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2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2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8 13:30:41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坚守自己心中的田园
在一个乱世,例如庞德公(东汉隐士)的时代,对于某种特别性格的人,入山采药,一去不返,本是唯一的出路。但生在“开元全盛日”的孟浩然,有那必要吗?然而为什么三番两次在朋友伸过援引的手来时都被拒绝,甚至最后和本州采访使韩朝宗约好了一同入京,到头来还是喝得酩酊大醉,让韩公等烦了,一赌气独自走了呢?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而他这回,那成为默契的对象便是庞德公。孟浩然当然不能为韩朝宗背弃庞德公,鹿山不许他,他自己家园所在,也就是“庞公栖隐处”的鹿门山,决不许他那样做。
【应用角度】 “执著”“信念”“人生的选择”等。去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女儿醒来后趴在窗台上玩,忽然兴奋地大叫:“妈妈,我看见老家了!我看见老家了!”我也跟着去看,那是高楼林立的小区外的一片地,灰暗的几户人家,还有日渐泛青的苹果林,那苹果树种的密密麻麻看样子不是让它结果子的(征地拆迁的时候,这些树是要按棵赔偿损失的)。能让人为之一振、耳目一新的,当属那一片开的正热烈的油菜花了,棵棵泛着金黄,在春风里摇曳起舞,不要说小孩,任何人看了都会醉的。不用说,这是个还没开发改造完的“城中村”的一角,里面堆着的沙子表明,这块地是被人记挂着的。接下来的一年,孩子一遍又一遍兴奋地喊我欣赏她“老家”的果树开花了,油菜结果了,麦子成熟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平时没怎么注意,秋天竟然开出了白花花的一大片棉花,冬天来了,外面衰草连天,砍了的棉花柴在地上晾晒着。很显然,这片地的旧日主人并没有让它撂荒。我和孩子见证了这片地的四季轮回,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它给我们带来了近距离观察自然的无限快乐。
冬天里,我和女儿再看她“老家”的时候,石子、搅拌机、红砖已经备好了,看样子要开工了。在寂静无人的夜里,隐隐传来搅拌机的声音。春节时,房子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了,是个上下两层的别墅,还带着一个院子。阳春三月,我和女儿再看她的“老家”时,女儿已没了往日的兴奋,她不再认为这是她的老家了。去年盖起的那个小洋楼已经粉刷一新,东墙上趴着三台空调外机,院子里也已经是绿色一片,一畦一畦的,是蒜苗;被掀开的塑料薄膜下种着的植物,可能是香菜,也可能是油菜;院子的东南角有一口手压水井,西南角放着一排笼子,里面养着兔子。一个烫发的女人身着家常衣服,正把花从盆里倒腾到地里。还有一块空地,什么也没种,只停着一辆黑色的轿车。看来,这家人在喧闹的都市里,不但拥有了城里人物质生活上的富足和便利,也真实地拥有了自己的山水田园。再后来,苹果林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座同样风格的别墅,女儿不再提老家之类的话题,也不再每天一醒来先着急地往窗外看,对她来说,那已经是别人的山水田园了。
是啊,别人的山水田园有了,女儿的“老家”没了。
【精要赏析】 文章想象新奇,构思新巧。作者从女儿纯真的情感中,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山水田园。对自然的热爱,或许是人类共有的天性,然而在日趋工业化的城市里,这份闲情逸致越来越难找寻。愿我们的世界中多一些美好的田园风光,愿我们的心情多一分自然的陶冶!课件62张PPT。永恒的艺术魅力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一千多年来人们以诗歌、乐曲、美景等各种方式给它以不同形式的诠释。每览《春江花月夜》,总会慨叹诗人的艺术造诣。他仿佛是一名高深莫测的丹青妙手,轻轻挥洒,点滴渲染,虚实相生的神韵油然而生。让读者仿佛游弋在澄澈空明的神话般美妙的艺术境界里,遐思冥想,感知那情深如海。在静谧如水的夜里,沉醉在张若虚玲珑透彻的诗境里。诗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完美的音符清新婉转,如那梦幻的月光曲洒落凄清的心上。平仄交错,诗情起伏,丝丝入扣,谐美的音律让人惊叹不已。
【应用角度】 “艺术魅力”“享受美好”“意境之美”等。那岸边的杨柳,承载了历史的沧桑变化,粗壮的身躯扎根在深深的淤泥中,纤长的柳枝随风而舞,似在述说千年前的往事。
掬一捧清水,沁凉,舒心。临水而照,笑容在水波中荡漾。一条黑漆漆的小鱼,惊鸿一现,没了踪迹,许是扰了它的清梦。谁家的孩子在河边的石阶上玩耍,一双白藕般的小脚把水蹬得“噼啪”作响,清越的笑声,惊醒了树上栖息的鸟儿。水中的飘萍,小巧别致,圆圆的,似孩子的笑脸。浅浅的水波中,白色的莲花嫣然含笑,一阵风吹来,羞涩地垂下清丽的脸庞,那一低头的温柔,碎了涟漪,醉了风。古老的青石板,依旧坚固如昨,许是走的人多了,如古代的铜镜泛着青悠悠的颜色,让人心生敬畏。
低头浅思,千年前的今天,在上面行走的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旋转的光影里,一个安详的女子,着一身素衣,撑一把素伞,微笑着站立。衣袂飘飞间,似九天玄女,飘落凡尘。眉目间,别样的柔情漫溢: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只为这一句啊,断肠也无怨。雨心碎,风流泪,梦缠绵,情悠远,西湖的水,我的泪,我情愿和你化作一团火焰……
千年的等待换来的终只是一场空梦。情凄凄,爱戚戚,残雪冷泪,断桥殇水。但是,心有所系,情有所托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一曲千古绝唱《千年等一回》曾潸然了多少痴男怨女的心!恰好的温度不会有疼痛,适当的距离才有美。如水墨的江南,在画上氤氲成烟。我一字一字读,却依然无法明了话的含义,许是我不想认同你的观点吧。江南的美,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感知,那情,那景,又岂是一幅画能涵盖的?画上的江南或许美,但只在纸上,不在心间。
下雨了,雨中的江南,美得如水墨。
江南的小巷,婉转在小巧的屋宇间,那黛色的瓦檐下,雨丝如珠,成串落下。白色的墙角边一只小小的青蛙在清脆地鸣叫,给寂静的水乡增添了一抹生机。谁家的屋檐下挂着一串风铃,在雨珠的叩击之下发出“叮铃铃”的清音,悠远绵长。
我打起伞,蓝色的细碎小花在雨的浸润之下,愈发显得清丽,一朵朵竞相开放。雨中,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长长的巷子中,唯独我一人,迈步在水波荡漾的青石板上,心越来越宁静。亲爱的,我想对你说,不是不明了,也不是不相知。只是与你在千万人群中相遇,乃是千年的缘分。不想,因了距离,因了疼痛,而不向你靠近。爱要爱得彻底,痛要痛得干脆,不温不火的不是爱。
亲爱的,让我们在寂寞的红尘中,握紧彼此的手,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温暖,一起沉沦,好吗?【精要赏析】 江南之美,如诗如画。本文通过对江南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将灵动的水、醉人的绿,细濛的雨、凄美的情,为我们尽情渲染描摹,让人仿佛置身水乡江南,沁染一身的清凉。文章还巧妙地结合浪漫的爱情传说,为江南的美景增添一分神秘的色彩,让读者不只是浸染江南的烟雨美景,更是穿越千年的时空,走进历史的长廊。 课件53张PPT。【内容赏析】 东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之处,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诗句切合东山之景,语带双关,写出东山的特点和景物,显得极其自然随意,毫无拘束之态。在李白看来,东山之隐标志着一种品格。它既表示对于权势禄位无所眷恋,但又不妨在社稷苍生需要的时候,出而为世所用。李白向往谢安式的从政,在陶醉自然、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于政治,而当身居朝廷的时候,又长怀东山之念,保持自己淡泊的襟怀。这首诗应该看作是李白的“归去来兮辞”,但他的归去却又不同于陶渊明。陶渊明是决心做隐士,是去而不返的;李白却没有这种“决心”,向往东山,既有隐的一面,又有打算待时而起的一面。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看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
【应用角度】 “与命运抗争”“执著”“人生价值”“精神卫士”等。2010年7月,杜玉丹和她的团队来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李二堡镇范家小学。2011年1月,她带着队员们在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邵代小学支教。7月23日,杜玉丹又坐上了由西宁开往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长途汽车。经历十七个小时的车程后,她来到玉树州结古镇果青村小学。
在玉树支教的第一天,她就在黑板上写下“有梦最美希望相随说到做到敢做敢当”。她真心希望孩子们能好好读书,有一天能看到更加辽阔的世界。没想到,临走时那群可爱的孩子大声读出了那十六个字。“也许他们还小不太懂,但却深深记住了我说过的话。”说到这些,她一脸欣慰。2012年11月,当记者来到青海湖畔的这所小学时,杜玉丹和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她说,有时候我背着包去外面买点东西,孩子们以为我要走了,都来拉着我,当时就流下了眼泪。“其实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和帮助青海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等我毕业了,我还会回到青海。”杜玉丹说。【媒评文摘】 1.她的眼里,播种爱心是一种幸福,收获温暖也是一种幸福。那双爱笑的眼睛告诉我们,在远方还有着不灭的爱心梦想!杜玉丹只是从青海走出去的千千万万名大学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却有着一颗回报故乡的感恩之心。
——《西海都市报》2.在当地学校面对这样一群稍显稚嫩的大学生,他们的热情感染了这里的老师们。但是老师们脸上也写满了担忧。一是学校需要花精力和时间为大学生支教提供条件,比如调整教学时间,安排教室和大学生的食宿等;二是学校也会担心支教结束后校方的教学将存在问题,比如支教结束后,学生已习惯新颖的上课方式,大学生走后孩子们会不会表现得不专心,没有接受支教的学生新学期开学后会不会跟不上正常课程呢?
——《长江商报》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到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了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了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的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了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成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一下子全都飞扬起来。
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精要赏析】 本文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解读了诗仙李白,李白的洒脱浪漫和自由奔放是时代赋予的特色。作者大胆地推测“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为我们的疑惑找到了可以让人信服的答案,也为李白的不同寻常作了较好的注解。“时势造英雄”,也正是大唐的包容和气度,才赋予了天才李白更多的灵感和神韵。让我们通过本文的感悟,去更深地理解这段让人无限神往的历史风云吧。 课件41张PPT。灵宝市的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2500多年前,老子李耳西出函谷关之际,被守关的关令尹喜劝留,在此述著五千言《道德经》。
电影《老子出关》主要讲述老子在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失望之后,西出函谷关之时,总结自己一生对于天地万物、自然法则的思索和感悟。【媒评文摘】 1.电影《老子出关》体现了老子既重自然和天道,也重人生与人事的思想,反映了老子通过“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模式来表现出对人生、社会强烈关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自觉反思,艺术的再现了老子在函谷关冥想后形成的以“自然无为、厚生自爱、知足知止、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功遂身退”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传统。
——大河网2.传说老子经过函谷关时,把守的关令尹喜是个善观天象的人,他看见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认为必有圣人来到,赶忙迎接。只见一位老人骑着青牛徐徐走来,这就是老子。这就是成语“紫气东来”的来历。尹喜款待老子数日,请他著述,老子推辞不掉,于是留下了著名的五千言。世人称之为《道德经》,又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
——中国网站在楼房的最高层,在满天星斗中,不知哪颗是你的灵魂;在茫茫宇宙中,不知哪里是你的归宿;在无边星海中,不知哪里穿梭着你的身影。无知的我,只能在脑海中勾画你的脸庞,在心中想象你的才华,在文章中构思你的伟大,在朦胧的睡梦中勾勒属于你的“盔甲”。
从你的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读出了你的心胸之开阔,襟怀之豁达,志向之高远,读懂了站在山顶上的身姿才是潇洒,把众山饱览于眼底的感觉才是快乐。于是从此我便有了凌云的志向,于是在我自己的心中,便有了一种充满了自信的豪爽。当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次又一次地浮现眼底,我的大脑中仿佛出现了一个用怨恨织成衣衫,用愁苦覆盖脸面的你。你的脚步里透着沉重,你的举止中含着压抑,你的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对世道的无奈与不满。令你愁苦的不是自己的窘迫,而是百姓生活的艰难;令你担忧的不是自家的一日三餐,而是整个国家的危难。于是,在我心目中,“无私”与“伟大”两词已悄悄的跟定了你。我为你的才高八斗却不得重用感到惋惜;我因你的凌云壮志得不到施展而感叹;既然上帝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你,又为何让你在悲哀无奈中死去?既然你带着不凡的气质来到世间,却又为何只因贫困就匆匆离开人世?皆大悲哀!当读罢你的《春夜喜雨》,我发现,原来在你的人生中还有愉悦欢乐。是啊,你是热爱生命的,热爱自然中的一点一滴,但黑暗的社会世道偏偏摧毁了你平静的心,世道不允许你有快乐,战争不同意你活得洒脱,一切的一切切断了你与快乐之间的绳索,更是悲哀至极。
你是如此遥远又是如此逼近,你是如此神秘又是如此平凡,你用悲苦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却用诗章延续了自己的生命。在你的人生之路上,忧愁、痛苦把你的人生道路弄得坎坷荆棘,但你留在文学史上的印迹却是处处充满了鲜花与赞语。无奈,愤恨磨灭了你生活的信念,但你的不朽灵魂因你的诗而永葆青春活力。【精要赏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文人自小就被培养了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民族忧患意识。中国的文人学士是历朝历代所有阶层中最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身体羸弱,手无缚鸡之力,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一身的傲骨,不管是面对外族的侵逼,还是权奸的挤迫,始终坚守着一种特定的文化精神,保持着对国家的忧患意识以及对百姓的关怀之情。杜甫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本文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大写的杜甫,一位精神的楷模。课件40张PPT。【内容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送去美好的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烟雨江南,诗情画意
从古至今,歌咏江南的大量文学作品构筑了中国人想象中的“江南”。著名的有白居易的《江南好》与韦庄的《菩萨蛮》。江南文化是一种意境文化,一种诗情文化,一种画意文化,一种韵味文化,一种秀美文化。它蕴涵在山水花木月夜晨昏之中,在雨露岚雾中缠绵,有着禅意般的美丽。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江南水乡古镇是我国江南水乡风貌最具代表性特征的地区,都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
【应用角度】 “地域文化”“品牌优势”“诗意江南”等。中国人形容某个地方富庶时,用的词往往是“江南”,如“塞上江南”。江南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
其实许多诗中的江南,并不是江南实际的样子,而是我们希望江南应该有的形象。
最典型的就是历代诗人们对西湖的描绘。
袁宏道的西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张岱的西湖: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柳永的西湖: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必须承认,这些诗词对江南的描写太理想化了,其实江南未必如此,但为什么诗人对江南理想化的夸大的描写会被人们所欣赏接受呢?这些描写江南的诗篇为什么会被千古传诵,誉为名篇呢?
这透漏了这样的信息,江南不是一些事实的集合体,江南对于我们还有另外的东西。“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已经直白地说出了中国人的一种愿望,即江南是理想的居住地,是值得生活在那里的地方。其实江南的概念体现了一种终极追求:即天堂情结。人是一个要把世界对象化的动物,其他动物则否。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必然要产生“天堂情结”,即构筑一个梦想的栖息地。往大里想,就是历代都有的各种“理想国”和“乌托邦”,往小里想,就是“桃花源”和“香格里拉”。一个国家,谁也无法禁止国民对国土上的各个地区进行比较,也就是进行地区的选美比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这种比较中,总会有某个地区被选中,成为一国之“国花”。比如法国人的普罗旺斯,英国人的大湖地区等。中国人的“国花”就是江南。
江南怎样了?还是梦中的模样么?【精要赏析】 春风徐徐绿塞北,鸟语花香醉江南。江南在北方人的心目中一直是个梦。她总和清波碧水、鱼虾小船、稻田绿野、翠柳雨巷、吴侬软语、清秀姣娆等一些美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江南是柔情的,是婉约的,是灵秀的。无论是小桥流水,还是濛濛细雨,水是江南的特质,是江南的灵魂……江南在哪里?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诗意的江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