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平高学校(师宗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平高学校(师宗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2 13:4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师宗平高学校2023年春季学期3月月考
学习、领悟《红楼梦》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追求。让读者进入传统文化的辉煌殿堂,激发读者对
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进而增强读者的文化自信。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其次,让《红楼梦》“活起来”,为文化自信厚植底蕴。所谓“活起来”,就是重拾红学经典,深入挖
掘《红楼梦》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厚植底蕴。习近平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
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加强对《红楼梦》
命题人:赵苏绒
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普及,让这部经典“活起来”,通过对《红楼梦》的研究增加对其他传统文化的了解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建立起既有中国特色又适应新时代特点的文化体系,这定将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注意事项:
此外,让《红楼梦》“走出去”,为文化自信增添底气。所谓“走出去”,就是让《红楼梦》在海外广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泛传播,被越来越多的他国人民所喜爱、肯定和认同。一部优秀的文学经典不仅是一个民族的骄傲,也是
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一个伟大的文化使者,一个展示国家和民族的窗口。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过程中,伟大的文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
学经典尤其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不能缺席。在2017年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开幕词中,中国红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策无效。
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谈道:“伟大的文学经典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打开了《红楼梦》艺术的大门,你就会进一步了解中国、读懂中国。因此《红楼梦》及红学不仅应该而且
一定会成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摘编自李响《文化自信视域下的(红楼梦)当代价值思考及传播策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材料一:
枸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
A.《红楼梦》讲述的贵族家庭的衰落和年轻人的悲剧是对民族心灵的深刻投射,这是《红楼梦》经久不衰
的原因。
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废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B.作为一部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作品,《红楼梦》曲高和寡,目前只能处于理论呼吁和顶层设计的层
面。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
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
C.《红楼梦》是民族的骄傲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读懂《红楼梦》,就读懂了中
国。
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
D.更广泛地普及并深入研究《红楼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新时代特点的文化体系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A.
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格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
中国文化具有民族特色,讲好《红楼梦》的故事,有利于阐释中国特色,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B.
希望大家继续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
《红楼梦》不能缺席中外文化交流,让《红楼梦》“走出去”,就会得到更多海外读者的喜爱和认同。
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
C.·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红楼梦》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积极影响力。
D.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要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谈文化自信》3.·下列对材料三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二:
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述,在逻辑上逐层递进,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从三个层面分析《红楼梦》的传播策略,分别是使其“融进去”“活起来”和“走出去”。
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名字,就是一个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增强民族的凝聚
C.
力、自信力有着重要作用。曹雪芹与《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世界文学史上,《红楼梦》与托尔
第三段引用习近平的话自的是强调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共同矗立在世界文学的顶峰。《红楼梦》为人们描绘出一幅广
D.第四段运用引用论证,引用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的话强化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阔的社会历史画卷,讲述了一个贵族家庭的衰落和贾宝玉及年轻女子们的悲剧,充分表达了作者曹雪芹对
美被毁灭的悲愤。这种对民族心灵的深刻投射,正是《红楼梦》200多年来为何一直打动人心,让人产生
4.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红楼梦》的当代价值。(4分)
心灵共鸣的根本原因。
(摘编自《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谈(红搂梦):一幅完备的社会历史画卷》)
材料三:
今日“文化自信”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自信的底气尽管来自多方面,但不可否认,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来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红楼梦》在推动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价
值。因此,.文化自信视城下的《红接梦》的当代传播,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如何让《红楼梦》这
部古代作品融入当代读者中,从而激活经典呢?
首先,使《红楼梦》“融进去”,为文化自信注入活力。所谓“融进去”,就是让《红楼梦》这部传统
5.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红楼梦》?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已的实践谈谈你的看法。(6分)
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融进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融入当代社会中去,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呼吁和顶层设计
的层面。《红楼梦》是了解封建社会、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子,通过《红楼梦》的阅读和学习,可
以让读者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看清历史的沧桑与人间的正道。要将《红楼梦》融入人们的生活,把阅读、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