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

文档属性

名称 伟大的悲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8 18:4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6张PPT。伟大的悲剧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是?
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是?
世界上风速最大、风暴最频繁的大陆是?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是?南极!你了解南极吗南极图片欣赏对于人类来说 南极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这里有着湛蓝的天、洁白的雪和艳红的太阳然而,在这能荡涤心灵的纯美景致之下无处不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敢于登上这里的勇敢者。南极点附近的平均气温为零下49摄氏度,寒季时可达零下80摄氏度气候极其恶劣,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
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  晴天时光照极强,如果忘记戴墨镜,时常被积雪的反光刺痛眼睛,肿胀、流泪,甚至失明。这种现象叫做“雪盲”。   而白雾蒙蒙时,天地之间浑然一片,人、车仿佛融入浓稠的牛奶里……白雪由软变硬时,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纵横密布的冰缝比暴风雪更恐怖这些冰缝深达千米,被称作"地狱之门"这个冰洞看着美丽,其实危险至极一失足成千古恨  冰山,虽然美丽壮观,但是对于航行在海上的船只来说,却是可怕的威胁。尤其是在大雾迷漫、能见度很差的天气。 夏季气温较“高”时, 随时会有雪崩和冰山崩塌南极洲的气候特征和成因酷寒
狂风
干燥高纬度
高海拔
强反射
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极地区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叫:阿蒙森-斯科特站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南极地区范围66.50S600S西经00东经西经1800东经900E900W南极洲的面积
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冰层平均厚度1720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请你根据下列图表和文字描述概括出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南 极 冰 川纳 尔 逊 冰 盖积 雪海 中 冰 山晶 莹 的 浮 冰阿 德 雷 企 鹅帝王企鹅威 德 尔 海 豹海 燕 贼 鸥 母 子鳞 虾南 极 地 衣乔治王岛上的苔藓南 极 的 夜 晚南 极 的 极 昼 与 极 夜南 极 光南 极 光长 城 湾中 山 站 全 貌有人说:
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
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 失败和成功应同样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尊重。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说,历史便是为他们而写的,其实并非如此,千百年来,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中,都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让我们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再次回顾那段光荣的历史吧! 伟大的悲剧大语文课件
设计制作:张国生悲剧,为什么“伟大”?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代表作传记《罗曼·罗兰》、 《三位大师》,
唯一的长篇《焦躁的心》。
特点:不拘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个性。茨威格简介  全名斯蒂芬·茨威格,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茨威格写作的依据: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日记、底片、电影胶卷、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读一读,写一写:拽(zhuài) 毛骨悚(sǒng) 然
怏怏(yàng)不乐 毋(wú)宁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癫(diān)狂
凛冽(lǐn ) 步履(lǚ )
姗姗( shān )来迟
忧心忡忡(chōng)
疲惫(pí)(bèi)不堪 无 垠:没有界限。 凛冽:刺骨地寒冷。 步履:脚步。履,鞋。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非常艰苦。 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姗姗来迟:来得很晚。姗姗,形容走路缓慢 从容的姿态。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忧心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 十分忧愁。
怏怏不快: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羸弱:瘦弱。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速读要求1、不动唇,不指读,忌回视。
2、眼扫视,心专一,脑直映。
3、抓重点,记大意,明中心。
4、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用几句话概括故事情节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地到达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的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沮丧地踏上归途,在恶劣的气候下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借此表达什么思想感情——颂扬:
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
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本文共写了5个人物, 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斯科特
威尔逊
埃文斯
奥茨
鲍尔斯英国海军上校
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英国海军军士
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
?整体感知:听朗读 伟大的悲剧_mpg.f4v思考问题:
了解课文大意,填表复述故事。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从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思考)
期待你的精彩发言南极点1912年1月18日12.1.16屠宰场地12.2.17搜救队从营地出发12.10.29贮藏点12.3.2离贮藏点还差17公里12.3.29离下一个贮藏点还有20公里12.3.21贮藏点12.11.12发现帐篷5

人4

人3个人请 用 一 句 话 概 括 全 文用 一 句 话 概 括 全 文内容时间:1912年人物:斯科特一行5人(或斯科特等)地点: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事件:不幸遇难(覆没、牺牲……)阅 读 前三自然段朗读:加红色的词语是什么意思?   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南极点
风光第一个到达南极点极度疲劳,本不想起,但夺取胜利的焦急心情强迫他们提前起床朗读:注意加红色的词语  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看”
可以吗?“到达”
可以吗?朗读:注意加红色的词语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注意读出表情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表达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痛苦的心情,同时也反衬他追求标准之高。
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朗读:注意加红色的词语  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斯科特内心的感受,拟人手法。
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在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第二段中作者两次引用斯科特的日记,请把它找出来,说说为什么引用。“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
表明言之有据,使内容显得真实可信。  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因为他讲求科学态度和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正因为这一行为,他的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如果不接受……朗读 注意加红色的词语  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英国全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阅 读 “回来的路程”“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 请归纳课文内容证明这句话。路线方面:绝不能偏离原来的足迹,以免错过贮藏点。
气候方面:狂风暴雪,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
身体方面:体内缺乏初来时的充沛精力和丰富营养,他们的脚早已冻烂。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行走。
精神方面:不再有完成“人类的不朽事业”的“超人的力量”,而只是为了生存,为了“没有任何光彩的回家”。
物资方面: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作用?一天,伙伴们可怕地发觉,他们中间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埃文斯为什么精神失常?“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巨大的痛苦”指的是哪两个方面?
恶劣气候的摧残;
角逐失败的痛苦。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   奥茨要去干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请从文中找出根据。他“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原因:
“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为保护同伴。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这三个人是:斯科特
鲍尔斯
威尔逊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指美好的往事,以及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
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无法实现的。这样比喻更加突出了悲剧给人心灵的冲击。  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   为什么是“骄傲地”地等待?此题没有统一答案
言之成理即可。
朗读,注意加红色的词语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冻僵”
可以吗?“冻僵”
可以吗?“冻住”
可以吗?阅 读 结尾两段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写 “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是什么意图?从侧面烘托这几位英雄的崇高精神感人至深。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变得无比高尚,他们的失败是“伟大的悲剧” 。
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归纳 复习问题探究 1、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1)失败之悲(2)作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3)死亡之悲1.埃文斯精神失常,死了。2.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3. 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4)世人之悲 挑战人类自己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保护同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说话练习(考查思维的条理性) 斯科特一行的壮举是“伟大”的悲剧,又“伟大”在哪几个方面?事业伟大
精神伟大
人格伟大
态度伟大
情感伟大要第一个到达南极点,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
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为对手作证,有令人敬佩绅士风度和伟大胸怀。
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还在进行科学观察。
生命的最后一息惦记的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祖国和人民。
……  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他主要从其意义和价值考虑。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仅是事业的成功,而是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斯科特虽然是“失败者”,但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绝不亚于阿蒙森。课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老师准备的:
阿蒙森留下信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
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为了不拖累同伴,奥茨决定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斯科特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
……文章句句写“悲”,处处是“悲”,难道本文要表现的仅仅是“悲”?伟大悲壮你怎样理解“伟大的悲剧”?悲 剧 精 神 失败
作证牺牲
世人!勇于探索 勇于牺牲 团结友爱 挑战自我伟大扩展 迁移讨论或辩论以上只是课本和老师安排的任务,
此外你还有什么问题、见解?例如:
斯科特没能第一个到达南极点,
这是“失败”吗?
阿蒙森为什么胜利?
斯科特为什么失败? 扩展延伸假如你是阿蒙森,当你得知斯科特等人遇难的消息,你要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挪威国王,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英雄1986.1.28美“挑战者”号升空后爆炸.
2002年北大“山鹰”登山 队在希夏邦马峰遭到雪崩,5名队员遇难2003年2月1日,美“哥伦比亚”在返回地面时失事,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真正的英雄麦哲伦马可波罗哥伦布 聂海胜 杨利伟 翟志刚斯科特鲍尔斯威尔逊他们都是英雄。。。。。。 向所有探险英雄致敬,是他们以过人的胆识和勇气显示了人类认识和探索世界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