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2 14:4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大青树下的小学》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
01
教材分析
Text or Copy Your text and paste it here.
02
教学目标
Text or Copy Your text and paste it here.
03
学情分析
Text or Copy Your text and paste it here.
04
教法与学法
Text or Copy Your text and paste it here.
05
教学过程
Text or Copy Your text and paste it here.
06
板书设计
Text or Copy Your text and paste it here.
01
DATA ANLYSISREPORT
教材分析
立足单元 立足文本
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专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本单元的选文让学生看到了与平时不同的学校,花的学校以及孙中山的学校,让学生注意到课文中与学校相关的句子表达,而本单元习作要求是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描述自己的一位同学,且要求突出特点。既注意其他的学校生活也要求着眼自己的校园生活。
因此,“学校生活速写”可以成为本单元主要任务“
《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个民族之间友爱与团结。
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02
DATA ANLYSISREPORT
教学目标
此处添加标题
Add the title here
单元课程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引导学生交流发现成语特点。
2.能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不同的学校生活。
3.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关注到有新鲜感的词语与句子,了解它们的含义,学会积累。
4.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习作,初步掌握习作的相关格式,体会习作的乐趣。
5.引导学生通过本单元的课文的学习,感受生活,特别是学校生活的美妙。
此处添加标题
Add the title here
#03
#01
#02
教学目标
YOUR TITLE HERE
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且积累好词好句。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的幸福校园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1.认识生字词,
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找出感兴趣的句子,想象一下上课时、下课后的画面
1.感受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受到情感熏陶
2.学会用自己的话描述校园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03
DATA ANLYSISREPORT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YOUR TITLE HERE
三年级是由低段向中段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三年级的学生也逐渐由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转变,教材设置也从一二年级重视识字写字到重视阅读且逐渐开始接触写作过渡。
经过了两年的学校生活,学生对于学校的生活已经有了熟悉感,对于周围的同学变得熟悉且有交往,故对于课文中的不同学校生活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而去感知不同的学校,也可以通过想象来看花的学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享受阅读的乐趣。对于民族团结的意识以及校园喜爱之情,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充分享受运用书面表达见闻、抒发情感的快乐。
04
DATA ANLYSISREPORT
教法与学法
此处添加标题
Add the title here
123M
456M
7B
9B
想象感悟法
朗读法
品词析句法
讨论法
05
DATA ANLYSISREPORT
教学过程
此处添加标题
Add the title here
环节一:了解中国少数民族(5min) 教师活动1: ①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视频,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一说你在视频中都看到了哪一些少数民族?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1:
①观看视频,和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及特点
教师活动2: 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到课文中提到的四个少数民族 ②分别对课文中出现的4个少数民族进行简单介绍,出示连线 学生活动2:
①阅读文章,找到文章中四个少数民族,通过老师介绍课题将文中提到的四个民族的名称与照片相对应
环节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10min) 教师活动1: ①请同学们小声的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课本拼音读一读 学生活动1:
①小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尝试根据拼音进行拼读
教师活动2: ①教师在课件中展示本课的生字词,“坪坝、晨”等,并配以图片 ②让学生来分析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教师写到黑板上,让学生分享该怎么去读去记 学生活动2:
①学生和教师交流课文中认为比较难的生字词,能够跟随教师进行书空
②学生对易错字进行分析,学习方法分享
环节三:朗读文章,进行积累(10min) 教师活动1: ①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章,画出让你有新鲜感的句子,和4人小组的同学进行分享,说说为什么有新鲜感,并试着把你的感受到的读出来 ②找几个同学来分享,并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全班学生读 学生活动1:
①在课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和4人小组成员进行分享,谈谈为什么这个句子让他有新鲜感,并试着把新鲜感融入朗读的基础上,代入自己的情感进行朗读
教师互动活动2: ①教师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音乐《春之光,夏之风》,教师进行领读 学生活动2:
①学生跟读,伴随音乐,同时体会课文的情感
环节四:阅读文章,提取信息(15min) 教师活动1: ①让学生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描写了什么?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以及习俗,拓展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找到“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总结出各族同学团结友爱,美好画面。 学生活动1:
①阅读第一自然段,通过“傣族、景颇族”等民族词意识到这是一间多民族小学
教师活动2: ①询问学生各族小朋友在一间教室上课会是什么样的场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引导出这是一个和谐安静的画面。 ②想一想如果是你,在课间你和和各族小朋友做些什么呢?,引导总结课件大家玩耍很热闹 学生活动2:
①读第三自然段,通过文章句子,总结上课“安静”,下课学生做游戏,关注不同的动物。
教师活动3: ①PPT展示课文插图,学生朗读最后一段,结合图片想象脑海中的画面,一同总结,民族大团结的画面 ②尝试参考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校园(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3:
①发挥想象,总结课文
②以课文内容为模板,说说自己的校园生活
作业设计
Add the title here
查找少数民族相关资料
画一幅你想象中的小学
回家朗读课文,和家长描述课文内容
06
DATA ANLYSISREPORT
板书设计
谢谢观看
DATA ANLYSISREPORT
汇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