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单元必考题:分数加法和减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单元必考题:分数加法和减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22 14:3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单元必考题:分数加法和减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在解决下面问题的过程中,没有运用转化策略的是( )
A.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整数乘法计算 B.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通分
C.用竖式计算整数加、减法 D.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2.下面各数中,最接近1的是( ).
A. B. C. D.0.9
3.如下图,小华和小红的速度相比,( )。
A.小华快一些 B.小红快一些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
4.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2天完成.甲队做3天,乙队做5天共完成了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正确的解答是( )
A. B. C. D.
5.=( )
A. B. C. D.1
6.用简便方法计算,选出正确答案。
+++=( )
A. B.0 C.2 D.
二、填空题
7.3个最简真分数的和是,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是3个连续的自然数,这3个最简真分数是( ),( )和( ).
8.米比米多( )米;千克比( )千克少千克。
9.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 )
(2)+=+=( )
10.一堆煤吨,如果用去吨,还剩( )吨;如果用去这堆煤的,还剩它的( )。
11.一根5米长的铁丝,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它的,两次一共剪去这根铁丝的。
12.一根钢筋长16米,截去它的后,还剩全长的,还剩(  )米。
三、判断题
13.( )
14.甲比乙短米,乙比甲长米.( )
15.. ( )
16.异分母分数相加,把分子相加的和做分子,分母相加的和做分母。( )
17.一根绳子,用去后,还剩米,用去的和剩下的一样长。(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 1-= -= +=
+3= -= 4-= +=
19.简便计算。
++ -+ -(+) +-+
五、解答题
20.一根彩带长米,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米,这时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21.有一筐72千克的苹果,第一天吃了它的,第二天吃了它的。还剩下几分之几?
22.空调厂去年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下半年和上半年完成的同样多,空调厂去年实际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几分之几?
23.一根长米的竹竿插在水中,入泥部分是米,露在水外面的部分是米,在水中的部分是多少米?
24.丁丁喝了一杯牛奶的,然后加满水,又喝了一杯的,再加满水,又喝了半杯,又加满水,最后把杯全部喝完。他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
25.双峰小学举办联欢会,其中参加舞蹈节目的人数占学校总人数的,参加大合唱的人数占学校总人数的,参加演奏乐曲节目的人数占学校总人数的,已知每人只参加了一个节目,那么参加这三个节目的人数共占了学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1.C
【详解】略
2.D
【详解】略
3.A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算出小华和小红的速度,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230÷4=57.5(米)
155÷3=51.(米)
57.5>51.
所以小华跑的快一些。
故答案为:A
【点睛】利用公式分别求出两人的速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D
【详解】略。
5.C
【详解】略
6.C
【分析】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加,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详解】+++
=(+)+(+)
=1+1
=2
故答案为:C
7.
【详解】略
8.
【分析】根据分数加减法来计算即可,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直接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通分后再加减。
【详解】-=-=(米)
+=+==(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加减运算。
9.6;
;;
【详解】略
10.
【详解】略
11.
【详解】略
12.;14
【详解】略
13.×
【解析】略
14.√
【解析】略
15.×
【分析】把1化成,然后按照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运算法则进行分数相加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故答案为: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知识的掌握。
16.×
【详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应该先通分,把分母化同分母,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解析】略
18.;;;
;;;
【详解】略
19.1;;;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将++变为++,然后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根据加法交换律,将-+变为+-,然后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将-(+)去括号,原式变为--,再根据加法交换律的延伸,式子变为--,然后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4)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原式变为(-)+(+),然后先算括号内的计算,再算括号外的计算。
【详解】++
=++
=1+
=1
-+
=+-
=1-

-(+)
=--
=--
=-
=-

+-+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简便算法,其中多处用到了加法交换律,即a+b=b+a。
20.米
【分析】两次一共用去的彩带长度就是这时比原来短的米数,据此解答。
【详解】

=(米)
=(米)
答:这时比原来短了米。
【点睛】注意问题求这时比原来短了多少米,直接算出一共用了多少米即可。
21.
【分析】将苹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根据单位“1”分别减去第一天和第二天吃的占全部的分率即可。
【详解】1-



答:还剩下。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明确苹果总量是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22.
【分析】把全年工作任务看作单位“1”,让下半年加上半年完成的任务减去单位“1”即可求出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几分之几。
【详解】


答:调厂去年实际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加减法应用题,明确全年任务为单位“1”是解题关键。
23.米
【分析】竹竿在水中的部分的长度=竹竿的总长度-入泥部分的长度-露在水外面的部分的长度。
【详解】--
=--
=(米)
答:在水中的部分是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利用分数连减运算解答实际应用的能力。
24.喝的水多
【分析】把一杯牛奶重量看作单位“1”,不管怎么加水,牛奶的数量一直没有发生变化,自始至终都是一杯牛奶,只要把每次加水的量加起来,再与牛奶的量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
=+(+)

因为>1,所以他喝的水多。
答:他喝的水多
【点睛】解答本题的根据是:确定奶的量不变,只求出喝水的量即可。
25.
【分析】把学校总人数看做单位“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参加三个节目人数的分率相加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
=+

答:参加这三个节目的人数共占了学校总人数的。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加法应用题的基本类型:把几个分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