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2 18:4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十六年前的回忆
六年级·下册
了解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
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国共合作期间,在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著作收录于《李大钊文集》。
李大钊(1889-1927)
李星华(1911-1979) 李大钊的女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主要作品:《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十六年前的回忆》等。
字词学习
军阀 避免 僻静 瞅 绞刑
魔鬼 宪兵 暂时 一拥而入 严峻


zàn
jiǎo

jùn
xiàn
chǒu
幼稚
zhì
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埋头 含糊 军阀 避免 局势 僻静
魔鬼 苦刑 严峻 残暴 匪徒 拘留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执行 过度
写字指导












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
被难: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
幼稚: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
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纷乱:杂乱;混乱。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一拥而入:一下子全拥了进去,挤了进去。拥,拥挤。
笔顺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慈祥——和蔼 幼稚——天真
含糊——模糊 严峻——严厉
粗暴——粗鲁 残暴——残忍
幼稚——成熟 耐心——急躁
含糊——清楚 严峻——和气
粗暴——温和 残暴——仁慈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情?
作者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事情。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忙碌
为什么忙碌?
局势紧张,李大钊坚持革命工作。
父亲一向是很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对比
局势紧张,写出李大钊对待亲人的慈爱和善和对待工作的严肃认真。
课文精讲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父亲的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精神。
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北伐国民革命军,下令通缉李大钊同志。
1927年春天
局势危急
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
1926年春天
必须争分夺秒工作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不慌不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李大钊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精神,更与敌人的来势汹汹形成强烈对比。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就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对比
敌人:虚张声势
父亲:不慌不忙
动作描写: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当全家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后悲痛万分,母亲说:“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出她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同时表明她们没有在悲痛中倒下,要铭记父亲被难的日子,要向反动派讨还血债,要继承父亲的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
十六年前的回忆
倒叙开头(1)
父亲的被难日
被捕前(2—7)
焚烧书籍文件,留守北京
被捕时(8—17)
敌人心虚、残暴父亲处变不惊
法庭上(18—29)
与敌人斗争
被害后(30—33)
家人悲痛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回忆录,通过对父亲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现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