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29 16:13:5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含答案)
一、填空题
1.(2023八下·内乡县月考)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如图所示,是一位武术爱好者的两个经典动作,对于这两个经典动作“人”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1、F2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F1   F2,p1   p2(两空均选填“>”、“<”或“=”)
【答案】=;>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人自由的站在水平地面上,所以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人自身的重力,即F1=F2。因为第一个图是单脚站立,第二个图是双脚站立,所以S1p2。
【分析】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根据公式,可比较压强大小。
2.(2023八下·费县月考)如图甲所示是根右端封闭的薄壁U形管,管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银,右侧水银面上方为真空。当气压作用在左侧的水银面上,U形管中的水银静止时,左右两侧液面就有一个高度差h。若带着该装置登山,上山过程中图中真空部分的长度将    (选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到达山顶上,测得U形管中的水银静止时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为h=0. 7m,则山顶此时的气压约为    Pa。 (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 ×103kg /m3,g取10N/kg)
【答案】增大;9.52×104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离海平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若带着该装置登山,左侧的随大气压强减小,高度差h减小,图中真空部分的长度将增大。根据压强公式
【分析】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可以计算液体压强大小。
3.(2023八下·江油月考)如图所示,如果把书沿桌子的边缘慢慢拉开,但不离开桌面,书对桌面的压力   ;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变大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大小,如果把书从桌子的边缘慢慢拉开,但不离开桌面,由于书的重心还在桌面上,所以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仍然等于书的重力大小,书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根据压强公式可知,书对桌面的压力不变,由于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变大。
【分析】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压力一定,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变大。
4.(2023八下·南召月考)意大利科学家   最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的值;小明把自制的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从山脚下带到山顶上时,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答案】托里拆利;上升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第一个用水银槽和长玻璃管,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的值。因为瓶内封闭气体压强p等于大气压p0与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即p=p0+ρgh,h为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当我们把它从地面到山顶时,由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瓶内气体压强p不变,而大气压p0变小,所以h应变大,故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上升。
【分析】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量了大气压的数值;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
5.(2022八下·沈河期末)渔民驾驶捕鱼船出海打鱼,船底位于海面下,假设船底与海水的受力的面积为,则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力为   。两艘渔船快速航行时不能靠得太近,是因为   的原理而容易造成两船碰撞。取
【答案】3.09×104;9.27×105;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力的大小为
航行中两艘船不能靠得太近是因为液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小于外侧水的压强,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分析】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可以计算液体压强;根据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计算压力;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6.(2022八下·大洼期末)如图所示的是钢丝钳,钳口做得很薄,目的是   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钳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钢丝钳可以掐断钢丝,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答案】增大;增大;形状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知,钳口较薄,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剪断物体。
钳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手与钳柄之间的摩擦的。
钢丝钳可以掐断钢丝,钢丝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分析】根据,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二、单选题
7.(2023八下·江油月考)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A.50N 103Pa B.50N 104 Pa
C.500N 104 Pa D.500N 106 Pa
【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人脚掌的总面积大约是0.05m2,根据.C最接近实际.
【分析】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计算压强。
8.(2023八下·江油月考)潜水员下潜至水面下12m深处时受到的压强为(  )
A.120Pa B.1.2×103Pa C.1.2×104Pa D.1.2×105Pa
【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p=ρgh可得,潜水员下潜至水面下12m深处时受到的压强为,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可以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
9.(2023八下·费县月考)关于液体压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同一深度,液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
B.在同一液体内,越深的地方液体的压强越大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对容器侧面的压强
D.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上的压强为零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A.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A不符合题意;
B. 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在同一液体内,越深的地方液体的压强越大,B符合题意;
C. 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在同一液体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对容器侧面的压强,C不符合题意;
D. 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和深度有关。
10.(2023八下·南召月考)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压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力一定越大
D.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D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A.两个相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时才会产生压力,因此两个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存在压力,A不符合题意;
B.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当接触面不水平时,压力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下的,B不符合题意;
C.压力和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个力,二者没有直接关系。如当物体被压在竖直墙面上时,压力与重力没有关系,C不符合题意;
D.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承受更大的压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间相互挤压,产生压力;压力和接触面垂直;压力不同于重力;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11.(2023八下·费县月考)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8cm2,瓶底的面积是28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g取10N/kg,ρ水=1×103kg/m3)。以下选项正确的为(  )
A.倒立放置时瓶盖受到水的压强1000Pa
B.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到水的压力为2.8N
C.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为3500Pa
D.倒立放置与正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不相等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A.倒立放置时瓶盖受到水的压强,A项错误;
B.由可得,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到水的压力,B项错误;
C.由左图可知,矿泉水瓶内水的体积,由可得水的质量,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则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则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C项正确;
D.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倒立放置与正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相等,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可以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根据压强和受力面积可以计算压力;根据密度和体积的乘积可以计算质量;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计算压强。
12.(2023八下·江宁月考)小明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冰的密度为已知)”的原理,采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平整地面上选择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接着他测出了以下物理量,其中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的一组物理量是(  )
①积雪的厚度
②脚印的深度
③脚印的面积
④冰的厚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整个过程中雪变成冰时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公式得,;设人脚印的面积为S,雪的厚度为,冰的厚度为,脚印的深度;雪的质量为,冰的质量为,雪踩成冰后质量不变,解得,又知,冰的密度已知,所以需要测量积雪的厚度,然后脚印的深度与冰的厚度中再任意测量一个量即可。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不变,结合体积关系,可以计算物体的密度大小。
13.(2023八下·江油月考)如图所示,一个容器被隔板分成甲、乙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密封,在两部分内装入深度相同的两种液体,橡皮膜向乙液体中凸出。若甲、乙两部分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比较
【答案】A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一个容器被隔板分成甲、乙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密封,h甲=h乙 ,橡皮膜向乙液体中凸出,则p甲>p乙,由p=ρ液gh得,ρ甲>ρ乙,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14.(2022八下·沈河期末)如图所示,男孩提着滑板车在水平路面正常前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男孩正常行走的速度约
B.相对于手中的滑板车,男孩是运动的
C.男孩提着滑板车竖直向上的力没有对滑板车做功
D.男孩的鞋底有很多花纹的目的是增大压强
【答案】C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人正常走路的速度在每分钟步,每步米,速度大约是,合,A不符合题意;
B.相对于手中的滑板车,男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男孩是静止的,B不符合题意;
C.男孩提着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前行,滑板车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该力对滑板车没有做功,C符合题意;
D.鞋底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物体是静止的;物体受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三、作图题
15.(2023八下·南召月考)如图,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对斜面的压力。
【答案】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解答】斜面所受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受到的压力和支撑面垂直。
16.(2022八下·乾安期末)小球匀速下滑时,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解答】在斜面上选取小球与接触面的接触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即为压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受到的压力和支撑面垂直。
四、实验探究题
17.(2023八下·南召月考)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通过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    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和    有关。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越大
(3)乙、丙;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
(4)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在实验中运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由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的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压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知: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应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由图示可知,应选乙、丙两个实验。
观察乙、丙两图发现,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所以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结合(2)(3)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分析】(1)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可以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需要保持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受力面积有关。
18.(2023八下·南召月考)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中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使用前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若要比较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次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已知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    Pa。(ρ水=1.0×103kg/m3,ρ盐水=1.1×103kg/m3,g=10N/kg)。
【答案】(1)高度差;不漏气
(2)增大;丙、丁;有关
(3)1000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转换法,实验中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使用前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若不出现高度差或高度差不明显,说明漏气。
(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丙中液体深度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故得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若要比较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故应选择丙、丁两次实验,因丁中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3)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0.1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p=ρ水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分析】(1)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时,通过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反应压强的大小;按压U型管的橡皮膜时,产生液面差,反应装置不漏气;
(2)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
(3)根据液体密度和液面高度差,计算压强的大小。
19.(2022八下·五华期末)小涛同学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U形管中装    (选填“有色”或“无色”)的液体,可以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2)由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知:
①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
②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由此可得:同种液体,同一深度,   ;
③比较    两图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
(3)小海保持图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适量的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她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小明认为她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   。
(4)在图丙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向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
(5)小涛某次实验时把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处,U形管里的液面无明显变化,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答案】(1)有色
(2)增大;压强相等;乙、丙
(3)没有控制深度不变
(4)变大
(5)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内液体使用有色液体便于观察。
(2)①由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知:乙中探头的深度较大,U形管内液体高度差越大,可得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将探头放入水中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旋转探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即液体压强没有发生改变,由此可得: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相等。
③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液体的深度相同,换用不同的液体做实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到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
(3)小海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金属盒处于液体中深度不变。小海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的深度增大,密度增大,U形管左右液面差增大,该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所处的液体深度不变,不能得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
(4)图丙中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增大,压强增大;金属盒以下部分深度不变,加清水后液体密度变小,由p=ρgh知,金属盒以下部分液体压强变小,而容器底压强变大,所以金属盒(橡皮膜)以上的压强变大。
(5)把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无明显变化,是因为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软管中的气体和大气相通,等于大气压强,所以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无明显变化。
【分析】(1)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U型管中液体有色,便于观察;
(2)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保持深度相同;
(3)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关系时,需要保持深度相同;
(4)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变大,液体压强变大;
(5)U型管漏气时,液面高度不变化。
五、计算题
20.(2023八下·南宁月考)电动汽车是正在大力推广的新型交通工具,它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如图是一辆总质量为1.6×103kg,正以72km/h的时速匀速行驶在水平公路上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此时的牵引力是重力的0.2倍,g取10N/kg,求:
(1)电动汽车在30min通过的路程;
(2)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3)电动汽车受到的阻力。
【答案】(1)解:电动汽车在30min通过的路程
答:电动汽车在30min通过的路程是36km;
(2)解:电动汽车的重力G=mg=1.6×103kg×10N/kg=1.6×104N
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力F=G=1.6×104N
答: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1.6×104N;
(3)解:由题意可得,汽车受到的阻力f=0.2G=0.2×1.6×104N=3.2×103N
答:电动汽车受到的阻力是3.2×103N。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s=vt,可求出路程;
(2)根据公式F=G=mg,可求出压力;
(3)根据公式f=0.2G,可求出阻力。
21.(2023八下·南召月考)如图所示,重为1N的薄壁水杯静置在水平桌面上,杯内盛有深度为5cm,重为3N的水,水杯的底面积为5×10﹣3m2。问:(ρ水=1.0×103kg/m3,g=10N/kg)
(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是多大?
(2)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是多大?
(3)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答案】(1)解:水的深度h=5cm=0.05m
则水对杯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5m=500Pa
答: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是500Pa;
(2)解:水杯底面积为S=5×10﹣3m2
水对杯底的压力F1=pS=500Pa×5×10﹣3m2=2.5N
答: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是2.5N;
(3)解: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F2=G杯+G水=1N+3N=4N
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8000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计算液体压强;
(2)根据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计算压力;
(3)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计算压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含答案)
一、填空题
1.(2023八下·内乡县月考)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如图所示,是一位武术爱好者的两个经典动作,对于这两个经典动作“人”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1、F2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F1   F2,p1   p2(两空均选填“>”、“<”或“=”)
2.(2023八下·费县月考)如图甲所示是根右端封闭的薄壁U形管,管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银,右侧水银面上方为真空。当气压作用在左侧的水银面上,U形管中的水银静止时,左右两侧液面就有一个高度差h。若带着该装置登山,上山过程中图中真空部分的长度将    (选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到达山顶上,测得U形管中的水银静止时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为h=0. 7m,则山顶此时的气压约为    Pa。 (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 ×103kg /m3,g取10N/kg)
3.(2023八下·江油月考)如图所示,如果把书沿桌子的边缘慢慢拉开,但不离开桌面,书对桌面的压力   ;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2023八下·南召月考)意大利科学家   最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的值;小明把自制的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从山脚下带到山顶上时,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5.(2022八下·沈河期末)渔民驾驶捕鱼船出海打鱼,船底位于海面下,假设船底与海水的受力的面积为,则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力为   。两艘渔船快速航行时不能靠得太近,是因为   的原理而容易造成两船碰撞。取
6.(2022八下·大洼期末)如图所示的是钢丝钳,钳口做得很薄,目的是   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钳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钢丝钳可以掐断钢丝,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二、单选题
7.(2023八下·江油月考)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A.50N 103Pa B.50N 104 Pa
C.500N 104 Pa D.500N 106 Pa
8.(2023八下·江油月考)潜水员下潜至水面下12m深处时受到的压强为(  )
A.120Pa B.1.2×103Pa C.1.2×104Pa D.1.2×105Pa
9.(2023八下·费县月考)关于液体压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同一深度,液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
B.在同一液体内,越深的地方液体的压强越大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对容器侧面的压强
D.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上的压强为零
10.(2023八下·南召月考)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压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力一定越大
D.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1.(2023八下·费县月考)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8cm2,瓶底的面积是28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g取10N/kg,ρ水=1×103kg/m3)。以下选项正确的为(  )
A.倒立放置时瓶盖受到水的压强1000Pa
B.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到水的压力为2.8N
C.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为3500Pa
D.倒立放置与正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不相等
12.(2023八下·江宁月考)小明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冰的密度为已知)”的原理,采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平整地面上选择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接着他测出了以下物理量,其中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的一组物理量是(  )
①积雪的厚度
②脚印的深度
③脚印的面积
④冰的厚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2023八下·江油月考)如图所示,一个容器被隔板分成甲、乙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密封,在两部分内装入深度相同的两种液体,橡皮膜向乙液体中凸出。若甲、乙两部分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比较
14.(2022八下·沈河期末)如图所示,男孩提着滑板车在水平路面正常前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男孩正常行走的速度约
B.相对于手中的滑板车,男孩是运动的
C.男孩提着滑板车竖直向上的力没有对滑板车做功
D.男孩的鞋底有很多花纹的目的是增大压强
三、作图题
15.(2023八下·南召月考)如图,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对斜面的压力。
16.(2022八下·乾安期末)小球匀速下滑时,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7.(2023八下·南召月考)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通过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    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和    有关。
18.(2023八下·南召月考)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中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使用前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若要比较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次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已知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    Pa。(ρ水=1.0×103kg/m3,ρ盐水=1.1×103kg/m3,g=10N/kg)。
19.(2022八下·五华期末)小涛同学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U形管中装    (选填“有色”或“无色”)的液体,可以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2)由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知:
①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
②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由此可得:同种液体,同一深度,   ;
③比较    两图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
(3)小海保持图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适量的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她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小明认为她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   。
(4)在图丙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向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
(5)小涛某次实验时把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处,U形管里的液面无明显变化,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五、计算题
20.(2023八下·南宁月考)电动汽车是正在大力推广的新型交通工具,它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如图是一辆总质量为1.6×103kg,正以72km/h的时速匀速行驶在水平公路上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此时的牵引力是重力的0.2倍,g取10N/kg,求:
(1)电动汽车在30min通过的路程;
(2)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3)电动汽车受到的阻力。
21.(2023八下·南召月考)如图所示,重为1N的薄壁水杯静置在水平桌面上,杯内盛有深度为5cm,重为3N的水,水杯的底面积为5×10﹣3m2。问:(ρ水=1.0×103kg/m3,g=10N/kg)
(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是多大?
(2)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是多大?
(3)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人自由的站在水平地面上,所以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人自身的重力,即F1=F2。因为第一个图是单脚站立,第二个图是双脚站立,所以S1p2。
【分析】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根据公式,可比较压强大小。
2.【答案】增大;9.52×104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离海平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若带着该装置登山,左侧的随大气压强减小,高度差h减小,图中真空部分的长度将增大。根据压强公式
【分析】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可以计算液体压强大小。
3.【答案】不变;变大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大小,如果把书从桌子的边缘慢慢拉开,但不离开桌面,由于书的重心还在桌面上,所以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仍然等于书的重力大小,书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根据压强公式可知,书对桌面的压力不变,由于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变大。
【分析】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压力一定,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变大。
4.【答案】托里拆利;上升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第一个用水银槽和长玻璃管,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的值。因为瓶内封闭气体压强p等于大气压p0与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即p=p0+ρgh,h为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当我们把它从地面到山顶时,由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瓶内气体压强p不变,而大气压p0变小,所以h应变大,故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上升。
【分析】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量了大气压的数值;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
5.【答案】3.09×104;9.27×105;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力的大小为
航行中两艘船不能靠得太近是因为液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小于外侧水的压强,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分析】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可以计算液体压强;根据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计算压力;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6.【答案】增大;增大;形状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知,钳口较薄,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剪断物体。
钳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手与钳柄之间的摩擦的。
钢丝钳可以掐断钢丝,钢丝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分析】根据,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7.【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人脚掌的总面积大约是0.05m2,根据.C最接近实际.
【分析】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计算压强。
8.【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p=ρgh可得,潜水员下潜至水面下12m深处时受到的压强为,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可以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
9.【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A.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A不符合题意;
B. 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在同一液体内,越深的地方液体的压强越大,B符合题意;
C. 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在同一液体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对容器侧面的压强,C不符合题意;
D. 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和深度有关。
10.【答案】D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A.两个相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时才会产生压力,因此两个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存在压力,A不符合题意;
B.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当接触面不水平时,压力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下的,B不符合题意;
C.压力和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个力,二者没有直接关系。如当物体被压在竖直墙面上时,压力与重力没有关系,C不符合题意;
D.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承受更大的压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间相互挤压,产生压力;压力和接触面垂直;压力不同于重力;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11.【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A.倒立放置时瓶盖受到水的压强,A项错误;
B.由可得,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到水的压力,B项错误;
C.由左图可知,矿泉水瓶内水的体积,由可得水的质量,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则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则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C项正确;
D.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倒立放置与正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相等,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可以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根据压强和受力面积可以计算压力;根据密度和体积的乘积可以计算质量;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计算压强。
12.【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整个过程中雪变成冰时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公式得,;设人脚印的面积为S,雪的厚度为,冰的厚度为,脚印的深度;雪的质量为,冰的质量为,雪踩成冰后质量不变,解得,又知,冰的密度已知,所以需要测量积雪的厚度,然后脚印的深度与冰的厚度中再任意测量一个量即可。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不变,结合体积关系,可以计算物体的密度大小。
13.【答案】A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一个容器被隔板分成甲、乙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密封,h甲=h乙 ,橡皮膜向乙液体中凸出,则p甲>p乙,由p=ρ液gh得,ρ甲>ρ乙,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14.【答案】C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人正常走路的速度在每分钟步,每步米,速度大约是,合,A不符合题意;
B.相对于手中的滑板车,男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男孩是静止的,B不符合题意;
C.男孩提着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前行,滑板车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该力对滑板车没有做功,C符合题意;
D.鞋底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物体是静止的;物体受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15.【答案】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解答】斜面所受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受到的压力和支撑面垂直。
16.【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解答】在斜面上选取小球与接触面的接触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即为压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受到的压力和支撑面垂直。
17.【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越大
(3)乙、丙;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
(4)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在实验中运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由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的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压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知: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应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由图示可知,应选乙、丙两个实验。
观察乙、丙两图发现,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所以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结合(2)(3)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分析】(1)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可以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需要保持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受力面积有关。
18.【答案】(1)高度差;不漏气
(2)增大;丙、丁;有关
(3)1000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转换法,实验中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使用前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若不出现高度差或高度差不明显,说明漏气。
(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丙中液体深度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故得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若要比较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故应选择丙、丁两次实验,因丁中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3)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0.1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p=ρ水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分析】(1)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时,通过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反应压强的大小;按压U型管的橡皮膜时,产生液面差,反应装置不漏气;
(2)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
(3)根据液体密度和液面高度差,计算压强的大小。
19.【答案】(1)有色
(2)增大;压强相等;乙、丙
(3)没有控制深度不变
(4)变大
(5)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内液体使用有色液体便于观察。
(2)①由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知:乙中探头的深度较大,U形管内液体高度差越大,可得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将探头放入水中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旋转探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即液体压强没有发生改变,由此可得: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相等。
③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液体的深度相同,换用不同的液体做实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到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
(3)小海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金属盒处于液体中深度不变。小海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的深度增大,密度增大,U形管左右液面差增大,该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所处的液体深度不变,不能得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
(4)图丙中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增大,压强增大;金属盒以下部分深度不变,加清水后液体密度变小,由p=ρgh知,金属盒以下部分液体压强变小,而容器底压强变大,所以金属盒(橡皮膜)以上的压强变大。
(5)把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无明显变化,是因为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软管中的气体和大气相通,等于大气压强,所以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无明显变化。
【分析】(1)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U型管中液体有色,便于观察;
(2)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保持深度相同;
(3)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关系时,需要保持深度相同;
(4)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变大,液体压强变大;
(5)U型管漏气时,液面高度不变化。
20.【答案】(1)解:电动汽车在30min通过的路程
答:电动汽车在30min通过的路程是36km;
(2)解:电动汽车的重力G=mg=1.6×103kg×10N/kg=1.6×104N
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力F=G=1.6×104N
答: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1.6×104N;
(3)解:由题意可得,汽车受到的阻力f=0.2G=0.2×1.6×104N=3.2×103N
答:电动汽车受到的阻力是3.2×103N。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s=vt,可求出路程;
(2)根据公式F=G=mg,可求出压力;
(3)根据公式f=0.2G,可求出阻力。
21.【答案】(1)解:水的深度h=5cm=0.05m
则水对杯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5m=500Pa
答: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是500Pa;
(2)解:水杯底面积为S=5×10﹣3m2
水对杯底的压力F1=pS=500Pa×5×10﹣3m2=2.5N
答: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是2.5N;
(3)解: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F2=G杯+G水=1N+3N=4N
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8000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计算液体压强;
(2)根据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计算压力;
(3)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计算压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