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名校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
高一历史答案
1-5 B C B B C 6-10 D B D B D 11-15 A C D B D 16-20 A D A C C
21-25 C C A C A 26-30 A D A B D
31.
(1)核心:人文主义(2分)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古希腊罗马文化具有人文主义精神;教会势力的强大。(一点2分,三点6分)
(2)有利于解放人们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文化教育发展。(4选3,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
(3)以理性为核心;更加猛烈地、公开地抨击天主教会,并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追求自由平等,进而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一点2分,三点6分)
32.
(1)新能源:电,石油。(一点2分,两点4分)
主要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过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一些后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选3,一点2分,二点4分,三点6分)
(2)原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殖民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欧洲需要对外寻求更多原来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对外殖民扩张提供了政治保障。(一点2分,三点6分)
影响:英国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一点2分,两点4分)A.希腊的医学发达先进 B.波斯人生活丰富多彩
大庆名校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C.东西方文明交流发展 D.希腊人的创造力丰富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6.下表所示为“亚述的对外战争”概况。由此可知( )
时代 概况
(时间:75 分钟 日期:2023.5)
萨马尔纳萨尔三世 率军南征北战,最远征服地区从北部的亚美尼亚到南部的波斯湾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打败了其劲敌乌拉尔图,征服了整个叙利亚地区,兼并了巴比伦
第Ⅰ卷(选择题 共计 60 分) 先后发起 9次大规模远征,出兵埃及,地中海东岸地区,巴比伦尼亚,
阿舒尔巴纳帕尔
埃兰等地镇压人民起义
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
A.掠夺财物是亚述推行军国主义的目的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毁于频繁对外战争
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
C.农耕文明对外扩张能力优于海洋文明 D.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
征是( )
7.罗马凭借由公民组成的强大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
A.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牙到两河流域上游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变为奴隶,
C.私有制的产生和王宫建筑出现 D.阶级的出现和农业的产生
这一做法( )
2.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
A.使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帝国 B.加速了罗马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 )
C.导致欧洲大陆由分裂走向统一 D.加强了对各辖区的有效控制
A.不同群体的职业存在世袭 B.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8.中世纪初期,欧洲庄园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保障农民和庄园主的生活。10—11 世纪,随着众多
C.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 D.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城市的兴起,城市的消费者日益增多,庄园开始专注城市消费所需要的东西。这一变化反映出( )
3.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表是某学者整理的埃及象形文字与
A.商品经济主导地位逐步确立 B.农业经济自给自足特性日趋稳定
字母文字的演变对照表。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C.城市已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 D.庄园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加强
埃及象形文字原始闪语腓尼基字母希腊 早期拉丁晚期拉丁 9.典型地反映从十世纪末到十六世纪期间,相对于世俗君主罗马教廷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
A.希腊是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 B.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鼻祖
C.西方的字母文字起源于腓尼基 D.埃及文化与希腊文化具有同源性
A. B.
4.据雅典的法律,如果提案人所提议案被认为违反法律,提案人可能会遭到罚雅典城邦公民在公民
大会上发言需要冒相当大的风险。根金、剥夺公民权甚至死刑的处罚。这种情况( )
A.可以确保公民大会正确决策 B.旨在增强公民政治责任意识
C.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决策效率 D.说明雅典公民缺乏自由权利
5.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
意的政治家。波斯历代国王喜用希腊医生为御医,希腊工匠在波斯秉承国王的意旨,采用希腊风格
和东方审美观,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反映了当时
高一历史试题 第 1 页 共 4 页
16.来自异域的糖、咖啡、茶、巧克力,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和欧洲社会。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
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
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 )
C. D. A.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B.奴隶贸易由此开始
C.人口迁移引发物种交流 D.欧洲阶级结构发生变革
17.1523 年,法国人洗劫了西班牙宝船舰队,开启了加勒比地区的劫掠活动。西班牙竭力抵制其他
欧洲国家染指此地,而英国则采用走私和海盗劫掠的方式来参与加勒比事务,引得各国纷纷效仿。
10.英国牛津大学创立于 11 世纪晚期,以“主为我的明灯”为校训,构成牛津大学的学院大多在十 这反映出该时期
三至十六世纪之间创立,培训主教的基督教会学院是其中最大、最壮观的学院。这从侧面说明了 A.商业战争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方式 B.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建立
( ) C.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走向制度化 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
A.中世纪大学都由教会创办 B.大学缺乏充分的自主权 18.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不但是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植物学家。伏尔泰
C.近代大学与城市共同兴起 D.中世纪教育深受教会影响 在英国期间深入研究了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后来写下科学著作《牛顿哲学原理》。康德在 46 岁
11.公元 1192 年,源赖朝被封为“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建立。这标志着日本的武家政权被天皇 之前的主要著述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由此可知( )
赋予了合法地位。从此,武士集团不断扩军备战,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以消除文治政府影响。这 A.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精神思维相近 B.自然科学发展推动了欧洲国家进步
说明当时日本( ) C.自然科学是启蒙运动的前提和基础 D.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造就启蒙运动
A.建立了军事专制体制 B.大化革新的成效显著 19.1787 年 5~9月,美国制订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以下为美
C.天皇拥有至上的权力 D.意图抵御西方的侵略 国制宪会议的参会代表情况表。据此可知,美国 1787 年宪法( )
12.古代南亚文明的中心经历了从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的转移,兴起于 4 世纪初的笈多帝国,在 代表 土地投机者 高利贷者 工商航运者 持大量公债者 奴隶主
这一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统治辽阔疆域和凝聚社会力量,笈多帝国在宗教上大力支持( ) 人数 14 24 12 40 15
A.佛教 B.基督教 C.印度救 D.伊斯兰教
13.马里帝国虽然盛产黄金,但并未铸造金币,在国内个别市场上使用阿拉伯的金币,同时使用其
A.顺应了自由主义时代潮流 B.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他一般等价物如铜棒、盐块、布帛等,许多地方仍是以物易物。据此可知,马里帝国( )
C.旨在维护实际的集团利益 D.实现了自由平等理念
A.国内贸易交换产品多样化 B.国王对黄金的控制严格
20.1771 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 年,洛克
C.对外贸易是贸易主要方式 D.未形成统一的全国市场
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
14.阿兹特克人将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圃;印加人在小山岗和山坡上建成
A.推动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B.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层层梯田,用石板砌成水渠来进行灌溉。二者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 )
C.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D.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
21.“如同之前的浪漫主义一样,他们都在寻求一种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状态,克服工业化资本主
C.文明发展的程度不同 D.国家管理制度的不同
义带来的社会冷漠和情感疏离。有所不同的是,这种美好的理想最终成了科学理论……”这一理论
15.《马可 波罗行纪》描述:“古老的东方,遍地黄金,充溢于野,快到东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遥
之所以是科学的,因为它( )
远,路途再艰辛!”;16 世纪欧洲一位外交官说,在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
A.和浪漫主义一样寻求公正和谐 B.克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弊端
供动力”。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D.是经理性思考后产生的理想
A.《马可 波罗行纪》掀起黄金热 B.传播基督教的需要
22.以下漫画由(美)托马斯·纳斯特创作于 1881 年。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漫
C.“黄金热”导致新航路的开辟 D.资本主义萌芽对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高一历史试题 第 2 页 共 4 页
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BLOOD RED SEA)漫画中间写着“痛苦的湖”(BITTER LAKE),远处 27.如图为 1929—1932 年苏联谷物出口情况统计(万吨)。据此判断,苏联
的“狮身人面”、金字塔默默注视着。该漫画意在表明
A.农产品市场因世界经济危机扩大 B.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经济建设受到国际政治局势影响 D.农业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
A.整个非洲被欧洲殖民者瓜分殆尽 B.美国利用武力干涉非洲国家事务 28.圣雄甘地认为,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
C.英法在埃及展开激烈的殖民争夺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经济秩序。他以为独立后的印度决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
23.20 世纪初兴起的亚洲革命风暴,是继 19 世纪初拉丁美洲革命风暴之后的全世界历史新阶段的 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他理想中的社会是重建印度文明基础之上的非暴力社会。甘地的良苦
重大标志性事件,是第三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历史性开端。列宁把这次革命风暴称为“亚洲觉醒”。 用心旨在( )
之所以被称为“亚洲觉醒”,主要是因为( ) A.为实现民族独立而进行社会动员 B.以逆现代化手段改造印度的经济
A.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避免印度重复西方工业化的老路 D.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具有印度特色
C.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 D.革命后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29.前苏联女英雄帕夫丽琴科在1941年至1942年在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狙杀了309名德军。1942
24.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某场战役,有军事学家评论道:“这次战役尽管战斗时间短,双方没 年秋天她在访问美国的巡回演讲中说:“先生们,你们不觉得躲在我背后的时间太长了吗?”引发
有什么重大伤亡,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它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成为泡影,也宣告了德国‘速 了美国社会的强烈反响。这可能( )
决战’的破产,使战争预期发生了显著转折。”该战役是( ) A.使美国改变了中立政策 B.推动了第二战场的开辟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马恩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C.强调苏联付出巨大牺牲 D.使英法改变了绥靖政策
25.在一战后的停战纪念日里,英国政府主导着社会记忆的重构,哀悼战争死难者在较长时间内成 30.二战结束前后,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但是却唯独用“雅尔塔”来命名战后的国际体系,
为纪念活动的主题。后来在以退伍军人为代表的公众推动下,这一主题由庆祝军事胜利逐渐转向多 这表明,相比之下,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更为重要,对战后世界的走向更具有指导意义。该体系( )
重性,在他们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再是光荣和正义的战争。这表明当时英国( ) A.违背了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 B.体现了苏中美英法五大国的意志
A.民众对一战的反思趋于理性 B.公众的价值观念趋向务实 C.确立了美国世界格局的主导地位 D.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C.政府主导着民间舆论的走向 D.政府与民众矛盾渐趋尖锐
26.据统计,1917—1918 年度苏联政府征收粮食 7340 万普特,1918—1919 年度征收 10790 万普特。
1919—1920 年度征收 21250 万普特。这些粮食的征收表明( )
A.余粮收集制是战时环境下可行的制度 B.新政权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发展
C.苏联政府牺牲农民利益换取工业发展 D.苏俄政府暂停解决了经济困难
高一历史试题 第 3 页 共 4 页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计 40 分 ) 32.(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1.(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然科学
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总之,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
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是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和发电机等的发明和
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
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电话、白炽丝灯等则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新的技术和工业革
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讽今’的意思”。
——摘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进程也是比较迅速的。
材料二 马丁 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实现的。马丁 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 路德号
材料二 从 1763 至 1914 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1763 年
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 路德的贡献》 时,欧洲诸强国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到 1914 时,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
对亚洲的控制。它们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即科学革命、工业革命
材料三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
和政治革命,给了它们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经济呈现整体化
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 趋势,孤立的、分散的、局部性世界变成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开发出的新能源,概述第二次工业革
(1)跟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什么,概况新兴资产阶级“借古讽今”的原 命的主要特点。(10 分)
因。 (8分)
(2)跟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6 分)
(2)跟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殖民扩张不可阻挡的原因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10 分)
(3)跟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内容上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6 分)
高一历史试题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