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详细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2 11:3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质量检测卷(二)
一、书写(共8分)
1.看拼音,写词语。
fú róng shuǐ hú dà yàn qián kūn

fù bù zì bēi gǎng wèi cuò shī

二、选择题(共10分)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冰雹(báo) 晕倒(yūn) 屡次(lǔ) 慷慨(gài)
B.抚摸(fǔ) 旗帜(zhī) 海啸(xiào) 一缕(lǒu)
C.海港(gǎng) 睫毛(jié) 冲刷(chōng) 胸膛(táng)
D.神圣(shéng) 宴会(yàn) 迸发(bèng) 覆盖(fù)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水壶 乾坤 大雁 B.砚台 勤劳 搏学
C.贫困 相逢 维持 D.措施 和蔼 慷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船长站在驾驶室里,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B.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C.它从敖德萨启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
D.小明入迷地读着《西游记的》,看上去失魂落魄,连旁边同学的呼叫声都没有听见。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平明送/客楚/山孤 B.单于/夜遁逃
C.月黑/雁飞高 D.我家/洗砚/池头树
6.下列对本单元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B.铁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听从劝告,才能成功。
C.通过对哈尔威船长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他舍己救人、临危不惧、机智、果断等品质。
D.通过对黄继光舍身堵枪口的动作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为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宝贵品质。
三、填空题(共18分)
7.辨字组词。
萤( ) 博( ) 贫( ) 伦( )
荧( ) 搏( ) 盆( ) 论( )
秩( ) 梭( ) 遣( ) 嘶( )
铁( ) 俊( ) 遗( ) 撕( )
8.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照要求分类。
焦躁( )( ) 鹤( )童( ) 骨( )如( )
兴高( ) ( ) 平易( )( ) ( )( )如焚
( )危不( ) 白发( )( ) 锲而( )( )
(1)写人物外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3)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______________
9.用四字词语替换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
(1)船长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
(2)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
(3)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至今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
(4)老师的话意思深远,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思。( )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不怨天,____________。
(2)胜人者有力,____________。
(3)天行健,_______________。
(4)《塞下曲》描写单于在夜里逃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墨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是诗人借墨梅表现自己不媚俗,坚守内心追求的志向和品格。
四、信息匹配(共9分)
1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深:①久,时间长。②颜色浓 。③距离大,跟“浅”相反。④不易理解,难懂。
(1)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
(2)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 ( )
(3)夜已经很深了,我们还不想离开珍珠泉。 ( )
(4)这道数学题很深。( )
12.选词填空。
注视 凝视
(1)黄继光愤怒地( )着敌人的火力点。
(2)人们透过薄雾,( )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屹立 耸立 挺立
(3)大街两旁,( )着许多高楼大厦。
(4)船长巍然( )在他的工作岗位上。
(5)隆冬季节,花儿都萎了,只有梅花傲然( )。
五、语言表达(共10分)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照样子,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用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蝴蝶飞舞 爷爷浇花 小男孩在打羽毛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不改变句意,为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下面一段话。(九处错误)
一阵微风吹来,碧绿的池水泛起阵阵波涛,使人心旷神怡。池边的花坛里胜开着牡丹,月季,勺药,它们虽然开得那么热烈,但一朵比一朵美丽,还不时发出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水池,这花坛,还有远处的假山、凉亭、树木,一幅美丽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口语交际。
你的好朋友小英来你家和你一起做作业,你会如何向妈妈介绍好朋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20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5.《“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法国的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相应的词语。
(1)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
(2)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 )
17.“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形象地描写出了哈尔威船长誓死与船同在的决心,赞扬了哈尔威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18.“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这时候哈尔威船长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束花
①有一个人在拥挤的车潮中驾着车缓缓前进,到前方十字路口时,正好赶上红灯。就在他等红灯的时候,走过来一个衣衫褴褛(lǚ lǒu)的男孩,敲着车窗问他要不要买花,他拿出2美元准备买花。这时绿灯亮了,后面的人猛按喇叭催着,他也很着急,于是他用很不好的态度对正问他要什么花的男孩说:“什么花都可以,你只要快一点儿就好。”拿到钱的男孩十分有礼貌地说:“谢谢您,先生。”
②开了一小段路后,他有些良心不安。他粗暴无礼的态度,却得到对方如此有礼的回应。于是他把车停在路边,回头走向男孩表示(道歉 歉意),并且又给了男孩2美元,要他自己买一束花送给喜欢的人,男孩笑了笑并道谢接受。
③当他回去发动车子时,发现车子出现了故障(zhāng zhàng),怎么也发动不了。在一阵忙乱后,他决定步行找拖车帮忙。这时,一辆拖车已经迎面驶来,他大为惊讶。司机笑着对他说:“有一个男孩给了我4美元,要我过来帮你,并且还写了一张纸条。”他接过纸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这代表一束花。”
④立即表达心中的想法,勇于认错,才是真正的勇者。你的一份善意往往能立即得到(回报 报复),而内心的释怀正是最好的报答。
19.用“\”划去短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0.短文中画“_____”的句子中“粗暴无礼的态度”指的是__________。“如此有礼的回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1.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又给了男孩2美元,因为他觉得这个卖花的男孩太可怜了。
B.善待他人的人往往能得到别人真挚的回报。
C.他良心不安的原因是他对男孩粗暴无礼,却得到对方有礼的回应。
22.短文中加点的两个“一束花”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25分)
23.习作练习(任选一题)
(1)“小马虎”“小书虫”“灌篮高手”“故事大王”“开心果”……你有什么特点?请给自己画一幅像,并向刚刚搬来的邻居介绍一下自已吧!
(2)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值得赞美的人。请你借鉴本单元课文通过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特点的方法,写写你身边具有优秀品质的人。题目自拟。注意要通过完整、具体的情节来塑造人物。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读拼音写汉字。
完成这一类题目时,要先把拼音读准确,根据拼音写词语,写完要再次确认写的词语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顺和笔画,不要写错别字,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拼读时要注意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这一道题的“蓉、壶、雁、乾、腹、卑”这些字容易错。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屡次(lǔ)——屡次(lǚ):表示动作、行为多次重复。
慷慨(gài)——慷慨(kǎi):1.志气昂扬。2.大方而不吝啬。
B.旗帜(zhī)——旗帜(zhì):①旗子。②比喻模范或榜样。③比喻有代表性、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学说等。
一缕(lǒu)——一缕(lǚ):1.一丝,一股。2.股、绞。
C.完全正确。
D.神圣(shéng)——神圣(shén):极为崇高、庄严。
3.B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B项搏学——博学
4.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A.小心翼翼:原形容恭敬谨慎,后形容十分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结合语境词语使用正确。
B.不可开交: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结合语境该词语使用正确。
C.负载:负荷,承载。结合语境该词语使用正确。
D.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他深深地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在此“失魂落魄”语境不符,该词使用错误。
故选D。
5.A
【详解】考查古诗的理解。
A.“平明送客楚山孤”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全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平明送客楚山孤”意思是:清晨送走你,孤孤单单地对楚山离愁无限。停顿划分为:平明/送客/楚山孤。
B.“单于夜遁逃”出自唐代卢纶的《塞下曲》全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单于夜遁逃”意思是原来敌军首领趁着夜色,悄悄逃跑。停顿划分为:单于/夜遁逃。
C.“月黑雁飞高”出自唐代卢纶的《塞下曲》全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月黑雁飞高”意思是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惊起一群大雁。停顿划分为:月黑/雁飞高。
D.“我家洗砚池头树”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全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我家洗砚池头树”意思是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停顿划分为:我家/洗砚/池头树。
故选A。
6.B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B.错误。铁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并不是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听从劝告,才能成功,而是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坚持才会成功。
7. 萤火虫 博士 贫困 伦敦 荧光 搏斗 盆栽 议论 秩序 梭子 消遣 嘶叫 铁树 俊俏 遗址 撕开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萤:萤火、萤窗;荧:荧幕、荧屏。
博:博学、博大;搏:拼搏、脉搏。
贫:贫穷、贫苦;盆:花盆、脸盆。
伦:人伦、天伦;论:讨论、论点。
秩:品秩、秩次;铁:钢铁、铁锅。
梭:穿梭、梭织;俊:俊俏、俊美。
遣:派遣、差遣;遗:遗言、遗物。
嘶:嘶吼、嘶哑;撕:撕掉、撕坏。
8. 不 安 发 颜 瘦 柴 采 烈 近 人 心 急 临 惧 苍 苍 不 舍 鹤发童颜、骨瘦如柴、白发苍苍 焦躁不安、兴高采烈、心急如焚 平易近人、临危不惧、锲而不舍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和分类。
焦躁不安:焦急烦躁,心神不定。出自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
鹤发童颜:见“童颜鹤发”,孩童般的容颜,鹤羽一样的白发。形容白发老人气色。出自唐代田颖《玉山堂诗文集·梦游罗浮》。
骨瘦如柴:指瘦得像柴一样。 形容消瘦到极点。 出自宋代《埤雅·释兽》。
兴高采烈:原义是指文章旨趣高超,辞采峻切犀利;形容兴致勃勃,情绪热烈的样子。成语出处南朝的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平易近人:最早出自于西汉的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人”比喻态度温和,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的一样。形容非常着急。出自《西厢记》。
临危不惧: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出自西晋的陈寿《三国志 魏书 陈留王传》。
白发苍苍: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出自《祭十二郎文》。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出自《荀子·劝学》。
(1)写人物外貌,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写人物外貌的词语有鹤发童颜、骨瘦如柴、白发苍苍。
(2根据词义可知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有:焦躁不安、兴高采烈、心急如焚。
(3)精神品质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有:平易近人、临危不惧、锲而不舍。
9. 小心翼翼 势不可挡 不知所以 意味深长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
(1)小心翼翼:本是严肃虔诚之意,现在形容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势不可挡:来势凶猛,不能抵挡。
(3)不知所以: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指不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
(4)意味深长:形容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10. 不尤人 自胜者强 君子以自强不息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与名言警句的识记。
(1)“不怨天,不尤人”出自《论语·宪问》,指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指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指让人努力奋斗,勇往直前。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出自唐代卢纶的《塞下曲》,全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此句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语气昂扬,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
(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全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11. ② ③ ① ④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多义字。
(1)深绿:指绿颜色很浓。“深”颜色浓。
(2)那样深:指水底离水面的距离大。“深”距离大,跟“浅”相反。
(3)深了:指天黑的时间很久了。“深”久,时间长。
(4)很深:很深奥,难懂。“深”不易理解,难懂。
12. 注视 凝视 耸立 屹立 挺立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注视:指注意地看。也指犹重视,关注。
凝视:不眨眼地看。
(1)本题指黄继光愤怒地看着敌人的火力点,应填入“注视”。
(2)本题指人们透过薄雾聚精会神地看,应填入“凝视”。
屹立:高耸挺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
耸立:高高地矗立。用作动词。
挺立:指直立。多指持身正直。
(3)本题指高楼大厦高高地矗立,应填入“耸立”。
(4)本题指船长像山峰一样挺立在工作岗位上,应填入“屹立”。
(5)本题指梅花傲然的直立着,应填入“挺立”。
13. 忽然,碧绿草原上出现一群棕色影团,它好似一团雾障,又仿佛一片黑云。 小男孩弯腰捡起羽毛球,把球向空中一扔,挥动球拍,将球用力一击。 海浪把轮机火炉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一阵微风吹来,碧绿的池水泛起阵阵波纹,使人心旷神怡。池边的花坛里盛开着牡丹、月季、芍药,它们不仅开得那么热烈,而且一朵比一朵美丽,还不时发出诱人的香味。这水池,这花坛,还有远处的假山、凉亭、树木,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详解】本题考查完成句子。
(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读句子可知是比喻句,仿写时注意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浮云,在晚霞的映照下,它们好似一段段红色的绸子,又仿佛一朵朵火红的鸡冠花。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中加点的字都是动词。先读读例句,注意加点的字,然后根据下面的三种情况,,想想蝴蝶、小男孩、妈妈会有哪些连续的动作,再选择一种情况来写。
如:蝴蝶飞舞:一只白色的蝴蝶飞过来了它在花从中翩翩起舞,来回穿梭,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在来回转圈,似乎在寻找什么。不久,它选择了一朵花在花上停了下来,开始尽情地吸着花蜜。
爷爷浇花:清晨,万物苏醒,勤劳的爷爷也按时起床了。爷爷起来了,先简单地洗漱一下后再按照贯例走到小院,提起浇花的小水桶,来到自来水管旁,放好小水桶,用右手轻轻拧开水笼头,接起水来。
小男孩在打羽毛球:只见他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地盯着,右臂向后一扬,向前猛一发力,球向这边飞来。
(3)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把“海浪”和“轮机火炉”互换位置,把“被”改为“把”字即可。如:海浪把轮机火炉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第一处错误是:读句子“一阵微风吹来,碧绿的池水泛起阵阵波涛”可知用词不当,改为“微风吹来,池水泛起波纹”;
第二处错误是:读句子“池边的花坛里胜开着牡丹”可知胜开——盛开,意思是形容花朵开得又多又好。
第三处错误是:勺药——芍药,是芍药科、芍药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第四处和第五处错误是:牡丹,月季,芍药是并列词语,中间用顿号。改成两个顿号,如:“牡丹、月季、勺药,”
第六处和第七处错误是:读句子“它们虽然开得那么热烈,但一朵比一朵美丽”可知用词不当,虽然但“虽然……但……”改为“不仅……还……”。
第八处错误是:读句子“还不时发出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可知用词不当,把“扑鼻而来”删去;
第九处错误是:读句子“这水池,这花坛,还有远处的假山、凉亭、树木,一幅美丽的图画。”可知句子成分残缺,在“一副美丽的图画”前加“构成”两字。
14.例:妈妈,这是我的好朋友小英,她今天来我们家和我一起做作业。
【详解】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
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內容,然后组织语言。
本题要求向妈妈介绍来你家写作业的好朋友。首先要介绍好朋友的姓名,然后今天来你家的目的,然后还可以简单介绍她的性格爱好。
示例:妈妈,这是我的好朋友小英,她和我一样十分爱好读书,今天来我们家和我一起做作业。
15.维克多·雨果 16. 惊慌失措 镇定自若 17. 比喻 哈尔威船长 黑色的雕像 忠于职守 舍己为人 18.我已经尽力把船上所有的人救上了小艇,完成了船长的职责,我没有遗憾了。
【解析】15.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作者作品的理解积累。
根据日常积累,可知《“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19世纪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16.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根据认读短文,“惊慌失措”害怕紧张,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态。
“镇定自若”指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也指镇静、不急迫、不急促。
17.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识记。
根据阅读“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可知其中将“哈尔威船长”比作了“黑色的雕像”故是比喻句。形象地描写出了哈尔威船长誓死与船同在的决心,赞扬了哈尔威船长面临死亡时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忠于自己的高贵品质。
18.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人物分析的理解。
根据结合阅读短文,“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过了一会儿,他喊道……”、“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可知哈尔威船长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把船上的所有人救上了小艇,已经完成了船长的职责,他没有遗憾了。
19.划去:lǒu 道歉 zhāng 报复 20. 他用很不好的态度回答男孩 男孩十分有礼貌地向他道谢 21.A 22.第一个“一束花”表示一束真正的花。第二个“一束花”表示男孩找人帮他拖车,是男孩对他友好对待自己的回报。
【解析】19.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根据分析可知“衣衫褴褛”读音yī shān lán lǚ,故划去“lǒu”。
道歉:表示歉意。
歉意:抱歉的心情。
根据句子意思他因为对小男孩粗暴无礼的态度而抱歉的心情。故划去“道歉”;
故障(gù zhàng):机器等发生的障碍、毛病。故划去“zhāng”。
回报:报答。
报复:有意识地对曾经损伤过自己的人进行回击。
根据句子意思你的一份善意往往能立即得到报答。故划去“报复”。
20.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根据阅读分析句子“他粗暴无礼的态度”可结合第①段中“这时绿灯亮了,后面的人猛按喇叭催着,他也很着急,于是他用很不好的态度对正问他要什么花的男孩说”可知,他用很不友好的态度回答男孩。
“却得到对方如此有礼的回应”可结合第①段中“拿到钱的男孩十分有礼貌地说:‘谢谢您,先生。’”可知是男孩十分有礼貌地向他道谢。
2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A.有误,结合第②段“开了一小段路后,他有些良心不安。他粗暴无礼的态度,却得到对方如此有礼的回应。”可知他给男孩2美元,不是因为他觉得这个卖花的男孩太可怜了,而是因为他在为他粗暴无礼的态度道歉。
故选A。
2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重点词句的分析。
根据阅读短文,第②段中“并且又给了男孩2美元,要他自己买一束花送给喜欢的人,男孩笑了笑并道谢接受。”可知此句中“一束花”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花。
第③段中“他接过纸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这代表一束花。’”可知此句中“一束花”指的是小男孩帮助了出现故障的车子,并给了车主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束花”,表示了的善良热心以及对车主的回报。
23.例文一:
我叫开心果
我,粗粗的胳膊,粗粗的腿,圆圆的脸蛋,鼓鼓的肚皮,皮肤黝黑,长得很壮,好似个胖乎乎的大圆球。我喜欢嘻嘻哈哈,露出自己的大门牙。因为我总能给家里带来欢声笑语,爸妈妈亲切地叫我“开心果”。
有一次,我想看动画片,爸爸要看NBA篮球赛,他先下手为强,抢了遥控器,歪躺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时不时呐喊一声“好球!”我可怜巴巴地求他,他却像铁石心肠一样无动于衷。怎么办?我想了想,来到他跟前施礼:“格格参见皇阿玛。”“什么事?”爸爸没抬头。“皇额娘来电话,让您马上去接她,她买了许多东西提不动。”“啊?这个时候?”“是的,额娘让您马上去。”只见爸爸溜下沙发,穿上鞋子,开门即去,我赶快调出动画片,兴致勃勃地看起来。
你这个鬼东西,又让我上当了!”爸爸推门嚷道。“怎么回事?”妈妈不解。“你让她解释!”爸爸用手指着我。“额娘,他不让我看动画片!”“夫人,她骗我去接你。”再看妈妈,早已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我和爸爸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噢,忘了告诉你,“开心果”叫王禅,今年10岁,在实验小学读四年级。
例文二:
我的妈妈
小时候,我每天都是在妈妈的故事中进入甜甜的梦乡。那时我还小,不懂啥。长大了些,才知道妈妈的“良苦用心”。想到这儿,我的心里总是暖融融的。
妈每天都会骑车送我去上学,就算是再冷的天,妈妈也照样送我。因为怕我冷,妈妈还将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把我裏住。小时候,我不懂事,披上妈妈暖暖的大衣,只是甜甜地说一声谢谢。可是今天,当极为熟悉的一幕再次发生时,我可不能再自私了:“妈妈,我不冷,你快披上吧,千万别冻着哦!”妈妈愣了一会儿,笑着说:“小鬼头,妈妈不冷。”我知道软的不行,只好假装着大哭起来:“我不穿,我不穿,我偏要妈妈穿!”“好好好!就依你的。”妈妈说罢,极不情愿地披上了大衣……
每天早餐,我都会吃上妈妈煮的热气騰腾的面条。虽说只是清水面,但我一直吃得好香。可能是吃惯了妈妈煮的面条的味儿,可能是妈妈的手艺一流,偶尔跟同学去面儿吃那些花样繁多的面条,我反而不适应。同学笑我抠门,我只是一笑置之。有一次,我跟妈妈说起面摊儿里的事,妈妈摸着我的头,说:“是妈妈不好,妈妈明天就给你做鸡蛋面。”我笑着说:“妈妈,我喜欢吃你做的清水面。”
上次,我们学校一个叫刘海生的同学得了“脑瘤”,学校还开了一个动员会,鼓励大家捐款。回家后,我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折身回房拿出两张百元钞票递给我,说:“把这钱捐给那个同学,虽说起不了什么作用,可是人多力量大啊!”因为这,我还成了学校里的爱心小天使。我知道,这荣誉是妈妈给我的。
妈妈并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她把自己的爱融进生活里的每个细节。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才让人越品越感动。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能力。
(1)本题为自我介绍的作文,要求给自己画一幅像,向邻居介绍自己,要通过具体的事例,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写作思路:
开头:可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的外貌特点,外貌描写要抓住自己最突出的特征去写,不必面面俱到,恰当运用修辞(比喻、夸张)。
中间: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性格、爱好、优缺点等。基本情况介绍包括性别年龄身份等,这里要简明,然后介绍性格、爱好、特长,优点缺点、生活习惯等等,在这里要学会选择,选择一两个方面最大最突出的特点去写。以事件为中心,抓住自己的特点写清楚具体。(用具体的事例说明,才可信,文章更具体)。
结尾:总结全文。
(2)这篇作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旨在通过具体事例写清楚自己赞美的人的表现,例如:勤劳的奶奶、勤苦的爸爸等,表明自己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写作思路:
开头:抛砖引玉式开头,并引起下文。
中间:通过具体事例写清楚你赞美的这个人的表现。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等突出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结尾:总结全文,写出感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