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5 月份月考地理科试题答案
1—5 A B C DA 6—10 DAC CA 11—16 B ABAC C
17.(1点 1分)
(1)以第二产业为主,资源禀赋条件优越;距离发达地区市场近,产品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空闲
土地多,产业发展限制小;具有沙漠、长城等独特的旅游资源。(3 分)
(2)契机:国际天然气紧缺,煤炭价格升高;东部发达地区资源需求量激增。
困境: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依赖过强;第二产业占比高,经济效益相对较低。(4分)
(3)煤炭、稀土、天然气等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加剧;沙尘暴频发;植被
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地表形态。(3 分)
(4)发展科技,增强勘探力度(或提升资源利用率);合理扩大开采规模,提升资源自给率,实现可持
续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降低产品对外依存度;发展清洁生产方式,治理污染,保护环
境安全(或矿区绿化复垦,与环境保护有关即可);发展教育,重视相关高科技人才培养,增加人才
储备。(4分)
18.(1点 2分)
(1)频繁翻耕造成土壤水分流失;连续耕种,土壤肥力消耗大;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底部土壤板结;
耕作形成犁底层,导致底部土壤透气性、透水性变差。(6 分)
(2)土壤养分不足,难以支撑植被恢复的需求;该地区气候较干旱,生态系统恢复力弱。(4 分)
(3)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弱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下垫面粗糙度,减轻风蚀;为高等级植被的恢复提供
条件。(4分)
(4)措施①的作用:本地草种适应乡土生态系统,加快生态系统修复;恢复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系统
的稳定;避免外来物种入侵。
(或措施②的作用:拦截风沙,减轻土壤侵蚀;与草本相比,灌丛枯落物多,易补充土壤有机质。)
(4分)
19.(1点 2分)
(1)经济发展落后,本地能源需求少;山川相隔,地形崎岖,区域内电力调度和外送困难;各小支流
水量相对较小,水能有限;小水电开发难度小,投资少,引进资本难度小。(6分)
(2)甘蔗等农副产品丰富,接近原料产地,且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生产环节简单,建设周期短,见效
快。(4 分)
(3)处于季风区,水电季节差异大,工业硅生产耗能大,丰水期可有效消纳水电;枯水期发电大幅度
减少,如果坚持生产需要建设火电厂或输入外部电能,不符合减排目标,且外部电能输入较困难。
(4分)
(4)德宏州拥有丰富的优势硅矿藏,原料成本低;丰富的电力需要就地消纳,电价便宜;本地有优质
煤炭和森林资源生产硅煤、木炭等还原剂;就近进口的缅甸木炭价格和运输成本较低,还原剂成本
较低。(6分)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 5 月份月考
地理科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 16 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
标。指数越大,资源遭受诅咒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程度越
高。图为 1990—2007 年典型区域资源诅咒系数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资源诅咒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利用率高 B.资源储量丰富 C.常住人口过多 D.气候终年湿润
2.为改变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的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 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促进经济发展 ④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 )
A.天津 B.陕西 C.上海 D.甘肃
截至 2009 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 262.37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 27.33%,其中风
蚀荒漠化土地面积 183.20 万平方千米,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69.82%;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 25.52
万平方千米,占 9.73%;盐渍化土地面积 17.30 万平方千米,占 6.59%;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 36.35
万平方千米,占 13.86%(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的荒漠化类型中风蚀荒漠化的面积广大,说明我国( )
A.西部地区地势高峻
B.东部地区降水量严重不足
C.北方地区严重缺水
D.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大
5.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区域,导
致该区域荒漠化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 )
①过度放牧 ②过度开垦 ③过度樵采 ④城市道路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盐渍化土地面积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比重最小,但造成的危害较严重,其原因可能是盐渍化地区
( )
A.土壤肥力丧失快 B.水资源匮乏 C.土壤结构难以修复 D.人口密度大
2013 年以来,深圳市传统产业不断外迁,通过产业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深
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下表为深圳市 2014-2021 年三次产业产值年际变化率统计表(与上年相比
产值增减的百分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第一产业 -19.4 -1.7 -3.7 52.8 3.9 5.2 -3.1 5.1
第二产业 7.7 7.3 7.0 8.8 9.3 4.9 1.9 4.9
第三产业 9.8 10.2 10.4 8.8 6.4 8.1 3.9 7.8
7.与第三产业相比,深圳第一产业的特点是( )
A.产业年产值较小 B.产值变化量更大 C.产业发展空间宽 D.产业稳定性较好
8.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深圳第二产业产值仍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成本降低 ②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③工业结构优化 ④工业企业数量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泉州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泉州市
建设输水渠连通多个水库,辅以水闸等设施,基本建成了“上蓄下引、河库连通、多源互补、丰枯
调剂、环境优美”的大水网调配系统(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泉州大水网调配系统可以应对( )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 ②咸潮上溯 ③水污染事件 ④水土流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水库连通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调节输水量 B.增加调水总量 C.保障调水水质 D.维持生物多样性
2022 年 8 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长江流域连续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四川等地区出现“电荒”。
图为“2021 年各省份发电量及用电量(不含港澳台)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 )
A.中部地区各省为电力净调出地区 B.东部地区电力消费总量最大
C.东北地区各省为电力净调出地区 D.发电和用电具有空间一致性
12.四川与山西同为电力输出大省,但四川出现"电荒",该现象发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 C.产业结构 D.居民用电
13.增强电力供应抗风险能力的合理措施是( )
A.高峰期间减少工业用电量 B.完善跨省跨区域电力互剂
C.提高燃煤火力发电的比重 D.负荷中心大力开发太阳能
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
路”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想,首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
①互联互通能力不足 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缺乏
③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陈旧 ④各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显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中,中国的优势条件包括( )
①处于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 ②工业加工能力强
③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 ④科技实力雄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对我国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丝绸之路经济带”活跃中西部区域经济
B.“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为我国过剩产能开辟了新的市场
C.“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我国东部地区资源的开发
D.“一带一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品牌自主化
二、综合题(共 3 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 分)
材料一: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境内有我国第五、第七大沙漠毛乌素沙地与库布齐
沙漠,两沙漠占地面积超过 48%。2022 年,鄂尔多斯市人均 GDP 达 38196 美元,居全国首位,远超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成功在网络上“出圈”。
材料二:“家里有矿”是鄂尔多斯最大的标签,“羊煤土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是鄂尔
多斯的“金字招牌”。资源富集的鄂尔多斯,拥有全国 1/6 的煤炭、1/3 的天然气储量。
材料三:下图为鄂尔多斯市及周边地区略图。
(1)说出鄂尔多斯“出圈”的原因。(3 分)
(2)简析鄂尔多斯当前发展面临的契机与困境。(4分)
(3)从环境角度,分析鄂尔多斯大力进行资源开发的不利影响。(3 分)
(4)从资源安全角度,为鄂尔多斯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4 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蒙古高原某地位于乌兰巴托以西 60km,海拔 1263m,年平均气温和平均年降水量分别为 0.5℃
和 240mm,曾经为水草丰美的天然草原。为满足乌兰巴托的粮食需求,该地于 1978 年被开辟成农田,
连续种植小麦和大麦,每季收获后进行翻耕,种植过程中时常施用化肥。1989 年农田因土壤退化,
产量大幅降低,逐渐被弃耕。农田弃耕后,该地区天然植被恢复缓慢。2016 年,某团队在该地通过
施肥的方式修复土壤,施肥后原本的草类并未恢复,但杂草覆盖率大幅提高。该团队认为提高杂草
覆盖率也具备较高的生态意义,待表层土壤性状稳定后,将进一步开展其他生态修复工程。下图示
意该地区的位置。
(1)简述该地区小麦和大麦的种植导致农田土壤退化的原因。(6分)
(2)农田弃耕后,该地区天然植被恢复缓慢,试说明原因。(4 分)
(3)分析该地区土壤施肥后杂草覆盖率提高的生态意义。(4分)
(4)当表层土壤性状稳定后,当地将进一步开展生态修复工程,试在以下两个措施中任选—种,分析
其作用。(4 分)
措施①:种植本地草种 措施②:外围营造灌丛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德宏州水电资源丰富,理论水能蕴藏量为 362.44 万 kW。21 世纪初引进民间资本后,水电开发
速度加快,特别是 5 万 kW 以下的小型水电,率先带动蔗糖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后,进一步促进了重工
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于 2008 年开始引入工业硅等工业,通过"就地消纳"的方式解决丰水期"窝
电"和水电难以外调的问题。
工业硅的生产环节包括硅矿石的开采、精选,再到工业硅的初炼和精炼。工业硅生产常用的还
原剂有木炭、石油焦、硅煤(一种煤炭产品)、木片等。德宏工业硅生产虽然需要添加部分缅甸木炭
等原料,但总体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区域同产业,但限定丰水期生产模式下产量季节变化大。下图示
意德宏州地理位置及高品质硅和优质煤炭的分布。
(1)推测德宏州在 21 世纪初引进民间资本水电开发的过程中,特别侧重小型化开发模式的依据。(6
分)
(2)简析德宏州水电开发使得蔗糖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得到率先发展的原因。(4分)
(3)说明节能减碳背景下德宏州工业硅限定丰水期生产的合理性。(4分)
(4)分析德宏州发展工业硅产业竞争力的主要优势。(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