绕月飞行。我国探月工程的下一步目标是发射一个月球着陆器和月面车,以对月球表面进行进一步探测。“嫦娥二号”在绕月飞行时,    (填“受”或“不受”)月球引力的作用;月球着陆器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月面着陆,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
【答案】受;空气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嫦娥二号只有运行到椭圆形的环月轨道上被月球引力捕获,才能成为月球卫星。
(2)没有空气降落伞是无法正常使用的。
【解答】(1)嫦娥二号在绕月飞行时,受到月球的吸引力在其椭圆形的环月轨道上运行。
(2)降落伞是利用空气阻力,依靠相对于空气运动充气展开的可展式气动力减速器。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是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月面着陆的。
故答案为:受 空气
三、实验探究题
27.小军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 m(克) 体积V(厘米3) 下落高度(厘米) 坑的深度d(厘米)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填实验序号)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另外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答案】(1)下落高度
(2)3、6、7
(3)越浅
(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可知,可通过实验中控制了什么条件不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研究的因素,再由现象可得出与这一因素的关系;
(2)要得出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选取的实验控制了流星的质量不同,而使其它条件相同的实验序号;
(3)选取表格中,流星体积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数据,根据现象可得出结论;
(4)月坑的深度涉及下落的流星体和月面,表格中研究了流星的不同条件,还可能与月面的松实等条件有关。
【解答】(1)在1、2、3三组数据中,控制了质量相同,体积相同,下落高度不同,所以在研究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得到的现象是下落高度越高,坑的深度越深,所以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
(2)要得到“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设计的实验是控制流星质量不同,而使其他因素相同,符合条件的是3、6、7;
(3)要得出结论“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需要控制流星的体积不同,而使其它因素相同,可选取实验序号3、4、5的实验,现象是流星体积越大,坑的深度越浅;
(4)月坑的深度除了与流星有关,还与月面有关,所以可提出的猜想是: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下落高度;(2)3、6、7;(3)越浅;(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28.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答案】(1)碰撞说
(2)环形山(或月坑)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信息给予的形式考查月球的成因及有关月球的知识,要求学生学会审题并能从题目中找出有用信息。由图示可知在月球形成过程中有外来星球与地球发生了碰撞,碰撞中激射出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空中不断吸引形成了一个新的天体,即月球;根据对月球的了解可回答月球表面的月坑。
【解答】(1)从左向右看,第一幅图中有外来星球飞向原始地球,图二外来星球与地球相撞,图三空中有激射出去的天体及地球上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空中运动时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图四中的情景,即形成了月球,故上图符合了碰撞说。
(2)月球表面由于没有空气,所以不会像落向地球时克服摩擦做功而烧毁,故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而在月球表面形成一个个较大的坑,故称月坑;坑的周边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环形山。
故答案为:碰撞说,环形山(月坑).
29.根据我国“风云二号”卫星的实时监测,2001年3月28日17时40分至22时,太阳连续爆发6起中等强度的耀斑,其中19时40分左右和20时20分左右的太阳耀斑持续时间近1个小时。29日17时50分左右,太阳又爆发一次强烈的耀斑,持续时间约1个小时,耀斑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一一一“太阳风暴”几个小时就可抵达近地空间。本次太阳峰年自1996年8月拉开“序幕”,1999年3月进入极盛期。从理论上说,目前太阳活动已逐渐走下坡路了。但它似乎并不服气,仍不时给地球通信、卫星、电力一点“颜色”看,专家认为这种现象还是正常的。
(1)“太阳风暴”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  )
A.给予地球特别多的能量 B.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
C.使地球的降水增加很多 D.产生磁暴现象
(2)“耀斑”出现在太阳的(  )
A.核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3)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本次太阳峰年要真正滑入“谷底”,即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  )
A.2007年前后 B.2004年前后 C.2001年前后 D.2012年前后
(4)文中“颜色”主要是指太阳活动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的哪些影响?   
【答案】(1)D
(2)C
(3)A
(4)扰乱地球电离层,短波通讯受影响等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太阳风暴是指太阳上的剧烈爆发活动及其在日地空间引发的一系列强烈扰动。太阳爆发活动是太阳大气中发生的持续时间短暂、规模巨大的能量释放现象,主要通过增强的电磁辐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等离子体云等三种形式释放。太阳爆发活动喷射的物质和能量到达近地空间后,可引起地球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等地球空间环境强烈扰动,从而影响人类活动;
(2)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3)太阳活动具有11年周期的特点,由题中信息“本次太阳峰年自1996年8月拉开‘序幕’,1999年3月进入极盛期。从理论上说,目前太阳活动已逐渐走下坡路了。”据此可算出太阳活动极小年的大致时间;
(4)这里的“颜色”主要是指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一些扰动。
【解答】(1)太阳风暴是指太阳上的剧烈爆发活动及其在日地空间引发的一系列强烈扰动,主要通过增强的电磁辐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等离子体云等三种形式释放。可引起地球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等地球空间环境强烈扰动,从而影响人类活动,所以主要影响的是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选项正确。
故选D;
(2)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所以耀斑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C选项正确。
(3)由题中信息“本次太阳峰年自1996年8月拉开‘序幕’,1999年3月进入极盛期。从理论上说,目前太阳活动已逐渐走下坡路了”可知,96年是开始,99年极盛期,之后太阳活动走下坡直到下一个峰年的起点,从96年加11年后是2007年前后,所以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2007年前后,A选项正确。
(4)这里的“颜色”主要是指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一些扰动,主要影响有:扰乱地球电离层,短波通讯受影响等。
故答案为:(1)D;(2)C;(3)A;(4)扰乱地球电离层,短波通讯受影响等
30.2017年4月初,太阳出现了3次强烈的辐射爆发,导致世界许多地区出现了无线电中断。据科学家分析,这次太阳活动分为3个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是日冕物质抛射,对外释放出太阳大气中的部分物质,运动速度较慢。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国际上规定,从   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09年开始为第   周。观测太阳黑子时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   造成永久性损伤。
(2)这次太阳活动中最后阶段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来自图中的 (填字母)。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的强烈程度没有关系的是 。
A.发生日食现象 B.地球上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扰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D.地球上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答案】(1)1755;24;眼睛
(2)A
(3)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大气层和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解答
【解答】(1)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2009年开始为24周,观测太阳黑子时,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 避免伤害眼睛。
(2)从题干可知,太阳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时日冕物质抛射,带电粒子来源于日冕,日冕是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所以甲处为日冕。
(3)发生日食现象是日地月运动形成的。
31.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01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数的峰值会在   年出现。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
【答案】(1)大;2012
(2)上升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图甲中曲线的变化可以得出太阳黑子速度变化的规律。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是11年,据此可计算出下一个峰值出现的时间;
(2)将图甲与图乙对应分析,可得出野山菇产量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解答】(1)从图甲中可知,从谷年到峰年的时间短,从峰年到第二个谷年的时间长,所以可得出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大;由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是11年可知,距离2001年峰值后的峰值应该出现在:2001+11=2012年。
(2)从甲图可知,1996年是太阳黑子的谷年,之后太阳黑子增多,太阳活动加强。对应乙图中可知1996年野生菇产量较低,之后产量增加,所以可得出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1)大、2012;(2)上升
32.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如图甲),实现了中国航天历史性的突破。
(1)如图乙的太阳系示意图中,火星是其中的    (填写字母)。
(2)着陆火星前,巨大的降落伞打开(如图丙),使着陆组合体速度降低到100米/秒以内,然后依靠底部强大的反冲火箭工作使之进一步减速,直到着陆组合体进入悬停避障状态。
①若打开降落伞减速时恰好竖直下降,并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此时F1    (填“>”“<”或“=”)F2。
②我国载有“玉兔”号月球车的月球着陆器在落月过程中也要减速,但不能用降落伞实现,这是因为    。
③着陆组合体悬停时,相对火星表面来说反冲火箭喷气的方向为   。
(3)着陆组合体着陆时间只有9分钟左右,也被叫做“恐怖9分钟”,需靠组合体“自主判断、决策”,这是因为火星距离地球至少5.4×1010米,最远超过4×1011米。如果着陆组合体通过电磁波信号与地面控制中心通信,信号来回至少需要    分钟。(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
【答案】(1)D
(2)>;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竖直向下
(3)6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按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95.3%),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南半球是古老、充满撞击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低地平原。
【解答】(1)如图乙的太阳系示意图中,火星是其中的D。
(2)①若打开降落伞减速时恰好竖直下降,并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因为是减速下降,故此时F1 >F2。
②我国载有“玉兔”号月球车的月球着陆器在落月过程中也要减速,但不能用降落伞实现,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③着陆组合体悬停时,相对火星表面来说反冲火箭喷气的方向为竖直向下。
(3)信号来回至少
故信号来回至少需要6分钟。
四、解答题
33.(2021七下·嘉兴期末)如图为嫦娥五号着陆器依靠四个“脚掌”停留在月球一平原低陷地带的情景。着陆器总质量为2.4吨,每个“脚掌”与月面的接触面积为3000厘米2。已知1千克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1.62牛。
回答以下问题
(1)月球表面平原等低陷地带被称为   ?
(2)在图中画出此时着陆器所受重力示意图。
(3)计算着陆器对月面的压强为多大 并说明把每个“脚掌设计如脸盆大的原因。
【答案】(1)月海
(2)解:
(3)解:m=2.4吨=2400千克 g=1.62牛/千克
G=mg=2400千克×1.62牛/千克=3888牛
S=3000厘米2×4=12000厘米2=1.2米2
p=F/S=3888牛/1.2米2=3240帕
因为着陆器重力大,对月面的压力大,根据p=F/S,当受力面积较小时,产生的压强很大,会使着陆器的“脚”陷入月壤中。所以把着陆器的“脚掌”做成脸盆大,是在压力大小一定时,用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防止陷入月壤中。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
(2)着陆器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从重力的作用点(即着陆器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并标上重力的符号G,即为着陆器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先求出着陆器的所受重力,根据公式p=F/S求出着陆器对月面的压强。
【解答】(1)月球表面平原等低陷地带被称为月海。
(2)着陆器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从重力的作用点——着陆器的重心竖直向下作有向线段,标上符号G,即可作出着陆器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34.“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为继2008年实现太空行走后,我国科学家对宇宙更进一步的探索,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在月面图像上,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大小不一的月海和环形山,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月球遭遇小天体撞击后形成的
B.月球上缺少像地球大气一样的天然屏障
C.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图形
D.月球上存在大小不一的海洋和环形山地
(2)据报道: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差可超过350摄氏度。最主要原因是 (  )
A.月球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月球上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C.月球表面重力小,没有大气 D.月球上的一天时间比地球长
(3)科学家们发现,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要比正面多得多,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1)D
(2)C
(3)正面陨石受到地球的阻挡跟月面碰撞少,背面没有任何阻挡,陨石撞击月面情况较多,所以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要比正面多得多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这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2)地球上厚厚的大气层像地球的外衣使地球的昼夜温差较小,月球上因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很大;
(3)月球与地球相对的一面是固定的,也就是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所以月球的两面相比,飞向正面的部分陨石会被地球挡住,而飞向背面的陨石没有任何阻挡。
【解答】(1)A、月球遭遇小天体撞击后形成的,由分析可知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分析正确;
B、月球上缺少像地球大气一样的天然屏障,月球上没有大气,小天体可以直接撞向月球,分析正确;
C、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图形,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一致,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我们,分析正确;
D、月球上存在大小不一的海洋和环形山地,月球上没有水也没有海洋,分析错误,D正确。
故选D
(2)地球温差小是因为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月球上温差大是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白天时太阳照射下温度很高,夜晚时热量散失快,温度降得很低,所以温差大,由此可知最主要的原因是月球表面重力小,没有大气,C选项正确。
故选C
(3)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这个面会因地球的阻挡受到陨石撞击相对较少。所以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正面陨石受到地球的阻挡跟月面碰撞少,背面没有任何阻挡,陨石撞击月面情况较多,所以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要比正面多得多。
故答案为:(1)D;(2)C;(3)正面陨石受到地球的阻挡跟月面碰撞少,背面没有任何阻挡,陨石撞击月面情况较多,所以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要比正面多得多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1年11月3日,科学家观测到一个巨大的耀斑从太阳表面喷射,其强度达到X 1.9级,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耀斑.此次太阳耀斑非常强烈,中断了地球通讯系统长达45分钟.
材料二: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亿焦耳/(米2 年)]
(1)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它的形成原因是   .
(2)与耀斑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   ,因此   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除材料一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还有哪些?
(4)材料二中等值线a为   ,b为   
【答案】(1)色球;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
(2)黑子;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3)解:材料一中提到的是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除此外,太阳活动还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4)50;40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色球层上有时出现的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一次耀斑的爆发,在短短的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竟可以释放出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2)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往往与耀斑同时出现,并且具有同样的变化周期.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3)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4)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a为50亿焦耳/(米2 年),b为40亿焦耳/(米2 年).
【解答】解:(1)耀斑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它的形成原因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2)耀斑往往与太阳黑子同时出现,并且具有同样的变化周期.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3)材料一中提到的是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除此外,太阳活动还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4)读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图,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判读:a为50亿焦耳/(米2 年),b为40亿焦耳/(米2 年).
故答案为:(1)色球;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2)黑子;黑子的多少和大小.(3)形成“磁暴”现象、“极光”现象,引起水旱灾害等.(4)50;40.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科学试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太阳和月球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在太阳活动期间出现在太阳色球上最显著的现象是 (  )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2.按照我们观察的结果,太阳大气层离我们最近的是 (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珥
3.下列有关太阳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肉眼可见的太阳层次为光球层,因此它是太阳外部层次唯一发出可见光的层次
B.由于耀斑和日珥都可能导致色球层增温,所以色球层是温度最高的层次
C.因为极光是太阳大气中带电粒子流高速碰撞地球高层大气所产生的,所以只有太阳活动极大年时,地球两极地区才能看见极光
D.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温度较低的斑块,有时人们用肉眼就可看到太阳光球层上的黑子
4.(2021七下·丽水期末)在月球上,航天员可完成的活动是(  )
A.放风筝 B.扔石块 C.打雪仗 D.听雷声
5.太阳风暴指的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的剧烈爆发活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里到外可以将太阳大气层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B.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
C.太阳活动只对地球上的通信有影响
D.太阳活动强时,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在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6.下列现象可能由于太阳活动的影响所形成的是 (  )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气温的升高
D.山体滑坡
7.(2022七下·温州期末)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图①处的太阳活动叫做(  )
A.日珥 B.耀斑 C.太阳风 D.太阳黑子
8.(2022七下·滨江期末)如图是我国卫星风云三号E星首次拍摄的太阳高清图,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B.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
C.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
D.早晨人们透过地球大气层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虚像
9.(2022七下·杭州期末)我们刚刚学习了太阳与月球的知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B.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C.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類繁撞击月球的产物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10.科学家预测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则“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减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内部进行着氢核聚变
B.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等
C.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12.下列有关太阳和月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比月球体积大很多,且日地距离比月地距离大
B.太阳内部较外部的温度高
C.看月球照片时,较亮部分是平原或低地
D.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往往是陨星撞击月球形成的
13.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若科学家未来在月球表面实验站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
①弱重力②超高温
③低辐射④高真空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4.(2022七下·兰溪月考)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因为(  )
A.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没有产生振动
B.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振动微小,导致声音太小
C.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真空不能传声
D.以上原因均不是
15.读图,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890年黑子相对数为波谷时,降水量为波峰50mm
B.年平均降水量从多到少,呈现出约11年的周期规律
C.黑子相对数与年平均降水量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
D.1905年黑子相对数为波峰时,降水量为波谷200 mm
16.根据以前对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观察记载,1987年.是太阳活动谷年,1990年是太阳活动峰年。请你预测2020年后遇到的第一个峰年是(  )
A.2025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 年
17.(2021七下·长兴期末)“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球的展示,体现了很高的科技含量。为了能让红旗在月球表面长时间保存,科研队员在设计时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的是(  )
A.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环形山 B.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
C.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 D.月球表面有紫外线
18.(2021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是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发回的月面照片,下列与月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较暗部分是海洋或湖泊
B.陨石撞击月面会形成环形山,同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
C.月球上的昼夜温差比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大
D.如果你乘坐“嫦娥N号”登上月球,你的质量会是地球上的1/6
19.(2021七下·拱墅期末)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月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
B.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由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C.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称为月陆
D.月球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20.(2020七下·乐清期末)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下列四幅月面景观图中不是由于没有空气引起的是(  )
A.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
B.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较小
C.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
D.月球表面听不到声音
二、填空题
21.(2022七下·仙居期末)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
(1)甲图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A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是    。
(2)乙图是嫦娥四号拍摄的月球背面照片,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月坑,即   。
22.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12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数的峰值会在   年出现。
(2)图乙为当地野生山菇年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   趋势。
23.(2020七下·长兴月考) 2009年7月22日,浙江省出现了300年一遇(下一次日全食得等到2309年6月9日)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时间超过6分钟,如图为中国最佳观测点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
(1)图中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填字母,下同)。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对流层
(2)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极光
(3)下列现象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
A.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B.昼夜交替现象
C.扰乱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 D.产生“磁暴”现象
24.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是   和   ,其中   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万千米,月球本身   (填“发光”或“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光照亮的月面。
25.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阳大气层中,亮度最大的是   (填字母,下同)层,厚度最大的是   层。
(2)发生在A层中的   和B层中的   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6.在“嫦娥一号”成功撞击月球后,“嫦娥二号”也已成功发射升空,并正在绕月飞行。我国探月工程的下一步目标是发射一个月球着陆器和月面车,以对月球表面进行进一步探测。“嫦娥二号”在绕月飞行时,    (填“受”或“不受”)月球引力的作用;月球着陆器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月面着陆,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
三、实验探究题
27.小军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 m(克) 体积V(厘米3) 下落高度(厘米) 坑的深度d(厘米)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填实验序号)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另外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28.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29.根据我国“风云二号”卫星的实时监测,2001年3月28日17时40分至22时,太阳连续爆发6起中等强度的耀斑,其中19时40分左右和20时20分左右的太阳耀斑持续时间近1个小时。29日17时50分左右,太阳又爆发一次强烈的耀斑,持续时间约1个小时,耀斑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一一一“太阳风暴”几个小时就可抵达近地空间。本次太阳峰年自1996年8月拉开“序幕”,1999年3月进入极盛期。从理论上说,目前太阳活动已逐渐走下坡路了。但它似乎并不服气,仍不时给地球通信、卫星、电力一点“颜色”看,专家认为这种现象还是正常的。
(1)“太阳风暴”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  )
A.给予地球特别多的能量 B.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
C.使地球的降水增加很多 D.产生磁暴现象
(2)“耀斑”出现在太阳的(  )
A.核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3)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本次太阳峰年要真正滑入“谷底”,即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  )
A.2007年前后 B.2004年前后 C.2001年前后 D.2012年前后
(4)文中“颜色”主要是指太阳活动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的哪些影响?   
30.2017年4月初,太阳出现了3次强烈的辐射爆发,导致世界许多地区出现了无线电中断。据科学家分析,这次太阳活动分为3个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是日冕物质抛射,对外释放出太阳大气中的部分物质,运动速度较慢。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国际上规定,从   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09年开始为第   周。观测太阳黑子时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   造成永久性损伤。
(2)这次太阳活动中最后阶段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来自图中的 (填字母)。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的强烈程度没有关系的是 。
A.发生日食现象 B.地球上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扰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D.地球上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31.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01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数的峰值会在   年出现。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
32.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如图甲),实现了中国航天历史性的突破。
(1)如图乙的太阳系示意图中,火星是其中的    (填写字母)。
(2)着陆火星前,巨大的降落伞打开(如图丙),使着陆组合体速度降低到100米/秒以内,然后依靠底部强大的反冲火箭工作使之进一步减速,直到着陆组合体进入悬停避障状态。
①若打开降落伞减速时恰好竖直下降,并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此时F1    (填“>”“<”或“=”)F2。
②我国载有“玉兔”号月球车的月球着陆器在落月过程中也要减速,但不能用降落伞实现,这是因为    。
③着陆组合体悬停时,相对火星表面来说反冲火箭喷气的方向为   。
(3)着陆组合体着陆时间只有9分钟左右,也被叫做“恐怖9分钟”,需靠组合体“自主判断、决策”,这是因为火星距离地球至少5.4×1010米,最远超过4×1011米。如果着陆组合体通过电磁波信号与地面控制中心通信,信号来回至少需要    分钟。(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
四、解答题
33.(2021七下·嘉兴期末)如图为嫦娥五号着陆器依靠四个“脚掌”停留在月球一平原低陷地带的情景。着陆器总质量为2.4吨,每个“脚掌”与月面的接触面积为3000厘米2。已知1千克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1.62牛。
回答以下问题
(1)月球表面平原等低陷地带被称为   ?
(2)在图中画出此时着陆器所受重力示意图。
(3)计算着陆器对月面的压强为多大 并说明把每个“脚掌设计如脸盆大的原因。
34.“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为继2008年实现太空行走后,我国科学家对宇宙更进一步的探索,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在月面图像上,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大小不一的月海和环形山,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月球遭遇小天体撞击后形成的
B.月球上缺少像地球大气一样的天然屏障
C.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图形
D.月球上存在大小不一的海洋和环形山地
(2)据报道: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差可超过350摄氏度。最主要原因是 (  )
A.月球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月球上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C.月球表面重力小,没有大气 D.月球上的一天时间比地球长
(3)科学家们发现,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要比正面多得多,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1年11月3日,科学家观测到一个巨大的耀斑从太阳表面喷射,其强度达到X 1.9级,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耀斑.此次太阳耀斑非常强烈,中断了地球通讯系统长达45分钟.
材料二: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亿焦耳/(米2 年)]
(1)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它的形成原因是   .
(2)与耀斑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   ,因此   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除材料一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还有哪些?
(4)材料二中等值线a为   ,b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的大气从外向内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
【解答】A.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错误;
B.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正确;
C.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错误;
D.日珥出现在色球层,但是最显著的现象是耀斑,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向内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解答】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向内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所以离我们最近的是日冕层;
故答案为:C.
3.【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考查太阳大气层。太阳的外部大气层从外到内一次是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我们肉眼看到的是光球层。
【解答】A.日食期间也可以看到日珥。
B.太阳的外部大气层从外到内一次是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光球层是温度最高的层次。错误。
C. 地球上的极光是由于来自磁层和太阳风的带电高能粒子被地磁场导引带进地球大气层,并与高层大气(热层)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 太阳每11年左右有一个非常活动期,发出大量高能粒子进入宇宙空间。此时出现的极光最为瑰丽壮观 。错误
D.太阳黑子:太阳表面的黑斑点,发生在大气层的光球层,如图中B层。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正确
故选D
4.【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空气,月球上昼夜温差大,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上有环形山。
【解答】A、空气流动形成风,可以放风筝,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无法放风筝,A不符合题意;
B、月球上可以扔石块,B符合题意;
C、月球上没有雪,因此不能打雪仗,C不符合题意;
D、声音需要在空气中传播,而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不能听雷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 太阳的大气从里到外可以将太阳大气层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日冕层;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解答】A. 从里到外可以将太阳大气层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面层,错误;
B.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正确;
C. 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的通信有影响,对气候、太阳辐射等多方面都有影响,错误;
D. 太阳活动强时,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在北极附近出现极光现象,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带来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解答】A.无太阳活动会对线电短波通讯收到影响,有线电话不会突然中断,错误;
B.会产生磁暴现象,是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正确;
C.气温升高与是由于太阳活动所致,错误;
D.山体滑坡不是太阳活动所致,错误;
故答案为:B.
7.【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
光斑:太阳光球边缘出现的明亮组织,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谱斑。光斑一般环绕着黑子,与黑子有密切的关系。
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
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
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造成短波通讯中断。
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
日冕: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其内部分别为光球层和色球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
【解答】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
故选A。
8.【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在茫茫太空中,由成千上万,乃至几十万几百万颗恒星聚集而成的球状星团,构成了银河系的骨架。它们的中心就是银河系的中心。
【解答】 A:太阳不是银河系的中心,它处于银河系的边缘,错误。
B: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正确。
C: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正确。
D:早晨人们透过地球大气层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虚像,正确。
故选A。
9.【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和月球的概况分析解答。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阳,它强大的引力控制着大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的运动。
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质量则接近7.342×1022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 。月球的表面布满了可能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
【解答】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A正确。
B: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B错误。
C: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C正确。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正确。
故选B。
10.【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太阳黑子产生的带电离子,可以破坏地球高空的电离层,使大气发生异常,还会干扰地球磁场,从而使电讯中断。
【解答】白太阳”现象出现时,说明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此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将会变弱,所以①②说法错误,③④说法正确。
故选D。
11.【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太阳系中能量的转化,根据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分析解答。
【解答】A.中太阳内部进行的是氢核的聚变;
B.中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并不相等,距离太阳近的,直径较大的获得的太阳较多,距离太阳远的直径较小的获得的太阳能较小;
C.中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太阳的自转有关;
D.太阳黑子是一些发光的温度较低的区域,并不是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故选A。
12.【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对月球和太阳的认识,结合课本知识解答即可。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其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解答】A.太阳比月球体积大很多,且日地距离比月地距离大;A正确。
B.太阳内部较外部的温度高;B正确。
C.看月球照片时,较亮部分是山脉和高原,而黑暗部分则是平原和低地;C错误。
D.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往往是陨星撞击月球形成的。D正确。
故选C。
13.【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月球的概况。
【解答】月球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所以重力比地球弱的多,①正确。
月球没有空气,没有水所以月球上高度接近真空,④正确。
月球是围绕地球转的,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的质体只有地球的1/6,不能吸附大气,是真空状态,形成高辐射、弱重力的环境。
故选D。
14.【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有振动产生,但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因为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故选C。
15.【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得出太阳黑子运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答】A.1890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波谷是,降水量为波峰300mm,错误;
B.年平均降水量从多到少,呈现出约5.5年的周期规律,错误;
C.黑子相对数与平均降水量呈现负相关,错误;
D.1905年黑子相对数为波峰时,降水量为波谷200mm,正确。
故选D
16.【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在一个活动周期开始的4年左右时间里,黑子不断产生,越来越多,活动逐渐加剧。在黑子数达到极大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在随后的7年左右时间里,黑子活动逐渐减弱,黑子也越来越少,黑子数极小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解答】1990年时太阳活动峰年,因为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故2020年遇到的第一个峰年为2023年。
故答案为:B
17.【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红旗处于昼夜温差极大环境,月球上红旗不能隔离很强电磁辐射和紫外线,月球上的非生物因素能对红旗造成损害。
【解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有紫外线这些都是破坏红旗保存完好的因素,而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的环形山不会对红旗保存造成影响,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8.【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月面表面有环形山,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传播。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A、图中较暗的地方是平原和盆地,A不符合题意;
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因此声音不能在月球上传播,B不符合题意;
C、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因此月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C符合题意;
D、质量不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质量是不变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月球上有凹凸不平的环形山。
【解答】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小行星落到月球上时,不能燃烧这些陨石,导致月球表面上撞出很大的洞,于是形成了环形山了,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称为月陆,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太阳光是直接到达月球表面的,反射回的光线没有大气层的阻挡直接回到宇宙中去,不会进入我们的眼睛,因此人看不见,自然就成黑色了,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层,月表处于超高真空状态,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有许多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的环形山,月球上没有水。
【解答】A、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失去大气层的保护,陨石等容易撞击月球表面造成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A不符合题意;
B、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较小与月球的大气层并无直接关系,B符合题意;
C、大气层能够调节气温,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很大,C不符合题意;
D、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而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此月球表面听不到声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1.【答案】(1)日珥
(2)环形山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
光斑:太阳光球边缘出现的明亮组织,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谱斑。光斑一般环绕着黑子,与黑子有密切的关系。
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
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
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造成短波通讯中断。
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
日冕: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其内部分别为光球层和色球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
(2)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更多。
【解答】(1)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照片中A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是日珥。
(2)随处可见的月坑,即环形山。
22.【答案】(1)大(或快);2023
(2)上升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考查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特别是太阳黑子的变化。
【解答】(1) 读甲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大。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为11年,故峰值到下一个峰值也是11年,所以答案为2023年。
(2)读图乙可知, 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23.【答案】(1)A
(2)B
(3)B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平时我们看到的是光球层,日晚层在日全食时可见;
2、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光斑、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扰乱地球磁场,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极光;会有一些自然灾害与此有关。如洪涝、干旱、地震等。
【解答】(1)被 遮挡住发黑的部分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光球层,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的表现是突然增亮,应该是耀斑活动,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由分析可知太阳活动包括:扰乱地球磁场,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极光;会有一些自然灾害与此有关。A、C、D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B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所以B选项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1)A (2)B (3)B
24.【答案】太阳;月球;月球;不发光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和月球的概括回答。
【解答】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绕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重要来源,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所以太阳和月球是地球最重要的近邻。
光源是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月球本身不发光,发射太阳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太阳照到月球表面,然后被月球反射到地球上,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感知到光线的存在。
故答案为:太阳、月球、月球、不发光。
25.【答案】(1)A;C
(2)太阳黑子;耀斑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由于光球层的可见光部分最多所以最亮。厚度根据“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得到;
(2)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与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黑子和耀斑被当作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解答】(1)在太阳大气层中,亮度最大的是光球层,所以填A。厚度最大的从图中可知是C,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所以是日冕层;
(2)光球层中有太阳黑子,色球中有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故答案为:(1)A、C;(2)太阳黑子、耀斑
26.【答案】受;空气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嫦娥二号只有运行到椭圆形的环月轨道上被月球引力捕获,才能成为月球卫星。
(2)没有空气降落伞是无法正常使用的。
【解答】(1)嫦娥二号在绕月飞行时,受到月球的吸引力在其椭圆形的环月轨道上运行。
(2)降落伞是利用空气阻力,依靠相对于空气运动充气展开的可展式气动力减速器。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是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月面着陆的。
故答案为:受 空气
27.【答案】(1)下落高度
(2)3、6、7
(3)越浅
(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可知,可通过实验中控制了什么条件不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研究的因素,再由现象可得出与这一因素的关系;
(2)要得出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选取的实验控制了流星的质量不同,而使其它条件相同的实验序号;
(3)选取表格中,流星体积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数据,根据现象可得出结论;
(4)月坑的深度涉及下落的流星体和月面,表格中研究了流星的不同条件,还可能与月面的松实等条件有关。
【解答】(1)在1、2、3三组数据中,控制了质量相同,体积相同,下落高度不同,所以在研究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得到的现象是下落高度越高,坑的深度越深,所以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
(2)要得到“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设计的实验是控制流星质量不同,而使其他因素相同,符合条件的是3、6、7;
(3)要得出结论“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需要控制流星的体积不同,而使其它因素相同,可选取实验序号3、4、5的实验,现象是流星体积越大,坑的深度越浅;
(4)月坑的深度除了与流星有关,还与月面有关,所以可提出的猜想是: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下落高度;(2)3、6、7;(3)越浅;(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28.【答案】(1)碰撞说
(2)环形山(或月坑)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信息给予的形式考查月球的成因及有关月球的知识,要求学生学会审题并能从题目中找出有用信息。由图示可知在月球形成过程中有外来星球与地球发生了碰撞,碰撞中激射出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空中不断吸引形成了一个新的天体,即月球;根据对月球的了解可回答月球表面的月坑。
【解答】(1)从左向右看,第一幅图中有外来星球飞向原始地球,图二外来星球与地球相撞,图三空中有激射出去的天体及地球上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空中运动时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图四中的情景,即形成了月球,故上图符合了碰撞说。
(2)月球表面由于没有空气,所以不会像落向地球时克服摩擦做功而烧毁,故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而在月球表面形成一个个较大的坑,故称月坑;坑的周边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环形山。
故答案为:碰撞说,环形山(月坑).
29.【答案】(1)D
(2)C
(3)A
(4)扰乱地球电离层,短波通讯受影响等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太阳风暴是指太阳上的剧烈爆发活动及其在日地空间引发的一系列强烈扰动。太阳爆发活动是太阳大气中发生的持续时间短暂、规模巨大的能量释放现象,主要通过增强的电磁辐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等离子体云等三种形式释放。太阳爆发活动喷射的物质和能量到达近地空间后,可引起地球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等地球空间环境强烈扰动,从而影响人类活动;
(2)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3)太阳活动具有11年周期的特点,由题中信息“本次太阳峰年自1996年8月拉开‘序幕’,1999年3月进入极盛期。从理论上说,目前太阳活动已逐渐走下坡路了。”据此可算出太阳活动极小年的大致时间;
(4)这里的“颜色”主要是指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一些扰动。
【解答】(1)太阳风暴是指太阳上的剧烈爆发活动及其在日地空间引发的一系列强烈扰动,主要通过增强的电磁辐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等离子体云等三种形式释放。可引起地球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等地球空间环境强烈扰动,从而影响人类活动,所以主要影响的是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选项正确。
故选D;
(2)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所以耀斑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C选项正确。
(3)由题中信息“本次太阳峰年自1996年8月拉开‘序幕’,1999年3月进入极盛期。从理论上说,目前太阳活动已逐渐走下坡路了”可知,96年是开始,99年极盛期,之后太阳活动走下坡直到下一个峰年的起点,从96年加11年后是2007年前后,所以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2007年前后,A选项正确。
(4)这里的“颜色”主要是指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一些扰动,主要影响有:扰乱地球电离层,短波通讯受影响等。
故答案为:(1)D;(2)C;(3)A;(4)扰乱地球电离层,短波通讯受影响等
30.【答案】(1)1755;24;眼睛
(2)A
(3)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大气层和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解答
【解答】(1)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2009年开始为24周,观测太阳黑子时,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 避免伤害眼睛。
(2)从题干可知,太阳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时日冕物质抛射,带电粒子来源于日冕,日冕是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所以甲处为日冕。
(3)发生日食现象是日地月运动形成的。
31.【答案】(1)大;2012
(2)上升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图甲中曲线的变化可以得出太阳黑子速度变化的规律。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是11年,据此可计算出下一个峰值出现的时间;
(2)将图甲与图乙对应分析,可得出野山菇产量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解答】(1)从图甲中可知,从谷年到峰年的时间短,从峰年到第二个谷年的时间长,所以可得出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大;由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是11年可知,距离2001年峰值后的峰值应该出现在:2001+11=2012年。
(2)从甲图可知,1996年是太阳黑子的谷年,之后太阳黑子增多,太阳活动加强。对应乙图中可知1996年野生菇产量较低,之后产量增加,所以可得出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1)大、2012;(2)上升
32.【答案】(1)D
(2)>;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竖直向下
(3)6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按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95.3%),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南半球是古老、充满撞击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低地平原。
【解答】(1)如图乙的太阳系示意图中,火星是其中的D。
(2)①若打开降落伞减速时恰好竖直下降,并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因为是减速下降,故此时F1 >F2。
②我国载有“玉兔”号月球车的月球着陆器在落月过程中也要减速,但不能用降落伞实现,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③着陆组合体悬停时,相对火星表面来说反冲火箭喷气的方向为竖直向下。
(3)信号来回至少
故信号来回至少需要6分钟。
33.【答案】(1)月海
(2)解:
(3)解:m=2.4吨=2400千克 g=1.62牛/千克
G=mg=2400千克×1.62牛/千克=3888牛
S=3000厘米2×4=12000厘米2=1.2米2
p=F/S=3888牛/1.2米2=3240帕
因为着陆器重力大,对月面的压力大,根据p=F/S,当受力面积较小时,产生的压强很大,会使着陆器的“脚”陷入月壤中。所以把着陆器的“脚掌”做成脸盆大,是在压力大小一定时,用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防止陷入月壤中。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
(2)着陆器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从重力的作用点(即着陆器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并标上重力的符号G,即为着陆器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先求出着陆器的所受重力,根据公式p=F/S求出着陆器对月面的压强。
【解答】(1)月球表面平原等低陷地带被称为月海。
(2)着陆器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从重力的作用点——着陆器的重心竖直向下作有向线段,标上符号G,即可作出着陆器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34.【答案】(1)D
(2)C
(3)正面陨石受到地球的阻挡跟月面碰撞少,背面没有任何阻挡,陨石撞击月面情况较多,所以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要比正面多得多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这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2)地球上厚厚的大气层像地球的外衣使地球的昼夜温差较小,月球上因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很大;
(3)月球与地球相对的一面是固定的,也就是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所以月球的两面相比,飞向正面的部分陨石会被地球挡住,而飞向背面的陨石没有任何阻挡。
【解答】(1)A、月球遭遇小天体撞击后形成的,由分析可知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分析正确;
B、月球上缺少像地球大气一样的天然屏障,月球上没有大气,小天体可以直接撞向月球,分析正确;
C、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图形,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一致,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我们,分析正确;
D、月球上存在大小不一的海洋和环形山地,月球上没有水也没有海洋,分析错误,D正确。
故选D
(2)地球温差小是因为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月球上温差大是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白天时太阳照射下温度很高,夜晚时热量散失快,温度降得很低,所以温差大,由此可知最主要的原因是月球表面重力小,没有大气,C选项正确。
故选C
(3)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这个面会因地球的阻挡受到陨石撞击相对较少。所以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正面陨石受到地球的阻挡跟月面碰撞少,背面没有任何阻挡,陨石撞击月面情况较多,所以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要比正面多得多。
故答案为:(1)D;(2)C;(3)正面陨石受到地球的阻挡跟月面碰撞少,背面没有任何阻挡,陨石撞击月面情况较多,所以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要比正面多得多
35.【答案】(1)色球;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
(2)黑子;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3)解:材料一中提到的是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除此外,太阳活动还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4)50;40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色球层上有时出现的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一次耀斑的爆发,在短短的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竟可以释放出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2)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往往与耀斑同时出现,并且具有同样的变化周期.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3)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4)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a为50亿焦耳/(米2 年),b为40亿焦耳/(米2 年).
【解答】解:(1)耀斑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它的形成原因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2)耀斑往往与太阳黑子同时出现,并且具有同样的变化周期.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3)材料一中提到的是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除此外,太阳活动还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4)读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图,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判读:a为50亿焦耳/(米2 年),b为40亿焦耳/(米2 年).
故答案为:(1)色球;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2)黑子;黑子的多少和大小.(3)形成“磁暴”现象、“极光”现象,引起水旱灾害等.(4)50;40.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