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教学阐述部分
P A R T . 0 1
1
2
3
4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基本理念
目标定位
目
录
5
6
7
教学重难点
过程设计
方法与策略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急性子顾客让慢性子裁缝做衣服,结果到最后慢性子裁缝还没裁剪的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讲究效率,赶紧做完自己该做的事,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干其他事。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专心去做,不能磨磨蹭蹭浪费时间。
教材分析
三学生在二年级时已学过借助图片、根据提示等讲故事,这个学期将“复述”作为单元语文要素进行集中学习,它指向基于对故事内容充分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详细复述,这对学生有一些难度,因此,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方法。《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要引导学生先借助表格,梳理顾客和裁缝在几天里的不同要求和表现,再有序地复述故事。
学情分析
细观本文,以人物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其一大突出特点。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裁缝和顾客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而后引领学生借助表格,抓住关键词,梳理出急性子顾客的要求变化和慢性子裁缝的表现,最后通过这些提取的关键词把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叙述出来。一张表格,几个关键词,层层搭建支架,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复述。
基本理念
1.认识“缝、夹”等12 个生字,会写“衬、衫”“衬衫”等字、词语。
2.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反应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第一天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目标定位
1.重点: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
教学重难点
2.难点:
学会抓关键词,读出人物特点。
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读什么样的故事?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的主角吧!他是一名出示:裁缝图。从哪看出来的?重点指导缝的多音字读音。在故事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裁缝?(慢性子)平时我们称什么样的人叫慢性子呀?
过程设计
(2)另一个主角他是——出示顾客图,这是什么样的顾客?(卡片出示急性子顾客)。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相遇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呢?出示课题并齐读课题。读出人物特点。
过程设计
初读课文:
(1)课前我们已经做了预习, 这篇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呀?这是一篇长长的课文,都是对话。课文你读流利了吗?读了几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出示生词检查读音。
(3)师:词语没问题,那课文呢?这是你们完成预习时填写的表格,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故事就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4)师: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这个表格概括性地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品读人物对话:
(1)自读要求:(1)默读课文2——13自然段,用“——”画出表示顾客性子急的词语或句子(2)用“~~~~~~”画出裁缝性子慢的词语或句子,谈一谈你的体会。
(2)课件出示句子,带领学生体会表示顾客性子急的词。
(3)性子急的顾客我们已经体会了,那慢性子的裁缝呢?
人物的性格就藏在他们的动作和语言里。
(4)师:有趣的故事有趣地读,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读。
过程设计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1)大家把最长的第一天对话已经读得这么好了,相信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的对话一定读得更好。请选择最想读的那天合作读一读,注意读得语气要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哦。
(2)自由组合练习。小组汇报朗读,老师适时点拨。
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通过读好人物的对话,就可以突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果让你们自己复述这个故事,相信一定也不会难倒大家的。
过程设计
作业设计:
假如裁缝是急性子的,顾客是慢性子的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发挥想象,讲给同学听一听吧。
1.说教法
(1)分角色朗读法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人物较少但是性格区别大。课文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来推进故事的发展,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充分体会故事人物的性格,并在朗读过程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发现点拔教学法
作为故事性文本,难点在如何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体会课文的特点。要注意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体会故事人语气的特点。
方法与策略
2.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了解课文内容,对不认识的生字学会自己查字典,对不熟悉的词语自己标记出来,在课堂上提出来集体讨论。对课后习题在预习中要有自己的思考。
(2)分角色朗读法
这篇课文语言幽默。要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过程中体会故事人物的说话特点。通过朗读能大致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方法与策略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